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愈发阴郁了些。
连日来,下了几场雨,让人觉得分外清爽。淅淅沥沥间,扫净了天地间的浊气,水声歌馆下,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关于雨的诗作。
虞美人_听雨
作者:[蒋捷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过是一场雨而已,却流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能听出不同的韵味,正是这首诗作带来的意境。
不由的想到了苏轼所言的那首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不同的人生逆旅中,有着不一样的心境,正是我们普通人所经历的人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梭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去听一场唐诗宋词里的雨。
少年听雨,风光无限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感叹过:”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十年八年是指缝之间。而年轻人,三年五载是一生一世。"
可见,年轻时的光景是多么美好。
年少时,恰是不知愁却强说愁的年纪。恰如春雨一般,自在飞花轻如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即便细雨如愁,依然飞花似梦。
年轻,就是一个爱做梦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心性,就像李白那豪迈不羁的情怀,终日寻找人生的快乐与逍遥。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而此时的雨也是逍遥的,快活的。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人看着山前的白鹭环绕,桃花流过水涧,在缓缓的细雨前留恋往返。
这真是,风光无限,少年心性。
中年听雨,客舟天涯
关于雨的诗,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让人感叹万分的诗。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此时听雨的心性,再也不是一片风光无限的少年心性。
此时的雨,夹杂着一丝世味,一丝对社会的无奈。我静静的倚在这临安的街道听雨,却恍然听见深巷的女子喊着卖杏花的声音。我感叹这漂泊羁旅何时终结,想来清明时分我就可以到家了。
人到中年,是与离别最近的日子,父母相继老去,仕途奔波已觉疲惫,夜深时,薄露微凉,不知是否能再忆起年少时的她?
鹧鸪天
作者:[周紫芝 (宋)]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可惜,聚少离多,终究是人生实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老年听雨,佳期不再
年华渐行渐远,雨声也变换了不同的味道。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即使有过悲欢离合,更多的是对人生年华逝去的无奈,此时,最愿意相信的是,接受这人生中遇到的一切人,即使是别离。
题玉泉溪
[ 唐·湘中女子 ]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晚年的雨是什么样的呢,年华日渐老去,在风雨中感受时光的流逝,这一幕幕合起来 ,只能感叹一句那些美好的日子都不在,而风雨依旧扣人心扉。
人到晚年,心境都不一样了吧。正如李商隐所感叹的,"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更多的确实无奈吧,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正如李后主感叹的”人生长恨,水长东。“若是人生无憾,那该又有多无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思一二,不想八九,这该是老年的生活态度吧。
相见欢
作者:[李煜 (五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珍惜眼前,守住青山与绿水,不使流失心中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