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

来源:知库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8258301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7.06

(21)申请号 201810109910.1(22)申请日 2018.02.05

(71)申请人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76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

业区东诚片康达路8号(72)发明人 王海 周邵云 余乐 赵经纬 

玉朝琛 周立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代理人 龚元元(51)Int.Cl.

H01M 10/0525(2010.01)H01M 2/16(2006.01)H01M 10/0568(2010.01)H01M 10/0569(2010.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H01M 10/0567(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的正极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该电池具有很好的高温循环性能,能够在120℃的高温条件下循环200周。

CN 108258301 ACN 10825830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包含溶剂、锂盐和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丙酸丙酯、碳酸二乙酯、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己二腈、庚二腈、辛二腈、壬二腈和癸二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包括双草酸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锂盐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0-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碳酸乙烯亚乙酯、1,3-丙烯磺酸内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材料为人造石墨。

2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目前,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动力领域也越来越普遍,将会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0003]然而,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适用的温度范围为-20℃~60℃。对于一些极端条件下,例如:100℃以上,锂离子电池就无法使用,甚至会出现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这是由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各个部件在100℃以上稳定性会急剧变差。第一是隔膜,使用较多的隔膜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多孔薄膜,这一类隔膜在温度为130℃左右时,就会出现“自闭孔”。第二正极材料,层状正极材料(即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在260℃条件下,会释放出氧与电解液中有机溶剂发生反应。第三是电解液中的溶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的溶剂大多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等沸点偏低或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的溶剂。第四是电解液中的锂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锂盐都是六氟磷酸锂,该种锂盐在110℃条件下就会发生分解。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领域中,高温一般指的是60℃左右,因为作为锂离子电池来说,是应当避免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0005]在本领域中,CN201310031161.2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液,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和成膜添加剂,溶剂包括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由线性羧酸酯和碳酸乙烯酯组成,第二溶剂选自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添加剂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丁二腈、己二腈、双草酸硼锂、双氟草酸硼锂中的一种或几种,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双草酸硼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发明通过线性羧酸酯与碳酸乙烯酯的搭配,得到具有较高介电常数和低粘度的溶剂体系,通过成膜添加剂改善线性羧酸酯与石墨相容性差的问题,最终使采用该发明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表现出高功率放电能力、优良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和低温充放电性能。在该文件中,实施例的电池1-3中也指出了其正极材料选自磷酸铁锂,但是该方案也仅仅公开了60℃条件下的循环使用效果。

[0006]此外,在CN201610736532.0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将纳米纤维在去离子水中分散,向其中依次加入硅烷偶联剂、金属盐后,将得到的纳米纤维溶液喷涂到无纺布上,用去离子水清洗、烘箱中干燥后,既得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所得隔膜中金属离子和纳米纤维都是通过化学键与硅烷偶联剂连接,结合紧密,而纳米纤维又与无纺布紧密结合,由于纳米纤维堆积本身也具有大的孔隙率,提高了膜整体的吸液率,金属离子的参与增强了膜的机械强度,使膜在高温下不会发生收缩,也不会发生熔破现象,提高了膜的耐高温性能。在其有益效果中指出,在金属离子的

3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2/9页

参与下,膜的耐高温性能得到改善。[0007]无可否认的是,在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耐高低温性能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几乎无人涉足10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12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的相关研究。

[0008]其内在原因在于锂离子电池的较弱的稳定性导致高温使用风险增加。因此从未有技术人员考虑过如何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0009]为了克服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适用的温度范围仅为-20℃~60℃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在120℃条件下循环使用200周。[0010]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多孔膜,无纺布隔膜在外界温度达到210℃时也不会出现收缩和闭孔等现象,在100℃左右条件下是非常稳定的;第二、橄榄石型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在温度高达450℃条件下,材料本身不会出现热失控和电解液中的有机成分发生反应,其热稳定性远远高于层状正极材料;第三、本发明采用的电解液的溶剂沸点温度都在120℃以上,部分溶剂沸点甚至接近300℃;第四、本发明采用的锂盐的热稳定性温度都在200℃以上。同时本发明采用了高温添加剂,该添加剂形成的SEI膜具有高热稳定性。由于采用了这一系列方案,从而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100℃以上条件也能工作。

[0011]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循环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所述的电解液中包含溶剂、锂盐和高温成膜添加剂,所述的溶剂的沸点大于120℃,所述的锂盐热稳定性温度大于200℃,所述的隔膜为无纺布隔膜。

[0012]所述的高沸点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丙酸丙酯(PP)、碳酸二乙酯(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己二腈(DN-6)、庚二腈(DN-7)、辛二腈(DN-8)、壬二腈(DN-9)和癸二腈(DN-10)中的至少一种。[0013]所述的高热稳定性锂盐包括双草酸硼酸锂(LiBOB)、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草酸二氟硼酸锂(LiODFB)中的至少一种,高热稳定性锂盐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0-17%。

[0014]所述的高温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碳酸乙烯亚乙酯(VEC)、1,3丙烯磺酸内酯(PST)中的至少一种,高温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5-5%。

[0015]所述的负极材料为人造石墨。[0016]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如下:[0017]本发明采用高沸点的溶剂、高热稳定性的锂盐、无纺布隔膜,保证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而电池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进行工作。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阐述。[0019]实施例1

4

CN 108258301 A[0020]

说 明 书

3/9页

电池制作:

[0021]正极制备:正极材料配比为:磷酸铁锂,乙炔黑(导电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粘结剂)质量比为95:2.5:2.5。将PVDF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高速搅拌均匀,向溶液中加入乙炔黑,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磷酸铁锂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将正极片进行烘烤,压实,裁片,焊极耳。[0022]负极制备:负极材料配比为人造石墨,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CMC),丁丙橡胶(SBR)质量比95:1.0:1.5:2.5。将CMC加入到水中,高速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乙炔黑,继续搅拌至均匀,继续加入人造石墨粉末,搅拌均匀分散后,加入SBR,分散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将负极片进行烘烤,压实,裁片,焊极耳。[0023]电解液制备: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水分<10ppm,氧分<1ppm),将EC、PP按质量比5/5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2%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5%的VEC作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实施例1的电解液。[0024]电池的制备:将得到的正极片,负极片,与无纺布卷绕成电芯,装入电池壳体中,将上述电解液注入电池中,密封制成锂离子电池。得到实施例1的样品锂离子电池。[0025]实施例2

[0026]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N-6按质量比4/6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5%的V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27]实施例3

[0028]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1/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BO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和3%的PS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0029]实施例4

[0030]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EC按质量比7/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VC、3%的PS和0.5%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31]实施例5

[0032]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EC按质量比5/2/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15%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1%的PS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33]实施例6

[0034]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PP、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8%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VC、1%的PS、0.2%的VEC和0.2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35]实施例7

[0036]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N-10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

5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4/9页

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9%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PS和0.2%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0037]实施例8

[0038]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E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TFSI和7%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PS、0.3%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39]实施例9

[0040]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DEC、DN-9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6%的LiTFSI和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PS和0.8%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41]实施例10[0042]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PS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43]实施例11[0044]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6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的LiBOB、8%的LiFSI和1%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5%的V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45]实施例12[0046]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DN-8、DN-9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LiBOB、9%的LiT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1%的PS和0.2%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47]实施例13[0048]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P、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10按质量比4/2/1/1/2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7%的LiTFSI和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49]实施例14[0050]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51]实施例15

6

CN 108258301 A[0052]

说 明 书

5/9页

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EC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

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LiBOB、4%的LiTFSI、4%的LiFSI、3%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1%的VC和0.4%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53]实施例16[0054]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0055]实施例17[0056]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N-8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3%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57]实施例18[0058]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DEC、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DN-6按质量比3/2/1/1/2/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7%的LiT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3%的VC、1.5%的PS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59]对比例1

[0060]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碳酸二甲酯(DMC)按质量比4/2/1/3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61]对比例2

[0062]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DN-8、碳酸甲乙酯(EMC)按质量比4/2/2/2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4%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VC和0.3%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63]对比例3

[0064]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PC、PP、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乙酸乙酯(EA)按质量比4/2/3/1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2%的LiBOB和8%的LiFSI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C、1%的PS、0.2%的VEC和0.2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65]对比例4

[0066]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67]对比例5

[0068]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苯氧基(五氟)环三磷腈按质量比4/

7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6/9页

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0069]对比例6

[0070]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隔膜为聚乙烯微孔薄膜。[0071]对比例7

[0072]如表1所示,不同的是电解液制备为将EC、PC、PP按质量比4/2/4进行混合作为溶剂,然后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8%的LiTFSI、2%的LiFSI和0.5%的LiODFB作为锂盐锂盐,再加入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VEC和0.5%的PST作为添加剂。并采用上述电解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薄膜。[0073]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电解液添加情况

[0074]

8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7/9页

[0075]

测试实验

[0077]对所有实施例1~18和所有对比例1~7所得电池进行如下实验:[0078]高温循环实验:将对比例和实施例的电池在120℃下以0.5C/0.5C的充放电倍率在2.5~3.65V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记录循环放电容量并除以第1次循环得放电容量即得容量保持率,记录结果表2。

[0079]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电池循环性能数据

[0076]

[0080]

9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8/9页

[0081]

[0082]

通过对比例和实施例的对比,发现组合使用高沸点的溶剂、高热稳定性的锂盐、无

纺布隔膜等设计,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在120℃条件下循环200周。这种效果是目前现

10

CN 108258301 A

说 明 书

9/9页

有其他锂离子电池不能实现的。[0083]在本领域中,从未有人试图将高沸点溶剂、高热稳定性锂盐、高温成膜添加剂和耐高温隔膜组合的方案,本领域中,从未有人考虑过120℃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循环的应用,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材料的组合,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008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