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紫库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民俗正文

农民为什么担忧?为什么说“最怕霜降晴”?

紫库旅游网 2024-10-23 19:07:18
导读“最怕霜降时节晴空万里”,这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农谚,深刻体现了农民朋友根据长期观察总结出的天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含义在于,霜降这一标志着秋冬交替的重要节气里,晴朗无云的天气可能对农作物构成潜在威胁。

“最怕霜降时节晴空万里”,这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农谚,深刻体现了农民朋友根据长期观察总结出的天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含义在于,霜降这一标志着秋冬交替的重要节气里,晴朗无云的天气可能对农作物构成潜在威胁。

霜降,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通常落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预示着寒冷冬季的临近。此时,气温显著下滑,霜冻现象频发。若在此期间天空晴朗,日光充足虽使日间温暖,但夜晚却因缺乏云层的保温屏障,地面热量迅速散失,导致夜间急剧降温,极易诱发霜冻。这种显著的昼夜温差变化,对农作物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那些耐寒性较弱的作物。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容小觑,它能直接侵袭作物的叶片、果实,阻碍其正常生长与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作物枯萎死亡,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对于正处于关键生长期或即将成熟的作物而言,霜冻的打击尤为致命。

因此,农民们普遍期望在霜降时节能有云层遮挡,以减缓夜间温度的骤降,降低霜冻的发生概率,为农作物提供一层天然的“保温被”,从而保障其免受低温冻害。这便是“最怕霜降时节晴空万里”这一农谚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