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安全帽标指安全帽生产规格要求、技术要求、标记要求及检验规则。一般指最新国家标准GB2811-2007。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装。适用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安全帽,而所补充的其他特殊性能,则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目录 引用标准 规格要求 技术性能 标记要求 检验规则 重量 术语
展开
引用标准 规格要求 技术性能 标记要求 检验规则 重量 术语
展开
编辑本段引用标准
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 GB 2812 安全帽试验方法
编辑本段规格要求
2.1垂直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25-50MM之间。 2.2水平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5-20MM之间。 2.3佩戴高度: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80-90MM之间。 2.4帽箍尺寸:分下列三个号码 小号:51-56CM 中号:57-60CM 大号:61-64CM
2.5重量:一顶完整的安全帽,重量应尽可能减轻,不应超过400G。 2.6帽沿尺寸:最小10MM,最大35MM。帽沿倾斜度以20°-60°为宜。 2.7通气孔:安全帽两侧可设通气孔。 2.8帽舌:最小10MM,最大55MM。
2.9颜色:安全帽的颜色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黄色等。
编辑本段技术性能
3.1基本要求:
3.1.1冲击吸收性能:用三顶安全帽分别在50±2℃(矿井下用安全帽40℃)、-10±2℃及浸水三种情况下处理,然后用5KG钢锤自1M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均不应超过500KG。
3.1.2耐穿透性能:根据安全帽的材质选用50±2℃、-10±2℃及浸水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处理,然后用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3.2其他要求(根据需要增加的要求):
3.2.1耐低温性能:凡低于-10℃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与耐穿透性能要符合3.1.1和3.1.2款的要求。
3.2.2耐燃烧性能:用GB2812-81《安全帽试验方法》规定的火焰和方法燃烧安全帽10秒钟,移开火焰后,帽壳火焰在5秒钟内应能自灭。
3.2.3电绝缘性能:交流1200V耐压试验1分钟,泄漏电流不应超过1.2mA。
3.2.4侧向刚性:用GB2812-81规定的方法给安全帽横向加43kg压力,帽壳最大变形不应超过40mm,卸载后变形不应超过15mm。
编辑本段标记要求
4.1每顶安全帽上都应有以下三项永久性标记: a.制造厂名称及商标、型号; b.制造年、月; c.许可证编号。
4.2具有其他性能的安全帽应按下述规定在帽子上做出标记:
a.符合3.2.1耐低温性能的安全帽,做出低温温度标记,如“-20℃”、“-30℃”字样;
b.符合3.2.2耐燃烧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R”标记; c.符合3.2.3电绝缘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D”的标记; d.符合3.2.4侧向刚性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CG”标记。
编辑本段检验规则
5.1安全帽,必须经国家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按标准进行鉴定,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生产。
5.2每个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以1000~20000顶为一批。
5.3安全帽在按GB2812~81规定批量抽验时,如不合格,应再取双倍产品复验。复验后仍有一项不合格者,则该批安全帽为不合格。
5.4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有权直接对产品进行不定期技术性能检验。对于不按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有权提出警告或吊销生产许可证。
5.5生产许可证每两年更换一次。
编辑本段重量
a. 小沿、卷边安全帽不超过430g(不包括附件); b. 大沿安全帽不超过460g(不包括附件); c. 防寒帽不超过690g(不包括附件)。
编辑本段术语
3.1 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 3.1.1 帽壳
安全帽的帽壳包括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插座、栓衬带孔及下颏带挂座等。 a.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 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 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 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
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 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
3.1.2 帽衬: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包括帽箍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及栓绳等。
a.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 b.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
c. 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
d. 栓绳(带):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带); e.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 f.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 g.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 h.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 3.1.3 下颏带:系在颏上的带子。 3.1.4 锁紧卡:调节下颏带长短的卡具。 3.1.5 插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插合联接的方式。 3.1.6 栓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栓绳联接的方式。 3.1.7 铆接:帽壳和帽衬采用铆钉铆合的方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01批准1990-08-01实施GB 2811-89 3.2 水平间距:安全帽在佩戴时,帽箍与帽壳周围空间任何水平点间的距离。
3.3 垂直距离:安全帽在佩戴时,头顶与帽壳内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包括顶筋空间)。 3.4 佩戴高度: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边至头顶部的垂直距离。 3.5 头模:试验安全帽时,使用的人头模型(见附录A)。
编辑本段分类
各种安全帽按不同材料、外形、作业场所进行分类。 8.1 材料分类:
8.1.1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主要分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两大类。主要用来制作安全帽帽壳、帽衬等,制作帽箍所用材料,当加入其他增塑、着色剂等材料时,要注意这些成分有无毒性,不要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应用在煤矿瓦斯矿井使用的塑料帽,应加防静电剂。 热固性材料可以和玻璃丝、维纶丝混合压制而成。
8.1.2 橡胶料:像胶料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能用废胶和再生胶。
8.1.3 纸胶料:纸胶料用木浆等原料调制。 8.1.4 植物料:植物料有藤子、柳枝、竹子。
8.1.5 防寒帽用料:防寒帽帽壳可用工程塑料、植物料制成,面料可用棉织品、化纤制品、羊剪绒、长毛绒、皮革、人造革、毛料等。帽衬里可用色织布、绒布、毛料等。
8.1.6 帽衬带用料:棉、化纤。
8.1.7 帽衬和顶带栓绳用料:棉绳、化纤绳或棉、化纤混合绳。 8.1.8 下颏带用料:棉织带或化纤带。
8.2 外形分类:无沿、小沿、卷边、中沿、大沿等。 8.3 作业场所分类:一般作业和特殊作业。
8.3.1 测试要求:见表1。 注:① Y表示一般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编辑本段性能要求
9.1 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9.1.1 冲击吸收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4章中规定的方法,经低温、高温、淋水预处理后做冲击试验。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500kgf)。
9.1.2 耐穿刺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5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电接触显示装置不显示, 即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
9.2 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9.2.1 电绝缘性能
以GB 2812第6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9.2.2 阻燃性能
以GB 2812第7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续燃时间不超过5s。 9.2.3 侧向刚性
以GB 2812第8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 9.2.4 抗静电性能
以GB 2812第9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编辑本段检验规则
10.1 生产安全帽的工厂须经国家指定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10.2 安全帽出厂按批量2000--20000顶抽验,一批不足2000顶仍以一批计算。 10.3 工厂按分类号进行抽验时,有一顶不合格,加倍抽验,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10.4 工厂申请测试时,只按实际达到的性能出分类号测试证明。
10.5 国家检验部门抽验工厂产品时,应有省、市检验部门或工厂代表参加。产品质量降低时,国家检验部门应指导工厂提高产品质量,对不按标准生产、产品质量下降的工厂有权提出批评、警告、通报。严重的可建议发证部门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编辑本段监督管理
11.1 安全帽的采购: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购入的产品经验收后,方准使用。
11.2 安全帽不应贮存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等处所,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11.3 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 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两年。 塑料帽、纸胶帽不超过两年半。 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
11.4 企业安技部门根据第11.3条规定对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验一次,抽验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即报废。
11.5 省、 市劳动局主管部门对到期的安全帽要监督并督促企业安全技术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编辑本段标志包装
12.1 每顶安全帽应有以下四顶永久性标志: a. 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 b. 制造年、月; c. 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d. 生产许可证编号。
12.2 安全帽出厂装箱,应将每顶帽用纸或塑料薄膜做衬垫包好再放入纸箱内。装入箱中的安全帽必须是成品。
12.3 箱上应注有产品名称、数量、重量、体积和其他注意事项等标记。 12.4 每箱安全帽均要附说明书。
编辑本段性能指标
各国安全帽标准主要性能指标
冲击吸收性能
国 别 抗刺穿性能 环境温度 电绝缘性能 侧向刚性 421.4N下最
耐燃性 重 量
英国 BS5240-1975
5kg锤1m高冲击能量
3kg锥体1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低温- 10℃
1200V 泄漏电流<1.2mA
大变形
5s自灭
<15mm,残余
变
形
400g±30
<15mm 421.4N下最
瑞典 SIS882443-1974
4.5kg锤1m高冲击力<4998N
1. 5kg锥体1.5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2℃低温-20℃±2℃
_
大
变
形
15s自灭
<15mm,残余
变
形
400g~50
<15mm
德国 DIN4840-1973 前苏联 TOCT1704-1971
4.5kg锤1m高冲击力<4998N 5.5kg锤1m高冲击吸收力>75 %
—
1. 5kg锥体1.5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2℃低温-10℃±2℃ 井
下
1000V1min泄漏电流<1.2mA 2200V 泄漏电流<0.5mA
98N下最大变形<0.5mm
燃速< 50mm/min
-
10s自灭
400g
-10℃~40℃井
上
<400g
-40℃~40℃ 澳大利亚 AS 210-1967 4.5kg锤1m高冲击力3773~4449.2N 4kg锤1.4m高冲击压痕<4.8mm 0.45kg锥体3m高穿刺变形或穿刺<9. 5mm 0.5kg锥体 从0.5m高 穿刺<9. 高温2000V 泄漏电流<3mA 46℃~50℃低-4℃~-8℃ 高温温88.2N下最大变形 燃速< 76mm/min 450g 新加坡 9998-1977 +50℃±5℃低温-10℃浸水4h 2000V;1min泄漏电流<3mA 421.4N下最大变形_ 燃速< 75mm/min 400g 5mm 5kg锤1m高ISO3873-1977 冲击吸收力4900N,加速度<100g 3kg锥体1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2℃低温-10℃±2℃ 50~60Hz 1200V;1min泄漏电流<1.2mA <43mm,残余变形5s自灭 400g~43<15mm 421.4N下最大变形5s自灭 5kg锤1m高中国 GB2811 冲击吸收4900N,加速度<100g 3kg锥体1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2℃低温-10℃±2℃ 50~60Hz 1200V;1min泄漏电流<1.2mA 50~60Hz 2000V;1min泄漏电流<10mA 50~60Hz 1200V;1min泄漏电流<1.2mA <43mm,残余变形普通≤4防寒≤60<15mm 日本 JIST8131-1977 5kg锤1m高冲击吸收力<9800N 1.8kg锥体0.6m高穿刺变形或穿透<10mm 高温+50℃ ±2℃低温-10℃±2℃ — 燃速< 75mm/min _ 70N下最大变形5s自灭 <375g 法国 MFS72-202-1985 5kg锤1m高冲击吸收力<4900N 3kg锥体1m高穿刺不触及头模 高温+50℃ ±2℃低温-10℃±2℃ <10mm,残余变形<2mm 美国 ANSI3891-1981 3. 54~3. 6kg锤1.524m高冲击平均吸收力3871N~4450N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