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在得知生命可能只剩下半年时间的那一刻,却选择了放弃化疗,让最后的生命更有价值,也让节省下来的钱更有意义。这是王娅的“性价比”。
王娅并非不珍惜生命。去年3月,王娅被确诊患上了胰腺癌。本打算出国旅游的王娅,立即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开始住院治疗。四个周期的化疗,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王娅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就在医生为她会诊,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的时候,王娅却萌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经过深思熟虑,去年8月,她决定停止化疗、放弃手术,接受保守治疗。她背起旅行包,踏上了飞往西部山区的飞机。看到孩子们艰苦的生活,她几次潸然泪下。回机场的路上,王娅对兴华基金会爱心人士杨志明说:“我想把房子捐了。等我死后,房子变卖的钱可以继续用来帮助困难孩子。”回到天津,杨志明协助王娅办理了房产公正、过户等手续。王娅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主要是放疗,效果又不见得好,最后我终于想了想,放弃了。你知道我一辈子就挣这么点儿钱。房子给孩子们,可以捐了。(钱)不是很多,但是100多万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不过,要把房子捐赠给一个基金会,天津还没有先例。王娅曾对记者说,“原本想把房子变现,捐给基金会。想了很多办法,同学想买但没有这么多现金,山东的妹妹想买,但外地人限购……总之是没办法”。
地税局、房管局、公证处……能去的地方王娅的同学都帮着去了解,几经周折,王娅在天津北方公证处一位姓段公证员的帮助下,起草了文书,办理了身后捐赠遗嘱公证。但很快,王娅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后捐赠变成生前赠予,因为她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还会有签字等诸多手续,给房产捐赠带来麻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钱能顺利用到孩子们身上。最后终于办成了,心放下了。”
几经努力,生前捐赠终于成功办理,王娅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赠予给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