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章 节 课 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012年5月9日 第九课 授 课 班 级 课 的 类 型 杜绝不良行为 1.知道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2.怎样杜绝不良行为。 技能目标 分辨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德育目标 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影视 讲 授 授课教师 课 时 教 具 黎 娟 1 多媒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难点 解决措施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讲授法、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学生讨论 教学方法 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班长汇报出勤。 师生问好,观察学生考勤。 复习提问: 学生举手回答 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讲的违法行为是什么,请同学们举 手回答。 导入: 听歌曲,思考问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歌?大家注意听这题。 三首歌曲的音律给大家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课程内容: 一、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一)、保护的方式 组织教学: 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 的行为 。 同学回答教师1.一般不良行为. 设问,听讲解。 2.严重不良行为(违法) 3.犯罪 (三)、教师点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哪些行为属于是不良行为? (二)、根据相关法律,不良行为还包括哪些类型呢? 学生讨论、与教(三)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般违法行为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师互动 有哪些,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教师点拨 严重不良行为是一般不良行为的升级版 (三)课堂活动 活动规则: 1、每组自选1种一般不良行为的类型,确定发言人。 2、各小组讨论商议,并按组依次发言。 3、发言时间:1-2分钟。 评分规则: 1、每组每1人次起立正式发言获红星1颗。 大家讨论、制定2、如某组某同学发言质量较好,则该组获红星2颗。 方案 3、评价标准(自信度、表达能力、幽默感能否举实例说明等)。 4、如主动参与其他组的交流发言获红星1颗。 5、每星1分。 6、团体分(1-3星)。 三、杜绝不良行为 (一)、法官提醒 (二)、不良行为 5分钟 4分钟 9分钟 ——易受外界侵害。 2、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易产生违法行为 学生讨论、与教4、强拿硬要是犯罪的开端-----易发展成抢劫 师互动。 5、小偷小摸行为(偷拿家中钱财 ------也是不良行为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易产生贪欲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易诱发性犯罪 8、吸烟、酗酒损害身体健康------ 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二)、相关法律规定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 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2、根据《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听讲思考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 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 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 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可能还要通知其家人。 (三)、案例分析、思考问题 李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从在溜冰场结识了一帮游手 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 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窃学 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 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 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兄弟”成员拦路抢劫, 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1、请你说说李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那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2、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行为? 1、夜不归宿----使孩子处于危险的境地;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4、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先分析第一问和第二问,做巩固练习,后分析第三问和第四问做课 堂小结。 课堂练习: 每人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方角度之中,任选一个角度,用练习 最简要的一句话写下有操作性的一策。 该良策能够告诉别人通过“如何做” 有助于杜绝某种不良行为。 独立完成,不须讨论,写上姓名。 课堂小结: 通过案例分析中的第三问和第四问请同学们思考杜绝不良行为什 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怎样构建内心的防线。 一个未成年人如果染上不良行为,固然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听讲思考 个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我防范,筑起内心的防线。 教师点拨: 内因才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原因。 3、李某的犯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作业布置: 检查自己最近的言行举止,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板书设计: 一、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 1.一般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 3.犯罪 二、杜绝不良行为 1.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2.相应的法律法规 3.“怎样做” 教学后记: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吉林轻工业学校
黎 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