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艺产业化是当今演艺活动的发展趋势,演艺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基础 上衍生出来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形式。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局限性明显, 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与演艺的文化内涵有直接的关系,演艺产业和文化产业能够发 生直接的互动,所以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就是对其包含的文化资进行优化,使之 否符合社会效益的管理。
关键词:演艺产业优化资源 一、我国演艺产业发展现状
1、 演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低
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产业的发展,演艺产业是我国新兴的文化产业 之一。然而,H前国内演出市场还不得不面对各种形式的走穴项在品质和规模上 部受到制约。各地方原有的演艺剧团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压力,限制了精品化发展 之路。加上成熟的经营人才奇缺,市场效率极低,演艺产业的经营效益普遍不高,限 制了持续发展。
2、 我国目前演艺产业链分布
产业体系不明晰也是中国演艺产业的缺陷,演艺市场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个产 业链按照产业关系分隔可划分为一一上、中、下游产业三块:
1上游产业,剧团、乐队、剧组等演艺团体和个人,是演艺作品诞生之源 2中游产业,票务、经纪、策划、包装、推广等中介,走向市场、大众的通道3 下
游产业,剧场、影院、文艺广场等演岀场所,实现价值,消费服务终端市场从演艺 产业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但同时任何一个环节得以
优化,都可带动其他环节联动发展。然而我国的这条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每个 环节的缺陷较多。
3、演艺产业的盈利方式单一
U前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盈利手段比较单一,主要的盈利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 个方
面:一是售票利润,在演艺活动中通过剧场、演出地点的票务满足演出的基本收 益,这是我国U前演艺产业盈利的基本形式也是普遍的形式。通过固定地点的固定 演岀和非固定地点的巡回演出的售票形式,主办方、演艺团体从中获得经
济效益。这种收益的形式是适用于各个演艺形式的,但是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就是单一的把收益寄托于演出的票务销售上,被动性强。
二是广告赞助收益,演艺产业的另一项主要收入在于企业的广告收益,但是从 实际的情况看,更多的收入应该是赞助收益。也就是在演出的冠名上做文章加以某 某企业的名字,以此来获取某场或巡回演出的利润,这种形式在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经 济效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广告赞助的收益明显,资金回笼快,是演艺产业经济效益 的一个来源,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收益的U的性强,功利性明显,赞助的企业为 了追求自身企业的广告效应的最大化,往往只会出钱赞助“明星、大腕”对于普通 的商业演艺演出时不会出作岀大手笔投资的,所以广告赞助的效益的不是所有的演 出都能获得的。从某种方面也不利于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化。
二、演艺产业经济效益管理的核心
1、资源优化时经济效益管理的关键
经济效益的获取是通过某种利益的满足来取得的,和所有产业一样,只有满足 了公众的需要才能在经济效益上看到汇报。要对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使之 持续化,并推动产业发展就要明确获取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中,资源最优配置原则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任 何产业要提高综合效益,就要把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合理利用。用有限资源满足 公众递增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从事产业的经营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筹划,巧 妙组合,综合利用,以取得增产和节约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了社会资源;既包 括技术资源,乂包括经济资源。只有在产业发展和创造效益中优化这些资源,是各种 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另外,资源的优化还体现在资源的优势替代上,资源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以 此为基础安排生产,满足社会递增的需求和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发生资源间即生产要 素的替代问题。为此要运用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方法,通过调整要素比重改变生产要 素投入的组合比例,以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
2、演艺产业资源优化的含义
在演艺产业中的资源主要就是来自产业上中下游的各种相关的资源,主要分为 软性资源和硕件资源。软性资源就是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就是各个演
出的场所的建设和发展。从这另方面看,演艺产业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要的 产业,所以软性资源的优化是演艺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演艺的节口优化 了、演岀的过程优化了才能使公众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硬件设施的跟进和发 展。这一系列的发展都要靠经济效益管理中的资源优化来实现。
三、演艺产业的经济管理主要措施
1、对演艺产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完全企业化。
现在,不少地方的演艺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限制了经济效益的获取。很多演艺 单位基本上还是从讣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他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要求。积极发展演艺产业,必须结合经营体制改革,加快经营者结构调整的步伐。要 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老资源,开拓新领域。发展与新技术结合的新兴 演艺产业,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使演艺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这种惜况下,具备市场条件的营利性演艺团体要逐步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 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各类演艺性质的企业,逐 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 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有计划、 有步骤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运作 手段,组建和培育演艺产业集团。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跨 地区、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产业集团,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 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在实践中,注意培养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要发 展演艺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人才资源的竞 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本在各个产业领域内的流动不断加快。要想发展演艺产业,并 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 理的演艺产业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特别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 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为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积蓄人力资本。
3、 与新兴科技接轨,在演艺产业发展中借助更先进的舞台效果和传媒技术。
高科技的利用是满足公众需要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公众欣赏的审美观和科技的 发展是分不开的。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和技术,使公众要求舞台效果达到更高的标 准,已达到对身心的刺激和震撼。反观,演艺产业的重要获益手段就是演出,不论是 剧场还是其他的演艺场所对于演出现场的气氛营造和对观众的感官刺激都是不可缺 少的,只有打动观众的演出才是有市场的、有效益的。所以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中一定不能忽视对高科技的应用。
4、以建立品牌为LI的进行产业效益管理
通过管理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使演艺企业的形象固定化,到达培植“演艺品 牌”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任何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安身立命之本。所 以,我们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打造具有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 的战略重点。另外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品牌的民族化、地方化因为只有这 样才能在国内市场中独树一帜,从而进为国际化打下基础。
四、总结
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基础决定了演艺产业的文化内涵和 盈利手段。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满足公众的精神需要来实现的,所以要对演 艺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就要对演艺资源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持续发展的健康模 式。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发展文化产业问题浅谈[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 (04). 谭继和.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J]西华大学学报
[2] 2007(12)
[3] 王永章.中国文化产业及演艺市场发展状况[J]中国商界2008(1)
[4]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人民出版社2002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