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兴趣教学 魅力所在

来源:知库网


兴趣教学 魅力所在

朗格郎在《终生教育引论》中说“教育主要的动因不再是校长、教师和导师了,而是处于受教育过程之中的个人。正是这种个人获得发展,这种个人改造自己,个人通过对自己来讲是独特的而不可由别人来替代的一种过程来发挥自己的潜力。”由此看来,让学生成为积极的知识的索取者,拥有浓厚的兴趣才会让语文教学出现勃勃生机。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浓厚兴趣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外阅读,兴趣切入

对我们现在的理科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但是却对课外阅读情有独钟。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巧妙地转移到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来。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的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学生对于如何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经验,不善于加以选择。因此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上进、能提高文学素养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文学海洋中汲取知识的营养。让学生在喜欢阅读的同时喜欢上语文,收获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品味。

二、以虚为实,精神憩园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太多的社会问题冲击着我们纯净的学习殿堂,早熟、多虑、焦躁成为当代中学生的严重问题。“一个人活着,真是有太多的问题。”在学生对未来的迷惘、担忧中,语文可以将生命的各种形态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给他们奋斗的勇气,给他们一个休憩的心灵家园。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这些,他们就会自觉的爱上语文,不需要我们的督促乃至强制,一切都会轻车熟路、水到渠成,到那时,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和语文相比争,学生的成绩自然也会直线上升,给我们每一个辛勤的语文教师以欣慰。

三、开展活动,促进积极

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制作手抄报等等。这些活动都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

活,提高了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为我们揭示了这个秘密。他说,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们从苏氏的观点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有学的劲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每堂课都有一种收获感、成功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五、师生平等,情感渗透

学高方能为师,自古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更是特别强调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现在的高中学生基础各不相同,被忽略的中间层和被冷落责难的后进生,他们对教师抱有一种成见,在教师面前表现出不满、反抗和抵触。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却热切期待教师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以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和他们推心置腹交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一旦信任了老师,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事实上,学生对某门学科感兴趣,有很多学生就是对这门学科的老师感兴趣。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学,才能学的好。可见,激发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老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