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经典作品都会从所写人物中反应一个时代,有些主人公甚至都不知如何去和命运反抗就牺牲了,可以说是时代的牺牲者。
比如《汤姆大叔的小屋》里的汤姆。黑奴汤姆因主人欠债而被卖掉,后几经转卖,落到了残暴的庄园主雷克手中。汤姆因拒绝说出逃亡奴隶的下落,遭雷克毒打致死。汤姆忠诚,善良,信奉上帝,也对自己这样不公平的待遇而愤怒,觉得上帝抛弃了自己,最后他放弃了希望,选择逆来顺受,临死前,他觉得自己意志与上帝同在,最可怜的人是雷克。
又比如《包法利夫人》爱玛受过贵族化教育,她与乡镇医生包法利结婚,婚后她发现自己对于传奇式浪漫爱情的憧憬是愚蠢的的包法利根本无法理解和给予的。她想远走高飞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浪漫,但是又受家庭,宗教,社会的束缚,最后堕落沉沦自杀了。
包法利夫人的遭遇又不仅让我联想起有一本书《革命之路》。女主爱波厌倦了千篇一律家庭妇女的纽约生活,和丈夫商量想搬去巴黎工作,同事朋友都认为他们不切实际,最后被现实屈服,自杀了。
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点是:只有思想有反抗,但行为跟不上。当然名著中也有很多人行为有反抗的。
比如《罪与罚》中的男主拉斯柯尔尼科夫实在是受生活所迫,穷的快饿死了,他杀人抢财,但又受到良心谴责投案自首被判处发放西伯利亚做8年苦役。
又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女主安娜卡列妮娜生于彼得堡贵族阶层,从没有从丈夫那体会过爱情。后来受不住青年才俊渥伦斯基的疯狂追求,与他私奔国外,但渥伦斯基很快激情退却便与安娜回到彼得,安娜的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她往来。渥伦斯基为了不遭受舆论的各种压力冷落了安娜,最后安娜在痛苦绝望中卧轨自杀了。
拉斯柯尔尼科夫和安娜卡列尼娜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在暴风雨的海上挣扎过的小帆,只是最后都没能逃过大海的吞噬,还是沉没了。成功逆袭摆脱困境的主人公当然也有。
比如《简爱》里的女主角简爱出生贫困,父母双亡,从小在歧视和虐待中度过。长大后成了家教并爱上雇佣她的庄园男主罗契斯特,她自尊,自爱,自强,追求平等对待,跨越一切障碍最后和心爱的人幸福在一起了。
又比如比较极端的例子《基督山伯爵》简直就是神一般的逆袭,鬼一般的复仇。屌丝变伯爵,设局杀光所有当初害过他的人。
看到这些,你也许会说以上这些都不是这个时代会发生的故事了,跟你也没什么关系。或者你会觉得自己好庆幸啊,生活在今天如此开明的时代,没有奴隶主或者贵族阶层的压迫。我却觉得今天的社会虽然比之前进步好多,但相似的悲剧还是不停的上演。
费立鹏在2002年的研究称,中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左右。虽然如今数据有转好趋势,但中国农村妇女这种渴望改变自己命运却无能为力最后选择自杀不正像爱波的一个个缩影吗?
如今很多父母催婚,催生,反对子女离婚,这些社会现象不正像阻碍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追求自由幸福的社会吗?
中国社会没有最低保障,如今社会有很多人生活贫困,挨饥受冻却无能为力,没有信仰的他们甚至不能像汤姆那样得到灵魂的安宁。还有很多人为了摆脱贫困走上歧路,他们是否也会像拉斯柯尔尼科夫受着良心的谴责呢?但自杀和良心谴责你会选哪个呢?
当然我们社会里还有一些像简爱和基督山伯爵那样“成功的反抗者”,他们我行我素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对于那些悲剧的人,我只想说:历史教训都已经这么多了,我们为什么非要继续上演相似的情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