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年12月Dec.
2017
No. 12
DOI:10.13718/. c
nki
.x
sxb
.2017.12.027
地方高校转型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
机
械
设
计
制
造
及
其
自
动
化
专
业
为
例
!
强华,肖定寿,郑瑞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合川401524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日益 成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分析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问 依据陶行知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
模式的要求,提出了四维度实践教学体系,论述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作法和实践效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 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5471(2017)12 - 0166 - 06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是迫不及待.然而,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 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构建适合 本地区、本专业的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育部还专门 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 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地方本科院校应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 能型人才,以加快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转型高校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转型高校应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专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 新创业能力,大力发展地方普通本科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按照这一要求,有一些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及行业需求,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Q3].有学者基于学生特点,通过构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以能力为本位并 兼顾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Q5].还有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文献'一8]探讨了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教师指导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实习效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通过优化 教师队伍结构,从而为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至今还未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是重 庆市仅有的两所地方普通民办本科高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38所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试点的高校之一,机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也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重点专业.如何根据本地区、本 校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将依据陶
①收稿日期& 2016 - 08 -30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3158)#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项目(16CRKXJ06). 作者简介&强华(1976 -),女,陕西宝鸡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研究.
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探讨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 建,论述其具体作法,最后介绍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实践效果.
1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尽管有所加强,但并未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表现在&
1.1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 业设计.但是,只有少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有课程实验,多数专业课程没有涉及实验内容,课程设计也 限于基础课程和少数的专业课,各门实践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不大,每门课程只是由指导教师独立考核成 绩,而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实验及设计内容比较单一,创新实践活动几乎为零,学生的技能培训基本没 有,因此,很有必要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1.2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置及实施手段存在问题
首先,实践课时偏少.实践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差较远.第二,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且陈旧.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机械类技术的更新也日益加快,但是,在机械类专 业实践教学中,却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中依然采用一贯老旧的知识内容,创新性匮乏,学生所学 到的机械技术几乎无法在企业里得到应用,课程实验中实验的设置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实验, 更谈不上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设计内容存在设计题目单一,缺少对学生创新性、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严重脱离.例如&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通常是设计牛头刨床的传动机构,机械设计课 程设计选题通常是进行各类减速器的设计.从学生的设计情况来看,有的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减速器的图 纸,或者经过几届学生的设计,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从高年级的同学获得设计图纸,因此,设计方案与结 果雷同度高,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也很难培养出严谨的工程设计态度.另外,也表现出有 的学生遇到课程设计中的问题或者略为接近工程一点的问题时就朿手无策.第三,实践教学方法落后,考 核内容及方法不尽合理.在原有的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老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基本上是 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按照老师的方法去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实践考核内容一般是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 考核学生实践能力为辅,考核的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创 新能力的考核.
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相当丰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重要一点是“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在《陶
行知文集》中的“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 “教学做合一5 “教与学要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理
O
B
(认为“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
学的是学生5强调“事怎么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需在水里学,若不下水, 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5 “一个活动 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事,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 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依据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这就要 求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把大社会、大自然当作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从根 本上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弄清原理,掌握技能技巧,进而用实践来 检验理论.
3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构建的依据、要解决的问题和如何构建这3个问题.
3.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依据
我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在 “应用型”主流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地 方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
3.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着重要解决教和学的问题,包括: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何人教?首先是教什么和学什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的特点,合理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及实践活动.通 过认知实践、课程实践、综合性课程设计以及职业能力综合性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教师从介绍本专 业相关应用及所需专业知识、指导相关课程实验及综合性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企业实践活动等方 面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调控者,不但要教学生如何完成每一个实践活动,更要教 学生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要勤于实践、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 系的整体认识,发展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二是如何教和如何学?实践教学不只是分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外的实践教 学和活动,甚至是创业实践.
教学方法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作指导,形 成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突破传统教育旧的三中心(教师中 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范畴.此外,还应该实践创新教学法的“六个原则”,即①以问题为主线;②以 综合为导向#③培养兴趣#④注重转化#⑤鼓励突破#⑥重实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尤其应重 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等)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信息检索等.
第三、何人教?实践性教学内容既需要学者型教师,也需要技术技能型教师来教.应该根据实践的实 际需求及师资状况,确定哪些内容模块可以由学者型教师担任,哪些内容模块应该由技术技能型教师 担任.
3.3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构建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11],教学体系就是在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下,为了具体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 理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设置的课程要求,开展有效教学的体系,包 括用什么形式来组织这些课程的教学,各种课程的内容之间的比例和衔接关系、各种课程的各内容之间进 行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实践条件等.依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机械专业应 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需要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采取 “实验课程重设计—
仿真教学重理解—
专业实习不间断—
工程设计不断线”四维度形式的实践教学体
系,具体如表1所示.在这种四维度形式中,实验实训、实习环节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40% 以上.
表1
维度
实践内容
四维度实践教学
具体项目
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基
1
课程实验
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传动与控制、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加工
技术仿真、机械CAD/CAM等.
机械零件测绘、机械软件的实训、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 计、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设计、制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知实习(专业见习)、机械制造技能的实训(金工实习,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实 习)、毕业实习.
课程创新教育、学术创新活动、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专业技能培训须修满4个学 分以上.
2
课程设计与
毕业设计实习实训
3
4
3.3.1
科技创新
第一维度的课程实验
加大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课程的教学,
因为理论知识是技术操作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获得 更大的收获.例如,对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其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按1:1配置,实践表 明,改革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新实验内容并充实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 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保证实验质量,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占总实验课程40%以上.
3.3.2
第二维度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完成一门专业课程后的一个综合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为 毕业设计做好铺垫.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培养学生 的工程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机械专业是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试点专业之一,目标定位为培养在工业企 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领域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课 程设计的选题一般来自合作企业的一线项目,这样就能使学生与企业密切联系起来.制造综合课程设计是 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等课程之后进行的为期2周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了解C
AD/CA
M
D
/CAM
)”、“数控加工技术”
及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已有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设计进行整合,整个课程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主要体现学生工艺设计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能体现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另外,结合教师的 科研工作,不断丰富课程设计的对象和内容,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设计方式,采取小 组形式,便于团队协作的锻炼.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行业生产和社会实际,体现专业技术技能 综合训练的要求,至少有50%以上毕业设计(论文)是通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 中
.
3.3.3第三维度的实习实训
实习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习)—
机械制造技能的实训(金工实习,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实
毕业实习.在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保证4年的实习不间断,而且每个实
习各有侧重点.在大一下学期进行认知实习,主要的形式有:企业的技术专家举行讲座、校内的实习基地 或校外机械制造加工厂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应用现状,帮助学生认知机械、增加工程背景知识,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实践动手能力衔接问题.在二年级进行机械制造技能的训练,包括传统 的加工训练和现代制造生产的训练,在这个训练中,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在保证所有的 学生掌握主要工种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一阶段的实习对于机械专 业学生今后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竞赛和机械创新大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 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本 行业先进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从工程实践中获取实践知识和增强劳动观念、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针对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企业效益和实习条件、实习经费等多方面的综合因 素,教学上采取传统企业和高新企业相结合,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现场实习和视频学 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程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并获得专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因此,这 就要求转型高校需要配备有理论知识较深,同时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这样才有可能使学 生在实习实训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了更好地完成毕 业设计,同时配置一个毕业实习,要求学生选择与自己毕业课题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在所有的实习中, 对于每个实习都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实习计划,并且在每次实习之前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因为,实习不同 于理论教学,必须在实习动员时让学生清楚它的特点、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3. 3. 4
第四维度创新部分
鉴于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活动,对于学生自身的 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在课程实验中增加一些创新实验外,另一个就是通过建立创新学分、搭建 创新平台、组织学科竞赛、定期开展科技活动等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某些实 践技能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需要通过多种形势的创新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才能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实践表明,通过参加市
级及国家级的机械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增强了 学生的组织及沟通能力.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参与整个设计过程,通过调查并收集信息、小组讨论、确 定实施方案、完成设计作品.在完成这项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 力、操作技能等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4
具体作法和实践效果
可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来实现教学任务.首先,通过认知实践,让学生到企业或实验室参观,老师讲 解专业相关的应用情况、所涉及到的主要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方向和未来可 能的发展状况等信息.然后是课程实践,通过调查报告或仿真软件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体 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再次是综合性课程设计,在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课程实验之后,以“项目”的 形式布置给学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和调控者,积极帮助学生亲身参与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 一个过程,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勤于实践、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技能、 能力和科学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学习和发展.最后是职业能力形成的综合性实践,让学生走进企业实际运作 场所,结合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师只是给 予适当的指导,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为今后走进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提升相应 的教学配套设施及质量监控体系也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中,通过结合地方与行业发展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建立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把 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近3年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械专业学生在参加重庆市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 合能力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多项,申请专利2项,学生获得数控车床操作证、数控铣床操作证、 钳工操作证和机械设计工程师(二维、三维)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0%.近3 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基础”课 程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 点建设专业,金工实验室被评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四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为机械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均应积极参与和投人,在今后的教学 实践中,应不断深化和完善,在实践中完成创新已成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参考文献:
[1]闫学军,王雷震.“3 + 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成人教育,2015(20): 32 — 34.
严文娟,贺国权.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6% 21 — 24.']朱星彬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之实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6): 31 — 33.']张艳芳,原二保.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2016, 36(9): 27 — 29.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11 —14.
']强华,肖定寿.《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1(6):
204 — 206.
[7] 丁淑辉,钟佩思,王海霞.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5(7): 37 — 38.']叶丰,毛锡锋.机械类金工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亚太教育,2016(1): 143 —143.']韩伏彬,董建梅.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职教论坛,2016(2): 11 —13.'0]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6.
[1]李森,陈晓端.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教育理论与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in Local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Major
QIANG
Hua,
XIAO Ding-shou,
ZHENG Rui-lun
College of Electromechan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Hechuan Chongqing 401524, , , , China
Abstract: T
mentingtom
he
c u
onstructionniversity
of p
racticalorder
t
eachingdapt
s
ystem
is a
the
n
i
mportant
p
art
of t
ofolvein
ransformational
d
evelop
of l
ystem
ocal
.
In
to a l a
to
niversity
t
requirementshink
d
theuring
he
new
times
s h u
as
b
ecome
a p
roblem
t t
hathe
ocal
u m
ust
a
bout
a
nd
s t t
ransforming a
ppliedniversity
.
Based
onnalysisrder
of
training
current
p
roblemspractical
technology
teach
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and
in o t
to a
t
he
in
novative
t l
alentsof
a
pplication,
accordingof
t
oTaoXingzhiseducationhoughtbout
t
heunityof
t
eachingearninganddoingand
t
he
r
equest t al s
en t t raining modepecific
of l
and
ocal
univers i t y,four d
imensional
prac t i ce t ea
ching
sys t ems a
re
p
roposed,and
t he p s
ract i ce
effect
of pract i ce are
he
discussed
.
Practiceshowedthattheprac
bilityof
t
hetudentshasbeencultivatedbyconstructingcal
t s
cientificpractice
t
eachingsystems
.
Key words: lo
univers i t y; applied t
echnological
t
alents# practical
t
eachingsystem
责任编辑汤振金
撤稿申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0期刊登的署名王恒、郑笔耕的论文《基于RWT 和RELAX算法的多分量LFM信号参数估计》(页码:115 — 122页)为空军工程大学王星、周一鹏等 人的原创论文《基于RWT和RELAX的多分量LFM信号参数估计》成果。王恒、郑笔耕未经原作者 王星、周一鹏等人同意,擅自署名并发表该论文,编辑部经认真调查,已核实清楚。特此郑重声明:
1. 撤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0期刊登的王恒、郑笔耕的论文《基于RWT 和RELAX算法的多分量LFM信号参数估计》。
2. 王恒、郑笔耕擅自将他人研究成果署名发表,侵犯了原作者王星、周一鹏等人的著作权,严重违 反了学术道德规范,也违背了对我刊的诚信承诺。我们对这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示严正谴责。
3. 编辑部将及时联系中国知网(CNKI)等相关文献数据收录机构,全部删除该文的电子版。!我刊将与广大读者、作者密切配合,共同打击学术不端,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 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期刊的健康成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