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侯薄饼,是广东大埔县百侯区传统的汉族小吃。相传清乾隆年间,大埔名闻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缵绪,官至陕西、西安按察司按察使。杨缵绪及其侍从家属从北方带回家乡四种美点――薄饼、绿豆板、豆子羹、蕨粉�{.其中薄饼经过民间多年的仿制、改进、提高,演变成今天风味独特、广受欢迎的客家小吃――百侯薄饼。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而百侯薄饼亦起源于中原,实在是一种巧合。此点式被称为“锦囊藏宝”。相传大埔县百侯镇……[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算盘子算盘子主要原料为芋头、淀粉,比例为2:1,配料有靓肉碎、鱿鱼丝、香菇、虾仁等。制作方法:将芋头削皮、洗净、切片、洒些盐、蒸透、热掺入薯粉,加开水拌匀揉韧,搓成条状后,切成颗粒,搓成圆形,再用拇指与食指按,成两面凹的扁圆形,有如算盘上的珠子。后放进沸水锅里煮熟,捞起滴干水份,再放进锅里与配料炒匀,倒入用猪骨熬好的上汤,洒上葱花或元荽,就可上桌。其味香滑,鲜美可口。……[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大埔忆子�{是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的特产。忆子�{为大埔风味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末以后,大埔制作的忆子�{已驰誉埔境。产地逐渐向全县扩展。名点忆子�{都必被端给宾客品尝,深得海内外华侨的赞誉。近年来,经营忆子�{名点食品的老板,除继续在原产地经营外,已向新县城湖寮转移。现在,全县经营忆子�{生意者已有五六十家。如县城虎山、东风、万川等市场,忆子�{店每天门庭若市,销量颇好。此外,还有广州、深圳、港澳……[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西岩山茶西岩单丛茶简介大埔西岩白叶单丛茶自一九九五年十月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一九九七年又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金奖。采用了新的机械设备、新的制作技术,使条形茶变为珠形茶品质不变,而且具有易包装、易运输、不易碎的特点。西岩珠形白叶单丛茶主产于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麓海拔在1250米以上的山地周围,土壤多为中性偏酸ph值5---6之间的红、黄、赤红土壤,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和……[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大埔蜜柚源自宋元,盛传明清,名于当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祖祖辈辈都有种植蜜柚的习惯,今大埔古村落的房前屋后还留存有百年柚树。直到1985年开始大埔蜜柚由原来房前屋后零星种植逐步规模发展。据《福建物产志・果类》载云:“平和亦出产蜜柚,每镪可货五六枚”。又载:“闽中柚种,元时始自粤东传来,今胜粤中矣”。今平和�g溪蜜柚与我县古柚树的品种相同,足见大埔种植蜜柚的历史早于福建平和,并由大埔传入平和。据明……[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大埔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系中名优品种。具有清、香、甘、滑、醇等特点。是饮用保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一九九五年十月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奖,是乌龙茶系列中属珍贵品种,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品质极佳,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油光,自然花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汤色绿黄明亮,香韵持久,回甘力强,常饮能提神益思,降低胆固醇,有益人体健康,养生延寿的特种珍品,盛誉中外。地域范围大埔县地处广东……[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苦笋是梅州大埔的特产,甘中带苦,苦中带甜。苦笋一般有三种做法:焖煲、炒、拌,风味以咸鲜清淡为主。其中就以苦笋煲最为人熟悉,是一道特色客家菜,是客家饮食文化的体现。梅州特色“大埔苦笋煲”采用山上野生苦笋,搭配猪脚腕肉或三层肉、客家酸咸菜、黄豆、蚝豉一起焖煲,将肉片跟笋片夹在一起吃,口感独特,而苦笋甘爽清凉的余味涌起,回味无穷,更具有消炎、清肠胃积热等保健作用。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重山峻岭之中,……[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老鼠�{,源于大埔一带,相传在客家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又惯称“粉”为“�{”,因此称之为老鼠�{。后来传至广州、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区。【传统吃法】汤粉:老鼠�{煮熟之后装碗,撒上肉碎、葱花、胡椒粉、香菇丝、虾米等配料。炒粉:把各种配料和老鼠�{一起炒即可。【作坊探秘】第一次听说老鼠�{的时候很是诧异,是长得像老鼠?能吃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大埔县一家制作老鼠�{的……[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珍珠�{珍珠�{原名老鼠�{,著名作家杜埃认为此名不雅,故改名为“珍珠�{”。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擦”架在锅上,将�{团压在�{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条掉在锅中,待�{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丁、葱花、胡椒粉等佐料,美味有加。大埔县内以西……[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笋�{、豆�{笋�{、豆�{其制作包括�{皮和内馅两部分。�{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块;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至于豆�{,�{皮的制作与笋�{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热油浸润,更能……[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