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面砖施工方案(1)

来源:知库网


地面贴砖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施工图纸

1.2、本工程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等工程文件。

1.3、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工程检验及评定标准、设计指定图集: 二、材料要求

⑴水泥: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4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彩色水磨石,应采用白色或彩色水泥。同一单项工程地面,应使用同一个出厂批号的水泥。 ⑵砂子:中砂,通过0.63mm孔径的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特点,楼梯间采取从上往下的施工顺序,卫生间先立面后平面的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如下:

检验水泥、砂、砖质量 准备机具设备 铺抹结合层砂浆

3.2、施工准备:

3.2.1、施工前各相关工长要仔细看图,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图和设计变更中的细部技术要求。

3.2.2、施工前各部门要以书面形式作好详尽的施工质量、技术、安全交底,确保到达参与施工的每一位工人,并作好相关记录,及时解决施工队伍中间存在的疑问,确保对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掌握,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2.3、准备好地砖、勾逢材料(各材料必须有正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保证资料)、清扫基层等施工操作中各种必须的工具、用具、机械以及安全设施。

3.2.4、砖面层下的各层做法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3.2.5、样板间已经得到认可。

检查验收 铺砖 养护 勾缝

试验 排砖 技术交底 找标高 基底处理 选砖 1

3.3、材料准备:

3.3.1、施工前由相关工长配合技术部提出材料用量进场计划,材料部门提前三天组织所用的材料进场,并及时向试验员出具材料检验通知单。

3.3.2、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工作。 3.3.3、材料要求:

⑴水泥:砂浆用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用,并分规格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查实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⑵砂:用砂采用中粗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3%。 ⑶地砖:均有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抗压、抗折及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图案花纹正确,边角齐整,无翘曲、裂纹等缺陷。

3.4机具设备及作业条件

3.4.1、常用机具设备有:手推车、计量器、筛子、铁锹、大桶、小桶、钢尺、水平尺、橡皮锤、木抹子、铁抹子等。

3.4.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4.3、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4.4、竖向穿过地面的立管已安装完,如有防水层,管根已作防水处理。 3.4.5、门框已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 3.4.6、基层洁净,已作隐蔽验收。

3.4.7、对地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进行预选,浸水湿润晾干。

四、地面砖施工

4.1、基层处理:

施工前,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垃圾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把将浮浆清理干净。

4.2、找标高:

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水平标高控制线。 4.3、排砖:

将房间依照砖尺寸留逢大小,排出砖的放置位置,并在基层地面弹出十字控制线和分格线。排砖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避免出现面砖小于1/2边长的边角料。

2

4.6、铺设结合层砂浆:

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刷随铺设搅拌均匀的干硬性水泥砂浆。

4.7、铺砖

4.7.1、将砖放置在干拌料上,用橡皮锤找平,之后将砖拿起,在干拌料上浇适量素水泥浆,同时在砖背面涂厚度约1-3mm的素水泥膏,再将砖放置在找过平的干料上,用橡皮锤按标高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坐平坐正。

4.7.2、铺砖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十字控制砖,之后按照十字控制砖向四周铺设,并随时用2m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

4.8、养护

当砖面层铺贴完24h内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4.9、勾缝

当砖面层的强度达到可上人的时候,进行勾缝,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色的水泥膏或1:1水泥砂浆,要求缝清晰、顺直、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应低于砖面0.5-1mm,并做好养护和保护。

五、质量要求

(1)地砖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基层与面层结合牢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首先试铺,排列要适当,标高、坡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完毕1~2天后地砖用白水泥浆嵌缝。

(3)砖面层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4)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边角整齐、光滑,不得有小条砖。

(5)踢脚线表面应洁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一致。

(6)楼梯踏步和台阶板块的缝隙宽度应一致、齿角整齐;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防滑条应顺直。

(7)严格控制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铺砌之前应洒水,湿润基层,注意泛水坡度,不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应严密牢固,无渗漏。

3

(8)在管根或埋件部位应套裁,砖与管或埋件结合严密。

砖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4 5 项目 表面平整度 缝格平直 接缝高低差 踢脚线上口平直 板块间隙宽度 允许偏差(mm) 2 2 0.5 2 1 六、成品保护 (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定高的标准杆、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 (2)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不得因浇筑砂浆造成漏水、堵塞、破坏。 (3)砖面层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遮盖和拦挡,保持湿润,避免受侵害。当水泥砂浆结合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4)后续工程在砖面上施工时,必须进行遮盖、支垫,严禁直接在砖面上动火、焊接、和灰、调漆、支铁梯、搭脚手架等;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7.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人员分工

1、基层处理:清扫剔凿扬尘、噪音排放为重要环境因素,由罗志权全面负责 2、面层铺贴:水电能源消耗;砖切割噪音排放;砖切割粉尘排放。为重要环境因素,由罗志权全面负责

3、材料运输搅拌:搬水泥、砂扬尘排放;砂浆上料扬尘排放;材料运输车辆运输扬尘排放、噪音排放;施工机械噪音排放;施工机械清洗污水排放;紧急情况下产生的其他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由卢炬全面负责

7.2人员要求

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证,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有相应的驾驶证。 2、铺设砂浆的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知识。 3、仓库保管人员应掌握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和仓库管理知识。 7.3设备要求

1、选用施工需要噪音低、能耗低的搅拌机、电锯等机械设备。

检验方法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5m线和用钢尺检查 用钢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5m线和用钢尺检查 用钢尺检查 4

2、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维修时要使用接油盘,以防废油污染土地和地下水。

7.4过程控制要求

1、铺设地面砖前基层清理梯凿选定噪音的排放时间避开夜间清理剔凿。剔凿出来的垃圾要集中堆放,到一定数量时同意处理。

2、在拌和水泥砂浆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扬尘的排放。

3、瓷砖切割时,在施工现场选择适当场所进行,减少因切割而产生的噪音和扬尘排放,操作人员要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具。切割下来的边角余料要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要集中堆放、同统一处理。

4、在运输、堆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等必要措施。

5、运输、施工所有车辆、机械的废气、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6、电气装置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