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囊、羡”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露、角、啊、哄、唉”,会写“段、俩”等13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
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3.能借助描写“我”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
2.同学们都认识这张图画吗?老虎有什么本领?3.(板书课题)提问:从题目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窝囊)抓住课题中“窝囊”一词,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1:这只大老虎为什么会窝囊呢?预设2:课文中窝囊的大老虎是什么样子的?预设3:这只大老虎真的窝囊吗?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理。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预设:第9自然段可以这样批注我不明白的问题: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不是矛盾吗?
小组交流。
预设:我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作者仅用了“爬”“站”“叫”“扑”“追”“躺”六个动词就把老虎怎么演写得具体明确。
2.填写表格,完成课后第二题。“我”的心
情期待表演
原因
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知道了演老虎的方法。忐忑不安紧张、狼狈疑惑不解
发现演老虎不简单,害怕演砸。台下哄堂大笑,演出失败。扮演老虎要不要豁虎跳。
3.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紧张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体验吗?三、创设情境,仿写心理。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的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美滋滋
垂头丧气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扣分的都是基础知识,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四、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锅了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教学反思
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作提示,学生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