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师”惹了谁?

来源:知库网

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教师,对“教师”这一称呼十分珍惜,也感到作为教师无比自豪。我清楚“教师”一词的分量与担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对教师最贴切的定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对老师最好的褒奖。

前天到郑州某大医院看病人,遇到了让我这个老师听了哭笑不得的“老师”称呼。

刚进病房,护士过来换水,问“你是二十床的xx老师吧,”开始我不太在意,也没有听清,停了不久,又来一位护士换水,依然是问“你是二十床的xx老师吧”,这次听清了,听清楚后,我这个货真价实的老师心里非常不舒服。

病人和陪护都欢喜的说“看看,就是大城市的医院,对病人特有礼貌,都称病人老师。”看着病人开心的样子,作为老师的我真是哭笑不得。

在许多场所,想不来合适称呼的,随口都会称“老师”,差不多见谁都可以叫“老师”,似乎已成惯例了。

不知道“老师”这个称呼是什么时候泛滥成灾的,据说是理发行业先开始,然后像病毒一样传染。

“老师”本是对教书人的称呼,是尊师重教的体现,但现在见谁都叫老师,称呼上不经大脑,算什么呢?在医院护士称病人为老师是对病人的尊重,那称病人“教授”“院士”“医生”岂不是对病人更尊重。

真不知道称病人为“老师”是对病人的尊重还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知道护士称呼病人为老师的目的是什么,按说称病人是老师,病人高兴有利于治病也是好事一桩,而我纠结一个小小的称呼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老师”惹了谁?

这个原先带着尊重的称呼已经在泛化的日常运用中完全被虚伪、庸俗和戏仿所滥用,含义被抽空,意义被曲解。

我总觉得在学校威严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和在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成百上千的“老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这不是教育出了毛病,就是医疗出了毛病,或者教育和医疗都出了毛病。

词意会发生变化,称呼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前对大家闺秀都叫“小姐”,解放后,小姐一词逐渐演变,成了某个行业的专有名词,这时再叫“小姐”,就是对女孩的侮辱,谁还愿意当“小姐”呢。

还有“美女”一次,前些年也是大为流行,但她已经不再指漂亮女孩,仅成为性别的代指:噢,这是个女的。叫老师,是不是也仅仅意味着,噢,这是个人。

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称呼表达着两者的关系与亲密程度。比如,称老师,体现着礼仪;称教授,体现着尊重;称领导,体现着从属;称亲爱的,体现着亲密;直呼其名名,体现着熟悉。

以前也听到过叫出租车司机叫“老师”,叫修鞋的为“老师”,叫超市营业员为“老师”,叫推销保险的叫“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与这些人共享“老师”一词了。

所以现在在学校学生不屑叫老师,在社会上老师不受尊重也顺理成章了,这不仅是老师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老师”本来是单一的称呼成了万能称呼,“老师”究竟惹了谁,让“老师”一词堕落如此,泛滥成灾。这一社会现象昭示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换的失范,当人们不知道称呼什么时,就省事的叫老师,表现出人们思维的懒惰与语言的匮乏。

见人就叫老师,是个女人就称美女,称呼单一混乱,传统中那么多优雅的称呼又有几个人能叫出来呢,叫出来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呢?

护士叫病人“老师”,看似尊重病人,但其中往往透着一种道貌岸然的虚伪,透着一种拒人千里的礼节,透着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总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现代社会科技发现迅猛,语言的发展远远滞后,就称呼而言事虽小,但称呼乱,随口叫难免会贻笑大方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