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月17日,福州网友@被冤枉的赵宇 发微博称,2018年12月26日,自己见义勇帮助一位正在被侵害的女士脱离危险,结果被拘留了14天,接下来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赵先生听到楼下女住户呼救,他当即见义勇为帮助正在被侵害的女邻居脱离危险,其间他踹了陌生男子,造成其内脏损伤(伤残达二级)。
结果陌生男子到派出所报警,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的罪名将赵先生拘押进派出所,赵先生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拘留了14天,而且接下来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面对舆论汹涌,福州公安回应正在调查核实,确实案件亟需明朗,如若不然,不仅是对见义勇为者的不公,亦是对社会公义的践踏。
对于此事,我认为采用温和的方式难以制止犯罪嫌疑人继续侵害他人时,制止继续犯罪行为的度确实不好把握。在这种情形之下,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有时都难以把握,更何况是一个平常人家的老百姓。
image<input type="text" class="image-caption-input" placeholder="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maxlength="50" value="" style="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0px; font-family: inherit; color: rgb(37, 53, 69); margin: 0px 0px 0px 20px; vertical-align: top; resize: none; height: 20px;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left: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rgb(251, 253, 255); width: calc(100% - 20px);">
综合目前各方公布出来的信息,我们一起讨论讨论本次事件。
1
在听到呼救声以后,赵先生来到了现场见到施暴,此时他有几个选择:
离开置之不理;离开报警等待警察到场执法;上前制止(这种情形打开脑洞又有许多可能--一喝便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暴力制止没有发生伤害;暴力制止发生轻微伤害;暴力制止发生严重伤害等等),甚至可能出现制暴无效反受牵连或伤害。
image<input type="text" class="image-caption-input" placeholder="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maxlength="50" value="" style="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0px; font-family: inherit; color: rgb(37, 53, 69); margin: 0px 0px 0px 20px; vertical-align: top; resize: none; height: 20px;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left: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rgb(251, 253, 255); width: calc(100% - 20px);">
最后赵先生还是选择了见义勇为,上前制止不法侵害。过程中,他踩了对方一脚,致对方内脏受损。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应该赞同赵先生这种义举的。
我们没办法想象赵先生当时面对施暴场面那一瞬间,他思维里闪过的是什么,我们更没办法对赵先生的义举场面感同身受,甚至谁也不知道他这一步挺出去以后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但是我认为,社会与制度不应该去让这种义举,这种善良,这种挺身而出蒙羞和心寒。即使没有奖励,但是否应该考虑保护。
2
回归法律层面,事实何如亟待警方核查,不在妄加议论。
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中尚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界定,依据法理将见义勇为界定为: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合乎正义的行为。这种界定暂时看来是符合法律逻辑,也符合公序良俗。下面我们罗列一下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
1、实施主体是自然人。也就是平常所理解的“人”。
2、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则指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财产及个人生命安全面临威胁迫害时,行为人实施了旨在降低损失或威胁的救助行为。
3、行为人不具备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双方也不存在法律约定的救助义务。在这样的场合下,行为人实施了救助行为,方可成就见义勇为。
4、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这种意愿要求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而“义”之所在则是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倘若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则不成立见义勇为。
(我大胆的思考了一下,赵先生的作为应该是比较符合上述几点的)
赵先生在遇害女子的性权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制止危害行为发生,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行为,是高尚的行为。在这一点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看,其行为都是应当受到称赞的,都是对社会、他人有益的行为,应当受到鼓励。
image<input type="text" class="image-caption-input" placeholder="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maxlength="50" value="" style="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0px; font-family: inherit; color: rgb(37, 53, 69); margin: 0px 0px 0px 20px; vertical-align: top; resize: none; height: 20px;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left: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rgb(251, 253, 255); width: calc(100% - 20px);">
如认定施暴者为强奸未遂,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刑法层面,赵先生的反击行为成立正当防卫,不存在制止犯罪过失,主观上并不具有罪过心理。显然,在面临这样的施暴者人身伤害的情况下,要求当事人适度而不过度的防卫,既要制服施暴者又不伤其及性命,这恐怕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公民的能力范畴。
3
目前,晋安区检察院称已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而作为整个事件不可或缺的、掌握侦查权的当地警方,至今仍未公布事件调查结果。根据卷宗主义原则,当行政行为作出形成案件卷宗,如果该行为被起诉到法院,被告只能依据行为之前调查收集完成的案件卷宗中所有证据来证明所做行为的合法性。
image<input type="text" class="image-caption-input" placeholder="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maxlength="50" value="" style="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0px; font-family: inherit; color: rgb(37, 53, 69); margin: 0px 0px 0px 20px; vertical-align: top; resize: none; height: 20px;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left: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rgb(251, 253, 255); width: calc(100% - 20px);">
赵宇的行为究竟是见义勇为,还是故意伤害?该奖?还是该罚?希望案件定性明朗,希望案件不会稀里糊涂,伤害人们心中的信任,希望见义勇为者不会无辜失去自由。****希望见义勇为得到法律保障,以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一再发生。
image<input type="text" class="image-caption-input" placeholder="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maxlength="50" value="" style="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0px; font-family: inherit; color: rgb(37, 53, 69); margin: 0px 0px 0px 20px; vertical-align: top; resize: none; height: 20px;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left: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 rgb(251, 253, 255); width: calc(100% - 2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