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勘探点布置和完成工作量
根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有关规定。拟建场地共布勘探点13个,勘察方法为探井,总进尺61.40米,勘探点间距为89.01-275.20米,完成工作量如下:
1、探井13个,进尺61.40米;
2、表土层中采用Ⅲ级扰动样12件,室内进行了含水量和液塑限测定。 3、黄土状土层取Ⅰ级原状样49件,室内进行了常规和黄土湿陷性试验49件;
4、室内进行土易溶盐分析试验19件; 5、放孔测高13孔(井) 详见《勘探点一览表》。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5支渠走线位于黄河河谷平原区。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起点处(0+0.00),海拔高程为1962.00米。最低点位于终点处(0+2369.87),海拔高程为1931.80米,相对高差为30.2米,地形平均坡度为1.27%。5支渠沿黄河Ⅲ级阶地布设,整体走向呈西南向东北方向,起点位于黄河Ⅲ级后缘,终点位于黄河Ⅲ级,耕地、公路等均分布于阶地。
2、地层岩性
经详勘查明,5支渠走线范围内自上而下揭露的地层为:①表土、②黄土状土。具体描述如下:
①表土(Q4ml4):灰褐-黄褐色,稍湿,成份以粉土为主,含有极少量建筑和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的砾石、植物根和腐植质,土质不均,结构较松散,层顶标高为1932.00-1979.20米,层厚为0.20-1.10米。该层在沿线均分布。
②黄土状土(Q2al+pl4):褐黄色-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成份以粉土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腐植质、钙质粉沫、炭粒、螺壳,具微水平层理,该层土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根据湿陷系数分为②-1层湿陷性黄土状土,层顶标高为1931.40-1963.20米,厚度为1.00-9.40米;②-2层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层顶标高为1922.00-1951.60米,厚度为1.90-3.30米。该层在沿线均有分布。
地层岩性分布及厚度请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层顶板标高、厚度统计详见《场地地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统计表》。 3、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到地下水。
三、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不良地质现象评价
5支渠走线范围内未发现湿陷坑、斜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沿线地层稳定性好。
- 1 –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湿陷性评价
沿线黄土具有湿陷性,属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系数为0.021-0.037,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经计算,场地湿陷类型属自重湿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Ⅱ(中等),详见《场地湿陷性计算表》。
3、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
①层表土:天然含水量为9.9-14.0%,欠固结,工程性质差,建议全部挖除。
②层黄土状土根据湿陷系数划分为二个亚层:②-1层和②-2层: ②-1层湿陷性黄土状土:含水量为10.8-15.3%,平均值为13.6%,以稍湿为主;孔隙比为0.869-1.160,平均值为1.008,以稍密为主;压缩系数范围值为0.28-0.56MPa-1,平均值为0.37MPa-1,属中压缩性土。
②-2层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含水量为12.6-16.0%,平均值为14.8%,以稍湿为主;孔隙比为0.806-1.013,平均值为0.909,以稍密为主;压缩系数范围值为0.27-0.42MPa-1,平均值为0.31MPa-1,属中压缩性土。
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4、承载力允许值[R]
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其承载力允许值[R]如下:
②-1层黄土状土(湿陷): [R]=170KPa Es=5.6MPa ②-2层黄土状土(非湿陷):[R]=180KPa Es=7.0MPa 5、环境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室内《土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含水量范围值为10.6-15.3%,平
均值为13.03%,场地环境类别按Ⅲ类考虑,含盐总量为0.46-1.09%,属中盐渍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表G.0.1,土中SO2-4=2234-7056mg/kg,土对砼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CL-=72-275mg/kg,土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PH=7.8,视电阻率经验值>100Ω·m,土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土易溶盐分析结果见《土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和《地基土易溶盐统计表》。
6、地基土冻胀性及冻胀类别
(1)、循化地区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为0.80米。
(2)、经在场地冻深范围内取土测得13组:场地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范围值为9.9-13.7%,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hw >1.5米,平均冻胀率η≤1%,冻胀等级为Ⅰ级,地基土冻胀类别属不冻胀。
7、地震效应参数评价
(1)循化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第4.1.5条规定,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0米左右,土层剪切波速为:表土Vs=100m/s,属软弱土;黄土状土Vs=180m/s,属中软土;土层的剪切波速按20米计算,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t=0.12秒,土层等效波速Vse=167m/s,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
- 2 –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4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0.08,场地属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
(3)场地内未发现饱和粉土、粉细砂等液化土层,地震时地基土液化可不考虑。
四、结论与建议
1、5支渠全段均为明渠,对渠底黄土状土进行翻夯处理,全段防渗,严防漏水。
2、5支渠黄土状土开挖边坡比取1:1.25。
3、防腐措施应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五、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8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 8张 3、综合地质柱状图 1张 4、图例 1张 5、土工试验成果报告 2张 6、土易溶盐含量分析结果报告 1张 7、勘探点一览表 1张 8、场地地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统计表 1张 9、场地湿陷性计算表 1张 10、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1张 11、地基土易溶盐统计表 1张
- 3 –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