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古代士子,寒窗苦读,借科举施展才华;近代才俊,夙兴夜寐,为救国全力以赴;当代青年,为建设新时代不懈努力。虽然具体的任务有别,但青年肩上,始终扛着时代的责任。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革除旧弊、开创新风,极大的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尽管彼时的校园环境有别于今日,但对于青年来说,无论是求学还是做人,都是不变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兼顾学习工作与待人处事,自我培养,承担其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从小事做起,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汪国真在《走向远方》中写道:“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不论时代更迭,青年始终心怀远方、不停前进。而在前进的路上,前人的精神给予我们慰藉与力量,指引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