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每个人都有的问题,你中枪了吗?

来源:知库网

万卷好书291《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做事的常识》2:每个人都有的问题,你中枪了吗?

文/杜豆豆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收听我解读的《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

荣格的塔楼

1

即使是伟人,也会担心管不住自己。

荣格,分析心理学大师。他曾经买过一块地,建了个塔楼。荣格的塔楼,可不是独立别墅,而是很原始的独层住宅。里面设施简朴,没自来水、没电、更没暖气,只有一个火炉和几张床。可荣格却非常喜欢,称它是自己的精神之塔。

在这座塔楼里,荣格过着简单的生活。他每天自己打水、劈柴做饭,早晨用完餐后,他都会在屋子里安静地写作两个小时。钥匙他随时带着,而且严令说,没有他许可,任何人不能进去打扰他。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空间,荣格得以创作出很多重要著作。

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梭罗,也曾盖过一个小木屋。

梭罗是哈佛大学毕业生,他才华横溢,本可以走入政坛或商界成为名流人士,但他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28岁时他在瓦尔登湖畔的树林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他自己种菜种庄稼,在湖中泛舟,在林中漫步,与自然为伴。在这间小屋里,他安静地思考,熟读经典,写下了200多万字的日记,创作了经典之作《瓦尔登湖》。

他们都是伟人,但也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凡人都有的问题:自律。所以,他们干脆将自己封闭到一个安静的空间里,让环境来约束自己。

所以,管不住自己很正常,自责是没有用的。

如果你想做出点成绩来,第一个要领是:遇到障碍先分析问题。

是你的努力还不到位吗?还是你根本就管不住自己?抑或是你也搞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小仓广是怎么在《做事的常识》这本书里分析这些问题的吧。

2

不管做什么事情,总要有个开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必你也会有深切的感触。

早晨上班了,打开电脑正准备写项目报告,忽然想起昨天领导安排了个会议,赶紧抱起笔记本去参会。会议结束了,开始刷微信,一晃上午过去了。下午继续写吧,发现自己困得很。得,还是先看看邮件吧。等邮件处理完,外部门又来个同事找你沟通一份PPT。等你们连说带聊天,已经下班了。结果,项目报告一个字也没写。你很无奈,只能借口说:"嗨,没办法,谁让我有拖延症呢?“

你真的有拖延症吗?看看作者怎么分析的吧。

你白白浪费时间而不开始投入真正的工作,拖延症不过是个替罪羊,罪魁祸首其实是——压力。

压力引发恐惧,你启动了潜意识系统,选择了逃避。

通常,这项工作或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比较复杂,所以你才会缩手缩脚,停滞不前。比如动笔写文章这种事,好多人会觉得很困难。首先要找素材、定大纲、想清楚前后逻辑、还要写目录、起章节标题,不要说动笔了,想想都怕了。这可不是女娲造人那么简单,捏个泥人,吹口仙气,人就下地活蹦乱跳了。

但是这个工作你还必须要做,不先搞出框架,搞清逻辑思路,你的文章就会层次不清、脉络不明,简直成了“胡言乱语”了。

因为太复杂,难度大,你心里面的恐惧就来了。这就像你走夜路,不知道前面会出现什么,不免脑海里会浮想联翩,以至于自己把自己给吓倒了。想多了本身就是折磨,丁点儿的小事也被你放大成天大的困难。于是,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你也就难以迈出这第一步了。

但是,作者发现,即便是你找好了素材、定好了大纲和目录标题,你还要往下写不是?你的压力减轻了吗?没有,你还要再重复经历一遍开始的压力,一章一章地写。所以,无论大小事,你都会要经历这样的循环:开始、坚持、重复。没有开始,就算是喝水、吃饭这样的小事,你可能都做不成。想想看,有多少人能坚持一天喝8杯水呢?坚持每天按时吃饭呢?

既然压力总是有,那就不如马上开始,其他任何想法都是多余的,集中精力把“开始”这个动作先做出来就好了,一旦开始,你就会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哪有想得那么难?

你无法开始,是因为压力。但压力总会有,在潜意识启动逃跑命令之前,迅速开始吧。

3

开始后要坚持下来,可总是被打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自己的问题——趋利避害。大多数人,都喜欢轻松愉快,一旦有了诱惑,不免会心向往之,于是就管不住自己了。

比如,本来想写文章的,上网搜点儿资料吧。没成想浏览器一打开,淘宝推个了广告,发现有个包包好精致,于是花了不少时间看包包。

或者,本来想读书的,忽然想起昨天那部电视剧很好看,于是变成了刷剧。

还有一种情况,来自外部干扰的打断。

比如,你好不容易开始专心写报告了,忽然有电话打进来,或者领导给你安排了个急活儿,于是,你计划中的正事儿就落空了。

不管是来自你自己的贪图诱惑,还是来自别人的突然打断,都会让你好不容易开始的事情半途而废,不得不再找时间重新来过。

你认识到了原因,就要有意识地想办法去隔离诱惑和突发情况,把干扰挡在外面。唯有坚持了,你才可能有成果。

坚持

4

既然坚持了,就不要放弃。

有些人,好不容易开始了、尝试了,但一遇到挫折就放弃了。做事遇到困难是常态,有困难要鼓励自己克服,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作者在书中说,他起初学骑自行车时,总是摔倒,后来,他鼓励自己一次次尝试,终于慢慢地学会了怎么摔才没那么疼,多多练习后就找到了不摔倒的窍门,学会了骑车。

你看蹒跚学步的小宝宝:还不会走时,翻身、学爬,一点都不气馁,有了点进步就乐得呵呵笑。刚开始学走路时,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后来大人松了手,他连跌带撞地迈开步,笑盈盈地往妈妈怀里冲。正是这样不断的重复尝试,才让宝宝学会了走路。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和重来,失败不过是成功前的必经过程。

5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做事的常识,还应当包括心态和行动。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疗法,就是先从想法入手,再改变行动;还有一种行动疗法,是先改变动作,然后慢慢改变思想。这两种方法,都是心态和行动之间的配合。

有句话说:你对世界微笑了,你就会发现世界美好了。这就是“行动疗法”。反过来,如果你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你就会对世界微笑。这就是“认知疗法”。

总之,想做事有成果,既要有行动,心态也要跟上。

你要学会用正面的思考。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你的行为也就会跟着改变,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对不够自律的人,你也可以先采取行动,然后慢慢改变心态。比如,每天提醒自己对别人微笑,慢慢地,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好。

开始、坚持、重复。找到原因,改变心态,马上行动。

简单的道理,懂了就要做到。

大道至简

好了,今天就为你讲解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收听。下次我们继续解读《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的第九本书《做事的常识》,欢迎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欢迎您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