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的词语有:大浪淘沙,披沙沥金,披沙捡金。
金沙江的词语有:簸土扬沙,金淘沙拣,淘沙得金。2:繁体是、金沙江。3:注音是、ㄐ一ㄣㄕㄚㄐ一ㄤ。4:拼音是、jīn shā jiāng。5:简体是、金沙江。6:结构是、金(上下结构)沙(左右结构)江(左右结构)。
金沙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金沙江JīnshāJiāng。(1)中国长江上游。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岷江口,这一段叫金沙江,全长2316公里。总落差3300米,流经横断山区、高山深谷,虎跳峡江面与山顶高差3000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金沙江[jīnshājiāng]⒈中国长江上游。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岷江口,这一段叫金沙江,全长2316公里。总落差3300米,流经横断山区、高山深谷,虎跳峡江面与山顶高差3000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英JinshaRiver;基础解释:指长江上游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一段。以产沙金而得名。长2308千米。江水深切高原,谷底与山顶高差多超过1,000米,其中虎跳峡深达3,000米以上,为世界最深峡谷之一。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二、引证解释
⒈江水名。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以水中产金沙得名。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於北胜州,回环五百餘里,出金者有数截。”清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太息金沙江畔路,将星寒落浪花堆。”刘伯承《回顾长征》:“金沙江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形势非常险要。”亦省称“金沙”。明杨慎《宿金沙江》诗:“江声月色那堪説,肠断金沙万里楼!”毛泽东《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网络解释
金沙江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又名绳水、淹水、泸水。川藏界河。金沙江的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2008年调查确立当曲的上源且曲为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综合释义:江水名。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以水中产金沙得名。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於北胜州,回环五百餘里,出金者有数截。”清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太息金沙江畔路,将星寒落浪花堆。”刘伯承《回顾长征》:“金沙江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形势非常险要。”亦省称“金沙”。明杨慎《宿金沙江》诗:“江声月色那堪説,肠断金沙万里楼!”毛泽东《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汉语大词典:江水名。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以水中产金沙得名。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馀里,出金者有数截。”清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太息金沙江畔路,将星寒落浪花堆。”刘伯承《回顾长征》:“金沙江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形势非常险要。”亦省称“金沙”。明杨慎《宿金沙江》:“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毛泽东《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国语辞典: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南麓,为长江的上游,因产沙金而得名。至玉树以下始称为「金沙江」,流经西康、云南等省。金沙江[jīnshājiāng]⒈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南麓,为长江的上游,因产沙金而得名。至玉树以下始称为「金沙江」,流经西康、云南等省。英语Jinshariver,upperreachesofYangtzeriverorChangjiang長江|长江inSichuanandYunnan德语JinshaJiang辞典修订版: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南麓,为长江的上游,因产沙金而得名。至玉树以下始称为「金沙江」,流经西康、云南等省。也称为「丽水」。其他释义: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市区东侧岷江口的河段。流经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长2308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云南西北部的虎跳峡世界著名。落差大,水能充沛。
关于金沙江的成语
淘沙取金 排沙拣金 金淘沙拣 拳中?沙 排沙简金 炊沙成饭 沙里淘金 排沙见金 淘沙得金 披沙拣金
关于金沙江的造句
1、但环保组织一直强烈反对在金沙江沿岸修筑水坝的计划,他们称这会对这一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造成不良影响。
2、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为西金乌兰一金沙江缝合带的西端,由于以往研究程度低而认识较为模糊。
3、因此,金沙江带不能作为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4、金沙江投资公司的主要投资对象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并且处于早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公司。
5、它们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的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及附近。
关于金沙江的诗词
《入缅取贼早发金沙江》 《宿金沙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