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来源:知库网
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刘宏军 车健本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7022 【摘要】本文结合本溪市石桥子新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情况,提出了建立基础地形图数据库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 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库分类与编码数据交换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067(2010)04—0060一叭 1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本溪市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原经济开发区石桥子要打造成 东方药谷原有的地形图已经满足不了城市规划的需要,要把制图技术先 进、图式标准、生产效率快,充分运用计算机来辅助绘制地形图,使地形 图资料的存储介质也改变了常规的纸图存档为电子文件,于2008年初 投入巨资,重新测绘新城区区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筹建基础地 理数据库,这样,大大的方便了广大用户,保证信息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避免重复劳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尽快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显 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2建立基础地形图数据库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2.1准确把握地形图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标准 地形图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标准目前国家尚无统一标准,如果依地方 各自为政则不利于数据的标准化,所以,我市在对进行地图数据分类与 编码时应对主要用图单位如:规划、环保、电信、煤气、交通等进行实地考 查,然后结合国家GB14804—93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 分类与编码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应用广泛的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案, 主要特点是以下二点: 2.1.1在不变中求“细” 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大方向,还是以GB14804—93规定为主,这样便 于今后与国家标准主流相一致,所以遵循线分类为主分类,只是在分类 中突出“细”字,例如:便于消防部门的应用,我们应把原分类体系中同 一类的液体和气体储蓄进行细化区分,达到标准而且应用广泛。 2.1.2在变中求“新” 如果全部实施线分类的原则,那么对于有些地方如陡坎、数条、线的 复杂组合,则容易造成地理分析中拓朴关系的混乱,因此,我们为了便于 应用对于特征进行编码以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三种为主。 在以上二点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充分运用属性数据,根据用户的要 求,为重点地物定义基本的属性内容,如电信部门中所需建筑物楼层层 高,交通部门中道路的单行线等属性内容。 2.2正确完成数据采集及把握处理技术路线 在数字化地形图与GIS基础地理数据的转化中,我们既不能照本宣 科,全盘翻录,这样就达不到运用GIS的目的了,也不能全部更新,这样 就会加大工作量,导致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即要寻求共同点,又要看到不 同点。 2.2.1针对共同点应用以下方法 (1)某些点状符号,如散树,路灯在AutoCAD中是作为块插入的,而 块名按CB14804—93中的代码命名或特定的编码,由于块在转使过程中 只保留其定位中心点,可保证其实体描述的正确,在ARC/IN—FO中通 过连接PAT文件与Xcode文件可将其块名记录到PAT文件的dxf—at. trib属性字段中去,又保证了实体属性描述的正确。 (2)某些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如:等高线,地类界等实体的描述 本身是正确的,其层名也如编码标准编定,在转换中可通过连接AAT文 件与Acode文件,将层名的内容记录到AAT文件下的dxf—layer属性字 段中去,这样,也能保证属性描述正确。 2.2.2针对不同点无法直接转换的情况 应以原数字化地形图为底图,采用屏幕数字化的方式重新数字化, 具体操作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采用屏幕数字化方法编写数据,采集软件 在AutoCAD下编定的基础地理数据重新采集软件,主要以屏幕数 字化方法,依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把地物类型重新组合,将所有地形 图要素以点、线、面三种分类采集,并相应给出地物地理编码等属性信 息,分别把生成的图形数据在drag文件储存,属性数据在dbf件储存,然 后通过公共的内部序列号字段将两者连接起来,这样,可以正常转化后 60 中国电子商务..2010・04 即可获得所有实体所属性。 (2)由于GIS的图形思路重新设计图形数据结构 由于AutoCAD对图形没有检核功能,所以出现房属不封闭,线条相 互交叉等问题,这些无法满足GIS的需要,因此。须以GIS图形数据结构 设计,为了使地物闭合,保证地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有些被其他地物 隔断的地物,应加以辅助连接,对于制图中不是完全定义中的吻合点、 线、面,在重新采集时,通过捕捉热点移动等方式保证所有相交线段和节 点安全吻合,无悬挂节点,OIS图形强调“骨架”图形,因此,采集过程以 此为主,设计符号库,通过符号替换生成满足制图标准的AutoCAD地形 图,对于面状地物,在其内部增加标识点,从而真正实现图形进AutoCAD 向ARC/INFO的转换。 (3)保证数据属性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生成属性数据文件内容后,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根据该系统 的特点,还要继续对地形图要素进行合理分类和重新归层,即将要素类 型为点、线、面的要素分放入不同的图层中,标识点与面存放于同一层, 汉字,辅助线分放在各自独立的图层中。 (4)创建和维护数字地图库 在ARC/INFO的库管理程序中,我市应采用联合处理方式: 这样在以后的地形图的更新中可随时分幅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并 由事务处理程序控制记录当前事务处理状态和跟踪事务处理历史。 2.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交换问题及解决办法 基础地下信息的建立应考虑到各应用部门的需要,提供可共享的数 据信息,以减少获取数据耗费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所以我市应针对不同 软件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接应提到日时日程中,在本溪市市区主要软件 系统为MAPIN—Fo、ARC/INFo、MAPGIS等,为了使新城区ARC/INFO系 统下建立的基础数据库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需对不同软件系统之间 数据交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下以ARC/INFO与MAPINFO的数 据交换问题为例,做简单介绍,MAPINFO与ARC/INFO软件在数据结构 上存在的差异要表现在对面拓朴关系的描述上,ARC/INFO主要以标识 点和周围的弧段构筑面拓朴类型并形成面域,而MAPINFO仅以边界来 构筑面域,而且边界孤段的数字化顺序要连续一致,当面与面之间有公 共边时,ARC/INFO是以各面域内的标识点各自构面的,公共边只需数 字化一次,这样的数据结构转换到MAPINFO中只能构成一面,相邻的面 将会因缺一条边而不能构成,这样,将会影响MAP1NFO中面域的填色, 针对这一问题,须拟定了一条技术路线,即在ARCANFO中就采用两个 面域边界分别数字化,公共边数字化两次的方法采集数据,并分别加注 标识点,这种数据结构就边界而言,完全满足MAPINFO的要求,可在 MAPINFO系统中的archjnk模块中转换成MAPINFO的数据,而标识点 可不转入MAPINFO,另外,通过自编数据处理程序,在ARC/INFO中经 处理自动去除一条公共边建立拓朴关系后也能满足ARC/INFO的要求, 由此可见,在这一技术路线下可达到一次数据采集两套系统,同时达到 了使用的目的,大大节省了工作量。 3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将使城市建设有长足发展 GIS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是遥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核心,在空 间数据管理、分析、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的发展,必须将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范围向城市建设管理的深层次快速渗透, 本溪市新城区基础数据库建立之后,将会为本溪市新城规划和建设做出 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劲,谢兆阳.SQL Server2000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管理[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杰,史文中,童小华.GIS空间数据的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 [M].上海科技大学文献出版社,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