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来源:知库网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来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其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完整的、辩证的统一,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马克思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深刻论述了人与自然、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才成为人。”马克思把自然看成从最初起就是和人的活动相关联的。而有关自然的其他一切言论都是思辨的、认识论的或自然科学的。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 我们也就无法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作为主客体关系实现的,那么,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外在的(自然——社会)关系, 而是内在的(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和自然的统一是在实践(工业)中进行的,“工业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学跟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人和自然界是不可分的,社会和自然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二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对于存在于自在自然中的自然规律, 我们可以说它的产生和实现与人的活动无关;但是,对于存在于人和自然中的自然规律, 我们不能说它的实现与人的活动无关。事实上,当人们还没有认识自然规律的时候, 自然规律在人的活动中不被察觉地在发生作用;在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以后, 人们就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 这时自然规律也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人们的活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表现发生不同的作用。“自然规律当人类还不存在的时候就已发生作用,现在,它们在许多情况下仍不顾人们的活动而作用着。而社会规律则只能在人们的活动所创造的条件的基础上存在。” 由于自然界不会自动的满足人,

人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去改变自然。这样, 自然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又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其实,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人们可以主观能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使之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但与此同时,人类的活动也要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一旦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偏差,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来重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甚至改造自然。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不同于以往旧哲学的自然观的。只有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才能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紧密相联、相互制约;才能深化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智慧,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挥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只有人和自然的关系和谐了,建设和谐社会才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马克思自然观在当代中国的科学实践建设。另外,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现已成为全球的焦点。严峻的生态环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则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不管是污染问题还是生态破坏问题,它们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这就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危害更加严重。说到底,都是人类在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的不合理改造造成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反思人类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

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原始的统一到近代的对立再走向对立统一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科学实践,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自然观和文明理论的新发展。

而马克思自然观对于当代人类和中国发展的价值在于,首先它为构建科学的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证明,环境的重要性由此被更多人关注并接受。其次,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了生态智慧,生态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了,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最后,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动摇,为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我们相信,作为 21 世纪的建设者,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将使我们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