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肺部孤立性结节CT增强扫描的价值探讨

来源:知库网
2010年1O月 91 201例急腹症B型超声检查分析 杨鹏飞 呼巧玲 崔宝弟” 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ki 201例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者174例,占86.6%,不符合者19例,占9.5%,超声耒发现阳性结果8例,占3.9%。结论: 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高、无创伤、快捷简单,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B超检查;急腹症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20—0091—01 急腹症的病因甚多,病情急、变化快,能否及时做出诊断和治 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但临床鉴别诊断有时往往有一定的 困难,B超检查成为临床医生首选的辅助检查。现将我院201例 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01例均为门急诊急腹症患者,男120例,女 81例,年龄4~78岁。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腹痛来院检查,发病时 间0.5~36小时不等。其中1例为外伤后5天才出现腹痛。 1.2仪器和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上腹部脏 器按常规作多切面、多体位扫查;盆腔检查采用适度充盈膀胱,取 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做多切面扫查。 2结果 本组结果显示,B超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者174例,B超诊断 符合率为86.6%,不符合者19例,占9.5%,超声未发现阳性结果 8例,占3.9%。 3讨论 3.1 B超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急腹症病人送B超检 查时往往尚无明确诊断,本组201例中有109例(54.2%)是以“腹 痛待查”要求检查的。经B超检查后一部分患者能明确诊断,为临 床治疗方案的及时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组中以胆道系统疾病 占首位,共85例,其次为泌尿系统疾病共42例,以上病例经B超 检查即明确诊断并与最后诊断符合者共120例,占94.5%。由此 可见B超检查在急腹症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3.1.1胆道系统疾病85例,占本组病例的42.3%,居首位。包括胆 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急性胆囊炎等。除胆总管末端结石常因肠 道气体干扰显示不清外,其余胆道疾病较易诊断,具有特征性超 声表现,如胆囊结石可见移动性强回声团,胆囊炎急性发作可见 胆囊壁水肿、毛糙,体积增大,胆囊腔内透声差等表现【1】。 3.1.2泌尿系结石共42例,占本组病例的20.9%。肾结石易检出。 输尿管结石检出率相对较低,本组仅75.0%,因其下段位置较深 及肠道气体干扰较难显示。本组中有5例仅提示输尿管上段扩 张,可能有中下段梗阻,考虑为结石。后经腹部平片证实。 在宫外孕破裂时可确定包块的大小及位置,并估计内出血量,为 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组妇科急症共24例,其中宫外孕13例,占 54.2%,其余为妇科炎症和卵巢囊肿扭转,B超诊断准确率为 87.5%。本组诊断明确的11例宫外孕(破裂型),均可见子宫增大, 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盆腔内中有大量积液。3例黄体破裂由 于声像图表现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边界模糊,子宫直肠窝有少量 积液,且患者月经紊乱而导致误诊,对此类患者除B超检查外,应 注意须密切结合患者有无停经史、尿HCG测定结果做出诊断。 3.1.4外伤引起的急腹症主要是实质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口。本 组21例为肝、脾实质性脏器的损伤,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95%。 对腹部外伤所致脏器破裂,在B超检查时,除了对盆腹腔及受伤部 位脏器重点扫查外,应注意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改变以及破裂范 围大小、严重程度、腹盆腔积液和受伤时间的长短等密切相关。B超 检查对实质脏器损伤能够做出明确诊断,并能发现损伤的轻重程 度及其他合并伤。但对空腔脏器的损伤一般不能直接显示损伤位 置,只能通过腹腔内有无积液、积气间接提示损伤与否日。本组误诊 1例为受伤后5日才出现腹痛,超声复查显示脾包膜下血肿。 3.2 B超检查在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B超对急腹症患者检 查的结果无论是阳性还是阴性,对临床均有参考价值,如未能立 即明确诊断也可排除一些疾病,有助于缩小临床诊断疾病的可能 范围。当急腹症患者经B超检查腹部无阳性发现时,应考虑有引 起腹痛的其他内科疾病的可能性,应给予进一步检查以便得到及 时诊断与治疗。 本组经B超腹部检查无阳性发现的8例中,75%最后诊断为 内科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例、急性胃肠炎3例、肠痉挛2 例;25%为外科疾病,为急性阑尾炎2例。所以B超检查在急腹症 的检查中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4结论 综上所述,B超对急腹症的检查快捷方便、无创伤,且可多次 重复检查,动态观察;如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资料,可大大提 高临床诊断的确准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选择有效的 治疗方案。 : : 塑型鱼壅!塑主堡 董垫。B超检查能直观显示子宫及附件, 参考文献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朝阳医院B超室(753000) 【1]钱蕴秋.临床超声诊断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I1:206—209. 2010年8月20日收稿 【2]廖平川.急诊超声诊断图谱【M1.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肺部孤立性结节CT增强扫描的价值探讨 张蓉’袁荣正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行CT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经手术病例或者穿刺活检病 例明确诊断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判断其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6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CT影 像学平扫定性诊断符合率47.4%,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81.5%,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高于平扫。结论:部分肺部癌性结节螺旋cT增强扫 描能够表现特有的影像学征象,为肺部癌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CT扫描;肺部结节;增强扫描;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20—0091—02 1资料及方法 孤立性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在肺部的肿瘤、特异性及非 特异性疾病等均可以表现为肺部的孤立性结节性病变,常规的胸 部X线片等检查由于组织的遮挡作用难以做出定性诊断,cT扫 描采用断层信息技术,能够获取病变部位的更多信息,对定性诊 断具有较大的价值,本文就肺部孤立性结节CT增强扫描的价值 进行探讨。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放射科(211100)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66300) 2010年8月25日收稿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6月一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 部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76例,其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28 72 岁,平均50.6 ̄1 1.4岁,患者均经手术病例或者活检病例诊断明 确,其中肺癌患者52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l1例,肺部结核球7 例,炎性假瘤3例,其他3例。 1.2 CT扫描方法:76例患者扫描均采用日立公司生产的pratic0 单层全身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顶部,扫描顺序 自上至下,患者屏气后扫描,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20KV,管电 内蒙古中医药 流200AS,常规扫描层厚为10mm,层距为10ram,确定病灶位置后 像学检查为无创检查手段,因此,采用影像学资料对其定性诊断 行2.0ram薄层扫描,CT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 是最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大部分肺部的结节性病变中,CT扫描 350g/L,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551022)100ml,采用高压 均能表现出特异的影像学征象,在CT平扫上,肺部的增生性病变 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推注,注射速率2.5ml/S~3.0ml/S,注射剂量 多表现为密度均匀的病灶,而结核球等病变多伴有病灶能的钙 100rrd,强化扫描延迟时间25~3O秒,进行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 化,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肺部结节的血供征象及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 1.5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 其丰富程度,在本组资料中发现,肺癌等恶性肿瘤大部分在增强 卡方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扫描时肿瘤的密度增高,病灶获得强化,肺癌的肿瘤生长较迅速。 2结果 血供丰富,容易发生淋巴组织管内转移,在CT扫描时可发现,肿 2.1 CT平扫与CT增强扫描准确率比较:CT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 瘤被淋巴管或纤维组织分割、牵拉形成的分叶征象及血管集束征 性病变76例,病理证实肺癌患者52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l1 象,在肿瘤的边缘可见到毛刺征或肿瘤边缘切迹,部分位于周围 例,肺部结核球7例,炎性假瘤3例,其他3例,CT平扫与病理诊 的肺癌组织可见三角形的胸膜凹陷等恶性肿瘤征象。肺部良性肿 断符合,36例符合率47.4%,增强扫描与病例诊断符合68例,诊 瘤如肺腺瘤较肿物多比较光滑,在CT强化扫描上多无明显强化, 断符合率81.5%,CT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高于CT平扫(P<O.05)。 无毛刺征等肿瘤征象,炎性假瘤在强化扫描时多无快速强化,强 2.2肺部孤立性结节CT扫描影像学特点:76例肺部单发结节病 化峰值时间多在几小时以后,因此在常规时间内的强化扫描多为 灶位于右肺46个,左肺3O个,病灶直径1.8~5.2ear,平均4.1± 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核球在CT平扫及强化扫描多可见团块样 2.0era,CT平扫58处病灶密度均匀,l8处病灶密度不均匀,10例 钙化征象,强化扫描多无显影,也具有特定的影像学征象。在对比 患者病灶内可见钙化灶,病灶边界清楚72例,边界欠清晰4例, 病理结果分析后发现行强化扫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与病 CT增强扫描病灶CT值增加55例,CT值无变化2l例,部分病灶 理诊断的符合率超过80%,也说明CT平扫结合强化扫描对肺部 可见血管集束征象。其中52例肺癌患者CT平扫均匀密度灶49 的孤立性结节可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例,不均匀密度灶3例,CT增强扫描5O例明显强化,其中可见毛 参考文献 刺征、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等恶性肿瘤征象40例,肺部良性肿瘤 【1】李向阳,张冠山.肺部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1.黑龙 患者ll例,其中3例病灶获得增强,增强扫描肿瘤多边界清楚, 江医学,2009,33(11):840—841. 未见肿瘤分叶及血管集束征象,2例间肿瘤内钙化征象,肺部结 『21谢彩霞.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螺旋CT定性诊断分析叽.实用医技 核球7例,均可见肿瘤内不同程度钙化,肿瘤边界清晰,增强扫描 杂志,2008,15(5):575—576. 未见病灶强化,炎性假瘤3例,其中2例CT平扫病灶强化,未见 【3】马大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鉴别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分叶征象及血管集束征象。 志,2003,26(2):104-105. 3讨论 厉天林.肺部孤立性结节性炎性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J] .孤立性结节是肺部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肺部的恶性肿瘤、 2008,46(5):l3—14. 良性肿瘤、结核甚至炎症等均可表现为肺部的孤立性结节,在治 f5]朱培菊,郭大静,肖家和,等.肺孤立结节与周围肺血管增强CT 疗前对其定性诊断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 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 .临床放射学杂志,2ooO,19(9):556—558. 屈肘前臂旋前位经皮穿针结合石膏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谭红略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屈肘前臂旋前;经皮穿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20—0092—0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临床中常见,约占肘关节损伤的60%, 臂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取直径1.5ram克氏针自肱骨外上髁处进 全身骨折的3%I11。传统的手法复位单纯石膏固定存在较高的肘内 针,克氏针在冠状面上与肱骨干纵轴成45。角,矢状面上向前10 ̄, 翻发生率,早期处理不当还可导致Volkmann肌挛缩。我们从2007 经过骨折线穿透近端对侧骨皮质;内侧穿针时,拇指触及肱骨内 年3月一2009年8月,选择性对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取经皮 上髁并对尺神经加以保护,由内上髁顶点进针,向外上经骨折端 穿针结合石膏固定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穿透近骨折端外侧骨皮质。再次经c型臂x光机透视见骨折对 1资料与方法 位及克氏针固定位置满意后折弯并剪断,针尾置于皮外。复位穿 1.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4例,女l1例,右侧20例,左侧15 针固定结束后,肘关节逐步伸直至90。,前臂恢复至旋后位,进行 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病程lh~24h,曾在院外复位失败11 石膏托固定。 例,伸直尺偏型27例,伸直桡偏型8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无重 1.3术后处理:患者住院观察,注意患肢的肿胀、疼痛、感觉、血运 要的血管神经损伤。根据Gardand分型m:Ⅱ型16例,Ⅲ型19例。 等,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相应处理;待肿胀消退后及时更换石膏, 所有患者人院后先行肘关节半屈曲位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2~4 以防再次移位;麻醉消退后即进行手指主动屈伸活动,1周后拍x 天,待肿胀缓解后行手法复位穿针固定术。 线片复查骨折有无再移位。出院后及时复查x线片,如有明显骨 1.2手法复位穿针固定术:患者仰卧,采用臂丛麻醉或静脉麻醉, 痂生长,即可去除石膏并拔除克氏针练习屈伸肘活动。 常规术区消毒铺巾。一助手握患儿上臂,另一助手一手握患儿前 2结果 臂腕上,一手握肘下,先以原畸形方向前臂旋后位,对抗牵引3-5 术中35例都一次手法复位成功,达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 分钟,矫正旋转重叠移位;待牵引充分,骨折块周围肌肉松弛后, 中内外侧各置人一枚克氏针28例,外侧再附加一枚克氏针7例; 术者一手抱于肱骨内髁处,另一手握住肱骨近侧骨折端上方桡 手术时间20min~45min,平均31min;术后石膏固定21d~28d,平均 侧,两手对抗用力挤压远骨折块,整复侧方移位;尺偏型骨折侧方 24d;可氏针固定25d~45d,平均33d;骨折愈合时间30d一60d,平均 移位应适当矫枉过正,桡偏型则避免过度复位;侧方移位完全整 43d。术后发生针道感染2例,抗感染并局部换药后愈合;克氏针 复后,术者双手拇指用力抵住尺骨鹰嘴向前推远折端,其余四指 松动退出3例,无内固定断裂;1例患者随访2个月时出现肘内 环抱骨折近端屈侧向后拉近端,同时助手屈曲肘关节,纠正前后 翻,但无功能受限;1例患者石膏固定期间发生桡神经损伤,调整 移位。特别强调在逐步屈曲位骨折端复位满意时,助手一定要加 石膏固定随访3个月恢复;无前臂Volkmann肌挛缩发生。随访终 大肘关节屈曲幅度,同时前臂极度旋前,在此位置维持固定。经C 末,按如下疗效标准评定【司:优:肘伸屈活动受限lOo以内,携带角 江苏大学附属常州武进医院骨科(213000) 改变5。以内;良:肘伸屈活动受限uo一20。,携带角改变6。一10。;可: 2010年8月25日收稿 肘伸屈活动受限21。~30。,携带角改变l1。~15。;差:肘伸屈活动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