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 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苏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 1.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 Cl2
B. Na2O C. CO2 D. H2O
2.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形成的物质通常含有离子键,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 )
A. NO B. CO C. CO2
D. KCl
3.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H2O
B. NH4Cl C. Na2S D. Na2O2
4. 下列过程仅克服离子键的是( )
A. NaHSO4溶于水
C. 氯化钠熔化
5. 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B. HCl溶于水 D. 碘升华
A.
B.
C.
D.
6. 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 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 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7.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是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
在离子键的是( )
A. 水溶液能导电 B. 易溶于水 C. 熔化时能导电 D. 有较高的熔点
8.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页,共12页
A.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
C. 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不能导电
D. 第ⅠA族元素与第Ⅶ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B. 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 仅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是离子键 D.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10. MgF2在灯光下能发出荧光,不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于生产印刷纸币的光变色防伪
油墨。下列有关MgF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和Mg2+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 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B. 电子式为
D. 水溶液具有强导电性
11.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
+−
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
( )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
中含有36个质子 B. 每个N5
+−
N5属于离子化合物 C. N5
+−
N5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 N5
12.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下列有关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阳离子成键时只受到静电吸引力的作用 B. 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先形成阴阳离子后再成键 C. 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 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1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2页,共12页
A. 氯化钠固体能导电 B. 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C. 氯化钠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D. 氯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
15. 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R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R的化学式为M2R C. R可能为盐
B. R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D. R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6. 如表所示,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间易形成σ键的是( )
元素的原子 M层电子数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A. a和c B. a和f C. d和g D. b和g
17.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
18.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l2: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共12页
NaF:____________________; MgS:___________________; K2O: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且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比为1 : 2的是 ( )
A.CaO B.Na2O2 C.KF D.NaHCO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
20. 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O2金刚石 NaBr H2SO4Na2CO3Na2S 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 (2)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
(3)如果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
第4页,共1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离子化合物的判断,解题时依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即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A.Cl2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Na2O是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CO2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H2O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目考查离子键的判断,掌握离子键的定义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形成的物质通常含有离子键,只有D满足条件。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化学键的形成条件,试题较易。 【解答】
A.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A不符; B.氯化铵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不符; C.硫化钠中只含离子键,故C符合;
D.过氧化钠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D不符。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A.KHSO4晶体溶于水,电离生成K+、H+和SO2−4,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故A错误;
B.HCl中只含有共价键,HCl溶于水只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 C.氯化钠熔化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只破坏离子键,故C正确; D.碘升华没有破坏化学键,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A.KHSO4晶体溶于水,电离生成K+、H+和SO2−4;
第5页,共12页
B.HCl中只含有共价键;
C.氯化钠熔化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 D.碘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物质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是阴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不选;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选;
C.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根离子是由O原子和H原子构成的,所以KOH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不选;
D.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硝酸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所以硝酸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不选; 故选:B。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都是离子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化合物,氯化铝中含有金属元素但为共价化合物,铵盐中只含非金属元素但为离子化合物,为易错点.
6.【答案】D
【解析】解: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故A错误;
B.MgCl2中,只有镁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2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在固态不导电,导电时一定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错误;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分别为Na、F,形成离子化合物NaF,含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B.MgCl2中,只有镁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在固态不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分别为Na、F,形成离子化合物NaF.
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分类及化学键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利用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A.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所以NaCl水溶液导电不能说明氯化钠中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HCl,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不能说明含有离
第6页,共12页
子键,故B错误;
C.氯化钠熔融时能导电,说明氯化钠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
D.有较高熔点的化合物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碳化硅,氯化钠熔点较高不能说明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侧重考查基本理论,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注意不能根据溶解性强弱、熔沸点高低判断化学键,为易错点.
8.【答案】B
【解析】解:A、仅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故A错误;
B、不含金属元素的铵盐是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氯化氯溶于水导电,所以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不一定不能导电,故C错误; D、IA族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如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A、仅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B、铵盐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金属元素; C、氯化氯溶于水导电;
D、IA族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和化学键的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于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明确基本概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铵盐为离子化合物,为易错点。
9.【答案】D
【解析】解: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故A错误; B.第IA族和第VIIA族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X,故B错误; C.仅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铵盐,故C错误;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 B.第IA族和第VIIA族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 C.仅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本题考查离子键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规律中的反常现象,如BC.
第7页,共12页
10.【答案】C
【解析】解;A、Mg易失去电子形成Mg2+,F易得到电子形成F−,F−和Mg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都是10个电子,故A错误;
B、MgF2是由Mg2+和F−通过离子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MgF2是由Mg2+和F−通过离子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MgF2不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D错误; 故选:C。
A、氟化镁中氟离子核外10个电子,镁离子核外10个电子; B、氟化镁是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C、镁离子与氟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 D、MgF2不溶于水,离子浓度小。
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较简单。
11.【答案】B
【解析】解:A.全氮类物质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
+B.每个N5中含有质子为7×5=35个,故B错误;
+−C.N5 N5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N5N5结构中含离子和N5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N5
键和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B。
A.全氮类物质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B.每个N中含有质子7个;
−C.N5中电子为质子数加1;
+−D.N5和N5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化学键,把握原子、离子的构成、离子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A.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不能合并书写,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A错误;
B.电子式表示氧化钾的形成过程为故B正确; C.MgF2的形成过程为
,
第8页,共12页
,故C错误;
D.NaBr为离子化合物,应写为故选:B。
A.氯化镁的电子式错误,阴离子不能合并; B.氧化钾为离子化合物;
C.F得到电子、Mg失去电子,生成离子化合物; D.NaBr为离子化合物。
本题考查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得失、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子式中相同阴离子不能合并,题目难度不大。
,故D错误;
13.【答案】B
【解析】解:A、阴、阳离子成键时,既有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又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故A错误;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先形成阴阳离子后再成键,故B正确;
C、通过离子间的反应直接形成的离子键没有电子的得失(如Ba2+与SO2−4形成离子键),故C错误;
D、氯离子只能形成一个离子键,因此CaCl2中的氯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A、阴、阳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斥力;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C.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中不一定有电子得失; D、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知道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A
【解析】解:A.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固体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和水作用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C正确;
D.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所以氯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故D正确; 故选:A。
A.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B、氯化钠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C.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 D.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本题以氯化钠为载体考查了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及性质,根据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电离特点、强电解质的概念等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第9页,共12页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M元素显+2价,形成+2价的阳离子,R元素的两个原子各得到一个电子,显−1价,是−1价的阴离子,所以一个M原子和二个R原子构成离子化合物:MR2,R可能为盐,R中阴阳离子的电子结构不一定相同,显+2价的元素可能不在同一周期,故C正确。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价键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解答】由表中数据可知,a为Na、b为Mg、c为Al、d为Si、e为P、f为S、g为Cl。 A.Na与Al均为金属元素,原子间不能形成σ键,A错误; B.Na与S之间形成离子键,B错误; C.Si与Cl之间易形成σ键,C正确; D.Mg与Cl之间形成离子键,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解答】A项,Na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原子半径较大,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l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A正确; B项,Na原子具有强还原性,Na +与Na原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而Na+具有弱氧化性,B错误;
C项,Na+与Cl−以较强的离子键结合形成稳定的NaCl,C正确; D项,NaCl由离子键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B。
18.【答案】
; ; 。
;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题目难度不大。书写电子式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一定要注意规范表达。
第10页,共12页
【解答】
氯化钡是氯离子和钡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氟化钠是氟离子和钠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硫化镁是硫离子和镁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氧化钾是钾离子和氧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 ; ;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物质的组成,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的判断。 【解答】
A.CaO中含有离子键,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比为1:1,故A错误; B.Na2O2的电子式为
,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
含有离子键,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比为1:2,故B正确; C.KF中含有离子键,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比为1:1,故C错误;
D.NaHCO3中含有离子键,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B。
20.【答案】NaBr、Na2S Na2CO3、NaHSO4 离子键、共价键
【解析】解:①O2中O−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 ②金刚石中C−C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 ③NaBr中钠离子和溴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 ④H2SO4分子中S−O、O−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
⑤Na2CO3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C−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⑥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⑦NaHSO4中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H−O和O−S原子之间存在共价
第11页,共12页
键,
(1)这些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NaBr、Na2S,故答案为:NaBr、Na2S; (2)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Na2CO3、NaHSO4,故答案为:Na2CO3、NaHSO4; (3)将NaHSO4 溶于水,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破坏了NaHSO4 中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氧气分子中O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硫化钠中通过得到电子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键和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性质,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比较容易。
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