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教师语言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54
适用对象:三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
二、课程性质
教师语言是指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行业语言,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书面语言、教师态势语言等一系列语言技能和语言素养。
“教师语言”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语言素养和语言技能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实践训练为主导,以培养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语言素质为目的。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和素质,训练和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教学口语、教育口语、态势语言、书面语言,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具体目标:
1、热爱祖国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明确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2、能够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能够熟练地读准普通话声母、韵母 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音辨正能力。 3、能够科学地发声,做到发音清晰、饱满、完整,气息畅达,共鸣丰富;掌握朗读、讲述、演讲、等语言技能,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清楚、读得生动有感情,讲的清晰、流畅,生动,有一定语言应变能力。
4、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用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和任务,
以及其他教师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 节奏等语言修辞技巧,做到教育教学语言表达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5、能用身姿、手势、表情等态势语言协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能够借助态势语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6、能正确、清楚、流畅、恰当地撰写教案、学生评语、教学日志等。
7、能欣赏优秀教师的语言艺术,学习运用情语、趣语、智语、笑语等语言艺术技巧。
8、具有一定的指导小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引导小学生清楚、正确、流利地表达,用语文明礼貌。
四、课程重难点
重点:教师语言素质养成;普通话声母正音,普通话韵母正音,普通话声调正音,语流音变;发声技巧训练,朗读训练,讲故事训练,演讲训练;主要教学环节用语训练;常用教育口语训练;教师态势语训练;教师教案写作、学生评语写作语言训练。
难点:教师语言素质养成;声母辨正,韵母辨正,声调辨正,轻声、儿化的发音;朗读的语言技巧训练;讲述及创编故事训练;即兴演讲训练;主要教学环节用语训练;常用教育口语训练;学生评语写作。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学生练习为主,大学与小学相结合。 2、以技能练习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以课外练习为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六、课程内容
“教师语言”教学内容共有八个模块。八个模块分别为:第一模块:“教师语言”导学;第二模块:普通话;第三模块:教师口语基本技能;第四模块:教师教学口语;第五模块:教师教育口语;第六模块:教师书面语言;第七模块:教师态势语言;第八模块:教师语言艺术。第一模块“《教师语言》导学”是本门课程的总论,统领整个课程结构;第二模块“普通话”,是教师语言的基础;第三模块“教师口语基本技能”,包括发声技巧训练、朗读训练、讲述训练、演讲训练等,是教师语言口头表达的必备技能;第四模块
1
“教师教学口语”、第五模块“教师教育口语”是教师语言能力素质的综合集中呈现;第六模块“教师书面语言”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书面呈现;第七模块“教师态势语言”是教师语言的有效补充;第八模块“教师语言艺术”是教师语言的最高表现。八个模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完成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语言素质与语言技能的学习目标。
八个模块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模块一:教师语言导学(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教师语言”课程的性质及小学教师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了解提高教师语言素质的途径,了解本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师语言素质养成途径。
(三)教学内容: 1、“教师语言”的概念; 2、“教师语言”课程性质与特点; 3、“教师语言”课程结构与内容; 4、教师语言素质养成的途径。 模块二:普通话(12学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普通话在教师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普通话口语技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上岗所必需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读音;语流中的变调、轻声、儿化、“啊”的发音;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字词朗读、短文朗读、命题说话的要求及应试技巧。
难点:声母辨正;韵母辨正;声调辨正;轻声、儿化韵的发音;小学语文中生字词正音;短文朗读要求、命题说话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
单元1: 普通话声母正音 (2学时)
教学要点:声母的定义;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方法;平翘舌声母及鼻边音等声母的辨正训练。
单元2:普通话韵母的正音 (2学时)
2
教学要点:韵母定义;39个韵母的发音方法;前后鼻韵等韵母的辨正;
单元3:普通话声调正音 (1学时)
教学要点:声调的定义;4个声调的调值练习;普通话四种声调的辨正训练。 单元4:普通话音节与语流音变 (3学时) 1、变调
教学要点:“上声”、“一”、“不”的变调训练。 2、轻声
教学要点:轻声的概念、轻声的规律、认读轻声训练。 3、儿化
教学要点:儿化的概念、儿化读音训练。 4、“啊”的变读
教学要点:语气词“啊”的变读方法及训练。 单元5:常见易错字词正音 (1学时) 教学要点:对经常见到而又容易错的字词进行正音 单元6: 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 (3学时) 1、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解读
教学要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与题型。 2、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的应试技巧
教学要点: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测试的评分细则及应试指导。 3、短文朗读的应试技巧
教学要点:朗读测试的评分细则及应试指导。 4、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教学要点:命题说话测试的评分细则及应试指导。 模块三: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18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发声技巧、朗读技巧、讲述技巧、演讲技巧等技能,学会科学、饱满、响亮地发声,学会运用朗读的情感表达技巧和声音表达技巧,掌握讲述的语言技巧,掌握演讲等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三腔共鸣、音节的吐字归音;朗读的语言表达技
3
巧;掌握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的朗读技巧;复述故事训练、创编故事训练;命题演讲的技巧及训练。
难点: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朗读的情感表达技巧;创编故事训练;即兴演讲技巧及训练。
(三)教学内容:
单元1:发声技巧训练 (2学时) 教学要点: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吐字归音。 单元2:朗读训练 (6学时)
教学要点:朗读技巧训练;诗歌朗读训练;散文朗读训练;童话寓言朗读训练;经典诗文诵读训练。
单元3:讲述训练 (4学时)
教学要点:讲述概说;复述故事训练;创编故事训练。 单元4:演讲训练 (6学时) 教学要点:备稿演讲训练;即兴演讲训练。 模块四:教师教学口语(9学时) (一)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掌握主要教学环节用语技能,了解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间的差别,学会运用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结束语,提升教学口头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导入语、讲授语、评价语训练。 难点:小学不同学科教学口语模拟训练。 (三)教学内容:
单元1: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1课时) 教学要点:概述教学口语的特点要求。
单元2: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口语训练 (6学时)
教学要点: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结束语训练。 单元3:小学不同学科教学口语模拟训练。 (2学时) 教学要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模拟训练。 模块五:教师教育口语 (6学时)
4
(一)目的与任务
了解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初步掌握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等常用教育语言的基本技能,提高教师运用教育语言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够正确运用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能够针对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象和场合,选择恰当的教育语言。
(三)重难点
重点:掌握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等常用教育语言的应用技能及教师其他工作语言训练。
难点:恰当运用沟通语、启迪语、激励语、批评语。 (四)教学内容:
单元1:教育语言的特点和要求 (1学时) 教学要点:教育语言的禁忌;教育语言的特点及要求。
单元3:常用教育口语训练 (5学时)
教学要点:沟通语应用技巧及训练;激励语的应用技巧及训练;启迪语的应用技巧及训练;批评语的应用技巧及训练,教师其他工作用语训练。
模块六:教师书面语言 (3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教师教案、学生鉴定、教学札记等文体的写作语言要求,能恰当编写教案、记写学生评语、撰写教学札记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案写作的语言要求及语言评析。 难点:学生评语写作的语言要求。 (三)教学内容:
单元1:教师书面语的特点及写作的语言要求 (0.5学时) 教学要点:教师书面语的特点。
单元2:教师教案写作的语言要求及语言评析 (1学时) 教学要点:教师教案写作的语言要求。
单元3:学生评语写作的语言要求 (1学时) 教学要点:学生评语写作的语言要求
5
单元4:教师教学札记写作的语言要求 (0.5学时) 教学要点:教师教学札记写作的语言要求。 模块七:教师态势语言 (2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态势语在教师语言中的作用,掌握态势语在教师语言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师身姿语训练、教师目光语训练、教师手势语训练。 难点:教师表情语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教师身姿语训练
教学要点:教师的坐姿、站姿、行资训练。 2、教师服饰语训练
教学要点:教师的着装要求。 3、教师界域语训练
教学要点:教师和学生保持怎样的距离等。 4、教师表情语、目光语训练 教学要点:教师微笑语训练。 5、教师手势语训练
教学要点:象征手势、象形手势、指事手势、情意手势训练。 模块八:教师语言艺术 (2学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教师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教师语言艺术的技巧,初步具有赏析优秀教师语言艺术的能力,在学习欣赏教师语言艺术技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师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 难点:教师语言艺术化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观看优秀教学案例视频,对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情语、趣语、智语、笑语”进行赏析,品评教师语言艺术。
6
附:
《教师语言》学时分配表
序 号 一 教学单元 序号 名 称 1 “教师语言”课程性质与内容 教师语言 导学 2 教师语言素质养成 1 普通话声母正音 2 普通话韵母正音 3 普通话声调正音 普通话 4 普通话音节与语流音变 5 常见易错字词正音 6 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 1 发声技巧训练 朗读基本技巧训练 诗歌朗读训练 2 朗读训练 散文朗读训练 童话、寓言朗读训练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经典诗文诵读训练 讲故事训练 3 讲述训练 创编故事训练 备稿演讲技巧及训练 4 演讲训练 即兴演讲技巧及训练 1 教学口语特点和要求 导入语 主要 讲授语 教学 过渡语 教师 环节 2 教学口语 教学 提问语 口语 评价语 训练 结束语 3 小学不同学科教学口语模拟训练 1 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沟通语 常用 启迪语 教师 教育 2 教育口语 口语 激励语 训练 批评语 3 教师其他工作用语训练 1 教师书面语言特点和要求 2 教师教案写作语言训练 教师 书面语言 3 学生评语写作语言训练 模块 4 七 八 教师 态势语言 教师语言艺术 1 1 教师教学札记写作语言训练 教师态势语训练 教师语言艺术赏析 合 计(54学时)
理论 实践 学时 学时 1 1 0.5 0.5 0.5 1 1 0.5 0.5 0.5 0.5 0.5 0.5 0.5 1.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20 1.5 1.5 0.5 2 1 2 1.5 0.5 0.5 0.5 1.5 1 1.5 1.5 2.5 1.5 0.5 0.5 0.5 0.5 0.5 0.5 0.5 2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5 2 34 考评方式 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 朗诵会 三 故事讲演会 演讲比赛 模拟教学 四 五 模拟教育情境中的谈话 六 模拟写教案 7
七、实践教学总体要求
1、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训练的实践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口语技能(科学发声、朗读、讲故事、演讲、)教学口语、教育口语、教师书面语、教师态势语的运用训练。
3、教师检测指导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在实践课中不断改进提高。
4、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语言艺术活动,如朗诵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教师职业技能比赛、微型课比赛、模拟普通话测试等,为学生搭建语言训练展示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八、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以口语考核为主,单项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模块二普通话训练为必考项,占总成绩的30%;模块三第2、第3、第4单元中任选一项考核,占总成绩的30%;模块四为必考项,占总成绩的30%;模块六为必考项,占10%。模块五融合到模块四中考核,模块一与模块八免考,为能力素质提高项。总成绩分优、良、一般三等(90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上为合格)。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