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我在工作上有了完美主义的概念,我希望别人对我的工作有完美的评价,因此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的如何滴水不漏。但在我追求完美主义期间,我获得的肯定反而变少了,工作效率并没有提高,自己还更累了。所以,我觉得我可能理解错了完美主义,基于我自己的经历我总结关于我认为的完美主义的弊病。
1、沉重的时间代价
一门课要考到及格相信很多人能够办到,并不会觉得有很大的压力;够一够,努努力,考到80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要从95分到满分,相信这个跨越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完成的,不然每年的奖学金会没有你的名字。
完成工作任务也适应相同的道理,一口气将一件任务完成的七七八八也许费不了多少时间,但要做到最后的那20%,往往需要多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而这20%所拥有的价值其实很多时候完全不能匹配你所付出的时间。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处理中有很多数据表格的处理,这其中有向公司定期汇报的经济运行报表,有与平行部门的数据对接。曾经完美主义的我不管是任何数据处理都要做到尽善尽美,重要的不重要的都要达到标准后才能“出菜”,要达到“是我出品都是精品”的目的。所以在数据表格,报告的格式、字体、页眉页脚、打印效果等等一些方面反复的琢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结果却是,总是卡在时间点上甚至逾期提交资料,收到的评语也从未表示我的工作成果是多么的优秀。
2、逃避可能会失败的任务
因为完美主义的要求,不完美时最可怕的敌人,失败更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对于有风险会失败的任务心理很是抵触,不愿意接受,因此也会缺乏去探索和创新的很多机会。比如,我的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储备已经到了一个职位晋升的门槛,当真的有小道消息传来我可能会被公司选择的时候,我更多的感觉是忐忑,我不能在这个岗位上保证不犯错,会有很多从来没见过的新问题出现,我肯定不能完美的解决,最后的结论是我不能接受公司给我的这次机会。
这是一个看似很蠢的结论,是完美主义让我出了问题。任何人都会犯错,也允许任何人犯错,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学习,找到进步的正确方向。而我的完美主义把我禁锢在舒适区,所任犯错的几率变小了,但是继续进步的机会也失去了。
3、对别人也要求完美
完美主义者不仅对自己要求完美,常常也对合作者有完美的要求。但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切实际的要求,甚至故意刁难,工作中会引发更多的冲突。你的理所应当,在别人眼里只是无关紧要。而且,由于你的过于完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你的工作界面,与其他人的工作对接起来变得不那么顺利。
完美主义就像我自己为自己设置的一个牢笼,那些“高高在上”的指标每一条都束缚着我。从我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的给它加难度,结果就是我将已到2分的选择题做到了精准选择,却措施了做10分的简答题的机会。
完美主义并未给我带来我想要的高品质工作,反而因此身心疲惫,原来简单的变得不简单,原来稍有波澜的变成惊涛骇浪,“自己将自己吓坏了”。
作为成熟的职场人,你应该懂得事事都有代价,要用做合适的价格去获得你想要的产品,不要因小失大,均衡利弊,权衡轻重,有重点的去处理工作才是正确的方法。
从完美主义中跳出来,是完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