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研究综述
“
”
邵雨薇解茹玉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18)
摘
要
:大学教师是学校的灵魂,而教师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基石,在“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对教育质量和大
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如何提高办学水平和走好应用型发展道路,关键 要从教师能力的提升入手,为此,对近年来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文献做出整理和综述,旨在归纳观点,了解相关动态。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应用型高校;教师能力中图分类号:F24 1
研究意义与背景
潘懋元(2014)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 展息息相关,“教学文化是建设的核心,而大学教师发 展是质量建设的基础;优质的教学文化生态系统为大 学教师所营造,而优质的教学文化生态系统激发了大 学教师的发展”。对此,本文就民办院校教师能力及评 价问题作出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
潘懋元,罗丹(2007)提出“高校教师发展”的概念,员的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约65%,绩效薪酬管理的重 点就在这类人身上。绩效薪酬分类管理,会显得简洁 很多。
2.6领导力驱动的绩效评价
很多企业幻想通过一套量化绩效管理体系来解决 所有问题,如果可行那管理就太简单了。实际上管理面 对的是人,人是最复杂的,更多时候管理还要靠人进行 判断。方案中可以说是量化的绩效方案,但真正起到决 定作用的还是主教练,三个KPI指标(贡献得分、拼抢得 分以及有效跑动得分)都引入主教练的主观评价,量化 方案就是把主观评价量化为分数,真正通过工具收集的 数据仅是上场时间和跑动距离,而且跑动距离还需主教 练人工调整。其他教练组队医翻译等人员的分配方案 只规定了奖金总额,具体个人分配就直接由主教练决定 了。这些都需要主教练有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领导力。 这是驱动绩效奖金管理模式良好运作的核心。3
结论
企业的绩效管理需要制度框架下的领导力驱动。 非单体型公司,实施绩效奖金管理只需化整为零,划分 事业板块分开管理。板块内部的管理重点就是提高各 级管理者对业务的专业能力,提高领导力水平,这有助 于绩效奖金体系的有效运转。领导力水平的高低常常 最能体现专业水准。回到恒大的绩效薪酬方案,倶乐 部在亚洲取得辉煌能否归功于KPI考核不大重要。队 中这么多实力球员比赛取胜的概率本来就很高。考核 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方式,而且方案也不可能面面倶
[]腾讯体育.恒大公布新赛季奖金分配方法,计算公式超复杂[EB/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 1672-3198. 2016. 33. 071
即“在职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 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并提 出“建立新的教师发展制度,应该改变新教师培训的方 式,由理论讲授为主转变为以教学技能的训练为主,同 时应注重教师师德的养成而不仅仅是教条式了解”,并 且要通过激发教师个体的内在追求来调动教师发展的 积极性,可通过适当的外部激励机制,如物质的或者非 物质的奖惩、职称(学衔)的晋升、社会声望的提高等激 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在热情。
现有文献中有关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成果众多,到,有时甚至是偏执的。但是,实践中方案是否良好运 行取决于专业的领导力。这几年恒大倶乐部每个赛季 初都会公布奖金包方案,类似具体的KPI方案就少见 了,但肯定的是,教练对球员的奖金分配具有决定权。 当然,丰厚的奖金包更能激励队员去赢球。球队赢球 的大概率事件在转会市场上大手笔花钱时就已经确定 了。专业的领导力来源于人,HR最重要的工作是找 人,钱多肯定要找优秀的人,说找合适的人都是钱不够 的(这一点你不得不承认),优秀的人驱动绩效的能力 强。当然,优秀的团队就要找更优秀的团队领导者,所 以需要的钱更多。业绩目标能否达成很大程度在选人 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绩效薪酬管理更多起到锦上添 花的作用。HR业界实践的趋势已逐渐从绩效薪酬向 人才选拔、培养转换。所以,HR价值点归根结底在于 花重金打造优秀的人才供应链。参考文献
2.1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
OL]. http://sports. qq. com/a/20120302/000311. htm,2012-3-
2.
[]于彬彬,蒋建军.薪酬设计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153-156.
[]史震阳.企业现金持有、产权性质与职工薪酬—
来自我国上市
公司的证据[].会计与公司治理,2015,4) : 91-93.
[4]东方财富网.恒大淘宝: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EB/OL]. http://
data, eastmoney. com/notice/20151104/2Wvl2Y2RlcsiD9. html,
2015-11-4.
基金项目:十三五”期间陕西高水平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15GJ007)。
作者简介:邵雨薇(989 —),女,江苏常州人,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解茹玉(984—),
女,陕西韩城人,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4 150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33期
现代商贸工业
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去研究和归纳的。
一是基于胜任素质模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提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胜任素质。如 陈娟等(012)从教师甄选、培训和绩效管理的角度出 发,提出高校教师的能力由技巧、知识和思维、价值观、 特质、团队合作精神五个维度构成。二是从教师的工 作职责出发,根据工作内容演化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如 孙宏斌(2015)提出教师能力分为:教学能力、科研能 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外对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以英国心理学 家阜南(9 6 0)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为基础,他认为能 力的结构是按不同层次进行排列的;PenelopeEspino-
(2011)认为新升应用性大学培养的是创新性的应用人 才,因此必须在科学研究上下功夫,培养学科带头人。 文学运(2013)认为地方应用性院校的科研工作是我国 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关键,但存在教学团队结构不 佳、科研投入不足等情况。其中科研工作的基础较差, 教学团队合作科研的素养与经验欠缺为主要原因,另 一方面从科研与教学关系角度,如
:陆登庭(2002)提出
应提倡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任何杰出的大 学,教学与科研是结合在一起的。翟明辉(2015)指出 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肩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科研 能力是高校教师三大职能之一。2.4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 za,(2014)基于性别偏见的角度,探讨了教师能力包括
学识能力、科研能力、性格特质和服务能力。2.2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关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现有文献非常多,如余 承海、姚本先(2005)认为知识体系的架构和更新能力、 掌握学科整体内容、科研能力、培养学生持续独立思考 能力、哲学思辨能力、辅助的诸如外文理解和计算机应 用能力是教师所应当具备的;王宏(2015)民办高校教 师教学能力应包括教学设计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同时 还要关注科研来促进教学能力。
美国教育协会(NEA)在1991年发表的《大学教师 发展:国力的提升》(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中指出,FD
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 发展四个方面。其中教学发展包括学习材料的准备、 课程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等内容,这是FD首要的、 最核心的内容。2.3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
众多的创新思想和技术都是产自高校,高校的创 新能力对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 重要性,作为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教师们,也肩负着科 研创新的重任,因此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说过:大 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园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 的质量”教师要保证教学和科研的质量。1810年,德国 教育司司长Wilhelmvon Humboldt提出传统的以教学 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只有 科学研究才能改进教育质量。同时期,德国著名学者
Friedrich Paulsen指出大学教师应当是在某个领域的
思想原创者和探究者,因此要把科学研究放在首位。 1876年,美国人John Hopkin创办了美国第一所研究 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其校长吉尔曼提到大学应该对 教师科学研究提供保证。20世纪初,有不少学者产生 了质疑,认为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是不恰当的,教师既 是研究者也是教授者,1929年,英国学者怀海特认为大 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是对立而是相互影响 的。之后的研究基本都认同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也承 认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对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开始比较晚,在20世 纪80年代才开始的,尤其到了今天,教师不仅承担教 书育人的工作,还要承担其他的要求和任务,这就要求 教师除教学外,还要搞科学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两 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是从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进 行探讨,如:余文盛(2008)提出有的新建的本科院校, 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存在科研平台弱、科研力量不集中、 研究方式不开放等因素制约而发展缓慢;彭江南
2020年)》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 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2012年4月 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见》第十六条同样规定:要増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主 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很多学者对此提 出了自己的见解。哈佛校长德里克•博克在《走出象 牙塔》一书中指出,大学的职能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 务。1862年,美国颁布《莫雷尔法案》,开创高等教育直 接为社会服务的先河。
我国对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 始起步。1986年
,潘懋元提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不能被忽视,研究高校如何为社会服务是当下要做的。 周谷平、孙秀玲(2007)指出,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大学服务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付春香等(2013) 定义了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行为,即“高校教师运用已 掌握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创造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 告、科技咨询
、培养人
才
、推广新
成果
、志愿服务等形
式,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对于大学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的指标构建方面,付春香等(2013)定义 了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行为,即“高校教师运用已掌握 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创造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科 技咨询、培养人才、推广新成果、志愿服务等形式,直接 服务于经济社 会 发 展 的 行 为 ”. 对 于 大 学 教 师 社 会 服 务能力的指标构建方面,曹如军(2013)提出高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可迁移能力以及独特能 力三个方面。王启田(201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研 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主要 体现在科技创新、技术咨询与项目评审鉴定、社会培训 与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四个方 面,并对每一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3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方面
3.1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指标的构建
二战后各国都处在经济重建与发展的时候,都开 始对教育进行变革,尤其是课程的变革和教师能力的 提升,20世纪初教师能力评价兴起,但还没有形成系统 化的评价体系,如英国实行由校长和学生对教师能力 进行书面的非量化评价的方式,直到20世纪50和60 年代后,完整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才构建起来,系统化 的评估体系才正式出现。如英国皇家督学团制定了一 系列教师能力标准,包括知识架构
、言语表达等方面,
对达到标准的教师给与晋升。美国通过教师课堂表现 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考察,20世纪80年代后对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33期
151 ►
劳动经济
教师能力评价体系随着新的管理思想而不断完善,同 时也有更多的学者对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出研 究
务作为地方大学的第三大职能的是1848年成立的威 斯康星赠地学院,校长范•海斯提出将大学中的人力 资源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又提出了产 学合作的理论,我国开始社会服务评价研究较少,2000 年之后大量研究文献涌现,但大多集中在高校整体的 社会服务能力上,如张宝友(2009)则认为衡量社会服 务能力应从继续教育、科研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三个 指标衡量。针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较少,如李 凡(2011)认为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包括人才培训服 务、科研培训、专家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共享几个指 标。在对民办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中,刘翠 兰(2015)提出民办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指标应注 重技能与实践结合程度上。王启田(2015)认为教师社 ,Berkeley(1999)认为教学能力评
价少不了同行评
价,应该包括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课程组织情况和 关心学生学习等方面;Rikkert(2015)认为在对教师能 力评价中,教学效能是基于学生累计订购教师的教学 行为的复杂性过程。
我国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直到70年代后才 起步,最初也有教师能力的测评,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工 作的业务熟练度等。学生方面仅仅局限在学生的成绩 高低的评价上,1977年之后,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开始逐 渐健全,对于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发展。 对教学能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或借鉴西方的挡案袋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教学能 力的评价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起初是从定性角度进行 分析,陈炳权(011)进行了哲学的探讨,认为教学的能 力仅仅是传播知识是不够的,这是正式课堂的作用,而 教师还会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因此评价教师教学能力 的重要指标中还有育人这一项。
后期的评价体系构建注重系统量化的考核,如吴 亚秋(2012)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指标体系,结合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符合高职 院校办学理念,具有竞争和激励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 陈世保(2013)将粗糙集理论运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中,构造了用于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的模型,系统的 探讨了构建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实证检验模型 的可行性。路晓倩(2015)认为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职业道 德、教学能力、专业发展三个一级指标。张萌物(2015) 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教学组织能力、传授知识能力、 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3.2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指标的构建
大量的文献表明,在科研评价标准与方法体系方 面,国外虽然存在许多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国外大 学科研评价的标准非常重视科研产出,其科研评价的 内容主要是3个方面: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 等)的数量、质量和影响。一开始对于科研的评价也是 定性的,如同行专家主观打分,但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 影响较大,因此后期的评价结合了数学和经济学方法, 科研评价逐步进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阶 段。如美国学者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 用于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并在实践中迅速得到 了推广和应用。
我国的科研评价起步较晚,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成立时,专家民主决策决定科学基金分配 的同行评议机制才被正式引入到国内,评价的基本方 式上主要是绩效考评和项目鉴定两种形式。在科研评 价指标构建上,刘开源(2005)指出科研工作量化管理 范围和具体计分办法,其中SCI等文献检索是当前高 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许多学者注重定性与 定量指标相结合,魏晓通(2014)得出初步评价指标体 系包括科研认知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方面。张萌物(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共提取了 3个 主要指标,分别为科研产出、科研成长、科研创新。3.3
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指标的构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美国,第一次把公共服
152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33期
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技术咨询与项目评 审鉴定、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精神文明与政 治文明建设四个方面。
综上所述,我国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体上是从定性到定量再到二者相结合的趋势,在指 标体系的构建上,无论是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是 结合了定性评价指标,这些对推动国内评价理论的发 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各高校的科研评价方 法和研究大多侧重于量化评价和考核,主要以发表论 文的数量、发表论文刊物级别,申报课题级别等为主, 把这些按一定的方法折算成分数或科研工作量,然后 进行考核、使得科研评价出现指标单一,教师急功近利 的状况,我国在采用同行评议时所出现的人情网现象 阻碍了同行评议这种定性评价方法的良好发挥,因此, 结合我国国情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势在必 行。学者们对于高校及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 的选取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学者研究的角度也都有所 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各国都对高校及教师社会服务 能力该如何评价有不同程度的重视。参考文献
[1]刘翠兰.职业教育背景下民办教师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要素
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
[]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展[].高等教育研究,015,
(1):48.
[]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中国大学教学,2007,1):
5-8.
[4]陈娟,田凌云,马跃如.高校教师能力模型构建研究---基于探索
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
():80-84.
[]孙宏斌,张凤杰.基于“外语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教师能
力提升体系构建[].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4) : 240-241.
[6] Penelope Espinoza. Attributional gender bias: teachers? ability
and effort explanations for students? math performance[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4 , (17) : 105-126.[7] 余承海,姚本先.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高等农
业教育,2005,(12) :53-56.
[]林永柏.浅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养成[].教育与职业,
2008,(9):121-122.
[]王宏.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高校论坛,2015,(9):
76-77.
[0]文学运.新建地方院校教学团队科研能力的提升问题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