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43
2018年2月刊(总第58期)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8) 02-068-03
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研究
普春旺,杨晨飞
(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 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摆上 日程。由此,足球运动逐渐上升为国家 层面发展体育运动的突破口,成为体育 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随即,国务院办 公厅多次印发足球运动相关文件,推动 各地积极开展不同类别的足球比赛,并 建立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基地,建设、 完善现有校园足球基础,构建竞赛、训 练、教学一体化的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体 系,培育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坚定建
设体育强国从青少年抓起的信念。因 此,构建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成为贯彻 落实国家政策的核心标志。
在构建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中,首 要目标是优化青少年体质健康、健全体 能训练。从青少年身体、生理发展情况 入手,科学分析青少年身体特征,建立 适宜的体能训练内容,能科学、准确、 有效地对青少年机体进行开发。根据足 球运动需求搭建以健康体能为基础的竞 技体能培养,最终达到具有完备足球体 能素质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后备人才。
完善与成熟的时期,在该时期青少年对 运动产生的反应异常敏感,男、女生在 此时期由于生理情况发生较大改变,身 体特征逐步显现。因此,在进行体能训 练时,需针对性别特点进行科学的区别 对待,并加强对不同性别在青少年阶段 体能情况的分析,了解男、女生体能特 点在此阶段发展的主次,并根据生理特 点开展体能训练。
1.3青少年阶段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根据人体生理系统分类, 分为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青少年阶段 处于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此阶 段由于青少年生理指标发育不成熟且不 稳定,而无氧耐力主要关联人体的磷酸 原供能与糖酵解功能,因此不可避免的 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对青少年生理系统 产生影响。在此阶段,对于无氧耐力的 训练应减量降低,重点以有氧耐力训练 为主。
1.1青少年阶段力量素质训练
体能中力量素质包括绝对力量、相 对力量、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在青 少年阶段发展力量素质的过程中,力量 素质均围绕着年龄的变化发生着一定的 改变,并且不是均衡的改变,而是根据 生理情况发生改变。男、女生在此阶 段,力量素质形成的时间并不统一,女 生在此阶段中的多个时期力量素质高于 男生,但在25岁后,男生所形成的力 量素质均高于女生,这主要与男生、女 生的生理结构、激素分泌等密切相关, 在力量素质中男性占绝对优势。
1.4青少年阶段协调素质训练
协调素质由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
力、本体感知能力、节奏能力、平衡能 力、动作认知能力等多种要素构成。这 些要素影响着人体保持正常身体姿态与 运动状态的能力,是人体所具备的基础 能力,受人体神经系统与肌肉能力的影 响,在后天通过训练能大幅提高。青少 年阶段,可通过平衡性的相关练习与节 奏、空间感的练习进行训练。
1.5青少年阶段柔韧素质训练
柔韧素质属于人体质构性基础,受 到人体骨骼、软组织、肌肉围度以及年 龄的影响。青少年阶段由于人体质构性 特征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较强,因此 可利用青少年阶段柔韧素质训练奠定未 来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但需注意,在 此阶段青少年身体质构性特征的抗压、 负荷能力较弱,过量的训练会导致关 节、软组织损伤。
1.2青少年阶段速度素质训练
体能中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其中,反应速 度受遗传因素与个体身体特性制约, 在后天训练中较难提高。动作速度主
要取决于体能基础水平与动作熟练程 度。在青少年阶段,通过重点开发协 调性以及反复训练提高技术动作的熟 练程度,可以有效促进动作速度的提 高。移动速度受体能多个因素的相互 作用,青少年需整体提高体能训练, 加强身体运动能力的协调配合,方能 较好地提高移动速度。
1青少年生理发育与体能训
练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以 杨世勇在《体能训练》一书中提出的根 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征的 界定,定位“少年期”即13〜17岁, “青年期”即18〜25岁。由此得出, “青少年”即13〜25岁的人群。
青少年阶段是人体身体、生理发育
1.6青少年阶段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与协调素质密切相关,均 需要对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力、本体 感知能力、节奏能力、平衡能力、动作
投稿日期:2017-12-15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政策执行偏差及矫正路径研宄(编号:SC15B065)。 作者简介:普春旺(1975〜),副教授,本科。研宄方向:运动训练。
2018年2月刊(总第58期)
园足球rs
认知能力有充分的训练,因此青少年在 训练中应注意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 程度。保证身体机能在参与运动中能充 分调动,从而加强运动强度,促进灵敏 素质的训练。
足球运动体能需求对于速度、耐力 的要求较高,力量要求相对较低。协 调、灵敏、柔韧属于必备基本素质,只 需对柔韧性有正确的认识即可。青少年 参与足球运动,需要对速度、耐力、协 调、灵敏重点开发,力量、柔钿适度开 发。
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采用此种方法进行 耐力训练可以获得有氧耐力训练的效 果。
3.3青少年足球运动力量素质训 练
青少年阶段属于身体、生理发育的 旺盛时期,各部位机能发育并不成熟,
2足球运动的体能特点
足球是以间歇性、高强度的反复冲
3.1青少年足球运动速度素质训 采用具有一定负荷的力量训练,不利于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因此,青少年阶段 练
青少年阶段是人体速度素质开发的 应尽量采用以自身体重为负荷的力量训 刺跑以及在长时间剧烈地拼抢中进行频 繁换位、以有氧供能和磷酸原供能为主 的混合性运动项目。因此,足球运动对 于体能需求是多元且严格的。此外,足 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类团体运动,需要 队员之间密切配合,才能达成目标。但 在足球运动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对于 体能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体能特点与运动员场上位置的 关系来看,多数运动员因足球比赛的时 间限制,均需具备长时间做功的能力, 所以耐力素质是足球运动必须重点开发 的体能素质之一。其次,由于足球运动 员在拼抢过后需要快速摆脱对手,因此 需要具备快速做功的能力,即速度素质 是足球运动必须重点开发的体能素质之
〇
力量素质则根据运动员不同身体、
生理特点与运动员所处位而定。由于足 球运动的比赛时间限制以及同场对抗特 点,过度追求力量素质的发展会造成运 动员肌肉围度的增加,这对于足球运动 来说是不良的力量素质发展。从足球运 动需求出发,以足球运动员需求的相对 力量指数为标准,适宜开发速度力量与 力量耐力。
协调、灵敏、柔韧素质属于足球运 动必备体能素质,其中柔軔素质需要有 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柔韧性能提高运动 能力、降低运动损伤,但是过度开发柔 韧性会导致与力量素质产生不良转移, 影响整体竞技能力。
3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青少年在参与足球运动时,首先要
对足球运动体能需求有明确的认识,并 建立符合自身年龄、生理状况的体能训 练标准,才能有效开展针对性的体能训 练。
最佳时期,根据反应速度、动作速度、 练,如蹲跳、15秒反复跳,可以提高 移动速度发展年龄的不同,分别在青少 肌肉的收缩性与爆发性,符合足球运动 年阶段有序开发,能有效培养速度素 的需求。
质。例如,反应速度12〜14岁为最佳
3.4青少年足球运动协调、灵敏、
开发时期,动作速度6〜13岁为最佳 柔韧素质训练
开发时期,移动速度7〜13岁为最佳 青少年协调、灵敏性训练,从足球 开发时期。以不同的年龄合理安排转型 运动需求出发,可与速度素质训练相结 训练,对速度素质的开发有决定作用。
合。利用伊利诺斯灵敏性测试、10米 在6〜13岁,培养青少年动作速 往返跑可以促进协调、灵敏素质的训 度可与移动速度共同开发。利用伊利诺 练;此外,利用YO-YO跑也可以提 斯灵敏性测试与10米往返跑作为训练 升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并且提高肌 内容。伊利诺斯灵敏性测试通过不断地 肉和心肺耐力。
改变方向和控制重心的变换,加强身体 青少年阶段,青少年的关节牢固性 直觉、肢体控制的能力,从而提高动 差、骨骼易弯曲变形,过度训练会造成 作速度;10米往返跑主要反映人体启 损伤,影响生长发育。采用PNF牵伸 动、停、再启动的能力,不但可以训练
法进行训练,能降低损伤的发生,但需 动作速度,还可以有效促进移动速度的 要专业教师、教练员的指导与帮助,并 提高。此外,采用带球训练可提高训练 建立专业的知识与操作体系。因此,柔 的针对性。12〜14岁,训练青少年反 韧素质训练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体能训练 应速度可利用10米起跑进行训练,通 体系上,并遵循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 过感受发令,以声音刺激神经中枢,调 律,配合专业指导的跟随。
动机体快速反应。
3.2青少年足球运动耐力素质训 4
结语
练
青少年耐力素质开发的最佳阶段为 专业运动员的形成需要从青少年
10〜20岁,根据足球运动的需求与青 抓起,而青少年阶段的专项训练直接 少年阶段青少年机体发育情况,主要以 影响着后续专业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 有氧训练为主,配合适当的无氧训练, 展,建构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是保 训练方式主要采用法特莱特跑。法特莱 护青少年竞技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特跑以不同的外部环境加强运动负荷, 体能作为竞技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先决 配以间歇调整,这符合青少年的心智特 条件,在任何阶段都不可忽视,它不 征。青少年阶段,以12分钟跑或是长 仅为运动员提供源源不断的竞技创造 距离跑为训练手段,会让青少年对耐力 力,也能大幅较低运动损伤、延长运 训练产生厌倦。青少年的心智较不成 动员运动寿命。我国现处在足球运动 熟,以强迫性的方式进行训练会使其丧 发展的最佳时期,足球运动相关人员 失运动兴趣,因此采用能调动参与兴趣 较为匮乏,培养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的训练方式,会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工作者显得极其重要。青少年作为最 法特莱特跑属于越野跑且具备间歇性, 佳的后备力量,建立健全的教学、训
既符合足球运动需求,又能提高青少年
(下转第M0页)
2018年2月刊(总第58期)
覆盖面广,可以涉及更多的儿童和青少 年。利用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取得了良好 效果。只要是能够让青少年开始体育活
动和体育锻炼,他们对这些活动的态度 和感知就会提升,随之而来的中间影响 也会显现,如知识生成(产生),技能 训练,同伴及社交网络关系形成,从 而提高对体育活动益处的意识。(Pertti Huotari, 2012)
明显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儿童
的体育活动强度水平太低,他们对参加 传统的体育倶乐部活动不感兴趣。“探 索体育一倶乐部”为儿童提供体育练习 机会,是芬兰体育与健康科学研宄中心 (LIKES)的研宄项目之一,也是芬兰 儿童和青少年项目评估的一部分。(Kati Lehtonen, 2012)
育组织机构改革过程单独成立了负责 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组织机构;(3)国家 财政支持中,关于青少年的占到50%。(Green & Collins, 2008 )
3.2 \"多维领导\"形成芬兰践行 青少年体育政策和项目的特色
“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増加体育活动 的项目”(Nina Laakso, 2012)的实施 涉及4个不同组织机构:教育部、芬兰 青少年协会、全国省级办公室、芬兰体 育联合会区域组织机构。“多维领导” 格局形成,领导力如何分配成为新问 题。(1)教育部持有项目最高和战略领 导力。作为项目资金资助单位,教育部 定义并分配资源,设立了整体目标。芬 兰青少年协会的责任是运营领导力,负 责项目内容和实施。(2)芬兰青少年协 会也在战略领导力中发挥作用:它的目 的是评估出长远发展方向的领域。(3) 全国省级办公室,负责运营领导力,与 区域和本地负责机构一起运营本地项目 实施。(4)芬兰体育联合会区域组织机 构,拥有本地领导力,负责本地和区域 培训和指导。与其他的政府计划不同,
“体育活动的项目”并没有严格到书面 文字。此计划相当开放,具有灵活性, 依据反馈和评估可以快速反应,满足需 求。但是,由于领导力分散,项目定义 不是很清晰,针对突发变化,需要各部 门协同配合,达到最终目标。
为了使儿童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关 键词是可及性、简单性和简易性。在未 来,为了加强儿童体育体育活动,这些 低门坎的活动模式是选择之一。除了体 育俱乐部,组织者组织像“探索体育一 俱乐部”这样的俱乐部也是重要的,因 为儿童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融入体育,体 育的可及性变得更容易。
随着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新体育 指导员增多,芬兰开始质量认证体育 倶乐部的新体育指导员。在芬兰,有 500家体育俱乐部拥有芬兰青少年协会 (Young Finland Association)颁发的质
2.2.1芬兰学校动起来“芬兰学校动起来”是一项全国行动计划。在初期阶 段(2010—2012),该计划的目标是鼓 励儿童在上学时、上学前或上学后达到 积极体育活动推荐标准(每天至少60 分钟)。在2013—2014年期间,目标是 通过体育活动来创立更活跃、更美好的 学校时光。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芬兰 综合学校(1〜9年级)形成积极参与 体育活动的文化氛围。
此项目不断扩大发展,从初期的 45所学校,发展到后期500多所学校 参与,占芬兰综合学校的20%。促使计 划成功的几个要素,值得学习借鉴。首 先,此计划是自愿的,基于各个学校各 自需求。其次,学校成功举办体育活动 的办法如下: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出 更多的课间有趣的体育活动;学校作息 时间表中增加了基于体育活动的课间时
间;在学科学习课堂中采用基于活动的 教学方法(activity—based methods); 发展体育设施和操场促进体育活动参 与;提倡学校通勤结合积极体育锻炼。(Finnish Report Card, 2014)
量认证证书,质量系统的主要标准是体 育指导员和教练员参加了指导儿童体育 活动的课程,他们在俱乐部指导工作, 并且了解芬兰青少年协会的理念。依 据LIKES的调查研究,女年轻指导员 人数比男指导员多。(MattiHakamki,
2012)
3结论
3.3芬兰体育活动的运作与发展
3.1芬兰青少年体育政策是一个 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育俱乐部和体
育志愿者的参与发展的历程
《体育法》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法 律,为公众不同层次的体育政策和文化 指明方向并设定任务,调整了不同层次 (包括政府、区域和本地)的体育活动 目的。以下3点足以证明芬兰政府重视 青少年体育发展:(1)《体育法》中专 门强调促进青少年成长和发展;(2)体
志愿者尤其倾向于从事儿童和青少 年服务方面的工作,他们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价值。体育志愿者是芬兰体育活动 运作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绝大部分的服 务性和训练工作,其社会效益不言而 喻。
2.2.2体育俱乐部项目参加体育倶 乐部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提供 了参与有组织的、竞技的、社会的体 育活动的机会(Eimeetal. 2009)。在芬 兰,儿童体育活动的传统内容是竞技性
的、专项体育训练。但是,目前组织非 竞技性的、不同体育项目的体育活动有
(上接第69页)
练体系和科学监测、评价体系是保障 我国足球运动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加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能 训练,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良性发 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卫华.“青少年”不宜作为学术 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 (5): 45-49.
[2 ]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 ]杨世勇.体能训练[M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 疲劳消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2) : 206-2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