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主义者或者是晚婚族,已经成为当下时代的潮流群体。
不婚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不追求法律的一纸公文的契约,相爱便在一起,不爱了便分离,遵从内心的声音;或者干脆选择孤独到老,也不失为一种洒脱追求。
晚婚族,更简单的说,就是不想太早的结婚。在这个“滥情时代”里,谁不想多玩一会呢?
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福利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对于生儿育女的观念发生改变;再加之西方思想的涌入、女性主义的高歌猛进;使我们当今时代的人对婚姻有了更深入的看法。
“单身狗”的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婚姻的选择更加多样化的同时,每一种选择也都值得尊重。
1、
日本电视剧最喜欢从社会热点中选择题材,
最近几年以“不结婚”为话题的影视层出不穷。
日本影后级女演员天海佑希,
因曾经主演《不结婚》这部高收视率的电视剧,
这也让她成为“不婚族”的明星代表。
在一次娱乐活动中,
主持人问道:“天海桑为什么不结婚呢?”
天海佑希霸气又幽默的答道:“不喜欢家里有人!”
这样的神回复,正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认知学证明,
人类的大脑是极其懒惰的,不会主动去改变,
当我们学会享受独身生活时,
便不容易改变单身的状态。
内心丰盛,生命就不会孤单;
相爱不等于结婚,结婚也不等于幸福。
即使在婚姻里,彼此也应该有独立的空间。
2、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阿兹·安萨里,
曾追求过一个姑娘,
来去几条短信后,再无下文,
安萨里很是疑惑、自卑了许久。
之后,安萨里做出了一项决定:
弄明白为什么现代社会,
人们的婚恋变的越来越困难。
安萨里成立研究小组、建立研究项目,
走访无数社会、婚姻方面的专家,
并且到达日本、阿根廷等国家采风。
研究中,安萨里发现:
网络时代的人们都有两个自我,
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手机里的自我。
在手机上,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一次约会。
“一夜情”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外貌而不是内在。
安萨里得出一个答案:
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里,
恋爱约会变得更加简单,
选择的增多,也会让人挑花了眼。
人们懒得去经营一份深入的情感,
而想要“弱水三千各尝一遍”。
在“滥情时代”里做到“深情”是何其的困难!
这研究之后,安萨里完成了一部书籍,
名字叫做《约会心理学》,
一本淘气调皮的“正经书”。
3、
2015年电影《妇女参政论者》一出,
拿下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女主角,
英国独立电影奖各大奖项。
影片讲述了20世纪初,
英国女人们默默忍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屈辱,
直至艾米琳·潘科斯特揭露性别歧视,呼吁女性取得选举权,
女性运动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姿。
无论是影视娱乐,还是社会生活,
女权运动、女性主义,
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曾说: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人为塑造的。”
女人们发现“相夫教子”不属于“天赋人权”时,
便会寻求改变,追求男女平等。
当女人们经济渐渐独立起来时,
对于婚姻家庭的需要便不再迫切。
相比于婚姻的束缚,
女人们更喜欢驰骋商业的快感。
4、
看到一篇《不奋斗的姑娘我不爱》文章,
文章中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颇有另辟蹊径、一针见血之感。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石康,电视剧《奋斗》的编剧之一。
石康的爱情史很悲剧,多次遇人不淑,
总是能碰上些奇奇怪怪的姑娘们。
一次,石康想一个人去欧洲旅游,
女朋友说,
“你怎么一点责任都没有,怎么就没想着带我一起去?”
石康内心一阵悲凉,
带你出去还玩个毛啊。
不会开车不说,吃饭净吃贵的,住店要住好的。
我要的是女朋友、老婆,
不是给自己养个老妈、祖宗。
姑娘啊,生活是自己的,
别人给的生活你拿不稳。
年轻漂亮是好,男人总有看腻的时候。
石康要的是一个灵魂上的交谈者,
心灵上的陪伴人,
如果这世上只有轻薄无知,依赖撒娇的姑娘,
石康宁愿选择单身的生活。
只要够富足,不拍老来无人养。
石康最后说道:
“幸福即自由,即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空间、身体与财产,
以及实现自己的一些愿望。”
无论男女,这些话都适用。
5、
瑞典小伙斯万,是一位服装设计师,
虽然已经37岁了,仍然不把婚姻放入人生计划里。
你问他喜欢什么?
他肯定会说:骑行、旅游、购买设计理念强的好物。
享受一个人的自由生活。
斯万只是普普通通瑞典人中的一个。
你要是了解的多了,
会发现,
斯万的爸爸妈妈是同居生活,
斯万的哥哥可能是同性婚姻,
斯万的的爷爷可能是再婚后的忘年恋。
瑞典婚姻的多元化,一则和瑞典人最求自由、个性有关;
一则和瑞典的福利制度有关。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
曾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婚姻是规避风险的手段。”
比如,古代人们结婚生子都很早,
男人,娶进女人是为了增加劳力,
女人,嫁给男人是为了获得生活物资,
生儿防老就更不用说了。
一旦我们进入福利社会,这些观念便会不攻自破。
我们可以做个推论:
福利制度的健全,可以破除养儿防老的理念;
当女人不再是生育机器时,女人的社会作用、地位,将会发生改变;
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因为经济和思想的对等,就不会有附属关系存在;
从而,在人们追求独立、自我的同时,婚姻的多元化即将形成。
福利制度建立的前提是,经济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预言一下,
中国经济的发展,亦将带来婚姻的多元化。
《百岁人生》一书中说道:
“人类寿命的延长,使得三段式人生(学习、工作、养老)发生改变,
多段式人生开始发生。人们对婚姻的选择更加慎重。”
8、
我想,无论是扎克·伯格,还是张小龙(微信之父),
都不会想到,社交改变婚姻。
我喜欢和老一辈的人聊天,
聊到婚姻的时候,
发现,越是老一代的人,
他们选择的范围越窄。
正如,安萨里在《约会心理学》中说到的现象,
老一代的人受信息和环境的制约,
他们的择婚对象几乎只在“方圆十里”内。
而在网络生活中,
我们可能会爱上千里之外的“一条狗”!
包括性少数人群,
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
当我们选择越来越多的时候,
我们更倾向于去追寻灵魂伴侣。
也就是所谓的“不将就”!
《百岁人生》一书做过这样的定论:
人们的寿命以每年增长三个月不断增长着,
我们这一代人很轻松就能活到一百岁。
“人类寿命的延长,使得三段式人生(学习、工作、养老)发生改变,
多段式人生开始发生。人们对婚姻的选择更加慎重。”
9、
无论是哪一种生活方式,和婚姻选择,
我们只需遵从对自己负责的原则。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身体知道答案》中提到,
“当我们心中一念起时,我们通常不愿意接受他们,
并试图压制他们,我们以为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了,
实际上,他们只是进入到了潜意识,
并且还会寻求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而通过身体表达是最常见的方式。”
也就是说,不要成为别人口中的自己,
从而不开心的死掉!
做一个单身贵族没什么不好。
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的时候,
多元化的人生都将会成为舞台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