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来源:知库网
学术探讨读天下I N S I G H T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文_包丽丽

摘要:自我国高校扩招多年来,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中贫困生的实际数量也在递增。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递增,再加上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促使我国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而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因为自身综合素困贫困生缺乏较好的专业实践机会,但是其根本原因是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够努力,没有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对待学习不积极,没有主动的参与到实践中。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务正业迷恋网路游戏、谈恋爱。对自身缺乏约束力,业的重要因素。

4、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资源匮乏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是一个人情味比较浓厚的国家,在办事过程中依靠关系是大家都知道的现状。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偏远山村,质相对要弱一些,就业观陈旧、家庭经济条件稍差一些,社会关系薄弱等诸多原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中处于劣势。如何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

我国当前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那么对于家庭条件贫困的大学生就业难就更加的突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体制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到现如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样的就业体制的改革给贫困生的就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在农村要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会给本来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如果说经过千辛万苦供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就业,那么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怎样解决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要想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我们先要分析自身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地。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但不是就业非常难。社会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及层次都是各式各样,参差不齐的,但是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焦虑。但是只要我们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自己本来就拥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比较高,就业观念多元化,要找一份工作其实是不难的。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自身的素质出发来看一下就业难的个人原因是什么?

1、贫困生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不足

如果我们用软硬件来理解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

话。实践能力就是就业的硬件条件,而综合素质则是不能缺少的软件条件。由于受经济条件所

缺钱了自己打工或者伸手向父母要,但没有用于学习,而是用于享受,并为此逃课、旷课,进而荒废了学业。当前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整体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形式是受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自身的基本条件等等。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的父母为了生存,供子女读书长期在外打工,再加上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低下,从而不能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进而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作用极其有限。另外,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学习。由于学校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充裕,影响了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个别科目的的开放上是特别匮乏的,如英语口语、美术、计算机、体育、音乐等。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在初级教育阶段缺乏特长,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期间往往专注于专业课知识及理论的学习,对于班级、学校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不踊跃参加。因此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提升,从表达到交际,从沟通到组织等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到自身的就业。

2、高职贫困生就业观念的狭隘

当前,农村很多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那么多的钱去读高职院校还不如早点结束学习直接走入社会挣钱。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要光宗耀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的就业大都倾向于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此外,高职院校贫困生大都具有迫切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现状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就业选择时,倾向于薪酬高,有保障的单位,正是这种就业观念就将自己困在了较小的就业范围,因此错失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3、高职院校贫困生家庭经济的困难性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的就业也不能例外,大学生要想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满意的工作,除了有优异的成绩、较高的综合素质还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如在面试中对于自身形象的包装、异地间的交通费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等的费用。有些高职院校贫困生没法承担这些在求职过程中的必要的成本也会失去一些的就业机会。这也成为了影响稿子院校贫困生就

社会关系网比较薄弱,就业信息落后,和其他学生相比实现就业的难度要更高。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找到好工作就一定要走后门托关系,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找熟人托关系好办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造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很多个性

的原因,也有一些共性的原因。当前的社会形态以及政策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从社会劳动的需求方面来看

劳动力总体来说是供应大于需求的,特别是从脑力工作者的岗

位来看,供应远远高于需求,因此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在城镇就业人口不断新增的情况下,还有不断增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此外还有城镇下岗职工的不断就业。另外,近年来高考的不断扩招,录取人数不断翻翻,扩招的数量远远大于了整个社会新增的岗位的数量。当前学生上大学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成了难事。

2、从市场对高职院校大学的需求方面来看结构性的供需矛盾非常的突出,从供给方面来看,高校的扩招其基础都是在高职院校原来的专业设置基础上进行的,比如原来一个专业招一个班扩招后招三个或更多,原来一个班三十名学生,扩招后也许变成了五十名学生。但是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方面来看,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同于高校的扩招增幅,这样就导致了许多扩招的专业都出现供应大于需求,反而是用人单位特别需要的专业,高职院校的设置和人才培养反而没有跟上用人单位的需求,或者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说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高等教育的体制残留了原有的计划体制,缺乏对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性,专业设置与需求脱节了,培养不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下转第349页)

367

学术探讨读天下I N S I G H T爱痕

文_周会婷

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我便从三点钟就开始期待,相见的时刻愈是临近,我就会愈发高兴,盼望着你的如约而来。爱着的时候,有哪个人不会以为,自己手中的这点爱,是女娲补天时漏下的精华,有哪个人不会以为,身边的这个人会伴着自己度尽浩浩余生。

有时候,爱是坚韧的东西,可有时候,它更像一池碧水,一榭春花,亦或是一陌杨柳,一窗月光,爱到了尽头,就要干涸,萎谢,褪色,消失。遇上那个人时,似露珠在花叶上,轻轻颤抖喜悦的卑微,这样的轻佻,我们无人幸免。有些爱,终究敌不过欲望,生死,距离以及时间。

——“有些话想跟你说”——“嗯?”

——“我想我坚持不了我们的爱情了,我感到很疲惫,分手吧”

——“……嗯。”

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从此一刀两断,再不相欠。

我没有变成刘同笔下的痴女——离开他之后,将自己活成他的样子,为他活的越来越精彩而万分开心,而自己彻底变成了灰色;也没有变成钱钟书《围城》里的怨女——将自己的伤心像叫花子的烂腿般血淋林地公开展览,博得怜悯,或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创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然而《人初》中说,有些人的心田,只能耕种一次,一次之后,宁愿荒芜,后来的人,只能眼睁睁看它死去。我恰好,落入这般轮回,毫无波澜的经营着落寞,再不向往两个人的生活。甚至于,即使那初耕者回来,也再无当初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只留下,一笑过后,相顾无言,任凭忧伤的毒瘤随血液生衍,无休无息,任凭抑郁的心田被荒草肆虐,不再照管。

悲欢离合,岁月流转,偶遇《千寻》才知,人生是很长,很长的,很难有人陪着至始至终,当

相伴的人要离开时,即使不舍,也该心有感激,挥手道别,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行,无论花香鸟语,还是荆棘满地,从此,都只是自己的风景。

后来才明白,做人往往都输在太天真,以为说出的话,写下的约,就成了不可动摇,坚如金石的东西,我们都过于一厢情愿,忘了人事无常,要留有一线余地,今日的海誓山盟,最好,只留在今日。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若再回首,我们依然独自飘零,请不要悲伤,也不必挽留,喝完旧时光的酒,就此放下,带着自己的心,各奔前程。即使告别,也希望一切安好,彼此珍重。不再相爱,也许不是我们不爱,只是,已不能再爱。

滔滔流水,急急流年,数年弹指飞过,回首前尘,恍如一梦。繁华若真如一梦,过而无痕,多好,人就不必失意,只当醉了一场,仍过平淡的生活。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接第367页)

3、从高职院校对大学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方面来看

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较弱。目前的高等教育都注

重于知识点的教育,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大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提高自己专业是的应用动手能力。并且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也需要通过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就业的辅导,激发他们的就业、创业意志,呼唤出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工作处于起步状态,高职院校的专业的师资及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几乎没有,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的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比较优势

积极发掘贫困生在就业时的比较优势,那就是贫困生想改变家庭状况会更加刻苦学习,对就业改变命运和改善家庭生活的也会更加努力,在个人意志和工作勤奋的主观努力上会更加投入,在择业选择方面也更加广泛和更具适应性,要对高职院校贫

困生就业能力加以提升,在面对挑战时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效胜出。同时,要看到和发挥好贫困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加强贫困毕业生综合素质培育,充分发挥和弘扬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精神,鼓励贫困学生参与班委竞选,积极参加有关社团活动,并在课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塑造自信,做到自强自爱,并将之带到就业过程中,成为一项就业优势。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的就业出现的问

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也有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影响,还有贫困生自身的原因,要想改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环境需要社会、政府、高职院校、贫苦生共同努力。

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给贫困生提供更为实际的经济支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设置就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条件的贫困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援助。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动用各种力量从资金上解决贫困生因就业而产生的经济上的紧张。还要给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社会则应该给贫困生创造出更好的舆论的氛围。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贫

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以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多关心,多了解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上的的困难,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解惑。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让贫困生认清形势,降低就业起点,先就业再发展,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职业竞争力,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毕业后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郑柳萍,唐冬雷,黄姿梅…-…《高教论坛》…-…2013…

[2]高职院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赖文金,黄铭珊…-…《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3]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

[4]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透析赖常青…-…《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

[5]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违约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胡慕贤,唐冬雷,卢岚岚…-…《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3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