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基层减负切忌走形式主义老路

来源:知库网
本 刊视 点为基属减负切忌走 形式主义老路•李正刚为基层减负,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热切期盼。领导 机关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充分认识到减负背后 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自觉克服“三种思维”,为基 层真减负。克服惰性思维。当前基层负担过重,其中一个主要

工作唯上不唯实,仿佛不开会不足以显示其重视、不开 会不足以解决问题,逢会必安排领导讲话,硬是把短会 开成了长会,会海不仅淹没了基层的办事效率,更损害

了基层干部的形象。为基层减负必须要克服这种“唯

上”思维,发不发文、开不开会,一切以工作需要为终极

的负担就是材料多。一些领导机关平时不注重掌握情 况,本应平时掌握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不收集、不归档,到

标准,领导机关要带头发扬“短实新”文风,少开会、开短

会、开管用的会,让基层干部把精力都用在办实事、解难 题、促发展上。克服“本位”思维。毛泽东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 明确提出了 \"必须反对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本位主义倾

T用时就反复让基层报数据、填表格;有些部门打着任

务分解、清单管理的招牌,把本应自己亲自去抓的工作 层层分解到基层,信访件自己不去调查处理,简单一签

了之转给基层。调研不深入基层、不直面问题,会议室 向”。当前基层文件多、会议多的背后有领导机关和领

里听一听、拿着材料看一看、绕着路边转一转,事后让基 层写个汇报材料,一篇调研报告即大功告成。文件层层 转发、方案照搬照抄,反映的是一些领导部门惰性思维

导干部“本位”思维的影子。个别领导机关抓工作浮在 面上、不愿深入,检查工作重“迹”不重“绩”,要求基层工 作凡事留痕;一些部门政绩观出现偏差,逼着基层“造盆

过重,凡事不愿意动手、不愿意动脑,缺少脚踏实地、亲 力亲为的敬业精神,缺少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为基层减

景\"、创特色;一些部门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 搞层层转发、层层召开,根本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只是

负首先要减掉的是原本就不属于基层的负担,只有各司 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任务才能够层层落实,而不

证明这项工作自己重视了、认真抓了、领导责任尽到了,

把文件、会议等痕迹作为出现问题时“甩锅”的理由、撇 清责任的证据,作为免责金牌。有些领导直言不讳地

是层层下压。克服“唯上”思维。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很早就 提出了工作要不唯上、只唯实。有些领导机关在推进工

说,该发的文发了,该开的会开了,该强调的强调了,出 了问题是你们的责任。领导机关的这种\"本位”思维不

作中机械地看上级做了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以至于出 克服,上行下效,只会导致基层文件满天飞、会议天天

现了文件层层转发、会议层层召开、刻意要求传达不过 有。为基层减负,领导机关必须拿出责任担当,以自我 革命的决心、刀刃向内的勇气,清除自己身上形式主义

夜的现象,很难说这些文件转发、会议召开后对工作有

多大的推动作用。尽管一直在提倡少开会、开短会,但 实际情况是基层仍然有参加不完的会,一些在省级、市

和官僚主义作派,对涉及基层的问题主动认账、担责整

改,并积极为基层撑腰发声、松绑减负。惟如此,基层才 能轻装上阵。级召开的会议,到了县级甚至乡镇一级在经过穿靴戴帽 后继续召开,冗长空洞、毫无新意,导致基层干部不是在 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