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号电缆规格说明书

来源:知库网
光缆技术规格书

1)GYTZA53型光缆主要依据的标准有:

YD/T 908-2011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T 901-2018 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GB/T 7424.2-2008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GB/T 9771 (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 15972-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YD/T 723.2-2007 通信光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2部分:铝塑复合带 YD/T 723.3-2007 通信光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3部分:钢塑复合带 YD/T 839 (所有部分) 通信光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 YD/T1113 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

YD/T1118.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一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2)光缆结构及组成:

GYTZA5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纵包皱纹铝塑复合带、内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阻燃外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光缆的结构是将着色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内填充防水化合物松套管中。缆芯的中心是一根金属加强芯。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化合物,挤一层内护套,双面涂塑钢带纵包后挤制成低烟无卤阻燃外护套。

3)光缆示意图及结构尺寸

芯数 4 8 缆芯结构 1+6 1+6 松套管数量 1 2 3 4 钢丝 内护套mm 松套管直径标称\\平均\\最外径mm mm 小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0\\0.9\\0.8 1.0\\0.9\\0.8 1.0\\0.9\\0.8 1.0\\0.9\\0.8 外护套mm 标称\\平均\\最小 参考参考 外径 重量 mm kg/km 230 230 230 230 2.0\\1.8\\1.6 14.5 2.0\\1.8\\1.6 14.5 2.0\\1.8\\1.6 14.5 2.0\\1.8\\1.6 14.5 16 1+6 24 1+6

4)光缆主要技术参数 4.1光纤性能 光纤材料 纤芯 包层 包层直径μm 包层不圆度% 涂层直径μm 几何特性 涂层/包层同心度误差μm 涂层不圆度%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μm 翘曲度 模场直径 衰减dB/km 衰减不连续性 PMD PMDq 零色散波长nm 零色散斜率 截止波长nm 1310nm 1550nm 1310nm 1550nm 1310nm 1550nm 沉积 SiO2+GeO2 SiO2 125.0±0.8 ≤1.0 245±10 ≤12 ≤6 ≤0.5 ≥4m 9.2±0.4μm 10.4±0.6μm ≤0.35 ≤0.21 ≤0.05 ≤0.05 ≤0.2ps/(km1/2) ≤0.1ps/(km1/2) 1312±12 ≤0.091ps/(nm2.km) ≤1260 光学特性

4.2光纤及松套管的识别

光纤的序号以及对应的全色谱顺序应按表1规定。不足12根光纤,应在表1中按序号选用。颜色应鲜明可辩,不褪色,不迁移。

表1 光纤色谱表

1 序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 蓝 桔 绿 棕 灰 白 红 黑 黄 紫 粉红 青绿 松套管的识别采用全色谱方式。在顺时针方向上松套管序号增大,松套管序号及其对应顔色应符合下表2规定。

表2 松套管全色谱标识规则

1 序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 蓝 桔 绿 棕 灰 白 红 黑 黄 紫 粉红 青绿 4.3阻水结构

光缆结构应是全截面阻水结构,光缆的所有间隙应填充阻水材料。 4.4外护层的厚度

外护层标称厚度应为2.0mm, 允许最小厚度为1.6mm,任何横截面上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1.8mm。外护层的横截成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外护层表面应圆整光滑,无目力可见裂纹。 4.5、光缆机械性能 4.5.1拉伸

长期张力1000N,短期张力为3000N。 4.5.2压扁

长期压力1000N,短期压力为3000N。 4.6、环境性能 4.6.1滴流性能

在温度为70℃(24h)的环境条件下,光缆应无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等滴出。 4.6.2温度特性

4.6.2.1环境温度要求

工作时:额定下限-40℃ ;额定上限+70℃ 敷设时:额定下限-30℃ ;额定上限+60℃

运输、储存时:额定下限-50℃;额定上限+70℃ 4.6.2.2温度循环试验

(1)测试方法:IEC794-1-F1及GB/T 7424.2-2008 (2)试验条件

温度台阶:+20℃、-40℃、+70℃、+20℃

保持时间:每一台阶单护套12小时,双护套24小时 循环次数:2个循环 (3)测试要求:

-40℃~+70℃光纤衰减变化不大于0.1dB/km(与20℃时的值比较);温度循环试验结束后,温度恢复到20℃,应无残余附加衰减。测试方法应符合IEC793-1-C10A或C10B。 4.6.2.3光缆渗水性能 符合IEC794-1-F5B规定,在光缆全截面上进行,对有铠装钢丝的光缆,钢丝铠装层除外。

数据缆技术规格书

数据缆技术规格书

一、数字通信电缆的产品技术规格书 1. 参考标准: YD/T1019-2013 2. 应用范围:

4对产品主要适用于工作区水平布线。满足语音、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ATM-25/51/155Mbps、10BASE-T、100BASE-TX/T4、1000BASE-T等多种协议应用。 3. 产品图片

6A类S/FTP数据缆结构图及结构尺寸。

(1)数据缆结构尺寸

成品电缆最大外径电缆结构重量成缆外径mm mm kg/km 6.9±0.1 9.0 65.0±2.0 规格 CAT 6A S/FTP 导体直径mm 0.58±0.02 4、数据缆电气及物理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标准与要求 一、★电气特性(20℃) 1 2 3 4 5 6 7 单根导体直流电阻max 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max 介电强度(DC, 1min) 绝缘电阻min 工作电容max 绝缘线芯断线、混线 屏蔽连续性 Ω/100m % kV MΩ.KM nF/100m —— -------- ≤9.50 ≤2.5 导体间:1.0 导体与屏蔽间:2.5 导体/导体:≥5000 ≤5.6 不断线、不混线 —— 二、传输特性 8 相时延20℃ max ns/100m f(MHz) 要求 10:≤545 100:≤538 200:≤537 250:≤536 300:≤536 500:≤536 4~500MHz: 53436 ff(MHz) 要求 10:≤45 100:≤45 200:≤45 250:≤45 300:≤45 500:≤45 4~500MHz: ≤45 f(MHz) 4.0 10.0 16.0 20.0 dB/100m 10 衰减20℃max 31.25 62.5 100 250 300 500 6A类 三、机械物理性能及环境性能 11 导体的断裂伸长 % ≥15 6A类 ≤3.8 ≤5.9 ≤7.5 ≤8.4 ≤10.5 ≤15.0 ≤19.1 ≤31.1 ≤34.3 9 时延差20℃ max ns/100m ≤45.3 0.250≤1.820f+0.0091f+ f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绝缘色迁移试验 绝缘的抗张强度 绝缘的断裂伸长率 绝缘收缩试验 绝缘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 绝缘低温卷绕试验 护套断裂伸长率 护套抗张强度 护套热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 —— MPa % % —— 失效数/试样数 % MPa % % MPa 不迁移 中值:≥10 中值:≥200 ≤5 不开裂 0/5 ≥125 ≥10.0 断裂伸长度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变化率 不开裂 不开裂 应符合YD/T1019-2013中表6或表7的规定 ≯±0.5 ≥100 -30~+30 ≥8.0 -30~+30 21 22 23 24 25 护套热老化后的抗张强度 电缆低温卷绕试验 护套热冲击试验 ★绝缘线芯的颜色色序 电缆长度标志误差 % —— —— —— % 6、数据缆产品用途

数据电缆产品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它具有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的优点,主要用于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与交接间的配线架之间的布线以及住宅综合布线系统的用户通信引出端到配线架之间的布线。其中五类、超五类数据电缆支持100MHz的网络传输带宽,满足语音、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4/16Mbps令牌环(IEEE802.5)、100MbpsTP-PMD、 ATM-25/51/155Mbps、10BASE-T、100BASE-TX/T4、1000BASE-T 等多种协议应用。

序号 1 名称 CAT 6A 7、产品安装场景及安装要求

数据缆铺设的布线系统如下所示:

型号规格 HSYPZP-6A 预期用途 机房、数据中心等综合布线系统中

数据电缆网络应用安装说明:

数据电缆接法有T568A和T568B两种固定的标准。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根据T568A和T568B两种固定的标准产生两种接线的方式,一种是平行线(也叫直连线)一种是交叉线。平行线(又叫直连线)指线的两头采用同样的做法——两端都用T568A来做或两端都用T568B来做。交叉线指一端T568A而另外一端就用T568B。

应用类别接线方法 计算机——计算机 交叉线 计算机——交换机 平行线

交换机——交换机 交叉线或者平行线

交换机用RJ45线连接到交换机把两个交换机串起来就称做级连。级连的作用就是当一台交换机的接口数太少了的时候,将两个交换机“堆叠”起来,通过RJ45线来达到组成一个更多口的“大”交换机。交换机到交换机的级连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1)交换机的UPLINK口(级联端口)连接到交换机的普通口; (2)交换机的UPLINK口连接到交换机的UPLINK口; (3)交换机的普通口连接到交换机的普通口;

这三种级连的接线方式为:第(1)种情况用平行线;第(2)种情况用交叉线;第(3)种情况用交叉线。也就是交换机级连中,进行级连的两口的属性相同(都是UPLINK口或者都是普通口)用交叉线,其他情况用平行线。 8、数据电缆的装卸、运输、保管、现场放置等注意事项

8.1、数据电缆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的地方,数据缆要求室内存储。 8.2、在车辆等运输工具上装运数据电缆时,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碰或翻倒。

8.3、数据电缆在储存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缆被压伤或碰伤。 8.4、如果数据缆装盘,装有数据电缆的电缆盘应横放置,严禁竖放或叠放

8.5、对以上数字电缆两端头必须密封,内端伸出盘外时,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并固定。 8.6、使用后的数据电缆,应注意重新封头防潮。

8.7、电缆严禁与酸、碱及矿物油类接触 ,要与这些有腐蚀性的物质隔离存放.存放电缆的库房内不得有破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有害气体存在。 9、电缆的敷设安装 安装条件:

安装温度为-20~+60℃

安装时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

室内型数据电缆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外被材料主要敷设于室内水平布线,室外型电缆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内护套材料以及带有阻水、抗紫外线性能的外被材料应用于室外架空或管道敷设。

电力电缆缆技术规格书

低压电缆产品技术规范书

一、 产品描述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0.6/1k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聚烯烃绝缘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室内、隧道、电缆沟内或直埋地下。 二、 主要参考标准

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

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三、 电缆的型号及名称

表 1 电力电缆的型号、名称 型号 WDZBN-YJY 中文名称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耐火电力电缆 四、 使用特性 1. 额定电压U0/U为0.6/1kV。 2. 电缆导体允许的最高温度:

表 2 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和短路状态下允许的最高温度:

绝缘料 交联聚乙烯 3.

导体截面 所有适合导体 电缆安装的最低温度:0℃

导体最高温度 ℃ 正常运行 90 短路(最长持续5s) 250 4.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表 3 电缆安装时的弯曲半径

项目 安装时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但弯曲要小心控制,如采用成型导板) 备注:D为电缆外径 5.

电缆的敷设方式:非铠装电缆适用于室内、隧道、电缆沟内,

铠装电缆适用于室内、隧道、电缆沟内或直埋地下。 五、 电缆的规格

单芯电缆 无铠装 20D 15D 15D 12D 多芯电缆 有铠装 12D 10D 15D 12D 有铠装 无铠装 表 4 电缆的规格

型号 WDZBN-YJY 电压等级 芯数 标称截面mm2 1.5-300 0.6/1kV 1、2、3、3+1、4、4+1、3+2 表 5 不等截面中第四、五芯的截面规格

主线芯 标称截面mm2 2.5 4 6 10 16 25 35 50 第四、五芯 标称截面mm2 1.5 2.5 4 6 10 16 16 25 主线芯 标称截面mm2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第四、五芯 标称截面mm2 35 50 70 70 95 120 150 六、 技术参数

1.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导体电阻、标称厚度

表 6 绝缘线芯技术参数

标称截面/mm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2.

2导体电阻(Ω/km) 铜导体 12.1 7.41 4.61 3.08 1.83 1.15 0.727 0.524 0.387 0.268 0.193 0.153 0.124 0.0991 0.0754 0.0601 绝缘标称厚度mm 0.7 0.7 0.7 0.7 0.7 0.7 0.9 0.9 1.0 1.1 1.1 1.2 1.4 1.6 1.7 1.8 低压电缆技术参数

序号 项 目 90℃绝缘电阻常数,不小于 电压试验,AC 3.5kV,5min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 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 老化后抗张强度不小于 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 单位 MΩ·km —— 单位 Mpa Mpa % % % % % % 单位 Mpa Mpa % % % % 绝缘材料代号 XLPE 3.67 不击穿 绝缘材料代号 XLPE 12.5 —— ±25 200 —— ±25 175 15 护套材料代号 ST8(聚烯烃) 9.0 9.0 ±40 125 100 ±40 1 电性能 物理2 机械性能 绝缘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热延伸载荷下最大伸长率 冷却后最大永久变形 护套物理机械性能 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 老化后抗张强度不小于 物理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 3 机械外护套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性能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阻燃性能 3.

通过GB/T 18380.34中规定的B类ZB 成束燃烧试验;试样炭化部分高度不大于 m 2.5 4 成缆

电力电缆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并符合下述规定并按顺时针排列成缆: ——2芯电缆:红、蓝; ——3芯电缆:黄、绿、红; ——4芯电缆:黄、绿、红、蓝; ——5芯电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黄、绿、红、蓝、黑,也可根据客户

需求提供)

注①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绝缘线芯一般采用着色绝缘料。 注② :不易着色的绝缘线芯允许采用标志纱或标志色带。 4. 内衬层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

挤包内衬层前允许采用合适的带子扎紧。 5. 铠装

金属带铠装螺旋绕包两层,使外层金属带的中线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50%。 6. 护套标称厚度

无铠装的电缆和护套不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不小于1.8mm。 若无其它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3(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3=0.035D+1.0

式中:

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七、 标志 1. 标志内容

标志的内容包括: 1) 产品型号规格; 2) 计米长度;

3) 制造厂名称(或代号)或(和)商标; 4) 制造年份。 2. 标志计米误差

标志中计米长度的误差在±0.5%范围。 八、 包装、运输和存储 1. 包装

成卷或成盘电缆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电缆盘符合JB/T 8137-2013的规定。电缆端头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加保护罩,伸出长度小于300mm。

电缆包装上附有标签标明:制造厂名称、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长度、质量、制造日期、标准编号或认证标识、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等内容。 2. 运输

运输一般采用车辆、船舶形式,运输时必须将电缆牢靠的固定,以免互撞或翻倒造成对电缆或盘具的损伤。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线盘在运输时应将其与固定基座连在一起,以防止移动。尽可能避免对线盘冲击或推移,直到安装前都不得除掉线盘外的保护板(见图 1)。

装电缆盘一般采用吊车,电缆盘在车上运输时,应将电缆盘放稳并牢靠的固定,电

缆盘边应垫塞好,防止电缆盘晃动、互相碰撞或倾倒(见图 1)。

电缆运输前必须进行检查,电缆应完好,电缆封端应严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震而松动,

电缆盘不允许平卧装车。平卧将使电缆缠绕松脱,也容易使电缆与电缆盘损坏。 卸车时如果没有起重设备,严禁将电缆盘从运输车上直接推下。因为直接推下,不仅使电缆盘受到破坏,而且也容易使电缆遭受机械损伤。较小型的电缆,可以用木板搭成斜披,在用绞车或绳子拉住电缆盘沿斜坡慢慢滚下。装卸电缆盘时严禁同时吊装多盘(见图 3)

电缆盘在地面上滚动时必须控制在短距离范围内。滚动的方向必须按照电缆盘侧面上所示方向(顺着电缆的紧缠方向)。如果反向滚动会使电缆退绕而松散、脱落。 3. 存储

成品电缆应存放在温度0~40℃之间,湿度85%以下的环境中,做到不被阳光直接暴晒、雨淋等,应适量通风,保持环境的干燥。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九、订货须知

订货时应正确标明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交货日期、包装方式等必要信息, 例如:型号:**** 规格: **** 长度: ****m。

包装方铁木盘包装。 式:

交货日至 日有效。 期:

运输方火车运输、汽车、船舶运输或者飞机运输。 式:

交货地需方仓库或者工地或者需方自提。 点:

注:运输方式及交货地点由需方指定一种。 十、 安装须知

安装时,环境温度应不宜低于0℃,若温度计测试环境温度低于0℃,应先对电缆进行预热处理后再进行安装。

信号缆技术规格书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建议书适用于所使用的城际轨道交通电缆的技术要求。 2 电缆的应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工频或直流供电传输,也可用于音频信号或某些自动装置用固定敷设的各种电缆。 使用特性

1.1 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 1.2 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应不超过+70℃。

1.3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4 电缆具有屏蔽作用,可在城际轨道电气化区段使用。

2产品代号含义

各部分代号及代号含义见表1。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型号组成 附加功能 类别 绝缘 综合护套或铜屏蔽 铝护套 外护套 代号 WDZB P T Y A T L 23 22 含 义 无卤低烟阻燃B类 信号电缆 铁路 聚乙烯绝缘 综合护套 铜屏蔽 铝护套 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套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 1.5 电缆的型号、名称及敷设方式见表2。

表2

型号 WDZB-PTYA23

1.6 电缆结构示意图

名 称 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套城际轨道交通电缆 敷设方式 直埋、管道、悬挂

WDZB-PTYA23电缆结构示意图

1.7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1.8 导体

1.9 导体采用符合GB/T 3953规定的TR型软圆铜线.导体的标称直径见表3,试验方法

符合GB/T 4909.2的规定。

表3

序号 导体截面2积mm 导体标称直径mm 1 0.785 1.0 2 0.9 1.05 3 1.0 1.13 4 1.5 1.38 5 2.5 1.78 6 -- 1.4 注:根据用户需求,可调整导体直径。 1.10 绝缘

1.10.1 绝缘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料挤制,制成红、绿、白、蓝四种颜色。 1.10.2 绝缘厚度应满足电缆对性能的要求,试验方法符合GB/T 2951.11的规定。 1.11 线组

1.11.1 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绞合而成。

1.11.2 星形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绞合而成,不同绞合节距的星形四线组应

疏绕不同颜色的非吸湿性丝或带,绞合节距不大于300mm。

1.11.3 对线组和四线组均为左向绞合。

1.11.4 星形四线组A端线序排列应符合本部分附录A的规定。 1.12 缆芯

1.12.1 除四芯电缆外,其它规格的缆芯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层绞向相反。 1.12.2 缆芯外包覆非吸湿性绝缘材料带。 1.12.3 电缆A端组序排列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5 综合护套

4.5.1 综合护套由纵包的铝塑复合带和挤包阻燃内护套组成。

4.5.2. 综合护套用铝带的厚度应不小于0.18mm。铝带应双面涂覆聚合物薄膜,铝带纵包重叠部分宽度不小于6mm,直径9.5mm及以下电缆的纵包重叠部分宽度应不小于铝带圆周的20%。

4.5.3 允许聚乙烯套与铠装钢带的内衬层一次性挤出,其内垫层厚度执行GB2952《电缆外护层》的规定。试验方法符合GB/T 2951.11规定。

4.6铠装层

4.6.1铠装层采用符合GB2952《电缆外护层》规定的镀锌钢带左向间隙绕包,绕包间隙

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且内层钢带的间隙为外层钢带的中间部分所覆盖。

1.13 理想屏蔽系数

1.13.1 综合护套电缆的理想屏蔽系数应不大于0.8;其中9芯及以下电缆护套上的感应

电压为50V/Km~200V/Km,9芯以上电缆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为35V/Km~200V/Km,其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5441.9的规定。

1.14 外护层

4.6.1外护套采用黑色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护套料,外护套标称厚度执行GB2952《电缆外护层》的规定。 4.7电缆的电气性能

电缆的电气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主要电气性能及试验方法

序号 1 直流电阻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换算公式 1.1 导体截0.785mm2 每根导体0.9mm2 直流电阻 1.0mm2 1.5mm2 20℃ 2.5mm2 —— 导体直1.0 mm 1.05 mm 1.13 mm Ω/km 1.38 mm 1.78 mm 1.4mm ≤23.5 ≤20.9 ≤18.1 ≤12.1 ≤7.41 ≤11.9 GB/T 3048.4 L/1000 1.2 工作对导体电阻不平衡 2 % ≤2 ≥3000 ≥1000 ≥2000 ≤50 ≤70 ≤100 100 330 330 1300 GB/T 3048.5 GB/T 3048.8 1000/L 绝缘电阻 DC 500V 20℃ 每根绝缘线芯对其他绝缘线芯MΩ·km (与屏蔽及金属套连接) V 3 绝缘介质强度 50HZ 2min 3.1 线芯间 3.2 所有线芯连在一起(或每根线电容 0.8~1.0kHz 4 四线组工作电容 4.1 对线组工作电容 4.2 每根绝缘线芯对连接到地的其4.3 他绝缘线芯间电容 电容耦合 5 K1 平均值 5.1 最大值 四芯电缆K1指标为最大值 对地电容不平衡系数0.8~6 1.0kHz 6.1 Ea1、Ea2 平均值 最大值 6.2 四芯电缆 Ea1、Ea2指标为最大值 ---- nF/km GB/T5441.2 L/1000 PF GB/T5441.3 L/500L/500 PF GB/T5441.3 L/500 注:导体电阻不平衡,即工作线对两根导体的电阻之差与其电阻之和的比值。 1.15 电缆的低温性能

电缆应进行低温试验,试验温度为-15℃±2℃;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2951.11的规定。

1.16 电缆的阻燃性能

4.8.1电缆的阻燃性能符合GB/T 19666的规定。

1.17 电缆的交货长度

1.17.1 500m及以上的电缆不少于总交货长度的50%,50m至250米的短段电缆交货长

度不超过总交货长度的5%。

1.17.2 电缆长度的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 1.17.3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以任意长度电缆交货。

检验规则

1.18 电缆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盘出厂的电缆应附有产

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1.19 电缆应按型式试验(T)、抽样试验(S)、例行试验(R)的检验规则进行检验,定

义应符合GB/T 5441.1的规定。

1.20 有争议时,电缆测试应以缆芯的温度为准。

1.21 抽样试验应从每批送检电缆中抽取10%,但不少于一盘;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就

不合格项目加倍抽试,如仍不合格时,则该批电缆应全部进行试验。

1.22 型式试验规定每年做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b) c) d) e)

电缆首批生产;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3 标志

1.23.1 每根电缆应有制造厂标志 1.23.2 电缆盘上应注明:

a) b) c) d) e) f) g)

制造厂名称

电缆型号、规格; 长度 m; 毛重 kg; 出厂编号;

制造日期 年 月;

表示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箭头。

1.24 包装

1.24.1 电缆应整齐的卷绕在电缆盘上交货,每盘只允许卷绕相同型号规格的电缆。最多

不超过两根,电缆盘应符合JB/T 8137.1、JB/T 8137.4的规定。

1.24.2 电缆两端应采用专用套封头,电缆A端应为包装外端,允许B端为外端发货,但

应在电缆盘上标明“外B”字样。

1.24.3 每盘电缆应附带产品合格证。 1.25 运输、贮存

1.25.1 电缆应妥善存放,防止受潮,避免日光长期照射。 1.25.2 电缆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或机械损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