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民楼二楼的东南部为溥仪处理政务的“御学问所”。“御学问所”是日本人取的名字,为皇帝的书房之意。1942年5月8日,溥仪在这里会见了时任伪中华民国政府主席的汪精卫。汪精卫曾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可谓是溥仪的仇人。因清末的几次民主革命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汪精卫日渐消沉,想以刺杀的方式来激励革命。1910年4月,汪精卫组织在载沣每日进宫的必经要道——什刹海旁的银锭桥下秘密埋藏自制炸弹,因为犬吠,惊动了民政部的侦探,计划失败,汪精卫等随即被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汪精卫等才被释出狱。这位民主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却于1938年12月,当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日军侵略时,公然叛国,并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如今,这对仇人却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在这里相会了。他们互致问候,并表示愿意为日本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而携手效力。会见结束后,溥仪还为汪精卫一行在嘉乐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汪精卫的来访,加速了日、汪、满之间的勾结,汪伪政府和伪满洲国政府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力配合了日本侵略者,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和工具。
御学问所的北部为溥仪赐宴的场所——飨宴场。每当万寿节或庆典之日,溥仪都要在此设宴招待日伪高官。溥仪坐在正中的“御座”上,其他人按照职位的高低依次落座。溥仪赐宴时用的是由大和旅馆提供的西餐,如浓汤、酒煮鲈鱼、蒸烧牛肉、冰淇淋、咖啡等,同时备有月桂冠酒、竹叶青酒、葡萄酒和香槟酒等酒水。餐桌上的酒菜虽然一样,但溥仪的那份却是由宫内的洋膳房特制的。溥仪疑心大,在饮食方面更是格外小心。因害怕别人在食物内投毒,所以他所吃的东西都是由厨师和随侍尝过后,装入特制的食盒内,贴上封条并在餐桌上当面开启。溥仪有时也在此召开御前会议。伪满初期,一些汉奸官吏、土豪乡绅还到此向溥仪进献珍品或宝物。
勤民楼到此就参观结束了,请大家随我去怀远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