《了凡四训》书中讲述四个内容:行善,改过,谦和,改命。
积德要行善,修行要改过,处事要谦和,方可改命运。
有段时间胖胖儿看“水浒、楚汉、隋唐”等历史剧中的人物总问,好坏的问题,总是以好坏来评价一个人。单从具体某件事上讲可以分好坏。要是对人整体评价呢就需要以历史观的角度来评价。
人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都有,是此消彼长的,善多了恶必少了,但不会完全消失。那孩子为什么要分好坏,就像大 小一样,无大怎知小,判断分析事物总要有标准,这是认识事物的方法。那么做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在宗教上是讲“真、善”是人修行的标准。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修行对自身影响的问题,修行不仅是在庙中 山中,喝茶、吃饭、工作、育儿等也是修行,修行不只是出世,修行正是我们的“诗和远方”。真的修行是在庸常嘈杂的世界里也能发现朴素的诗意,是在众多书集中找到为己所用的观点态度来指引自己。
什么是信仰呢,要信什么呢,都有什么利益和好处呢。
人有探求生命意义的本能,也有面对死亡的恐惧,人需要有比肉体活着更高的盼望,当人无法认识神,或者认识神却又信心不足,有怀疑会将盼望寄托在偶像之上。从这不难看出我们为何比国外和港台地区更看中明星偶像。我们有与生俱来的对神佛的渴望,却困于经验,或眼见为实,愿将确信寄托于可见之物,不认识神佛,难免把世界上的人或物或对待事物的价值观作为偶像。谈及信仰时,意味着必须承认,人不把看当作他的自身全部,那他的世界也不由他所见之物来界定。信超越了看,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心用于未见之事,想想人们常说的信心不就是对未来所做的某方面的预测吗,能预测到你就有信心。信仰就是:在信中仰望光芒,让光芒指引信。
外国宗教讲忏悔,忏悔就是人有千错每日都要用心审视并改正。那么修行对自身有何影响呢,一改命,二幸福,说到能改命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没体察到,这就决定人们对修行的将信将疑或称为迷信。古人说信就有不信就无,我认为是正确的,你信了才能感受到,不信你也悟不到。就像吸毒的人能找到同吸者,不吸你找都找不到,因为你不是这个圈里的人。幸福是通过修行能直接感受到的,对给自己找麻烦的人以善回之,对方也会报以善,相反结果自知。如恶对同事客户,对方有机会必恶对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增添烦恼吗,恶善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小范围内的改命、改运。将此书推荐给亲朋好友,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