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报告

来源:知库网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

调查报告

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班级:2011级1班 姓名:普明刚 学号:20114207173

引言: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部分学生入

党动机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就如何正确引导学院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探索和理论思考。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中入党现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探讨。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在校学生(随机发放),包括:中共党员(预备)10%、入党积极分子25%、共青团员65%、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基本上做到随机发放。

三、调查结果

1.假如你现在不是党员,在以后你是否想入党?

65% A.想 17% B.不想 18% C.暂时还没想过

2.你对党了解吗?

65% A.一般了解 22% B.非常了解 13% C.不了解

3.你知道入党的条件吗?

15% A.知道 45% B.有所了解

40% C.不知道

4.你为什么入党?(可多选)

2% A.在生活中感受到党的伟大,热爱中国共产党,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3% B.入党是大学生的一种荣誉对自己的肯定

31% C.入党是自己的梦想,入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9% D.过学习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自身素质,锻炼自己 33% E.把入党作为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动力 16% F.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群众

47% G.增加就业筹码,入党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 8% H.大学阶段能入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觉的脸上有光 13% I.大家都在申请入党,自己也要随大家一起 17% J.受亲朋好友中党员的影响,要求入党

5.在大学期间,你对入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48% A.觉得很有必要,希望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3% B.觉得无所谓,如不入党对自己影响不大 29% C.态度不积极,但如果有机会,会去争取。

6.你会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下申请入党?

33% A.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51% B.在自己条件符合的前提下申请入党

7% C.觉得自己不会排除用其他的方法争取入党, 9% D.看着同学都申请入党,那我也写申请

7.你对周围同学写入党申请书的看法是?

6% A.追求共产主义信念 4% B.追求高尚人格 27% C.现实利益的考虑

63% D.给自己学习、就业、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8.您认为周围大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情况是?

11% A.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35% B.利益的前提下能够经常替同学办事 24% C.己利益的前提下有时能够替同学办事 25% D.主动的服务、帮助同学

5% E.人利益为中心,在服务同学方面表现得消极被动

9.当前许多大学生把能入党作为自己的筹码,以追求功名和个人利益,你觉得这对共产党有影响吗?

48% A.影响很大,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相违背 48% B.影响较大,如果不损害集体利益,觉得没什么 4% C.不影响,为自着想最重要

四、查分析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主要类型

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多种偏差性的动机。当前大学生除了基于主体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入党动机外,还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具体表现在: (1)人生设计型动机:

持有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青春激昂,积极进取,追求个性化发展。反映在入党动机上,他们把入党和大学学习生活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来自调查报告表明,有33%(N=100)同学选择“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虽然这一类型的入党动机能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抉择中寻求最佳平衡,但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通常申请入党主体有利己主义的念头闪现或张扬。 (2)实用功利型动机:

大部分同学认为入党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筹码,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他们积极迫切地表达入党意愿,紧密跟随和接触党建工作队伍,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挑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工作时占据一定的优势,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入党追求动力。

(3)趋同从众型动机:

这一类型的入党主体在动机上表现为被动性和自我虚荣性,他们大多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来自调查报告表明8%(N=100)认为大学阶段能入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觉的脸上有光,13%(N=100)觉得大家都在申请入党,自己也要随大家一起 17%(N=100)受亲朋好友中党员的影响,要求入党。而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却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4)投机摇摆型动机:

(一) 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飘忽摇摆,对党内组织生活时而冷漠时而热衷。平时中规中矩,但关键时刻却选择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态度,行为上敷衍塞责。

(二)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深层因素和现实背景

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层次和多样化;他们既认为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做人的责任,同时部分的他们又在一定的场合下视党员的身份为政治光环,甚至是家族的荣耀。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考量,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导致了党员群体形象局性受损,这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体现着不同程度的政治偏好,在就业压力吃紧的形势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烈

的入党意识。良好的环境是形塑一个人成长成材和促成正确入党动机的强大背景,社会转型是当前我国的最大发展背景,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2.当前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在思想和内容上的时代性脱节: (1)由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入党程序上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但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 (2)理论学习时间较为充裕,注重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方法上依然是灌输式教育;而且党建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来的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

(3)集中教育较多,个别互动和深度教育较少,从而导致党建工作者一方面能总体地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却鲜能适时、恰当和完整地收集到申请入党学生动机的具体波动,容易造成对学生党员评价上的以偏概全。

(4)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5)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拓积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

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五、解决问题(即偏差动机的矫治和培养正确入党动机机制的探求)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2、夯实团的组织生活基础,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严格而正常的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有效养成机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未入党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团员。高校应采取措施使团的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组织生活,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连续过程。

3、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六、结语

1.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

2.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对学生深入地进行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而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