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第1.0.6条 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2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1 术语
第2.1.1条 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
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第2.1.2条 可变荷载vaiable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第2.1.3条 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第2.1.4条 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
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第2.1.5条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第2.1.6条 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第2.1.7条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
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第2.1.8条 频遇值frequ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第2.1.9条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第条 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第条 荷载效应load effect
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第条 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
定.
第条 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 第条 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 第条 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第条 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第条 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第条 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
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
第条 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
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 第条 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 第条 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
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
第条 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
第条 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
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
2.2 符号
第2.2.0条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 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 T---结构自振周期; H---结构顶部高度; B---结构迎风面宽度; Re---雷诺数; St---斯脱罗哈数; sk---雪荷载标准值; s0---基本雪压; wk---风荷载标准值; w0---基本风压;
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 α---坡度角;
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 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 φz---结构振型系数; ζ---结构阻尼比.
第3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第3.1.1条 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
第3.1.2条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根据试验资料,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其代表值。
第3.1.3条 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其自重可参照本规范附录一采用;对于某些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范附录A采用.
第3.1.4条 可变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第3.1.5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应采用组合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系数。
第3.1.6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
第3.2.1条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第3.2.2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γ0S≤R (3.2.2) 式中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3.2.3条 对于荷载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Q1SQ1k+Σni=2γQiψciSQik (3.2.3-1) 式中
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1
为可变荷载Q1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l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按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Σni=1γQiSQik (3.2.3-2) 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当对SQlk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Qlk,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当考虑以坚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第3.2.4条 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并应按下列组合
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Q1SQ1k S=γGSGk+0.9∑i=1γQiSQik n(3.2.4)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公式(3.2.3-2)式采用. 第3.2.5条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 ,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 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3.2.6条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和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各种情况下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公式,可由的关规范另行规定.
第3.2.7条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设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 C (3.2.7) 式中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例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
等的限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
第3.2.8条 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S=SGk+SQ1k+∑i=2ψciSQik n(3.2.8)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第3.2.9条 对于频遇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S=SGk+ψf1SQ1k+∑i=2ψqiSQik n(3.2.9) 式中
ψf1---可变荷载Q1的频遇系数,应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ψqi---可变荷载Qi的准永久值系数,应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第条 对于准永久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可按下式采用:
S=SGk+∑i=1ψqiSQik n()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第4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第4.1.1条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组合项次 类别 标准值 2表4.1.1
频遇值 ψf 0.5 0.6 0.6 0.5 0.4 0.5 0.5 0.3 准永久值 系数ψq 值 ψc (kN/m) 系数 系数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1 幼儿园 (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医院门诊室 2 3 (2)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 (1)礼堂、剧场、电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 2.5 3.0 0.7 0.7 2.0 0.7 (2)公共洗衣房 4 (1)商店,展览厅,车站,港口,机场大厅及其旅客等候室 (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 (1)健身房,演出舞台 (2)舞厅 (1)书库,档案库,贮藏室 (2)密集柜书库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汽车通道及停车库: (1)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客车 消防车 8 (2)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不小于6m×6m) 客车 消防车 厨房(1)一般的 (2)餐厅的 浴室,厕所,洗室: 10 (1)第1项中的民用建筑 (2)其他民用建筑 走廊,门厅,楼梯: 11 (1)宿舍,旅馆,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住宅 (2)办公楼,教室,餐厅,医院门诊部 (3)消防疏散楼梯,其他民用建筑 阳台: 12 (1)一般情况 (2)当人群有可能密集时 注: 3.0 3.5 3.5 4.0 4.0 5.0 12.0 7.0 0.7 0.7 0.7 0.7 0.7 0.9 0.9 0.6 0.6 0.5 0.6 0.6 0.9 0.9 0.5 0.5 0.3 0.5 0.3 0.8 0.8 5 6 7 4.0 35.0 2.5 20.0 0.7 0.7 0.7 0.7 0.7 0.7 0.7 0.7 0.6 0.6 0.6 0.6 9 2.0 4.0 2.0 2.5 0.7 0.7 0.7 0.7 0.6 0.7 0.5 0.6 0.5 0.7 0.4 0.5 2.0 2.5 3.5 0.7 0.7 0.7 0.5 0.6 0.5 0.4 0.5 0.3 2.5 3.5 0.7 0.6 0.5 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确定. 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5.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和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在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 取每延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计入,附加不于1.0kN/m. 222 第4.1.2条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的,取0.9;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时,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取0.8; 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取0.6; 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取0.8。
4)第9~12项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
2)第1(2)~7项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9项对单向板楼盖取0.5; 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取0.8
4)第9~12项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是指向梁两侧各延伸1/2梁间距范围内的实际面积。
活荷载按楼层数的折减系数
墙、柱、基础计算截面 以上的层数 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 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 注: 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m时,采用括号内的系数。 2
表4.1.2
4~5 6~8 9~20 >20 1 1.00 (0.90) 2~3 0.85 0.70 0.65 0.60 0.55 24.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第4.2.1条 工业建筑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由设备、管道、运输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墙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注:①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确定。
②对于一般金工车间、仪器仪表生产车间、半导体器件车间、棉纺织车间、轮胎厂准备车间和粮食加工车间,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
第4.2.2条 工业建筑楼面(包括工作平台)上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包括操作人
员、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载考虑,采用2.0kN/m2。 生产车间的楼梯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采用,但不宜小于3.5kN/m2。
第4.2.3条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除本规范附录C中给出的以外,应按实际情况采用;但在任何情况下,组合值和频遇值系数不小于0.7;准永久值系数不应小二0.6.
4.3 屋面活荷载
第4.3.1条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屋面均布活荷载
项次 1 2 3 注: 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将标准值作0.2kN/m的增减. 2.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它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反采用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 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土石等材料自重. 表4.3.1
组合值 频遇值 准永久值 类别 不上人的屋面: 上人的屋面 屋顶花园 标准值 2(kN/m) 系数ψc 系数ψf 系数ψq 0.5 2.0 3.0 0.7 0.7 0.7 0.5 0.5 0.6 0 0.4 0.5 2 第4.3.2条 屋面直机停机坪荷载应根据直机总重按局部荷载考虑,同时其等效均不低于5.0kN/m2.
局部荷载应按直机实际最大起重量确定,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一般可依据轻,中,重三种类型的不同要求,按下述规定选用局部荷载标准值及作用面积:
---轻型,最大起飞重量2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20kN/m2,作用面积0.20m*0.20m; ---中型,最大起飞重量4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40kN,作用面积0.25m*0.25m; ---重量,最大起飞重量6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60kN,作用面积0.30m*0.30m; 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4.4 屋面积灰荷载
第4.4.1条
屋面积灰荷载
标准值(kN/m) 项次 类别 2表4.4.1-1
组合频遇准永值 久 屋面无 屋面有挡风板 值 挡风板 挡风板内 挡风板值系值系值系外 数 c数 f数 qψ ψ ψ 1 2 3 4 5 机械厂铸造车间(冲天炉) 炼钢车间(氧气转炉) 锰、铬铁合金车间 硅、钨铁合金车间 烧结厂烧结室、一次混合室 烧结厂通廊及其它车间 水泥厂有灰源车间0.50 - 0.75 0.30 0.50 0.75 0.30 0.75 0.30 1.00 0.30 0.50 0.30 1.00 0.20 0.9 0.9 0.9 6 0.30 - - 7 (窑房、磨房、联合贮 1.00 库、烘干房、破碎房) 水泥厂无灰源车间- - 8 (空气压缩机站、机 修间、材料库、配电站) 0.50 - - 注: 1.表中的积灰均布荷载,仅应用于屋面坡度α≤25°;当α≥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当25°<α<45°时,可按插入法取值。 2.清灰设施的荷载另行考虑。 3.对1~4项的积灰荷载,仅应用于距炉烟囱中心20m里半径范围内的屋面;当邻近建筑在该范围内时,其积灰荷载对1、3、5项应按车间屋面无挡风板的采用,对2项应按车间屋面挡风板外的采用。 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荷载 标准值(kN/m) 高炉容积 (m) 32表4.4.1-2
准永屋面离高炉距离(m) ≤50 100 200 组合值 值系数 ψ c频遇值 值系数 ψ f久 值系数 ψ q<225 255~620 >620 注: 0.50 0.75 1.00 - 0.30 - - 1.0 1.0 1.0 0.50 0.30 1.表4.4.1-1中的注2也适用本表. 2.当邻近建筑屋面离高炉距离为表内中间值时,可按插入法取值. 第4.4.2条 对于屋面上易形成灰堆处,当设计屋面板,檀条时,积灰荷载标准值可乘以下列规定的增大系数:
在高低跨处两倍于屋面高差但不大于6.0m的分布宽度内取2.0; 在天沟处不大于3m的分布宽度内取1.4。
第4.4.3条 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
4.5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第4.5.1条 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进行验算: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有可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蓬强度时,沿板宽每隔1.0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蓬倾覆时,沿板宽每隔2.5-3.0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
第4.5.2条 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取0.5KN/m; 二、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取1.0kn/m。 第4.5.3条 当采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4.6 动力系数
第4.6.1条 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设计.
第4.6.2条 搬运和装卸重物以及车辆起动和刹车的动力系数,可采用1.1~1.3;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第4.6.3条 直机在屋面上的荷载,也应乘以动力系数,对具有液压轮胎起落的直机可取1.4;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第5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1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
第5.1.1条 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应按有关规定采用吊车的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 第5.1.2条 吊车纵向和横向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吊车纵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按作用在一边轨道上所有刹车轮的最大轮压之和的10%采用;该项荷载的作用点位于刹车轮与轨道的接触点,其方向与轨道方向一致。 二、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软钩吊车:
--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t时,取12%; --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t时,取10%; --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t时,取8%。 2.硬钩吊车取20%。
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顶,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
注:①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可不计算,而由有关支撑系统承受 ②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
5.2 多台吊车的组合
第5.2.1条 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竖向荷载时,对一层吊车单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2台;对一层吊车的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不宜多于4台。
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对单跨或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应多于2台。
注:当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第5.2.2条
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吊车工作级别 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 A1~A5 2 3 4 注: 对于多层吊车的单跨或多跨厂房,计算排架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及荷载的折减系数,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表5.2.2
A6~A8 0.95 0.90 0.85 0.9 0.85 0.8 5.3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第5.3.1条 当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括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1-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为1.05;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它特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为1.1。
5.4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
第5.4.1条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系数
吊车工作级别 软钩吊车 工作级别A1-A3 工作级别A4,A5 工作级别A6,A7 硬钩吊车工作级别A8 的软钩吊车 表5.4.1
准永久值系数ψq 组合值系数ψc 频遇值系数ψf 0.7 0.7 0.7 0.95 0.6 0.7 0.7 0.95 0.5 0.6 0.7 0.95 第5.4.2条 厂房排架设计时,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中不考虑吊车荷地载.但在吊车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可采用吊车荷载的准永久值.
第6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6.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第6.1.1条 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SK=μrS0 (6.1.1) 式中
SK——雪荷载标准值(kN/m2);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S0——基本雪压(kN/m2)。
第6.1.2条 基本雪压应按本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 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基本雪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第6.1.3条
第6.1.4条 山区的雪荷载应通过实际调查后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邻近空旷平坦地面的雪荷载值乘以系数1.2采用. 第6.1.5条
6.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第6.2.1条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表6.2.1
项次 类别 单跨单坡 屋面 单跨双坡 屋面 拱形屋面 带天窗的屋面 屋面形式及积雪分布系数μr 1 均匀分布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0.75μr μr按第一项规定采用 μr=1/8f(0.4≤μr≤1.0 均匀分布的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的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的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的情况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2 3 4 5 带天窗有挡风板的屋面 多跨单坡屋面 (锯齿形屋面) 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 高低屋面 6 7 8 注: 1.第2项单跨双坡屋面仅当20°≤α≤30°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 2.第4,5项只适用于坡度α≤25°的一般工业厂房屋面. 3.第7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当α≤25°或f/l≤0.1时,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 4.多跨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可参照第7项的规定采用. α ≤25° μr 30° 0.8 35° 0.6 40° 0.4 45° 0.2 ≥50° 0 1.0 第6.2.2条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 1.屋面板和檀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
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和半跨和均匀分布的情况采用;
3.框架和柱可按积雪全跨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第7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7.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第7.1.1条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ωk=βzμsμzω0 (7.1.1-1) 式中
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ωk=βgzμsμzω0 (7.1.1-2) 式中
βgz---高度z处的阵系数.
第7.1.2条 基本风压应按本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
2
但不得小于0.3kN/m.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第7.1.3条
第7.1.4条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0.6,0.4和0.
7.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第7.2.1条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第7.2.2条 1.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处和修正系数可按下述公式采用:
ηB=[1+κtgα(1-z/2.5H)] 风压高度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 A B C D 2(7.2.2) 表7.2.1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17 1.38 1.52 1.63 1.80 1.92 2.03 2.12 2.20 2.27 2.34 2.40 2.64 2.83 2.99 3.12 3.12 3.12 3.12 1.00 1.00 1.14 1.25 1.42 1.56 1.67 1.77 1.86 1.95 2.02 2.09 2.38 2.61 2.80 2.97 3.12 3.12 3.12 0.74 0.74 0.74 0.84 1.00 1.13 1.25 1.35 1.45 1.54 1.62 1.70 2.03 2.30 2.54 2.75 2.94 3.12 3.12 0.62 0.62 0.62 0.62 0.62 0.73 0.84 0.93 1.02 1.11 1.19 1.27 1.61 1.92 2.19 2.45 2.68 2.91 3.12 式中
tga---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a>0.3时,取tga=0.3; κ---系数,对山峰取3.2,对山坡取1.4; H---山顶或山坡全高(m);
z---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和高度,m;当z>2.5H时,取z=2.5H.
图7.2.2:山峰和山坡和示意
对于山峰的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7.2.2所示,取A,C处的修正系数ηA,ηC为1,AB间的BC间的修正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 2.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η=0.75~0.85 对于与风向一致和谷口,山口η=1.20~1.50. 第7.2.3条
远海海面和海岛的修正系数η
表7.2.3
距海岸距离(km) <40 40~60 60~100 η 1.0 1.0~1.1 1.1~1.2 7.3 风荷载体型系数
第7.3.1条 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4.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和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
风荷载体
表7.3.1
型系数 项类次 别 封闭式 落1 地双 坡屋面 封闭式 2 双坡屋 面 封闭式 落3 地拱 形屋面 4 封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3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2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1 体型及体型系数μs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闭式 拱形 屋面 封闭式 5 单坡 屋面 封闭式 高6 低双坡 屋面 封闭式 带7 天窗 双坡屋面 封闭式 双8 跨双 坡屋面 9 封闭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带天窗的拱形屋面可按本图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表7.3.1-4 式 不等高不等 跨的双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不等高不1等0 跨 的三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带天11 窗带 坡的 双坡屋面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中跨上部迎风墙面的μsl按下式采用: μsl=0.6(1-2h1/h) 但当h1/h)=h时,取μsl=-0.6 封闭式 带天窗1带2 双坡 的双坡屋面 封闭式 不等高不等跨 且1中3 跨带天窗 的三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1带4 天窗的双迎风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当α≤4h时,取μs=0.2 当α>4h时,取μs=0.6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中跨上部迎风墙面的μsl 按下式采用: μsl=0.6(1-2h1/h) 但当h1/h)=h时,取μsl=-0.6 跨 双坡屋面 封闭式 带女1儿5 墙的 双坡屋面 封闭式 带16 雨篷的 双坡屋面 封闭式对立 两17 个带雨篷的 双坡屋面 本图适用于s为8~20m,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当女儿墙高度有限时,屋面上的体型系数 可按无女儿墙按劳取酬屋面采用 封闭式 带下沉天窗1的 8 双坡屋面 或拱形屋面 封闭式 带下沉天窗 1的9 双跨双坡 或拱形屋面 封闭式 2带0 天窗挡风 板的双跨 屋面 封闭式 2锯2 齿形 屋面 封闭式 23 复杂多跨 屋面 靠山封24 闭式 双坡屋面 2靠5 山本图适合于Hm/H≥2及s/H=0.2~0.4的情况 体型系数μs: 表7.3.1-6 (a)本图适合于Hm/H≥2及s/H=0.2~0.4的情况 体型系数μs: 表7.3.1-5 (b)体型系数μs: 天窗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当α≤4h时,取μs=0.2 当α>4h时,取μs=0.6 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齿面增多或减少时,可均匀地在(1),(2),(3)三个区段内调节 封闭式 带天窗的 双坡屋面 单面开26 敞式 双坡屋面 双面开敞及 四2面7 开敞式 双坡屋面 前后纵28 墙 半开敞 双坡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本图适用于墙的上部集中开敞面积≥10%且<50%的房屋. 当开敞面积达50%时,背风墙面的系数改为-1.1 表7.3.1-8体型系数μs (a)两端有山墙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b)四面开敞 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b)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a)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 表7.3.1-7 屋面 单坡29 及 双坡顶盖 封闭式30 房屋 和构筑物 各种 31 截在 的杆件 (a)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μst=φμs μs为桁架构件的体型系数,对型钢杆件按第31项采用,对圆管杆件按第36(b)项采用 φ=An/A为桁架的挡风系数 3桁2 架 An为桁架杆件和节点挡风的净投影面积 A=hl为桁架的轮廓面积 (b)n榀平行桁架的整体体型系数 μμ独立33 墙壁 及围墙 3塔(a)角钢塔架整体计算时的体型系数μs ststw(a)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9 (b)体型系数按第27项采用 (c)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表7.3.1-10 (a)正多边形(包括矩形)平面 (b)Y型平面 (c)L型平面 (d)Ⅱ型平面 (e)十字型平面 (f)截角三边形平面 μs=+1.3 =μst1-η/1-η n为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η按表7.3.1-11采用 4 架 表7.3.1-12 (b)管子及圆钢塔架整体计算时的体型系数μs 当μzω0d≤0.002时,μs按角钢塔架的μs值乘以0.8采用; 当μzω0d≥0.015时,μs按角钢塔架的μs值乘以0.6采用; 中间值按插值法计算 22旋3转5 壳顶 圆截面构 筑物(3包6 括 烟囱,塔 桅等) (a)f/l>1/4 μs=0.5sinφsinψ-cosφ (b)f/l≤1/4 μs=-cosφ (a)局部计算时表面分布时体型系数μs 表7.3.1-13 表中数值适用于 μzω0d≥0.015 的表面光滑情况, 其中ω0以kN/m 计,d以m计 (b)整体计算时的体型系数μs 22222表7.3.1-14 中间值按插 值法计算; △为表面凸 出高度 (a)上下管道 本图适用于μzω0d≥0.015的情况 架3空7 管道 表7.3.1-15 (b)前后双管 表7.3.1-16 表列μs值为前后两管之和,其中前管为0.6 (c)密排多管 μs值为各管总和 3拉8 索 2 表7.3.1-17 风荷载水平分量ωx的体型系数μsx及垂直分量ωy的体型系数μsy: 第7.3.2条 当多个建筑物,特别是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μ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娄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第7.3.3条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
风压体型系数: 一.外表面
1.正压区 2.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对屋面局部部位(周边的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脊部位),取-2.2; ---对檐口,雨篷,遮阳板等突出构件,取-2.0.
注: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0.1或房屋平均高度的0.4,取其小者,但不小于1.5m.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和正负情况取-0.2或0.2.
7.4 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
第7.4.1条 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耸结构,以及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和影响.风振计算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进行,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按结构动力学计算.
注:近似的基本自振周期T1可按附录E计算. 第7.4.2条 z可按下式计算:
βz=1+ξνψz/μz (7.4.2) 式中
ξ——脉动增大系数; ν——脉动影响系数; ψz——振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第7.4.3条
脉动增大系数ξ
w0T1(kNs/m) 钢结构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222表7.4.3 0.60 2.36 0.01 0.02 0.04 0.06 0.08 0.10 0.20 0.40 1.47 1.57 1.69 1.77 1.83 1.88 2.04 2.24 1.26 1.32 1.39 1.44 1.47 1.50 1.61 1.73 1.81 1.11 1.14 1.17 1.19 1.21 1.23 1.28 1.34 1.38 w0T1(kNs/m) 钢结构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注: 2220.8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0 2.46 2.53 2.80 3.09 3.28 3.42 3.54 3.91 30.00 4.14 1.88 1.93 2.10 2.30 2.43 2.52 2.60 2.85 3.01 1.42 1.44 1.54 1.65 1.72 1.77 1.82 1.96 2.06 计算w0T1时,对地面粗糙度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而对A类C类和D类地区应按当地的基本风压分别乘以1.38,0.62和0.32后代入。 2 第7.4.4条 脉动影响系数,可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结构迎风面宽度远小于其高度的情况(如高耸结构等):
脉动影响系数γ
总高度H(m) 表7.4.4-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0.7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70.79 粗 糙 度 类 别 8 B 2 D 4 3 3 9 3 5 6 3 8 2 7 5 2 7 8 7 5 1 9 8 7 4 9 9 8 7 9 9 0 9 9 0 1 1 9 0 1 2 7 9 3 7 4 8 3 0 2 6 2 1 9 A 0.70.70.80.80.80.80.80.80.90.90.80.80.80.80.79 0.79 0.84 0.83 0.83 3 1 1.01 1.00 1 1.00 1 C 0.60.70.70.80.80.80.80.90.90.90.90.90.90.90.90 0.89 0.90.50.60.70.70.80.80.80.80.90.90.91.01.01.0 2)当结构迎风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高度按直线或接近直线变化,而质量沿高度连续规律变化时,表7.4.4-1中的脉动影响系数应再乘以修正系数θB和θvoθB应为构筑物迎风面在z高度处的宽度Bz与底部宽度Βo的比值;θv
修正系数θv
BH/B0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表7.4.4-2 ≤0.1 5.60 θ v 1.00 1.10 1.20 1.32 1.50 1.75 2.08 2.53 3.30 注: BH、B0分别为构筑物迎风面在顶部和底部的宽度。 结构迎风面宽度较大时,应考虑宽度方向风压空间相关性的情况(如高层建筑等):若外形,质量沿高度比较均匀,脉动影响系数可根据总高度H及其与迎风面
宽度B的比值,按表7.4.4-3确定.
脉动影响系数ν
总高度H(m) H/B 粗糙度类别 ≤30 A ≤0.5 B C D A 1.0 B C D A 2.0 B C D A 3.0 B C D A 5.0 B C D A 8.0 B C D 表7.4.4-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19 0.20 0.22 0.24 0.26 0.27 0.29 0.32 0.33 0.35 0.38 0.42 0.38 0.40 0.43 0.46 0.42 0.44 0.47 0.51 0.43 0.46 0.50 0.54 350 0.17 0.18 0.20 0.22 0.24 0.26 0.28 0.31 0.31 0.33 0.36 0.39 0.36 0.38 0.41 0.45 0.39 0.42 0.45 0.50 0.42 0.44 0.48 0.53 0.44 0.42 0.33 0.27 0.24 0.21 0.42 0.41 0.33 0.28 0.25 0.22 0.40 0.40 0.34 0.29 0.27 0.23 0.36 0.37 0.34 0.30 0.27 0.25 0.48 0.47 0.41 0.35 0.31 0.27 0.46 0.46 0.42 0.36 0.36 0.29 0.43 0.44 0.42 0.37 0.34 0.31 0.39 0.42 0.42 0.38 0.36 0.33 0.50 0.51 0.46 0.42 0.38 0.35 0.48 0.50 0.47 0.42 0.40 0.36 0.45 0.49 0.48 0.44 0.42 0.38 0.41 0.46 0.48 0.46 0.46 0.44 0.53 0.51 0.49 0.42 0.41 0.38 0.51 0.50 0.49 0.46 0.43 0.40 0.48 0.49 0.49 0.48 0.46 0.43 0.43 0.46 0.49 0.49 0.48 0.47 0.52 0.53 0.51 0.49 0.46 0.44 0.50 0.53 0.52 0.50 0.48 0.45 0.47 0.50 0.52 0.52 0.50 0.48 0.43 0.48 0.52 0.53 0.53 0.52 0.53 0.54 0.53 0.51 0.48 0.46 0.51 0.53 0.54 0.52 0.50 0.49 0.48 0.51 0.54 0.53 0.52 0.52 0.43 0.48 0.54 0.53 0.55 0.55 第7.4.5条 振型系数应根据结构动力计算确定.对外形,质量,刚度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的悬臂型高耸结构及沿高度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振型系数也可根据相对高度z/H按附录F确定.
7.5 阵风系数
第7.5.1条
阵风系数βgz
离地面高度 (m) 5 10 A 1.69 1.63 B 1.88 1.78 地面粗糙度类别 C 2.30 2.10 D 3.21 2.76 表7.5.1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1.60 1.58 1.54 1.52 1.51 1.49 1.48 1.47 1.47 1.46 1.43 1.42 1.40 1.39 1.72 1.69 1.64 1.60 1.58 1.56 1.54 1.53 1.52 1.51 1.47 1.44 1.42 1.41 1.99 1.92 1.83 1.77 1.73 1.69 1.66 1.64 1.62 1.60 1.54 1.50 1.46 1.44 2.54 2.39 2.21 2.09 2.01 1.94 1.89 1.85 1.81 1.78 1.67 1.60 1.55 1.51 7.6 横风向风振
第7.6.1条 对圆形截面结构,应根据雷诺数Re的不同情况按下述规定进行横风向风振(旋涡脱落)的校核:
1.当Re<3*105(亚临界的微风共振),应按下式控制结构顶部风速υcr,υcr和υH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υcr=D/T1St υH=√2000γwμHω0/ρ (7.6.1-1) (7.6.1-2) 式中
T1---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St---斯脱罗哈数,对圆截面结构取0.2;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 μH---结构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ρ---空气密度(kg/m3.
当结构顶部风速超过υcr时,可在构造上采取防振措施,或控制结构的临界风速υcr不小于15m/s.
2.Re≥3.5*106且结构顶部风速大于υcr时(跨临界的强风共振),应按第7.6.2条考虑横风向风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 3.雷诺数Re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Re=69000υD (7.6.1-3) 式中
υ---计算高度处的风速(m/s); D---结构截面的直径(m).
4.当结构沿高度面缩小时(倾斜度不大于0.02),可近似取2/3结构高度处的风速和直径.
第7.6.2条 跨临界强风共振引起在z高处振型j的等效风荷载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ωczj=|λj|υ2cr/12800ξj(kN/m) 2(7.6.2-1) 式中
λj---计算系数,按表7.6.2确定;
φzj---在z高处结构的j振型系数,由计算确定或参考附录F; ζj---第j振型的阻尼比;对第1振型,钢结构取0.01,房屋钢结构取0.02,混凝土结构取0.05;对高振型的阻尼比,若无实测资料,可近似按第1振型的值取用.
1为风速起始点高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H1=H×(υcr/υH) 1/α(7.6.2-2) 式中
α---地面粗糙度反指数,对A,B,C和D四类分别取0.12,0.16,0.22,的0.30;
υH---结构顶部风速(m/s).
注:校核横风向风振时所考虑的高振型序号不大于4,对一般悬臂型结
构,可取第1或第2个振型.
λj计算用表
结类振序H1/H 表7.6.2
构 型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型 号 1.51.51.56 高耸 结构 2 4 3 2 0 高层 建筑 5 2 8 3 4 0.37 0.23 0 0 0 0 6 0.60 0.37 0.09 -0.16 -0.33 -0.38 -0.27 2 -0.20 -0.23 0.03 0.16 0.15 -0.05 -0.18 2 1 0.80.80.71.49 1.42 1.31 1.15 0.94 0.68 3 0.50.40.30.06 -0.19 -0.30 -0.21 0.00 0.20 0.30.30.01.51.51.51 6 3 6 2 4 1.49 1.41 1.28 1.12 0.91 0.65 3 0.35 0 0 2 0.70.70.60.45 0.19 -0.11 -0.36 -0.52 -0.53 -0.36 第7.6.3条 校核横风向风振时,风的荷载总效应可将横风向风载效应SC与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A按下式组合后确定:
S=√SC+SA 22(7.6.3) 第7.6.4条 对非圆形截面的结构,横风向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宜通过空气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确定;也可参考有关资料确定.
附录A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表 名称 自重 1.木材kN/m 杉木 冷杉,云杉,红松,华山松,樟子松,铁杉,拟赤杨,红椿,杨木,枫杨 马尾松,云南松,油松,赤松,广东松,桤木,枫5~6 随含水率而不同 4~5 随含水率而不同 4 随含水率而不同 3表A.1
备注 香,柳木,檫木,秦岭落叶松,新疆落叶松 东北落叶松,陆均松,榆木,桦木,水曲柳,苦楝,木荷,臭椿 锥木(栲木),石栎,槐木,乌墨 青冈栎(楮木),栎木(柞木),桉树,木麻黄 普通木板条,椽檀木料 锯末 木丝板 软木板 刨花板 2~2.5 4~5 2.5 6 加防腐剂时为3kN/m 36~7 随含水率而不同 7~8 随含水率而不同 8~9 随含水率而不同 5 随含水率而不同 2.胶合板材kN/m 2胶合三夹板(杨木) 胶合三夹板(椴木) 胶合三夹板(水曲柳) 胶合五夹板(杨木) 胶合五夹板(椴木) 胶合五夹板(水曲柳) 甘蔗板(按10mm厚计) 隔声板(按10mm厚计) 0.019 常用厚度为13,15,19,25mm 0.028 0.028 0.03 0.034 0.04 0.03 0.03 常用厚度为13,20mm 木屑板(按10mm厚计) 0.12 常用厚度为6,10mm 3.金属矿产kN/m 3铸铁 锻铁 铁矿渣 赤铁矿 钢 紫铜,赤铜 黄铜,青铜 硫化铜矿 铝 铝合金 锌 亚锌矿 铅 方铅矿 金 白金 银 锡 镍 水银 钨 镁 锑 水晶 硼砂 硫矿 石棉矿 石棉 石棉 石垩(高岭土) 石膏矿 石膏 72.5 77.5 27.6 25~30 78.5 89 89 42 27 28 70.5 40.5 114 74.5 193 213 105 73.5 89 136 189 18.5 66.6 29.5 17.5 20.5 24.6 10 4 22 25.5 13~14.5 压实 松散,含水量不大于15% 粗块堆放φ=30° 细块堆放φ=40° 石膏粉 9 4.土、砂、砂砾、岩石kN/m 3腐植土 粘土 粘土 粘土 粘土 砂子 砂土 砂土 砂土 砂土 砂土 卵石 粘土夹卵石 砂夹卵石 砂夹卵石 砂夹卵石 浮石 浮石填充料 砂岩 页岩 页岩 泥灰石 花岗石、大理石 花岗石 石灰石 石灰石 贝壳石灰岩 白云石 滑石 火石(燧石) 云斑石 玄武岩 长石 15~16 13.5 16 18 20 12.2 16 18 20 14 17 16~18 17~18 15~17 16~19.2 18.9~19.2 6~8 4~6 23.6 28 14.8 14 28 15.4 26.4 15.2 14 16 27.1 35.2 27.6 29.5 25.5 干,φ=40°;湿,φ=35°很湿,φ=25° 干,松,空隙比为1.0 干,φ=40°,压实 湿,φ=35°,压实 很湿,φ=25°,压实 干,松 干,φ=35°,压实 湿,φ=35°,压实 很湿,φ=25°,压实 干,细砂 干,细砂 干 干,松 干,松 干,压实 湿 干 片石堆置 φ=40° 片石堆置 片石堆置 片石堆置,φ=48° 角闪石、绿石 角闪石、绿石 碎石子 岩粉 多孔粘土 硅藻土填充料 辉绿岩板 30 片石堆置 堆置 粘土质或石灰质的 作填充料用,φ=35° 17.1 14~15 16 5~8 4~6 29.5 5.砖及砖块kN/m 3普通砖 普通砖 缸砖 红缸砖 耐火砖 耐酸瓷砖 灰砂砖 煤渣砖 矿渣砖 焦渣砖 烟灰砖 粘土坯 锯末砖 焦渣空心砖 水泥空心砖 水泥空心砖 水泥空心砖 蒸压粉煤灰砖 陶粒空心砌块 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志块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空心18 19 21~21.5 20.4 19~22 23~25 18 17~18.5 18.5 12~14 14~15 12~15 9 10 9.8 10.3 9.6 14.0~16.0 5.0 6.0 7.0~8.0 240mm×115mm×53mm(684块/m) 机器制 230mm×110mm×65mm(609块/m) 33 230mm×110mm×65mm(609块/m) 230mm×113mm×65mm(590块/m) 砂:白灰=92:8 33硬矿渣:烟灰:石灰=75:15:10 炉渣:电石渣:烟灰=30:40:30 290mm×290mm×140mm(85块/m) 290mm×290mm×140mm(85块/m) 300mm×250mm×110mm(121块/m) 300mm×250mm×160mm(83块/m) 干重度 长600,400mm,宽150,250mm,高250,200mm 390mm×290mm×190mm 390mm×190mm×190mm,390mm×240mm×190mm 33335.5 390mm×190mm×190mm 11.8 小砌块 碎砖 水泥花砖 瓷面砖 陶瓷锦砖 12 19.8 19.8 0.12kN/m 2堆置 200mm×200mm×24mm(1042块/m) 150mm×150mm×8mm(5556块/m) 厚5mm 3336.石灰、水泥、灰浆及混凝土kN/m 生石灰块 生石灰粉 熟石灰膏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水泥石灰焦渣砂浆 石灰炉渣 水泥炉渣 石灰焦渣砂浆 灰土 稻草石灰泥 纸筋石灰泥 石灰锯末 石灰三合土 水泥 水泥 水泥 矿渣水泥 水泥砂浆 水泥石至石砂浆 石棉水泥浆 膨胀珍珠岩砂浆 石膏砂浆 碎砖混凝土 素混凝土 矿渣混凝土 焦渣混凝土 11 12 13.5 17 堆置,φ=30° 堆置,φ=35° 石灰:土=3:7,夯实 14 10~12 12~14 13 17.5 16 16 3.4 17.5 12.5 14.5 16 14.5 20 5~8 19 7~15 12 18.5 22~24 20 16~17 石灰:锯末=1:3 石灰,砂子,卵石 轻质松散,φ=20° 散装,φ=30° 袋装压实,φ=40° 振捣或不振捣 承重用 焦渣混凝土 铁屑混凝土 浮石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无砂大孔性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碎砖钢筋混凝土 钢丝网水泥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 粉煤灰陶砾混凝土 10~14 28~65 9~14 20 16~19 4~6 5.5~7.5 24~25 20 25 20~23.5 填充用 单块 用于承重结构 19.5 7.沥青、煤灰、油料kN/m 3石油沥青 柏油 煤沥青 煤焦油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烟末 煤球 褐煤 褐煤 泥炭 泥炭 木炭 煤焦 煤焦 焦渣 煤灰 煤灰 石墨 煤蜡 10~11 12 13.4 10 15.5 9.5 8 7 10 12.5 7~8 7.5 3.2~3.4 3~5 12 7 10 6.5 8 20.8 9 根据相对密度 整体 块状堆放,φ=30° 碎块堆放,φ=35° 堆放,φ=15° 堆放 堆放 堆放 堆放,φ=45° 压实 油蜡 原油 煤油 煤油 润滑油 汽油 汽油 动物油、植物油 豆油 9.6 8.8 8 7.2 7.4 6.7 6.4 9.3 8 桶装,相对密度0.82~0.89 桶装,相对密度0.72~0.76 大铁桶装,每桶360kg 8.杂项kN/m 3普通玻璃 钢丝玻璃 泡沫玻璃 玻璃棉 岩棉 沥青玻璃棉 玻璃棉板(管套) 玻璃钢 矿渣棉 矿渣棉制品(板、砖、管) 沥青矿渣棉 沥青矿渣棉 膨胀珍珠岩粉料 水泥珍珠岩制品 膨胀蛭石 沥青蛭石制品 水泥蛭石制品 聚氯乙稀板(管)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25.6 26 3~5 0.5~1 作绝缘层填充料用 0.5~2.5 0.8~1 1~1.5 14~22 1.2~1.5 3.5~4 1.2~1.6 1.2~1.6 0.8~2.5 导热系数0.035~0.047[W/(m.K)] 导热系数0.035~0.047[W/(m.K)] 松散,导热系数0.031~0.044[W/(m.K)] 导热系数0.041~0.052[W/(m.K)] 导热系数0.041~0.052[W/(m.K)] 导热系数0.041~0.052[W/(m.K)] 干,松散,导热系数0.052~0.076[W/(m.K)] 强度1N/mm 23.5~4 导热系数0.058~0.081[W/(m.K)] 0.8~2 3.5~4.5 导热系数0.052~0.07[W/(m.K)] 导热系数0.81~0.105[W/(m.K)] 4~6 导热系数0.093~0.14[W/(m.K)] 13.6~16 0.5 导热系数不大于0.035[W/(m.K)] 石棉板 乳化沥青 软橡胶 白磷 松香 磁 酒精 酒精 盐酸 硝酸 硫酸 大碱 氯化铵 尿素 碳酸氢铵 水 冰 书籍 道林纸 报纸 宣纸类 棉花、棉纱 稻草 建筑碎料(建筑垃圾) 13 9.8~10.5 9.3 18.3 10.7 24 7.85 6.6 12 15.1 17.9 17 7.5 7.5 8 10 8.96 5 10 7 4 4 1.2 15 含水率不大于3% 100%纯 桶装,相对密度0.79-0.82 浓度40% 浓度91% 浓度87% 浓度60% 袋装堆放 袋装堆放 袋装堆放 温度4℃密度最大时 压紧平均重量 9.食品kN/m 3稻谷 大米 豆类 豆类 小麦 面粉 玉米 小米、高粱 小米、高粱 芝麻 鲜果 6 8.5 7.5~8 6.8 8 7 7.8 7 6 4.5 3.5 φ=35° 散放 φ=20° 袋装 φ=25° φ=28° 散装 袋装 袋装 散装 鲜果 花生 罐头 酒、酱、油、醋 豆饼 矿盐 盐 盐 砂糖 砂糖 3 2 4.5 4 9 10 8.6 8.1 7.5 7 10.砌体kN/m 3装箱 袋装带壳 装箱 成瓶装箱 圆饼放置,每块28kg 成块 细粒散放 袋装 散装 袋装 浆砌细方石 浆砌细方石 浆砌细方石 浆砌毛方石 浆砌毛方石 浆砌毛方石 干砌毛石 干砌毛石 干砌毛石 装砌普通砖 浆砌机砖 装砌缸砖 浆砌耐火砖 浆砌矿渣砖 浆砌焦油渣 土坯砖砌体 粘土砖空斗砌体 粘土砖空斗砌体 粘土砖空斗砌体 粘土砖空斗砌体 粉煤灰泡沫砌块砌体 26.4 25.6 22.4 24.8 24 20.8 20.8 20 17.6 18 19 21 22 21 花岗岩,方整石块 石灰石 砂岩 花岗岩,上下面大致平整 石灰石 砂岩 花岗岩,上下面大致平整 石灰石 砂岩 12.5~14 16 17 中填碎瓦砾,一眠一斗 13 全斗 12.5 不能承重 15 能承重 8~8.5 粉煤灰∶电石渣∶废石膏=74∶22∶4 三合土 17 灰∶砂∶土=1∶1∶9~1∶1∶4 11.隔墙与墙面kN/m 2双面抹灰板条隔墙 单面抹灰板条隔墙 0.9 每面抹灰厚16~24mm,龙骨在内 0.5 0.27 0.32 灰厚16~24mm,龙骨在内 两层12mm纸面层膏板,无保温层 两层12mm纸面石膏板,中填岩石保温板50mm 三层12mm纸面石膏板,无保温层 三层12mm纸面石膏板,中填岩棉保温板50mm 四层12mm纸面石膏板,无保温层 四层12mm纸面石膏板,中填岩石保温板50mm 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其厚25mm 20mm厚,水泥粗砂 25mm厚,包括打底 25mm厚,包括打底 20mm厚 25mm厚,包括打底 包括25mm水泥砂浆打底 12.屋架、门窗kN/m 2C型轻钢龙骨隔墙 0.38 0.43 0.49 0.54 贴瓷砖墙面 水泥粉刷墙面 水磨石墙面 水刷石墙面 石灰粗砂粉刷 剁假石墙面 外墙拉毛墙面 0.5 0.36 0.55 0.5 0.34 0.5 0.7 木屋架 0.07+0.007×跨度 按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跨度l以m计 钢屋架 木框玻璃窗 钢框玻璃窗 木门 钢铁门 0.12+0.011无天窗,包括支撑,按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跨度l以×跨度 0.2-0.3 0.4-0.5 0.1-0.2 0.4-0.5 13.屋顶kN/m 2m计 粘土平瓦屋面 水泥平瓦屋面 小青瓦屋面 冷摊瓦屋面 0.55 按实际面积计算,下同 0.5-0.55 0.9-1.1 0.5 石板瓦屋面 石板瓦屋面 石板瓦屋面 麦秸泥灰顶 石棉板瓦 波形石棉瓦 镀锌薄钢板 瓦楞铁 彩色钢板波形瓦 拱型彩色钢板屋面 有机玻璃屋面 玻璃屋顶 玻璃砖顶 油毡防水层(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捷罗克防水层 0.46 0.71 0.71 0.16 0.18 0.2 0.05 0.05 0.12~0.13 厚6.3mm 厚9.5mm 厚12.1mm 以10mm厚计 仅瓦自重 1820mm×725mm×8mm 24号 26号 0.6mm厚彩色钢板 0.3 包括保温及灯具重0.15kN/m 20.06 0.3 0.65 0.05 0.25-0.3 0.3-0.35 0.35-0.4 0.1 厚1.0mm 9.5mm铅丝玻璃,框架自重在内 框架自重在内 一层油毡刷油两遍 四层作法,一毡二油上铺小石子 六层作法,二毡三油上铺小石子 八层作法,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 厚8mm 9.5mm铅丝玻璃,框架自重在内 14.顶棚kN/m 2屋顶天窗 0.35-0.4 钢丝网抹灰吊顶 麻刀灰板条顶棚 砂子灰板条顶棚 苇箔抹灰顶棚 松木板顶棚 三夹板顶棚 马粪纸顶棚 木丝板吊顶棚 木丝板吊顶棚 0.45 吊木在内,平均灰厚20mm 0.45 0.55 吊木在内,平均灰厚25mm 0.48 0.25 0.18 0.15 0.26 吊木龙内在内 吊木在内 吊木在内 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厚25mm,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0.29 厚30mm,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隔音纸板顶棚 隔音纸板顶棚 隔音纸板顶棚 0.17 厚10mm,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0.18 厚13mm,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0.2 0.12 厚20mm,吊木及盖缝条在内 一层9mm纸面石膏板,无保温层 一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 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无保温层 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17 0.20 0.25 V型轻钢龙骨及铝合金龙骨吊顶 顶棚上铺焦渣锯末绝缘层 15.地面kN/m 地板格栅 硬木地板 松木地板 小瓷砖地面 水泥花砖地面 水磨石地面 油地毡 木块地面 菱苦土地面 铸铁地面 缸砖地面 缸砖地面 黑砖地面 0.2 0.2 0.18 0.55 0.6 0.65 0.02-0.03 0.7 0.28 4-5 1.7-2.1 3.3 1.5 仅格栅自重 厚25mm,剪刀撑、钉子等自重在内,不包括格栅自重 20.1-0.12 一层矿棉吸音板厚15mm,无保温层 0.2 厚50mm焦渣、锯末按1∶5混合 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砖厚25mm,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 油地纸,地板表面用 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 厚20mm 60mm碎石垫层,60mm面层 60mm砂垫层,53mm面层,平铺 60mm砂垫层,115mm面层,侧铺 砂垫屋,平铺 16.建筑用压型钢板kN/m 2单波型V-300(S-30) 双波型W-550 三波型V-200 0.11 波高130mm,板厚0.8mm 0.13 波高173mm,板厚0.8mm 0.135 波高70mm,板厚1mm 多波型V-125 多波型V-115 0.065 波高35mm,板厚0.6mm 0.079 波高35mm,板厚0.6mm 17.建筑墙板kN/m 2彩色钢板金属幕墙板 金属绝热材料(聚氨酯)复合板 彩色钢板夹聚苯已烯保温板 彩色钢板岩棉夹心板 GRC增强水泥聚苯复合保温板 GRC空心隔墙板 GRC内隔墙板 轻质GRC空心隔墙板 轻质GRC保温板 轻质大型墙板(太空板系列) 轻质大型墙板(太空板系列)厚度80mm 厚度100mm 厚度120mm GRC墙板 钢丝网岩棉夹芯复合板(GY板) 硅酸钙板 0.11 0.14 0.15 0.16 两层,彩色钢板厚0.6mm,聚苯已烯芯材厚25mm 板厚40mm,钢板厚0.6mm 板厚60mm,钢板厚0.6mm 板厚80mm,钢板厚0.6mm 0.12-0.15 两层,彩色钢板厚0.6mm,聚苯已烯芯材板厚50-250mm 0.24 0.25 板厚100mm,两层彩色钢板,Z型龙骨岩棉芯材 板厚120mm,两层彩色钢板,Z型龙骨岩棉芯材 1.13 0.3 长2400-2800mm,宽600mm,厚60mm 0.35 长2400-2800mm,宽600mm,厚60mm 0.17 3000mm× 600mm× 60mm 0.14 3000mm× 600mm× 60mm 0.7-0.9 6000mm×1500mm×120mm,高强水泥发泡芯材 0.4 标准规格3000mm×1000(1200,1500)mm高强水泥发泡 0.45 0.5 0.11 芯材,按不同檀距及荷载配有不同钢骨架及冷拔钢丝网 厚10mm 1.1 岩棉芯材厚50mm,双面钢丝网水泥砂浆各厚25mm 0.08 板厚6mm 0.10 0.12 泰柏板 蜂窝复合板 石膏珍珠岩空心条板 加强型水泥石膏聚苯保温板 玻璃幕墙 板厚8mm 板厚10mm 板厚100mm,钢丝网夹聚苯烯保温层,每面抹水泥砂浆厚20mm 厚75mm 长2500-3000mm,宽600mm,厚60mm 0.95 0.14 0.45 0.17 3000mm×600mm×60mm 1.0-1.5 一般可按单位面积玻璃自重增大20%-30%采用 附录B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
楼面(板,次梁及主梁)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应在其设计控制部位上,根据需要按内力(如弯矩,剪力等),变形及裂缝的等值要求来确定. 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由于生产,检修,安装工艺以及结构布置的不同,楼面活荷载差别较大时,应划分区域分别确定等效均布烽荷载.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可按下式计算:
qe=8Mmax/bl 2 式中
l---板的跨度;
M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计算Mmax时,设备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并扣去设备在该板跨内所占面积上,由操作荷载引起的弯矩.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b,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bcx≥bcy,bcy≤0.6l,bcx≤l时:
b=bcy+0.7l
(2)当bcx≥bcy,0.6l (荷载作用面的长边平行于板跨) (1)当bcx (2)当bcx b=bcy 式中 l---板的跨度; bcx---荷载作用面平行于板跨的计算宽度; bcy---荷载作用面垂直于板跨的计算宽度; 而 btx=btx+2s+h () bty=bty+2s+h 式中 btx---荷载作用面平行于板跨的宽度; bty---荷载作用面垂直于板跨的宽度; s---垫层厚度; h---板的厚度. 3.当局部荷载作用在板的非支承边附近,即d (荷载作用面的长边垂直于板跨) b'=1/2b+d 式中 b'---折减有效分布宽度; d---荷载作用面中心至非支承边的距离. b'=b/2+e/2 式中 e---相邻两个局部荷载的中心间距. b=bcy+2x 式中 x---局部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支座的距离. 双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载可按与单向板相同的原则,按四边简支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来确定. 次梁(包括槽开采板的纵肋)上的局部荷载,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弯矩和剪力的等效均布活荷载,且取其中较大者: qeM=8Mmax/sι2 qeV=2Vmax/Sι 式中 s---次梁间矩; l——次梁跨度; Mmax与Vmax——简支次梁的绝对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简支梁计算Mmax与Vmax时,除了直接传给次梁的局部荷载外,还应考虑邻近板面传来的活荷载(其中设备荷载应考虑动力影响,并扣除设备所占面积上的操作荷载),以及两侧相邻次梁的卸荷作用。 当荷载分布比较均匀时,主梁上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由全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 柱、基础上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在一般情况下,可取与主梁相同。 附录C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金工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 序项号 目 板跨板 板跨次梁(肋) 主梁间距梁间距组合频遇值准永久值系系数值系数ψq 梁 数ψc ψf 代表性 机床型 号 2表C.0.1 ≥1.2m ≥2.0m ≥1.2m ≥2.0m 一1 类金工 二2 类金工 三3 类金工 四4 类金工 注: ①表列荷载适用于单向支承的现浇梁板及预制槽形板等楼面结构。对于槽形板,表列板跨系指槽形板纵肋间距。 ②表列荷载不包括隔墙和吊顶自重。 ③表列荷载考虑了安装、检修和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设备(包括动力影响)和操作荷载。 ④设计墙、柱、基础时,表列楼面活荷载可采用与设计主梁相同的荷载。 12.0 8.0 8.0 6.0 5.0 1.0 0.95 0.85 C6132、X50A、X60W、B031-1、M1010、Z32K 16.0 10.0 10.0 8.0 7.0 1.0 0.95 0.85 C6140、X51K、X61W、B6050、M1040、Z3025 18.0 12.0 12.0 9.0 8.0 1.0 0.95 0.85 C6163、X52K、X62W、B6090、M1050A、Z3040 22.0 14.0 14.0 10.0 9.0 1.0 0.95 0.85 CW6180、X53K、X63W、B690、M1080、Z35A 仪器仪表生产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序车间名称 标准值(kN/m) 2表C.0.2 附注 组频遇值准永久号 板跨板 次梁板跨≥2.0m 主合值系数系数ψf 值系数ψq ≥1.2m (肋) 梁 ψc 代表性设备H015研磨机、1 光2 学车间 3 光学加工 较大型光学仪器装配 一般光学仪器装配 7.0 5.0 5.0 4.0 0.8 0.8 0.7 ZD-450型及GZD300型镀膜机、Q8.12型透镜抛光机 代表性设备C0520A精整车床,万能工具显微镜 7.0 5.0 5.0 4.0 0.8 0.8 0.7 4.0 4.0 4.0 3.0 0.7 0.7 0.6 产品在装配桌上装配 4 较大型仪器仪表装配 一般仪器仪表装配 小模数齿轮7.0 5.0 5.0 4.0 0.8 0.8 0.7 产品在楼面上装配 5 4.0 4.0 4.0 3.0 0.7 0.7 0.6 产品在装配桌上装配 6 加工、晶体元件(宝石)加工 7.0 5.0 5.0 4.0 0.8 0.8 0.7 代表性设备YM3608滚齿机,宝石平面磨床 7 车间仓8 库 一般仪器仓库 较大型仪器仓库 4.0 4.0 4.0 3.0 1.0 0.95 0.85 7.0 7.0 7.0 6.0 1.0 0.95 0.85 半导体器件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 序车间号 名称 板跨板 板跨次梁(肋) 主梁间距梁间距组合值频遇值系数ψf 准永久值代表性设备单系数ψq 件自重(KN) 2表C.0.3 系数ψc 梁 ≥1.2≥2.0m ≥1.2m ≥2.0m m 1 半导2 体器件车间 3 6.0 5.0 5.0 4.0 8.0 6.0 6.0 5.0 10.0 8.0 8.0 6.0 5.0 4.0 3.0 1.0 0.95 0.85 14.0-18.0 1.0 0.95 0.85 9.0-12.0 1.0 0.95 0.85 4.0-8.0 4 4.0 4.0 3.0 3.0 3.0 1.0 0.95 0.85 ≤3.0 棉纺织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 板 序车间名号 称 主板跨板跨板跨板跨次梁(肋 2表C.0.4 准永频遇值系久值代表性设备 组合值系数ψf 系梁 数≥1.2m ≥2.0m ≥1.2m ≥2.0m 数ψc ψq 12.0 10.0 8.0 8.0 12.0 6.0 10.0 8.0 6.0 7.0 5.FA221A 0 4.0 4.0 FA201,203 1 15.梳棉间 0 2 粗纱间 细纱3 间、 络筒间 捻线间 整经间 有梭织织5 布间 剑杆织机 注: 机 FA401,415A,421 TJFA458A FA705,506,507A GA013,015 ESPERO FA705,721,762 0.8 0.8 0.7 ZC-L-180 D3-1000-180 (15.0) (10.0) (8.0) 6.0 (10.0) 5.0 5.0 5.0 5.0 4 8.0 6.0 6.0 5.0 4.0 12.5 6.5 6.5 5.5 4.4 GA615-150 GA615-180 18.0 9.0 10.0 6.0 4.5 GA731-190,733-190 TP600-200 SOMET-190 括号内的数值仅用于粗纱机机头部位局部楼面. 轮胎厂准备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车序间板跨号 名标准值(kN/m) 板 次梁板跨主(肋) 梁 10.0 组合值频遇值系准永久值系系数ψc 数ψf 数ψq 代表性设备 2表C.0.5 称 ≥1.2m ≥2.0m 1 准备14.0 14.0 12.0 1.0 0.95 0.85 炭黑加工投料 2 车间 10.0 8.0 8.0 6.0 1.0 0.95 0.85 化工原料加工配合、密炼机炼胶 粮食加工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kN/m) 板 序车间名号 称 板跨板跨板跨梁间距梁间距次梁 梁间距主组合值系梁 数ψc 2表C.0.6 频遇值系数ψf 12.0 JMN10拉丝机 MF011磨粉机 SX011准永久值系数ψq 代表性设备 ≥2.5≥3.0≥2.0m ≥2.0m ≥2.5m ≥3.0m m m 1 14.0 12.0 12.0 12.0 12.0 磨子间 12.0 12.0 2 12.0 10.0 9.0 10.0 9.0 8.0 9.0 麦间3 面及制粉粉车厂 间 0.95 5.0 5.0 4.0 5.0 4.0 4.0 4.0 振动筛 GF031擦麦机 GF011打麦机 吊平4 筛的顶层 5 洗麦车间 砻谷6 机及米碾米厂 车间 7 注: ①当拉丝车间不可能满布磨辊时,主梁活荷载可按10kN/m 1.0 2.0 2.0 2.0 6.0 6.0 6.0 6.0 0.85 SL011平筛 14.0 12.0 10.0 10.0 9.0 9.0 9.0 洗麦机 LG09胶7.0 6.0 5.0 5.0 4.0 4.0 4.0 辊砻谷机 组合清理筛 清理车间 4.0 3.0 3.0 4.0 3.0 3.0 3.0 2第904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904.1 基本雪压 在确定雪压时,观察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场地的代表性是指下述内容: --观察场地周围的地形为空旷平坦; --积雪的分布保持均匀; --设计项目地点应在观察场地的地形范围内,或它们具有相同的地形. 对于积雪局部变异特别大的地区,以及高原地形的山区,应予以专门调查和特殊处理. 雪压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的重量,单位以kN/m计.当气象台站有雪压记录时,应直接采用雪压数据计算基本雪压;当无雪压记录时,可间接采用积雪深度,按下式计算雪压: S=hρg(kN/m) 22 式中 h---积雪深度,指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m); 3 ρ---积雪密度(t/m) g---重力加速度,9.8m/s2 雪密度积雪深度,积雪时间和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有较大幅度的变异,对于无雪压直接记录的台站,可按地区的平均雪密度计算雪压. 基本雪压按D.3中规定的方法计算.历年最大雪压数据按每年7月份到次年6月份间的最大雪压采用. 904.2 基本风压 在确定风压时,观察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场地的代表性是指下述内容: --观测场地周围的地形为空旷平坦; --能反映本地区较大范围内的气象特点,避免局部地形和环境的影响. 风速观测数据资料应符合下述要求: 1.应全部取自自记式风速仪的记录资料,对于以往非自记的定时观察资料,均应通过适当修正后加以采用 2.风速仪高度与标准高度10m相差过大时,可按下式换算到标准高度的风速: υ=υz(Z/10) α 式中 Z---风速仪实际高度(m); υz---风仪观测风速(m/s) α---空旷不坦地区地面粗糙指数,取0.16. 使用风杯式测风仪时,必须考虑空气密度受温度,气压影响的修正,可按下述公式确定空气密度: ρ=0.001276/1+0.00366t(p-0.378e/100000)(t/m) 3 式中 t---空气温度(℃); p---气压(Pa); e---水汽压(Pa). 也可根据所在地的海拔高度z(m)按下述公式近似估算空气密度: ρ=0.00125e-0.0001z(t/m) 3 选取的年最大风速数据时,一般应有25年以上的资料;当无法满足时,至少不宜少于10年的风速资料. 基本风压应按D.3规定,在计算平均50年一遇的基本风速υ0后,按下式确定: ω0=1/2ρυ0 2 904.3 雪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 对雪压和风速的年最大值x均采用极值Ⅰ型的概率布,其分布函数为 F(x)=exp{-exp[-α(x-u)]} 式中 u---分布的位置参数,其分布的众值; α---分布和尺度参数. 分布的参数与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关系按下述在确定: α=1.28255/σ u=μ-0.57722/α 当由有限样本的均值x和标准差s作为μ和σ的近似估计时,取 α=C1/s u=x-C2/α 式中系数C1和C2 系数C1和C2 n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表D.3.2 n 60 70 80 90 100 250 500 1000 ∞ C1 1.17465 1.18536 1.19385 1.20649 1.20649 1.24292 1.25880 1.26851 1.28255 C2 0.55208 0.55477 0.55688 0.55860 0.56002 0.56878 0.57240 0.57450 0.57722 C1 0.9497 1.02057 1.06283 1.09145 1.11238 1.12847 1.14132 1.15185 1.16066 C2 0.4952 0.5182 0.52355 0.53086 0.53622 0.54034 0.54362 0.54630 0.54853 平均重现期为R的最大雪压和最大风速xR可按下式确定: xR=u-1ln/α[ln(R/R-1)] 全国各站台重现期为10年,50年和100年的雪压和风压值见附表D.4,其他重现期R的相应值可按下式确定: xR=x10+(x100)(lnR/ln10-1) 904.3 雪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 对雪压和风速的年最大值x均采用极值Ⅰ型的概率布,其分布函数为 F(x)=exp{-exp[-α(x-u)]} 式中 u---分布的位置参数,其分布的众值; α---分布和尺度参数. 分布的参数与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关系按下述在确定: α=1.28255/σ u=μ-0.57722/α 当由有限样本的均值x和标准差s作为μ和σ的近似估计时,取 α=C1/s u=x-C2/α 式中系数C1和C2 系数C1和C2 n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表D.3.2 n 60 70 80 90 100 250 500 1000 ∞ C1 1.17465 1.18536 1.19385 1.20649 1.20649 1.24292 1.25880 1.26851 1.28255 C2 0.55208 0.55477 0.55688 0.55860 0.56002 0.56878 0.57240 0.57450 0.57722 C1 0.9497 1.02057 1.06283 1.09145 1.11238 1.12847 1.14132 1.15185 1.16066 C2 0.4952 0.5182 0.52355 0.53086 0.53622 0.54034 0.54362 0.54630 0.54853 平均重现期为R的最大雪压和最大风速xR可按下式确定: xR=u-1ln/α[ln(R/R-1)] 全国各站台重现期为10年,50年和100年的雪压和风压值见附表D.4,其他重现期R的相应值可按下式确定: xR=x10+(x100)(lnR/ln1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第904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904.4 全国各城市的雪压和风压值 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 风压(kN/m) 省市名 城市名 海拔高度 (m) n=1n=5n=100 0 0 n=10 n=50 n=100 22附表D.4 雪压(kN/m) 雪荷载准 永久值系 数分区 北京 天津市 54.0 0.30.40 5 0.50 0.25 0.40 0.45 Ⅱ 3.3 0.30.50 0 0.60 0.25 0.40 0.45 Ⅱ 天津 塘沽 上海 重庆 3.2 0.40.50 5 0.60 0.20 0.35 0.40 Ⅱ 石家庄市 2.8 0.40.50 5 0.60 0.10 0.20 0.25 Ⅲ 259.1 0.20.45 0 0.45 80.5 0.20.35 5 0.40 0.20 0.30 0.35 Ⅱ 蔚县 909.5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Ⅱ 邢台市 76.8 0.20.30 0 0.35 0.25 0.35 0.40 Ⅱ 丰宁 河 北 围场 659.7 0.30.40 0 0.45 0.15 0.25 0.30 Ⅱ 842.8 0.30.45 5 0.50 0.20 0.30 0.35 Ⅱ 张家口市 724.2 0.30.55 5 0.60 0.15 0.25 0.30 Ⅱ 怀来 536.8 0.20.35 5 0.40 0.15 0.20 0.25 Ⅱ 承德市 377.2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Ⅱ 遵化 54.9 0.30.40 0 0.45 0.25 0.40 0.50 Ⅱ 青龙 227.2 0.20.35 0 0.35 0.25 0.40 0.45 Ⅱ 秦皇岛市 2.1 0.30.45 5 0.50 0.15 0.25 0.30 Ⅱ 霸县 9.0 0.20.45 0 0.45 0.20 0.30 0.35 Ⅱ 唐山市 27.8 0.30.40 0 0.45 0.20 0.35 0.40 Ⅱ 乐亭 10.5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Ⅱ 保定市 17.2 0.30.40 0 0.45 0.20 0.35 0.40 Ⅱ 饶阳 18.9 0.30.30 5 0.40 0.20 0.30 0.35 Ⅱ 沧州市 9.6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Ⅱ 黄骅 6.6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Ⅱ 南宫市 27.4 0.20.35 5 0.40 0.15 0.25 0.30 Ⅱ 太原市 右玉 大同市 778.3 0.30.40 0 0.45 0.25 0.35 0.40 Ⅱ 1345.8 1067.2 5 5 0.20 0.30 0.35 Ⅱ 0.30.50.65 0.15 0.25 0.30 Ⅱ 河曲 861.5 0.30.50 0 0.60 0.20 0.30 0.35 Ⅱ 山 西 五寨 1401.0 0.30.40 0 0.45 0.20 0.25 0.30 Ⅱ 兴县 1012.6 0.20.45 5 0.55 0.20 0.25 0.30 Ⅱ 原平 828.2 0.30.50 0 0.60 0.20 0.30 0.35 Ⅱ 离石 950.8 0.30.40 5 0.50 0.20 0.30 0.35 Ⅱ 阳泉市 741.9 0.30.40 0 0.45 0.20 0.35 0.40 Ⅱ 榆社 1041.4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Ⅱ 隰县 1052.7 0.20.35 5 0.40 0.20 0.30 0.35 Ⅱ 介休 743.9 0.20.45 0 0.45 0.20 0.30 0.35 Ⅱ 临汾市 449.5 0.20.45 0 0.45 0.15 0.25 0.30 Ⅱ 长冶县 991.8 0.30.50 0 0.60 运城市 376.0 0.30.40 0 0.45 0.15 0.25 0.30 Ⅱ 阳城 659.5 0.30.40 5 0.15 0.25 0.30 0.35 Ⅱ 呼和浩特 1063.0 额右旗拉布达林 牙克石市图里河 0.30.55 5 0.60 0.25 0.40 0.45 Ⅱ 581.4 0.30.55 0 0.60 0.35 0.45 0.50 Ⅰ 732.6 0.30.40 0 0.45 0.40 0.60 0.70 Ⅰ 满洲里市 661.7 0.50.60 5 0.70 0.20 0.30 0.35 Ⅰ 海拉尔市 610.2 鄂伦春小二沟 内 蒙 古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左0.40.65 5 0.75 0.35 0.45 0.50 Ⅰ 286.1 0.30.40 0 0.45 0.35 0.50 0.55 Ⅰ 554.2 0.40.65 0 0.65 0.25 0.40 0.45 Ⅰ 0.40.5642.0 0.60 0.25 0.35 0.40 Ⅰ 旗阿木古郎 0 5 牙克石市博克图 739.7 0.40.50 5 0.60 0.35 0.55 0.65 Ⅰ 扎兰屯市 306.5 科右翼前旗阿尔山 科右翼前旗索伦 0.30.40 0 0.45 0.35 0.55 0.65 Ⅰ 1027.4 0.30.55 0 0.55 0.45 0.60 0.70 Ⅰ 501.8 0.40.55 5 0.60 0.25 0.35 0.40 Ⅰ 乌兰浩特市 274.7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Ⅰ 东乌珠穆沁旗 838.7 0.30.55 5 0.65 0.20 0.30 0.35 Ⅰ 额济纳旗 940.50 额济纳旗拐子湖 阿左旗巴彦毛道 0.40.60 0 0.70 0.05 0.10 0.15 Ⅱ 960.0 0.40.55 5 0.60 0.05 0.10 0.10 Ⅱ 1328.1 0.40.50 5 0.60 0.05 0.10 0.15 Ⅱ 阿拉善右旗 1510.1 0.40.55 5 0.60 0.05 0.10 0.10 Ⅱ 二连浩特市 964.7 0.50.65 5 0.70 0.15 0.25 0.30 Ⅱ 那仁宝力格 1181.6 0.40.50 0.50 5 0.70.60 0.20 0.30 0.35 Ⅰ 达茂旗满都拉 1225.2 5 0.85 0.15 0.20 0.25 Ⅱ 阿巴嘎旗 1126.1 0.30.55 0 0.55 0.25 0.35 0.40 Ⅰ 苏尼特左旗 1111.4 乌拉特后旗海力素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 百灵庙 0.40.50 0 0.55 0.25 0.35 0.40 Ⅰ 1509.6 0.40.55 0 0.55 0.10 0.15 0.20 Ⅱ 1288.0 0.40.65 0 0.65 0.20 0.30 0.35 Ⅱ 1376.6 0.50.70 5 0.85 0.25 0.35 0.40 Ⅱ 四子王旗 1490.1 0.40.60 0 0.70 0.30 0.45 0.55 Ⅱ 化德 杭锦后旗陕坝 包头市 1482.7 0.40.75 5 0.85 0.15 0.25 0.30 Ⅱ 1056.7 0.30.40 5 0.50 0.15 0.20 0.25 Ⅱ 1067.2 0.30.55 5 0.60 0.15 0.25 0.30 Ⅱ 集宁市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 1419.3 0.40.60 0 0.70 0.25 0.35 0.40 Ⅱ 1031.8 0.30.55 0 0.55 0.5 0.10 0.15 Ⅱ 临河市 1039.3 0.30.50 0 0.60 0.15 0.25 0.30 Ⅱ 鄂托克旗 1380.3 0.30.55 5 0.65 0.15 0.20 0.20 Ⅱ 东胜市 1460.4 0.30.50 0 0.60 0.25 0.35 0.40 Ⅱ 阿腾席连 1329.3 0.40.50 0 0.55 0.20 0.30 0.35 Ⅱ 巴彦浩特 1561.4 西乌珠穆沁旗 0.40.60 0 0.70 0.15 0.20 0.25 Ⅱ 995.9 0.40.55 5 0.60 0.30 0.40 0.45 Ⅰ 扎鲁特鲁北 265.0 巴林左旗林东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Ⅱ 484.4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Ⅱ 锡林浩特市 989.5 0.40.50 5 0.60 0.25 0.40 0.45 Ⅰ 林西 799.0 0.40.65 0 0.70 0.25 0.40 0.45 Ⅰ 开鲁 241.0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Ⅱ 通辽市 178.5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Ⅱ 多伦 翁牛特旗乌丹 赤峰市 敖汉旗宝国图 沈阳市 1245.4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Ⅰ 631.8 0.20 0.30 0.35 Ⅱ 571.1 0.30.50 5 0.65 0.20 0.30 0.35 Ⅱ 400.5 0.40.50 0 0.55 0.25 0.40 0.45 Ⅱ 42.8 0.40.50 5 0.60 0.30 0.50 0.55 Ⅰ 彰武 辽 宁 阜新市 79.4 0.30.45 5 0.50 0.20 0.30 0.35 Ⅱ 144.0 0.40.60 0 0.70 0.25 0.40 0.45 Ⅱ 开原 98.2 0.30.40 5 0.50 0.30 0.40 0.45 Ⅰ 清原 234.1 0.20.45 0 0.45 0.35 0.50 0.60 Ⅰ 朝阳市 建平县叶柏寿 黑山 169.2 0.40.50 5 0.60 0.30 0.45 0.55 Ⅱ 421.7 0.30.30 5 0.40 0.25 0.35 0.40 Ⅱ 37.5 0.40.65 5 0.75 0.30 0.45 0.50 Ⅱ 锦州市 65.9 0.40.60 0 0.70 0.30 0.40 0.45 Ⅱ 鞍山市 77.3 0.30.50 0 0.60 0.30 0.40 0.45 Ⅱ 本溪市 185.2 0.30.45 5 0.50 0.40 0.55 0.60 Ⅰ 抚顺市章党 118.5 0.30.40 5 0.50 0.35 0.45 0.50 Ⅰ 桓仁 240.3 0.20.35 0 0.35 0.35 0.50 0.55 Ⅰ 绥中 15.3 0.20.45 0 0.45 0.25 0.35 0.40 Ⅱ 兴城市 8.8 0.30.45 5 0.50 0.20 0.30 0.35 Ⅱ 营口市 盖县熊草河口 本溪县草河口 岫岩 3.3 0.40.60 0 0.70 0.30 0.40 0.45 Ⅱ 20.4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Ⅱ 233.4 0.20.45 5 0.55 0.35 0.55 0.60 Ⅰ 79.3 0.30.40 5 0.50 0.35 0.50 0.55 Ⅱ 宽甸 260.1 0.30.50 0 0.60 0.40 0.60 0.70 丹东市 15.1 0.30.55 5 0.65 0.30 0.40 0.45 Ⅱ 瓦房店市 29.3 0.30.55 0 0.55 0.20 0.30 0.35 Ⅱ 新金县皮口 43.2 0.30.55 0 0.55 0.25 0.30 0.35 Ⅱ 庄河 34.8 0.30.55 0 0.55 0.25 0.35 0.40 Ⅱ 大连市 91.5 0.40.60 5 0.75 0.25 0.40 0.45 Ⅱ 长春市 236.8 0.40.65 5 0.75 0.25 0.35 0.40 Ⅰ 白城市 155.4 0.40.65 5 0.75 0.15 0.20 0.25 Ⅱ 乾安 146.3 0.30.45 5 0.50 0.15 0.20 0.25 Ⅱ 前郭尔罗斯 134.7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Ⅱ 通榆 149.5 0.30.55 0 0.55 0.15 0.20 0.25 Ⅱ 长岭 扶余市三岔河 双辽 189.3 0.30.40 5 0.50 0.15 0.20 0.25 Ⅱ 196.6 0.30.55 5 0.65 0.20 0.30 0.35 Ⅰ 114.9 0.30.55 0 0.55 0.20 0.30 0.35 Ⅰ 四平市 吉 磐石县烟筒林 山 吉林市 164.2 0.40.50 5 0.60 0.20 0.35 0.40 Ⅰ 271.6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Ⅰ 183.4 0.40.50 0 0.55 0.30 0.45 0.50 Ⅰ 晈河 295.0 0.30.40 5 0.50 0.40 0.65 0.75 Ⅰ 敦化市 523.7 0.30.40 5 0.50 0.30 0.50 0.60 Ⅰ 梅河口市 339.9 0.30.40 0 0.45 0.30 0.45 0.50 Ⅰ 桦甸 263.8 0.30.40 0 0.45 0.40 0.65 0.75 Ⅰ 靖宇 549.2 0.20.35 5 0.40 0.40 0.65 0.70 Ⅰ 抚松县东岗 774.2 0.30.40 0 0.45 0.60 0.90 1.05 Ⅰ 延吉市 176.8 0.30.55 0 0.55 0.35 0.55 0.65 Ⅰ 通化市 402.9 0.30.50 0 0.60 0.50 0.80 0.90 Ⅰ 浑江市临江 332.7 0.20.30 0 0.35 0.45 0.70 0.80 Ⅰ 集安市 177.7 0.20.30 0 0.35 0.45 0.70 0.80 Ⅰ 长白 1016.7 0.30.45 5 0.50 0.40 0.60 0.70 Ⅰ 哈尔滨市 142.3 0.30.55 5 0.65 0.30 0.45 0.50 Ⅰ 漠河 296.0 0.20.35 5 0.40 0.50 0.65 0.70 Ⅰ 塔河 296.0 0.20.35 5 0.40 0.50 0.65 0.70 Ⅰ 新林 494.6 0.20.35 5 0.40 0.40 0.50 0.55 Ⅰ 呼玛 177.4 0.30.50 0 0.60 0.35 0.45 0.50 Ⅰ 加格达奇 371.7 0.20.35 5 0.40 0.40 0.55 0.60 Ⅰ 黑河市 166.4 0.30.55 0 0.55 0.45 0.60 0.65 Ⅰ 嫩江 黑 龙 江 北安市 孙吴 242.2 0.40.50 5 0.60 0.40 0.55 0.60 Ⅰ 234.5 0.40.60 0 0.70 0.40 0.55 0.60 Ⅰ 269.7 0.30.50 0 0.60 0.40 0.55 0.60 Ⅰ 克山 234.6 0.30.40 5 0.50 0.30 0.50 0.55 Ⅰ 富裕 162.4 0.30.40 0 0.45 0.25 0.35 0.40 Ⅰ 齐齐哈尔 145.9 0.30.45 5 0.50 0.25 0.40 0.45 Ⅰ 海伦 239.2 0.30.55 5 0.65 0.30 0.40 0.45 Ⅰ 明水 249.2 0.30.45 5 0.50 0.25 0.40 0.45 Ⅰ 伊春市 240.9 0.20.35 5 0.40 0.45 0.60 0.65 Ⅰ 鹤岗市 227.9 0.30.40 0 0.45 0.45 0.65 0.70 Ⅰ 富锦 64.2 0.30.40 5 0.50 0.35 0.45 0.50 Ⅰ 泰来 149.5 0.30.40 5 0.50 0.20 0.30 0.35 Ⅰ 绥化市 179.6 0.30.55 5 0.65 0.35 0.50 0.60 Ⅰ 安达市 149.3 0.30.55 5 0.65 0.20 0.30 0.35 Ⅰ 铁力 210.5 0.20.35 5 0.40 0.50 0.75 0.85 Ⅰ 佳木斯市 81.2 0.40.60 5 0.75 0.45 0.65 0.70 Ⅰ 依兰 100.1 0.40.65 5 0.75 宝清 83.0 0.30.40 0 0.45 0.35 0.50 0.55 Ⅰ 通河 108.6 0.30.55 0 0.55 0.50 0.75 0.85 Ⅰ 尚志 189.7 0.30.55 5 0.60 0.40 0.55 0.60 Ⅰ 鸡西市 233.6 0.40.50 5 0.65 0.45 0.65 0.75 Ⅰ 虎林 100.2 0.30.45 5 0.50 0.50 0.70 0.80 Ⅰ 牡丹江市 241.4 0.30.55 0 0.55 0.40 0.60 0.65 Ⅰ 绥芬河市 496.7 0.40.60 0 0.70 0.40 0.55 0.60 Ⅰ 济南市 51.6 0.30.40 5 0.50 0.20 0.30 0.35 Ⅱ 德州市 21.2 0.30.40 5 0.50 0.20 0.35 0.40 Ⅱ 惠民 山 东 寿光县羊角沟 龙口市 11.3 0.40.50 0 0.55 0.25 0.35 0.40 Ⅱ 4.4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Ⅱ 4.8 0.40.65 0 0.65 0.25 0.35 0.40 Ⅱ 烟台市 46.7 0.40.50 5 0.60 0.30 0.40 0.45 Ⅱ 威海市 荣成市成山头 莘县朝城 46.6 0.40.65 5 0.75 0.30 0.45 0.50 Ⅱ 47.7 0.60.70 0 0.75 0.25 0.40 0.45 Ⅱ 42.7 0.30.45 5 0.50 0.25 0.35 0.40 Ⅱ 泰安市泰山 1533.7 0.60.85 5 0.95 0.40 0.55 0.60 Ⅱ 泰安市 128.8 0.30.40 0 0.45 0.20 0.35 0.40 Ⅱ 淄博市张店 34.0 0.30.40 0 0.45 0.30 0.45 0.50 Ⅱ 沂源 304.5 0.30.30 5 0.40 0.20 0.30 0.35 Ⅱ 潍坊市 44.1 0.30.40 0 0.45 0.25 0.35 0.40 Ⅱ 莱阳市 30.5 0.30.40 0 0.45 0.15 0.25 0.30 Ⅱ 青岛市 76.0 0.40.65 0 0.70 0.15 0.20 0.25 Ⅱ 海阳 65.2 0.40.50 5 0.60 0.10 0.15 0.15 Ⅱ 荣城市石岛 33.7 0.40.50 5 0.65 0.10 0.15 0.15 Ⅱ 菏泽市 49.7 0.20.45 0 0.45 0.20 0.30 0.35 Ⅱ 兖州 51.7 0.20.45 0 0.45 0.25 0.35 0.45 Ⅱ 临沂 87.9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Ⅱ 日照市 16.1 0.30.40 0 0.45 莒县 107.4 0.20.35 5 0.40 0.20 0.35 0.40 Ⅱ 南京市 江 苏 8.9 0.20.45 0 0.45 0.40 0.65 0.75 Ⅱ 徐州市 41.0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Ⅱ 赣榆 2.1 0.30.40 5 0.50 0.25 0.35 0.40 Ⅱ 盱眙 34.5 0.20.35 5 0.40 0.20 0.30 0.35 Ⅱ 淮阳市 17.5 0.20.45 0 0.45 0.25 0.40 0.45 Ⅱ 射阳 2.0 0.30.40 0 0.45 0.15 0.20 0.25 Ⅲ 镇江 26.5 0.30.40 0 0.45 0.25 0.35 0.40 Ⅲ 无锡 6.7 0.30.40 5 0.50 0.30 0.40 0.45 Ⅲ 泰州 6.6 0.20.45 0 0.45 0.25 0.35 0.40 Ⅲ 连云港 3.7 0.30.55 5 0.65 0.25 0.40 0.45 Ⅱ 盐城 3.6 0.20.45 5 0.55 0.20 0.35 0.40 Ⅲ 高邮 5.4 0.20.45 0 0.45 0.20 0.30 0.40 Ⅲ 东台市 4.3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Ⅲ 南通市 5.3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Ⅲ 启东县吕泗 5.5 0.30.55 0 0.55 0.10 0.20 0.25 Ⅲ 常州市 5.3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Ⅲ 溧阳 7.2 0.20.45 0 0.45 0.30 0.50 0.55 Ⅲ 吴县东山 17.5 0.30.40 5 0.50 0.25 0.40 0.45 Ⅲ 杭州市 临安县天目山 浙 江 41.7 0.30.40 5 0.50 0.30 0.45 0.50 Ⅲ 0.100.160.180 0 5 1505.9 0.50.75 0 0.80 Ⅱ 平湖县乍浦 5.4 0.30.45 5 0.50 0.25 0.35 0.40 Ⅲ 慈溪市 7.1 0.30.40 5 0.50 0.25 0.35 0.40 Ⅲ 嵊泗 79.6 0.81.35 0 1.55 嵊泗县嵊山 124.6 0.91.55 0 1.75 舟山市 35.7 0.50.80 5 1.00 0.30 0.50 0.60 Ⅲ 金华市 62.6 0.20.35 5 0.40 0.35 0.55 0.65 Ⅲ 嵊县 104.3 0.20.45 0 0.50 0.35 0.55 0.65 Ⅲ 宁波市 4.2 0.30.50 0 0.60 0.20 0.30 0.35 Ⅲ 象山县石浦 128.4 0.71.25 0 1.40 0.20 0.30 0.35 Ⅲ 衢州市 66.9 0.20.35 5 0.40 0.30 0.50 0.60 Ⅲ 丽水市 60.8 0.20.30 0 0.35 0.30 0.45 0.50 Ⅲ 龙泉 临海市括苍山 温州市 198.4 0.20.30 0 0.35 0.35 0.55 0.65 Ⅲ 1383.1 0.60.90 0 1.05 0.40 0.60 0.70 Ⅲ 6.0 0.30.65 0 0.70 0.25 0.35 0.40 Ⅲ 椒江市洪家 1.3 椒江市下大陈 0.30.55 5 0.65 0.20 0.30 0.35 Ⅲ 86.2 0.91.40 0 1.65 0.25 0.35 0.40 Ⅲ 玉环县坎门 95.9 0.71.20 0 1.45 0.20 0.35 0.40 Ⅲ 瑞安市北麂 42.3 0.91.65 0 1.90 合肥市 27.9 0.20.35 5 0.40 0.40 0.60 0.70 Ⅱ 砀山 安 徽 43.2 0.20.35 5 0.40 0.25 0.40 0.45 Ⅱ 毫州市 37.7 0.20.45 5 0.55 0.25 0.40 0.45 Ⅱ 宿县 25.9 0.20.45 0 0.50 0.25 0.40 0.45 Ⅱ 寿县 22.7 0.20.35 5 0.40 0.30 0.50 0.55 Ⅱ 蚌埠市 18.7 0.20.35 5 0.40 0.30 0.45 0.55 Ⅱ 滁县 25.3 0.20.35 5 0.40 0.25 0.40 0.45 Ⅱ 六安市 60.5 0.20.30 5 0.40 0.35 0.55 0.60 Ⅱ 霍山 68.1 0.20.30 5 0.40 0.40 0.60 0.65 Ⅱ 巢县 22.4 0.20.35 5 0.40 0.40 0.60 0.50 Ⅱ 安庆市 19.8 0.20.45 0 0.45 0.20 0.35 0.40 Ⅲ 宁国 89.4 0.20.35 5 0.40 0.30 0.50 0.55 Ⅲ 黄山 1840.4 0.50.70 0 0.80 0.35 0.45 0.50 Ⅲ 黄山市 阜阳市 南昌市 142.7 0.20.35 5 0.40 0.30 0.45 0.50 Ⅲ 30.6 46.7 0 5 0.35 0.55 0.60 Ⅱ 0.30.40.55 0.30 0.45 0.50 Ⅲ 修水 146.8 0.20.30 0 0.35 0.25 0.40 0.50 Ⅲ 宜春市 131.3 0.20.30 0 0.35 0.25 0.35 0.45 Ⅲ 吉安 76.4 0.20.35 0 0.35 0.25 0.35 0.45 Ⅲ 宁冈 江 西 遂川 263.1 0.20.30 0 0.35 0.30 0.45 0.50 Ⅲ 126.1 0.20.30 0 0.35 0.30 0.45 0.55 Ⅲ 赣州市 123.8 0.20.30 0 0.35 0.20 0.35 0.40 Ⅲ 九江 36.1 0.20.35 5 0.40 0.30 0.40 0.45 Ⅲ 庐山 1164.5 0.40.50 5 0.60 0.55 0.75 0.85 Ⅲ 波阳 40.1 0.20.45 0 0.45 0.35 0.60 0.70 Ⅲ 景德镇市 61.5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Ⅲ 樟树市 30.4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Ⅲ 贵溪 51.2 0.20.30 0 0.35 0.35 0.50 0.60 Ⅲ 玉山 116.3 0.20.30 0 0.35 0.20 0.35 0.40 Ⅲ 南城 80.8 0.20.35 0 0.35 0.20 0.35 0.40 Ⅲ 广昌 143.8 0.20.30 0 0.35 0.30 0.45 0.50 Ⅲ 寻乌 303.9 0.20.35 0 0.35 福州市 83.8 0.40.70 0 0.85 邵武市 铅山县七仙山 浦城 191.5 0.20.30 0 0.35 0.25 0.35 0.40 Ⅲ 1401.9 0.50.75 0 0.80 0.40 0.60 0.70 Ⅲ 276.9 0.20.30 0 0.35 0.35 0.55 0.70 Ⅲ 建阳 196.9 0.20.35 5 0.40 0.35 0.50 0.55 Ⅲ 建瓯 福 建 154.9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Ⅲ 福鼎 36.2 0.30.75 0 0.90 泰宁 342.9 0.20.30 0 0.35 0.30 0.50 0.60 Ⅲ 南平市 125.6 0.20.30 5 0.45 福鼎县台山 106.6 0.71.05 0 1.10 长汀 310.0 0.20.30 5 0.40 0.15 0.25 0.30 Ⅲ 上杭 197.9 0.20.35 0 0.35 永安市 206.0 0.20.45 0 0.45 龙岩市 德化县九仙山 屏南 342.3 0.20.30 5 0.45 1653.5 0.60.80 0 0.90 0.25 0.40 0.50 Ⅲ 896.5 0.20.30 0 0.35 0.25 0.45 0.50 Ⅲ 平潭 32.4 0.71.35 0 1.60 崇武 21.8 0.50.85 0 0.90 厦门市 139.4 0.50.80 0 0.90 东山 53.3 0.81.20 5 1.45 西安市 397.5 0.20.35 5 0.40 0.20 0.25 0.30 Ⅱ 榆林市 1057.5 0.20.45 0 0.45 0.20 0.25 0.30 Ⅱ 吴旗 1272.6 0.20.45 0 0.50 0.15 0.20 0.20 Ⅱ 横山 1111.0 0.30.40 0 0.45 0.15 0.25 0.30 Ⅱ 绥德 929.7 0.30.40 0 0.45 0.20 0.35 0.40 Ⅱ 延安市 陕 西 957.8 0.20.35 5 0.40 0.15 0.25 0.30 Ⅱ 长武 1206.5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Ⅱ 洛川 1158.3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Ⅱ 铜川市 978.9 0.20.30 5 0.40 0.15 0.20 0.25 Ⅱ 宝鸡市 612.4 0.20.30 5 0.40 0.15 0.20 0.25 Ⅱ 武功` 447.8 0.20.30 5 0.40 0.20 0.25 0.30 Ⅱ 华阴县华山 2064.9 0.40.50 0 0.55 0.50 0.70 0.75 Ⅱ 略阳 794.2 0.20.35 5 0.40 0.10 0.15 0.15 Ⅲ 汉中市 508.4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Ⅲ 佛坪 1087.7 0.20.35 0 0.35 0.15 0.25 0.30 Ⅲ 商州市 742.2 0.20.35 0 0.35 0.20 0.30 0.35 Ⅱ 镇安 693.7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石泉 484.9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安康市 290.8 0.30.40 5 0.50 0.10 0.15 0.20 Ⅲ 兰州市 1517.2 0.20.30 0 0.35 0.10 0.15 0.20 Ⅱ 吉诃德 966.5 0.40.55 5 0.60 安西 1170.8 0.40.50 5 0.60 0.10 0.20 0.25 Ⅱ 酒泉市 1477.2 0.40.50 5 0.60 0.20 0.30 0.35 Ⅱ 张威市 1482.7 0.30.50 0 0.60 0.05 0.10 0.15 Ⅱ 武威市 1530.9 0.30.55 5 0.65 0.15 0.20 0.25 Ⅱ 民勤 甘 肃 乌鞘岭 1367.0 0.40.50 0 0.55 0.05 0.10 0.10 Ⅱ 3045.1 0.30.45 0 0.45 0.35 0.55 0.60 Ⅱ 景泰 1630.5 0.20.45 0 0.45 0.35 0.55 0.60 Ⅱ 靖远 1398.2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Ⅱ 临夏市 1917.0 0.20.30 0 0.35 0.15 0.25 0.30 Ⅱ 临洮 1886.6 0.20.30 0 0.35 0.30 0.50 0.55 Ⅱ 华家岭 2450.6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Ⅱ 环县 1255.6 0.20.30 0 0.35 0.15 0.25 0.30 Ⅱ 平凉市 1346.6 0.20.35 0 0.35 0.15 0.25 0.30 Ⅱ 西峰镇 1421.0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Ⅱ 玛曲 3471.4 0.20.35 0 0.35 0.15 0.20 0.25 Ⅱ 夏河县合作 2910.0 0.20.35 0 0.35 0.25 0.40 0.45 Ⅱ 武都 1079.1 0.20.35 5 0.40 0.05 0.10 0.15 Ⅲ 天水市 马宗山 敦煌 玉门市 1141.7 0.20.30 5 0.40 0.15 0.20 0.25 Ⅱ 1962.7 1139.0 1526.0 0 5 0.10 0.15 0.20 Ⅱ 0.10 0.15 0.20 Ⅱ 0.15 0.20 0.25 Ⅱ 0.05 0.10 0.15 Ⅱ 0.05 0.10 0.15 Ⅱ 0.15 0.20 0.25 Ⅱ 0.10 0.15 0.20 Ⅱ 0.15 0.20 0.25 Ⅱ 0.20 0.30 0.35 Ⅱ 0.10 0.15 0.20 Ⅱ 金塔县鼎新 1177.4 高台 山丹 永昌 榆中 会宁 岷县 银川市 1332.2 1764.6 1976.1 1874.1 2012.2 2315.0 1111.4 0.40.60.75 0.15 0.20 0.25 Ⅱ 惠农 陶乐 中卫 1091.0 0.40.65 5 0.70 0.05 0.10 0.10 Ⅱ 1101.6 1225.7 0 5 0.05 0.10 0.10 Ⅱ 0.30.40.50 0.05 0.10 0.15 Ⅱ 宁 夏 中宁 1183.3 0.30.30 5 0.40 0.10 0.15 0.20 Ⅱ 盐池 1347.8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Ⅱ 海源 1854.2 0.20.35 0 0.35 0.25 0.40 0.45 Ⅱ 同心 1343.9 0.20.30 0 0.35 0.10 0.10 0.15 Ⅱ 固原 1753.0 0.20.35 5 0.40 0.30 0.40 0.45 Ⅱ 西吉 1916.5 0.20.30 0 0.35 0.15 0.20 0.20 Ⅱ 西宁市 2261.2 0.20.35 5 0.40 0.15 0.20 0.25 Ⅱ 茫崖 3138.5 0.30.40 0 0.45 0.05 0.10 0.10 Ⅱ 冷湖 祁连县野牛沟 祁连 格尔木市小灶火 大柴旦 2733.0 0.40.50 5 0.60 0.05 0.10 0.10 Ⅱ 3180.0 0.30.40 0 0.45 0.15 0.20 0.20 Ⅱ 2787.4 0.30.30 5 0.40 0.10 0.15 0.15 Ⅱ 2767.0 0.30.40 0 0.45 0.05 0.10 0.10 Ⅱ 3173.2 0.30.40 0 0.45 0.10 0.15 0.15 Ⅱ 德令哈市 2918.5 0.20.35 5 0.40 0.10 0.15 0.20 Ⅱ 刚察 青 海 3301.5 0.20.35 5 0.40 0.20 0.25 0.30 Ⅱ 门源 2850.0 0.20.35 5 0.40 0.15 0.25 0.30 Ⅱ 格尔木市 2807.6 都兰县诺木洪 都兰 0.30.40 0 0.45 0.10 0.20 0.25 Ⅱ 2790.4 0.30.55 0 0.60 0.05 0.10 0.10 Ⅱ 3191.1 0.30.40 5 0.55 0.20 0.25 0.30 Ⅱ 乌兰县茶卡 3087.6 0.20.35 5 0.40 0.15 0.20 0.25 Ⅱ 共和县恰 2835.0 0.20.35 5 0.40 0.10 0.15 0.15 Ⅱ 贵德 2237.1 0.20.35 0 0.35 0.05 0.10 0.10 Ⅱ 民和 唐古拉山五道梁 兴海 1813.9 0.20.30 0 0.35 0.10 0.10 0.15 Ⅱ 4612.2 0.30.45 5 0.50 0.20 0.25 0.30 Ⅱ 3323.2 0.20.35 5 0.40 0.15 0.20 0.20 Ⅱ 同德 3289.4 0.20.35 0 0.35 0.20 0.30 0.35 Ⅱ 泽库 格尔木市托河 治多 3662.8 0.20.35 0 0.35 0.30 0.40 0.45 Ⅱ 4533.1 0.40.50 0 0.55 0.25 0.35 0.40 Ⅰ 4179.0 0.20.35 0 0.35 0.15 0.20 0.25 Ⅱ 杂多 4066.4 0.20.35 5 0.40 0.20 0.25 0.30 Ⅰ 曲麻莱 4231.2 0.20.35 5 0.40 0.15 0.25 0.30 Ⅰ 玉树 3681.2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Ⅱ 玛多 称多县清水河 4273.3 0.30.40 0 0.45 0.25 0.35 0.40 Ⅰ 4415.4 0.20.35 0 0.35 0.20 0.25 0.30 Ⅰ 达日县吉迈 3967.5 0.20.35 5 0.40 0.20 0.25 0.30 Ⅰ 河南 3500.0 0.20.45 0 0.45 0.20 0.25 0.30 Ⅱ 久治 3628.5 0.20.30 0 0.35 0.10 0.20 0.30 Ⅱ 班玛 3750.0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Ⅱ 昂欠 3643.7 0.20.35 0 0.35 0.10 0.20 0.25 Ⅱ 祁连县托勒 3367.0 玛沁县仁峡姆 0.30.40 0 0.45 0.20 0.25 0.30 Ⅱ 4211.1 0.30.30 5 0.40 0.15 0.25 0.30 Ⅰ 乌鲁木齐市 917.9 0.40.60 0 0.70 0.60 0.80 0.90 Ⅰ 阿勒泰市 735.3 新 疆 博乐市阿拉山口 284.8 0.40.70 0 0.85 0.85 1.25 1.40 Ⅰ 0.91.35 5 1.55 0.20 0.25 0.25 Ⅰ 克拉玛依市 427.3 0.60.95 0 1.00 0.20 0.30 0.35 Ⅰ 伊宁市 662.5 0.40.60 0 0.70 0.70 1.00 1.15 Ⅰ 昭苏 乌鲁木齐县达板城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 吐鲁番市 1851.0 0.20.45 0 0.45 0.55 0.75 0.85 Ⅰ 1103.5 0.50.85 0 0.90 0.15 0.20 0.20 Ⅰ 2458.0 0.20.35 5 0.40 0.45 0.65 0.75 Ⅰ 34.5 0.50.80 5 1.00 0.15 0.20 0.25 Ⅱ 阿克苏市 1103.8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Ⅱ 库车 1099.0 0.30.55 0 0.60 0.15 0.25 0.30 Ⅱ 库尔勒市 931.5 0.30.40 5 0.50 0.15 0.25 0.30 Ⅱ 乌恰 2175.7 0.20.35 5 0.40 0.35 0.50 0.60 Ⅱ 喀什市 1288.7 0.30.55 5 0.65 0.30 0.45 0.50 Ⅱ 阿合市 1984.9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Ⅱ 皮山 1375.4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Ⅱ 和田 1374.6 0.20.45 0 0.45 0.10 0.20 0.25 Ⅱ 民丰 民丰县安的河 于田 1409.3 0.20.30 0 0.35 0.10 0.15 0.15 Ⅱ 1262.8 0.20.30 0 0.35 0.05 0.05 0.05 Ⅱ 1422.0 0.20.30 0 0.35 0.10 0.15 0.15 Ⅱ 哈密 哈巴河 吉木乃 福海 富蕴 塔城 737.2 0.40.60 0 0.70 0.15 0.20 0.25 Ⅱ 532.6 984.1 500.9 807.5 534.9 0.55 0.75 0.85 Ⅰ 0.70 1.00 0.15 Ⅰ 0.30 0.45 0.50 Ⅰ 0.65 0.95 1.05 Ⅰ 0.95 1.35 1.55 Ⅰ 0.25 0.40 0.45 Ⅰ 和布克赛尔 1291.6 青河 托里 北塔山 温泉 精河 乌苏 石家子 蔡家湖 奇台 巴仑台 1218.2 1077.8 1653.7 1354.6 320.1 478.7 442.9 440.5 793.5 1752.5 0 5 0.55 0.80 0.90 Ⅰ 0.55 0.75 0.85 Ⅰ 0.55 0.65 0.70 Ⅰ 0.35 0.45 0.50 Ⅰ 0.20 0.30 0.35 Ⅰ 0.40 0.55 0.60 Ⅰ 0.50 0.70 0.80 Ⅰ 0.40 0.50 0.55 Ⅰ 0.55 0.75 0.85 Ⅰ 0.20 0.30 0.35 Ⅱ 0.20 0.30 0.35 Ⅱ 0.05 0.10 0.10 Ⅱ 0.15 0.20 0.25 Ⅱ 0.20 0.30 0.35 Ⅱ 0.15 0.25 0.30 Ⅱ 0.35 0.50 0.55 Ⅱ 0.10 0.15 0.20 Ⅱ 0.05 0.10 0.15 Ⅱ 0.05 0.10 0.10 Ⅱ 0.10 0.15 0.15 Ⅱ 0.10 0.15 0.20 Ⅱ 0.15 0.25 0.30 Ⅱ 0.15 0.20 0.25 Ⅱ 0.10 0.15 0.20 Ⅱ 0.10 0.15 0.15 Ⅱ 七角井 库米什 焉耆 拜城 轮台 922.4 1055.8 1229.2 976.1 吐尔格特 3504.4 巴楚 柯坪 阿拉尔 1116.5 1161.8 1012.2 铁干里克 846.0 若羌 塔吉克 莎车 且末 红柳河 郑州市 888.3 3090.9 1231.2 1247.5 1700.0 110.4 0.30.40.50 0.25 0.40 0.45 Ⅱ 安阳市 75.5 0.20.45 5 0.55 0.25 0.40 0.45 Ⅱ 新乡市 河 南 72.7 0.30.40 0 0.45 0.20 0.30 0.35 Ⅱ 三门峡市 410.1 0.20.45 0 0.45 0.15 0.20 0.25 Ⅱ 卢氏 568.8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Ⅱ 孟津 323.3 0.30.40 5 0.50 0.30 0.40 0.50 Ⅱ 洛阳市 137.1 0.20.45 0 0.45 0.25 0.35 0.40 Ⅱ 栾川 750.1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Ⅱ 许昌市 66.8 0.30.40 0 0.45 0.25 0.40 0.45 Ⅱ 开封市 72.5 0.30.40 5 0.50 0.20 0.30 0.35 Ⅱ 西峡 250.3 0.20.35 5 0.40 0.20 0.30 0.35 Ⅱ 南阳市 129.2 0.20.35 5 0.40 0.30 0.45 0.50 Ⅱ 宝丰 136.4 0.20.35 5 0.40 0.20 0.30 0.35 Ⅱ 西华 52.6 0.20.45 5 0.55 0.30 0.45 0.50 Ⅱ 驻马店市 82.7 0.20.45 0 0.45 0.30 0.45 0.50 Ⅱ 信阳市 114.5 0.20.35 5 0.55 0.65 0.55 0.65 Ⅱ 商丘市 50.1 0.20.30 5 0.45 0.30 0.45 0.50 Ⅱ 固始 57.1 0.20.30 5 0.40 0.35 0.50 0.60 Ⅱ 武汉市 23.3 0.20.35 5 0.40 0.30 0.50 0.60 Ⅱ 郧县 201.9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Ⅱ 房县 434.4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老河口市 湖 北 枣阳市 90.0 0.20.30 0 0.35 0.25 0.35 0.40 Ⅱ 125.5 0.20.45 0 0.45 0.25 0.40 0.45 Ⅱ 巴东 294.5 0.10.35 0 0.35 0.15 0.20 0.25 Ⅲ 钟祥 65.8 0.20.30 5 0.25 0.25 0.35 0.40 Ⅱ 麻城市 59.3 0.20.30 5 0.35 0.45 0.35 0.55 Ⅱ 恩施市 巴东县绿葱坡 五峰县 457.1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Ⅲ 1819.3 0.30.30 5 0.40 0.55 0.75 0.85 Ⅲ 908.4 0.20.30 0 0.35 0.25 0.35 0.40 Ⅲ 宜昌市 133.1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江陵县荆州 32.6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Ⅱ 天门市 34.1 0.20.30 0 0.35 0.25 0.35 0.45 Ⅱ 来凤 459.5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Ⅲ 嘉鱼 36.0 0.20.30 5 0.45 0.25 0.35 0.40 Ⅲ 英山 123.8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Ⅲ 黄石市 19.6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Ⅲ 长沙市 44.9 0.20.35 5 0.40 0.30 0.45 0.50 Ⅲ 桑植 322.2 0.20.30 0 0.35 0.25 0.35 0.40 Ⅲ 石门 116.9 0.20.35 0 0.35 0.25 0.35 0.40 Ⅲ 南县 36.0 0.20.45 0 0.50 0.30 0.45 0.50 Ⅲ 岳阳市 湖 南 吉首市 53.0 0.20.45 0 0.50 0.35 0.55 0.65 Ⅲ 206.6 0.20.30 0 0.35 0.55 0.30 0.35 Ⅲ 沅陵 151.6 0.20.30 0 0.35 0.20 0.35 0.40 Ⅲ 常德市 35.0 0.20.45 0 0.50 0.30 0.50 0.60 Ⅱ 安化 128.3 0.20.30 0 0.35 0.30 0.45 0.50 Ⅱ 沅江市 36.0 0.20.45 0 0.45 0.35 0.55 0.65 Ⅲ 平江 106.3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Ⅲ 芷江 雪峰山 邵阳市 272.2 0.20.30 0 0.35 0.25 0.35 0.45 Ⅲ 1404.9 248.6 0 0 0.50 0.75 0.85 Ⅱ 0.20.30.20 0.30 0.30 0.35 Ⅲ 双峰 100.0 0.20.30 0 0.35 0.25 0.40 0.45 Ⅲ 南岳 1265.9 0.60.70 5 0.85 0.45 0.65 0.75 Ⅲ 通道 341.0 0.20.30 0 0.35 0.15 0.25 0.30 Ⅲ 武岗 341.0 0.20.30 0 0.35 0.15 0.30 0.35 Ⅲ 零陵 172.6 0.20.45 0 0.45 0.15 0.25 0.30 Ⅲ 衡阳市 103.2 0.20.45 0 0.45 0.20 0.35 0.40 Ⅲ 道县 192.2 0.20.35 5 0.40 0.45 0.20 0.25 Ⅲ 郴州市 184.9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广州市 6.6 0.30.50 0 0.60 南雄 133.8 0.20.30 0 0.35 连县 97.6 0.20.30 0 0.35 韶关 广 东 佛岗 69.3 0.20.30 5 0.45 67.8 0.20.30 0 0.35 连平 214.5 0.20.30 0 0.35 梅县 87.8 0.20.30 0 0.35 广宁 56.8 0.20.30 0 0.35 高要 7.1 0.30.50 0 0.60 河源 40.6 0.20.30 0 0.35 惠阳 22.4 0.30.55 5 0.60 五华 120.9 0.20.30 0 0.35 汕头市 1.1 0.50.80 0 0.95 惠来 12.9 0.40.75 5 0.90 南澳 7.2 0.50.80 0 0.95 信宜 84.6 0.30.65 0 0.70 罗定 53.3 0.20.30 0 0.35 台山 32.7 0.30.55 5 0.65 深圳市 18.2 0.40.75 5 0.90 汕尾 4.6 0.50.80 5 1.00 湛江市 25.3 0.50.80 5 0.95 阳江 23.3 0.40.75 0 0.80 电白 台山县上川岛 徐闻 11.8 0.40.75 0 0.80 21.5 0.71.05 5 1.20 67.9 0.40.75 5 0.90 南宁市 广 西 73.1 0.20.35 5 0.40 桂林市 164.4 0.20.30 0 0.35 柳州市 96.8 0.20.30 0 0.35 蒙山 145.7 0.20.30 0 0.35 贺山 108.8 0.20.30 0 0.35 百色市 173.5 0.20.45 5 0.55 靖西 739.4 0.20.30 0 0.35 桂平 42.5 0.20.30 0 0.35 梧州市 114.8 0.20.30 0 0.35 龙州 128.8 0.20.30 0 0.35 灵山 66.0 0.20.30 0 0.35 玉林 81.8 0.20.30 0 0.35 东兴 18.2 0.40.75 5 0.90 北海市 15.3 0.40.75 5 0.90 涠州岛 55.2 0.71.00 0 1.15 海口市 14.1 0.40.75 5 0.90 东方 8.4 0.50.85 5 1.00 儋县 168.7 0.40.70 0 0.85 琼中 海 南 琼海 250.9 0.30.40 5 0.55 24.0 0.50.80 5 1.05 三亚市 5.5 0.50.80 5 1.05 陵水 13.9 0.50.80 5 1.05 西沙岛 4.7 1.01.85 0 2.20 珊瑚岛 4.0 0.71.10 0 1.30 成都市 506.1 0.20.30 0 0.35 0.10 0.10 0.15 Ⅲ 石渠 4200.0 0.20.35 0 0.35 0.30 0.45 0.50 Ⅱ 若尔盖 3439.6 0.20.35 0 0.35 0.30 0.40 0.45 Ⅱ 甘孜 3393.5 0.30.45 5 0.50 0.25 0.40 0.45 Ⅱ 都江堰市 706.7 0.20.30 5 0.35 0.15 0.25 0.30 Ⅲ 绵阳市 470.8 0.20.30 0 0.35 雅安市 627.6 0.20.30 0 0.35 0.10 0.20 0.20 Ⅲ 资阳 357.0 0.20.30 0 0.35 康定 四 川 2615.7 0.30.30 5 0.40 0.30 0.50 0.55 Ⅱ 汉源 795.9 0.20.30 0 0.35 九龙 2987.3 0.20.30 0 0.35 0.15 0.20 0.20 Ⅲ 越西 1659.0 0.20.35 0 0.35 0.15 0.20 0.20 Ⅲ 昭觉 2132.4 0.20.35 0 0.35 0.25 0.35 0.40 Ⅲ 雷波 1474.9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宜宾市 340.8 0.20.30 0 0.35 盐源 2545.0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西昌市 1590.9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会理 1787.1 0.20.30 0 0.35 万源 674.0 0.20.30 0 0.35 0.50 0.10 0.15 Ⅲ 阆中 382.6 0.20.30 0 0.35 巴中 358.9 0.20.30 0 0.35 达县市 310.4 0.20.30 5 0.45 奉节 607.3 0.20.35 5 0.40 0.20 0.35 0.40 Ⅲ 遂宁市 278.2 0.20.30 0 0.35 南充市 309.3 0.20.30 0 0.35 梁平 454.6 0.20.30 0 0.35 万县市 186.7 0.10.35 0 0.35 内江市 347.1 0.20.45 0 0.50 涪陵市 273.5 0.20.30 0 0.35 泸州市 334.8 0.20.30 0 0.35 叙永 德格 色达 道孚 阿坝 马尔康 红原 小金 松潘 新龙 理塘 稻城 峨眉山 金佛山 贵 州 贵阳市 377.5 0.20.30 0 0.35 3201.2 3893.9 2957.2 3275.1 2664.4 3491.6 2369.2 2850.7 3000.0 3948.9 3727.7 3047.4 1905.9 1074.3 0 0 0.15 0.20 0.25 Ⅱ 0.30 0.40 0.45 Ⅱ 0.15 0.20 0.25 Ⅱ 0.25 0.40 0.45 Ⅱ 0.15 0.25 0.30 Ⅱ 0.25 0.40 0.45 Ⅱ 0.10 0.15 0.15 Ⅱ 0.20 0.30 0.35 Ⅱ 0.10 0.15 0.15 Ⅱ 0.35 0.50 0.60 Ⅱ 0.20 0.30 0.35 Ⅲ 0.40 0.50 0.55 Ⅱ 0.35 0.50 0.60 Ⅱ 0.20.30.35 0.10 0.20 0.25 Ⅲ 威宁 2237.5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Ⅲ 盘县 151.2 0.20.35 5 0.40 0.25 0.35 0.45 Ⅲ 桐梓 972.0 0.20.30 0 0.35 0.10 0.15 0.20 Ⅲ 习水 1180.2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Ⅲ 毕节 1510.6 0.20.30 0 0.35 0.15 0.25 0.30 Ⅲ 遵义市 湄潭 思南 843.9 0.20.30 0 0.35 0.10 0.15 0.20 Ⅲ 791.8 416.3 0 0 0.15 0.20 0.25 Ⅲ 0.20.30.35 0.10 0.20 0.25 Ⅲ 铜仁 黪西 安顺市 279.7 0.20.30 0 0.35 0.20 0.30 0.35 Ⅲ 1251.8 1392.9 0 0 0.15 0.20 0.25 Ⅲ 0.20.30.35 0.20 0.30 0.35 Ⅲ 凯里市 三穗 兴仁 720.3 0.20.30 0 0.35 0.15 0.20 0.25 Ⅲ 610.5 1378.5 0 0 0.20 0.30 0.35 Ⅲ 0.20.30.35 0.20 0.35 0.40 Ⅲ 罗甸 独山 榕江 昆明市 440.3 0.20.30 0 0.35 1013.3 285.7 1891.4 0 0 0.20 0.30 0.35 Ⅲ 0.10 0.15 0.20 Ⅲ 0.20.30.35 0.20 0.30 0.35 Ⅲ 德钦 云 南 3485.0 0.20.35 5 0.40 0.60 0.90 1.05 Ⅱ 贡山 1591.3 0.20.30 0 0.35 0.50 0.85 1.00 Ⅱ 中甸 3276.1 0.20.30 0 0.35 0.50 0.80 0.90 Ⅱ 维西 2325.6 0.20.30 0 0.35 0.40 0.55 0.65 Ⅲ 昭通市 1949.5 0.20.35 5 0.40 0.15 0.25 0.30 Ⅲ 丽江 2393.2 0.20.35 0 0.35 0.20 0.30 0.35 Ⅲ 华坪 1244.8 0.20.35 5 0.40 会泽 2109.5 0.20.35 5 0.40 0.25 0.35 0.40 Ⅲ 腾冲 1654.6 0.20.30 0 0.35 泸水 1804.9 0.20.30 0 0.35 保山市 1653.5 0.20.30 0 0.35 大理市 1990.5 0.40.65 5 0.75 元谋 1120.2 0.20.35 5 0.40 楚雄市 1772.0 0.20.30 5 0.40 曲靖市沾益 1898.7 0.20.35 0 0.35 0.25 0.40 0.45 Ⅲ 瑞丽 776.6 0.20.30 0 0.35 景东 1162.3 0.20.30 0 0.35 玉溪 1636.7 0.20.30 0 0.35 宜良 1532.1 0.20.45 0 0.50 泸西 1704.3 0.20.35 0 0.35 孟定 511.4 0.20.45 0 0.45 临沧 1502.4 0.20.30 0 0.35 澜沧 1054.8 0.20.30 0 0.35 景洪 552.7 0.20.40 0 0.50 思茅 1302.1 0.20.45 5 0.55 元江 400.9 0.20.35 0 0.35 勐腊 631.9 0.20.30 0 0.35 江城 1119.5 0.20.40 0 0.50 蒙自 1300.7 0.20.35 0 0.35 屏边 1414.1 0.20.30 0 0.35 文山 1271.6 0.20.30 0 0.35 广南 1249.6 0.20.35 5 0.40 拉萨市 3658.0 0.20.30 0 0.35 0.10 0.15 0.15 Ⅲ 班戈 4700.0 0.30.55 5 0.65 0.20 0.25 0.30 Ⅰ 安多 4800.0 0.40.75 5 0.90 0.20 0.30 0.35 Ⅰ 那曲 4507.0 0.30.40 5 0.50 0.30 0.40 0.45 Ⅰ 日喀则市 3836.0 0.20.30 0 0.35 0.10 0.15 0.15 Ⅲ 乃东县泽当 3551.7 西 藏 隆子 3860.0 0.20.30 0 0.35 0.10 0.15 0.15 Ⅲ 0.30.40 5 0.50 0.10 0.15 0.20 Ⅲ 索县 4022.8 0.20.45 0 0.45 0.20 0.25 0.30 Ⅰ 昌都 3306.0 0.20.30 0 0.35 0.15 0.20 0.20 Ⅱ 林芝 葛尔 改则 普兰 申扎 3000.0 0.20.35 5 0.40 0.10 0.15 0.15 Ⅲ 4278.0 4414.9 3900.0 4672.0 0.10 0.15 0.15 Ⅰ 0.20 0.30 0.35 Ⅰ 0.50 0.70 0.80 Ⅰ 0.15 0.20 0.20 Ⅰ 当雄 尼木 聂拉木 定日 江孜 错那 帕里 丁青 波密 察隅 台北 4200.0 3809.4 3810.0 4300.0 4040.0 4280.0 4300.0 3873.1 2736.0 2327.6 8.0 0 0 0.25 0.35 0.40 Ⅱ 0.15 0.20 0.25 Ⅲ 1.85 2.90 3.35 Ⅰ 0.15 0.25 0.30 Ⅱ 0.10 0.10 0.15 Ⅲ 0.50 0.70 0.80 Ⅲ 0.50 0.70 0.80 Ⅱ 0.25 0.35 0.40 Ⅱ 0.25 0.35 0.40 Ⅲ 0.35 0.55 0.65 Ⅲ 0.40.70.85 新竹 8.0 0.50.80 0 0.95 宜兰 9.0 1.11.80 5 2.30 台中 78.0 0.50.80 0 0.90 花莲 14.0 0.40.70 0 0.85 嘉义 台 湾 马公 20.0 0.50.80 0 0.95 22.0 0.81.35 0 1.55 冈山 10.0 0.50.85 0 0.95 台东 10.0 0.60.95 0 1.05 恒春 24.0 0.71.00 5 1.20 阿里山 2406.0 0.20.35 5 0.40 台南 14.0 0.60.80 5 1.00 香港 香 港 横澜岛 澳 50.0 0.80.90 0 0.95 55.0 0.91.25 5 1.40 57.0 0.70.80.90 门 5 5 附录E: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905.1 高耸结构 一般情况 T1=(0.007~0.013)H () 钢结构可高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取低值. 具体结构 1.烟囱 1)高度不超过60m的砖烟囱: T1=0.23+0.22×10H/d -22 2)高度不超过15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 T1=0.41+0.10×10H/d -22 3)高度超过150m,但低于21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 T=0.53+0.08×10H/d -22 式中 H---烟囱高度(m) d---烟囱1/2高度处的外径(m); 1)圆柱(筒)基础塔(塔壁不大于30mm) 当H2/D0<700时 T1=0.35+0.85×10H/D0 -32(E.1.2.1) 当H/D0≥700时 2 T1=0.25+0.99×10H/D0 -32(E.1.2.2) 式中 H---从基础底板或基顶面至设备塔顶面的总高度(m); D0---设备塔的外径(m);对变直径塔,可按各段高度为权.取外径的加权平均值. (a)圆柱基础塔;(b)圆筒基础塔;(c)方形(板式)框架基础 塔 ;(d)环形框架基础塔 2)框架基础塔(塔壁厚不大于30mm) T1=0.56+0.40×10H/D0 -32(E.1.2.3) 3)塔壁厚大于30mm的各类设备塔架的基本自振周期应按有关理论公式计算. 4)当若干塔由平台连成一排时,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1可采用主塔(即周期最长的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值;平行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1可采用主塔基本振周期乘以折减系数0.9. 905.2 高层建筑 一般情况 1.钢结构T1=(0.10~0.15)n 2.钢筋混凝土结构T1=(0.05~0.10)n (E.2.1.1) (E.2.1.2) 式中 n---建筑层数 具体结构 1.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剪结构 T1=0.25+0.53×10H/3√B -32(E.2.1.3)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T1=0.03+0.03H/3√B (E.2.1.4) 式中 H---房屋总高度(m); B---房屋宽度(m). 附录F:结构振型系数的近似值第906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906.1 结构振型系数按实际工程由结构动力学计算得出.在此仅给出截面沿高度不变的两类结构第1至第4的振型系数和截面沿高度规律变化的高耸结构第1振型系数的近似值.在一般情况下,对顺风向响应可仅考虑第1型的影响,对横风向的共振响应,应验算 第1至第4振型的频率,因此列出相应的前4个振型系数. 高耸结构的振型系数 相对高度 z/H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表F.1.1 振型序号 1 0.02 0.06 0.14 0.23 0.34 0.46 0.59 0.79 0.86 1.00 2 -0.09 -0.30 -0.53 -0.68 -0.71 -0.59 -0.32 0.07 0.52 1.00 3 0.23 0.61 0.76 0.53 0.02 -0.48 -0.66 -0.40 0.23 1.00 4 -0.39 -0.75 -0.43 0.32 0.71 0.33 -0.40 -0.64 -0.05 1.00 表F.1.2 高层建筑的振型系数 相对高度 z/H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 0.02 0.08 0.17 0.27 0.38 0.45 0.67 0.74 2 -0.09 -0.03 -0.50 -0.68 -0.63 -0.48 -0.18 0.17 振型序号 3 0.22 0.58 0.70 0.46 -0.03 -0.49 -0.63 -0.34 4 -0.38 -0.73 -0.40 0.33 0.68 0.29 -0.47 -0.62 0.9 1.0 0.86 1.00 0.58 1.00 0.27 1.00 -0.02 1.00 表F.1.3 高耸结构的第1振型系数 相对高度 z/H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高耸结构 BH/B0=1.0 0.02 0.06 0.14 0.23 0.34 0.46 0.59 0.79 0.86 1.00 0.8 0.6 0.4 0.2 0.01 0.03 0.07 0.13 0.21 0.31 0.45 0.61 0.80 1.00 0.02 0.01 0.01 0.06 0.05 0.04 0.12 0.11 0.09 0.21 0.19 0.16 0.32 0.29 0.26 0.44 0.41 0.37 0.57 0.55 0.51 0.71 0.69 0.66 0.86 0.85 0.83 1.00 1.00 1.0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执行规范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