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页
班级: 成员: 任务名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2.掌握AT89S51单片机的封装及引脚定义。 3.了解AT89S51单片机的主要功能特性。 4.了解AT89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5.了解AT89S51单片机I/O端口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6.了解单片机最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 7.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二、任务介绍 任务一 认识单片机 1.单片机的概念?
2.单片机的发展史?
日期: 组名:
查找资料,了解常见的其他类型单片机。
任务二 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单片机内部结构
单片机各组成部分说明
2、单片机的I/O端口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P0口 2.P1口 3.P2口 4.P3口
3、单片机I/O口的读写操作
单片机的4个I/O口在使用时,当某一端口既作输入又作输出使用,
且要进行输出转输入操作时,需先将该端口写“1”然后再读。若端口只作输入口使用,则读数时不必再向端口先写“1”
任务三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电源电路 —— 单片机的工作电压
单片机要想工作,首先要有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的供电模块。电源模块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51系列单片机工作电源的电压一般为 V,典型值为 V,即将单片机的VCC脚接 V电源, 接地。 2、时钟电路 —— 单片机的“心脏” 1.内部时钟方式
即单片机内部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通过 、 引脚外接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振荡器(呈感性)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向内部的时钟电路提供振荡时钟。
2.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常用于多片51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于 。它是将 信号通过CMOS门电路输入至XTAL1脚,XTAL2脚 ,如下图所示。
时钟电路异常也会引起单片机CPU不工作,可通过测量ALE脚是否有六分频信号输出来判断振荡电路是否起振。 3.时序
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由 个振荡周期组成,分为6 个状态,分别称为 ,每个状态都包含P1和P2两相。
振荡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的关系如下:
复位电路——单片机恢复初始状态值
2.软件复位
即看门狗复位,AT89S51内部自带看门狗定时器,由一个14位定时器及WDTRST(Watch Dog Time RST)寄存器构成。利用软件控制看门狗定时器,当系统进入死循环(程序跑飞)时,看门狗定时器自动复位,让系统恢复正常运作状态。
任务四:接线及调试
1.画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 2、备料
3、硬件电路焊接及调试过程
任务五:接线及调试
1、检查完毕后,给主回路上电,开始正式调试。按下各个按钮,看是否按照预期的结果运行。如果是,则说明调试成功;如果不是,则检查主回路接线。
2、将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改正,这样方便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可方便的查询。 3、调试完成后,请老师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4、老师检查完毕后,确认无误后,此项目算成功完成。
5、完成任务后,收拾试验台。将试验台电源关闭,将连接线收起放好,电脑关机。
任务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