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 课次/学时 13/2 1、了解土木工程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2、了解灾害的特点; 3、明确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的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地震灾害的特点 工程灾害的内容与防治 教学内容 一、 建设程序与建设法规概述(10min) 全世界每年都发生很多自然和人为的灾害,严重的灾害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土木工程的实践表明,如果土木工程结构具有较好的抗灾能力,则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工程灾害与防灾(25min) 联合国公布的20世纪十项最具危害性的灾情为:①地震灾害;②风灾;③水灾;④火山喷发;⑤海洋灾难;⑥生物灾难;⑦地质灾害;⑧火灾;⑨交通灾害;⑩城市灾害新灾源。 1、地震灾害及抗震 2、风灾及抗风 3、地质灾害及保护 4、其他灾害 三、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55min) 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加固等。工程结构受到地震、风、火、水、冰冻、腐蚀和施工不当引起的灾害,涉及到灾害材料学、灾害检测学、工程修复和加固等领域。 1、灾害材料学 在工程结构的抗灾研究中,首要关注的是材料受灾后的性能变化,即灾害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也即材料在灾害作用下的损伤等。 灾害材料学一般涉及到土木工程材料的一般力学性能:动力荷载对材料的影响;火灾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冰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腐蚀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等。 2、灾害检测学 检测的程序为:检测任务委托,收集原设计图纸及竣工图,外观检测,材料检测,构件变形及现有强度评估,有无可修性(若无可修性,则降级处理,若有可修性,则进行内力分析与演算,检验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寿命估计(是否要加固,施工)等。 教学组织形式 1.讲授:本课程了解土木工程灾害的成因及影响;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了解风灾、火灾及其它土木工程灾害的特点;明确土木工程的防灾和减灾策略及加固方法。讲授了工程灾害与防灾、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思考题与作业 1.试联系实际,分析联合国公布的20世纪十项最具危害性的灾情是什么? 课程名称:专业导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授课班级:17土木
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 课次/学时 13/2 1、了解土木工程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2、了解灾害的特点; 3、明确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的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地震灾害的特点 工程灾害的内容与防治 教学内容 灾害检测报告一般包括:现状调查,图纸核对,材料强度鉴定,承载能力验算等。 3、灾害工程加固学 对工程结构进行加固的原因:①荷载增大或改变用途或改变结构体系;②抗震加固;③灾害后的结构或纠正设计和施工失误等。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常常对重要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或对桥梁、筒仓等构筑物及局部损坏的结构进行加固。 在我国,旧房改造、受灾房屋加固等工程项目已越来越多,同时加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 1990年,我国成立了全国建筑物鉴定和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并开始编制建筑物鉴定和加固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是置换法、绕丝法,粘钢法等。 目前基本是用钢材作为加固材料,但国内外现在已较多地开始研究粘贴复合材料来加固梁柱等结构。 因为复合材料具有钢材所不具有的抗腐蚀性,较高的强重比和抗疲劳能力,在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增加梁的高度和柱的截面,不影响使用和美观,所以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 4、工程改造加固实例——意大利比萨斜塔加固 教学组织形式 思考题与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