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知库网


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4 二、编制依据 ····················· 5 三、施工准备 ····················· 5

(一)技术准备 ················· 5 (二)机具准备 ················· 5 (三)材料准备 ················· 6 四、支模架形式的选用及设计 ·············· 6 五、施工部署 ····················· 10 六、水平拉接的布置与构造 ··············· 11 七、模板支架构造要求 ················· 11 八、模板支架材料要求 ················· 13 九、模板安拆操作工艺 ················· 14

(一)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 14 (二)模板支设 ················· 14 (三)模板拆除 ················· 16 十、模板及其支撑总要求 ················ 17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 18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 19 十三、文明施工措施 ·················· 20 十四、模板检查和验收要求 ··············· 21 十五、支撑体系检查和验收 ··············· 22

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十六、应急预案 ···················· 24

(一)应急组织 ················· 24 (二)材料准备 ················· 24 (三)模板工程易发生事件及处理方法 ········ 24 十七、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计算钢管采用Φ48×3.0钢管) · 24

(一)600×600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 24 (二)300mm厚墙模板计算书 ············ 32 (三)500×9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 41 (四)500×9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 44 (五)300×6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 55 (六)300×6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 59 (七)250×55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 70 (八)250×55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3.5m) ····················· 74 (九)250mm厚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 85 (十)130mm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3.5m) ····················· 95 十八、附图 ·················· 104

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6万m2,共包括1#-9#楼、11#楼、15#楼、商铺S1-S3、局部地下室,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至三十四层,其中地下室面积约47000 m2,商铺面积约12200 m2,住宅面积约200800 m2。本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本工程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8.500m。 结构设计概况:

基础类型有钻孔灌注桩基础和预应力管桩基础两种。所有楼结构层高:地下主楼部分为4.9m,车库部分为4.0m;地上首层层高为3.45m,二层以上层高均为2.9m。

地下部分:

地下室墙厚尺寸为300mm; 地下室柱截面尺寸600×600mm;

梁截面尺寸500×900mm、400×900mm、400×800mm、300×800mm、300×600mm、200×600mm等;

地下室顶板板厚尺寸250mm、180mm。 地上部分:

主楼结构墙厚尺寸250mm、200mm;

主楼结构梁截面250×550mm、200×580mm、200×500mm、200×450mm、200×400mm、150×450mm等;

主楼结构板厚尺寸130mm、120mm、110mm、100mm等。 本方案涉及范围及总体思路为:

本方案未包含超重、超高部分的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另行编制,经专家论证后,修改完善并经监理单位审查通过方可实施。

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根据工程设计、国家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编制, 主要如下: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 2、本工程施工合同及有关合同附件。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施工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二)机具准备

主要施工机具及工具准备如表所示: 名称 锤子 扳手 规格 重量0.25、0.5㎏ 功率 数量 300个 300把 开口宽(㎜)17-19、 22-24 圆盘锯 平刨 MJ-106 MB-503 3kW 3kW 16台 16台 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手电钻 台钻 手提电锯 手提电刨 压刨 线垂 砂轮切割机 水准仪 钢卷尺 工程检测尺 塞尺 扭矩板手 VV508S M-651A MB1065 0.5kg 50m、5m 2m 100N.M 520W 1.05kW 0.45kW 7.5kW 8把 2台 16台 8台 2台 50个 2台 2台 4根 4把 2把 (三)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购买材料进场备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在材料上选用15mm厚九夹板作为结构构件的模板;木方采用50x70方木;采用可铸锻铁制作的扣件和配套的立杆顶托;钢管使用Ф48.3×3.6(壁厚不少于3.24mm)钢管。采用材料、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使用前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送检。

四、支模架形式的选用及设计

1 、支模架形式选用

考虑到施工安全及可操作性同时兼顾经济方便,本方案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梁、板底全部采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2 、支模架设计

2.1、支撑架施工荷载取值

(1)模板支架设计时考虑的荷载标准值:①模板自重0.3 KN/m2;②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24KN/m3;③板钢筋自重1.1KN/m2,梁钢筋自重1.5KN/m2;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5KN/m2;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KN/m2。

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模板支架的荷载分项系数: ① 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取1.35;② 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1.4。 2.2模板支撑搭设参数

柱、墙、梁、板截面尺寸及搭设参数详见下表: (单位:㎜)

主要截面 600×600 搭 设 参 数 计算截面 柱高 柱 计算柱高 内楞方木 柱箍类型 柱箍间距 对拉螺栓 主要墙厚 600×600 4000 4000 50×70:B方向4根,H方向4根(间距不大于300) 双钢管 Ф48.3×3.6@500 无 300、250、200 搭 设 参 数 墙高 计算墙厚 墙 计算墙高 内楞类型 外楞类型 外楞间距 对拉螺栓 地下 4900、4000、3450、2900 300 4900 50×70方木@150(墙竖向方向) 双钢管Ф48.3×3.6 500(底部第一道距里面150mm) Φ14@450(水平方向)×500(竖直方向,10道) 500×900 400×900、400×800、300×800 300×600、200×600 主要截面 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室框计算截面 搭 设 参 数 500×900 8100 300×600 5300 架 计算跨度 梁 支架形式 搭设高度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梁底采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4900、4000 4900、4000 计算高度 梁底方木形式 梁底方木 梁侧方木 对拉螺栓 立杆横距(梁两侧立杆距离) 立杆纵距 (跨度方向) 梁底支撑小横杆 立杆步距 地上部分结构框 4900(板厚为250) 4900(板厚为250) 平行梁轴线布置 3根50×70 50×70@300 2Φ14@500 1000(梁底增加两根承重立杆375+250+375) 2根50×70 50×70@300 无 900 800 800 Ф48.3×3.6@400 1800 Ф48.3×3.6@400 1800 主要截面 250×550、200×580、200×500、200×450、200×400、150×450 搭设参数 计算截面 计算跨度 支架形式 搭设高度 250×550 5300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梁底采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3450、2900 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架 计算高度 梁 梁底方木形式 梁底方木 梁侧方木 对拉螺栓 立杆横距(梁两侧立杆距离) 立杆纵距 (跨度方向) 梁底支撑小横杆 立杆步距 主要板厚 地下结构 250、180 搭 设 参 数 计算板厚 楼板 支架形式 搭设高度 计算高度 板底木方 立杆纵距 立杆横距 立杆步距 扣件 250 130 Ф48.3×3.6@450 1800 地上结构 130、120、110、100 900 800 3500(板厚130) 平行梁轴线布置 2根50×70 50×70@300 无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底采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4900 4900 50×70@300 800 800 1800 3450、2900 3450 50×70@300 900 900 1800 梁、板底部位均采用双扣件连接 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剪刀撑 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扫地杆 立杆基础 钢管类型 说明: 梁侧模板:梁高≤700,取消对拉螺杆; 梁侧模板:梁高≤800,梁中设一道对拉螺杆;

离地面200高,纵、横向连续设置 采用50厚木方铺垫 全部采用Ф48.3×3.6(壁厚不小于3.24mm) 五、施工部署

(一)总体部署

本工程模板种类主要有剪力墙模板,连梁、框架梁、框架柱、楼梯、楼层板模板等类型。各层柱、梁、板结构大于等于4米的柱和梁板分开浇捣、小于4米时同时浇捣。结构构件较大、较重对模板安装和支撑都有较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仔细研究,贯彻落实。

1、材料进场,必须由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由安全员初验,公司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为节省原材料和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定3名专业人员配模; 4、成立专门研究小组,讨论模板设计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5、方案制定后进行传阅和登记,务必使专业班组和管理人员领会设计意图,保证现场与方案的一致性; (二)混凝土浇捣施工部署

本工程4米以下采取整体一层一次浇筑框架柱、剪力墙、楼面梁、板、梯混凝土的方式。大于等于4米层高的框架柱和剪力墙、楼面梁、板、梯混凝土分开浇筑的方式。先浇墙和柱等砼强度达到75%后再浇梁、板、梯砼。

主体结构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地下室一至及三层采用汽车泵或固定泵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捣采用一端向另一端扩展的浇筑方式,浇捣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砼堆

1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置高度不得超过150mm;上一层结构梁板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设计强度80%下一层模板支撑架不得拆除。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混凝土浇捣另行编制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六、水平拉接的布置与构造

模板支架位于地下室内,模板支架在高度方向已浇筑砼柱设置二道水平拉接,采用钢管与混凝土柱进行抱箍拉接,并将各道水平杆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内侧顶紧,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具体做法见下图:

七、模板支架构造要求

1、立杆

(1) 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生不均匀沉 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 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1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 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5)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mm。对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 ,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2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 mm。

(6)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米。

(7) 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水平杆

(1)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3、剪刀撑

(1)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

1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4、其 它

(1)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 (2) 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3) 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4) 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5) 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 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宜采用钢格构柱、钢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等组合支撑体系。

八、模板支架材料要求

1 、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 、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3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4、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5、 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6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

1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九、模板安拆操作工艺 (一)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a、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b、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c、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结构1米线的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d、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进行支设。

e、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模板及零构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f、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二)模板支设

1、柱模板

①工艺流程:搭设安装架 → 模板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柱边线位置 → 安置柱模钢管箍 → 安装梁口的柱模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冲洗封底。

②主要方法:

a、基础面或楼面上弹纵横轴线和柱四周边线,并做好检查复核工作。 b、柱、墙根部清理干净。

c、柱、梁接槎部位处加垫海棉。柱子阳角接缝处必须加垫海棉条。

1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d、为了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设置双钢管柱箍。支撑杆与楼板支架连接。

2、剪力墙模板

①支设工序:检查轴线 → 清理剪力墙根部→ 放模板就位线 → 安放转角模板 → 安放内模 → 安装穿墙螺栓 → 安装外模→ 调整模板间隙、找垂直度→固定模板 → 检查、验收模板。

②剪力墙支模前必须涂刷水性脱模剂。 ③模板底部每个转角处留置清扫口。

④所有墙体的竖向模板的阴角、阳角加设50×70方木与模板固定,并且在板梁角部也必须加设50×70方木。

⑤为了确保剪力墙的质量,地下室300mm、250mm墙板的拉结设φ14对拉螺杆,最下一道螺杆离地150mm,水平方向为450,竖直方向为500。主楼200mm墙板的拉结设φ14对拉螺杆,最下一道螺杆离地150mm,水平方向为450,竖直方向为500。

3、梁、板模板

①梁模安装工艺:弹梁轴线并复核 → 搭支模架 →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 梁底起拱 → 扎梁筋 → 安侧模 → 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接并加固

楼板模安装工艺:搭支架 → 测水平 → 摆50×70木楞 → 调整模板标高及起拱 → 铺九合板模板 → 清理、刷油 → 与梁模板固定→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②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绑扎提供施工操作面。 ③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1-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④所有≥1.5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梁高≥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胶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要求,浇砼时不能挤崩掉。

1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楼梯模板

①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然后安装梯外帮侧板。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需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楼梯的高度与中间高度的一致。

②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

③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

(三)模板拆除

a、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b、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c、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②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③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d、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e、柱模拆除,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柱箍和穿心螺杆,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f、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支撑和斜撑,接着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g、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

1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十、模板及其支撑总要求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模板支架沿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提高模板刚度和稳定性;

5、支撑立杆应设垫板,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坐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得大于1000mm。

6、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7、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规范的要求。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8、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9、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10、跨度≧4000的梁按设计2‰要求起拱;板不起拱。

1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其质量要满足规范要求;

1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1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涂刷时不得玷污钢筋,最好采用水性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1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4、脚手架搭设的相关数据要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技术负责人的认可。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质量管理网络

结合本工程特点与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组建一支以项目经理为主,具有责任性强、有管理水平、有能力、施工经验丰富的资质合格的项目质量管理班子。

2、建立质量责任制

从项目经理管理层到施工班组长操作层,分二个层次建立质量责任制:一是项目管理层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操作层质量承包责任制。使质量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并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加强各级质量管理的意识,使各级人员既感到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推动质量管理的有力运行。

3、加强公司对项目的考核:

公司对项目部实行定期考核和检查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年底奖金挂钩,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提出整改意见,更应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质量不断提高。

4、把好材料质量关

全部材料,进场时应签收验货,详细核对其品种、数量、规格、质量要求,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进场。

5、把好施工质量关

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6、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

1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板安装质量。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2~3名技术过硬的工人看模,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

8、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9、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10、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11、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对角线尺寸、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精度。

12、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13、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14、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 15、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

16、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17、模板本身缝隙刮腻子嵌缝。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1、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

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

1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5、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6、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7、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

8、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9、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

10、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安装板时,应停电作业。当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11、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并体检合格。

1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就拆除模板。

十三、文明施工措施

保持现场的场容场貌,材料分批分类分场堆码整齐,施工现场每层楼模板安装完毕浇筑砼前,楼层内的垃圾应清理干净;

在楼层模板拆除完后,楼层内的废料,垃圾均应清理出楼层,运至垃圾堆放处堆码好;

严禁在楼层内随地大小便。不得任意损坏施工场地内的任何机具、设备和施工标语牌等;

楼层内模板下口漏浆应及时用水冲洗并收集到一堆,以便今后楼层的清理

2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工作;

严禁在生活区、施工现场乱扔垃圾杂物,生活垃圾及杂物按工地规定地点堆放。

十四、模板检查和验收要求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符合性。验收应形成记录。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尺寸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基础 截面内部尺寸 梁 柱、墙、+4,-5 钢尺检查 允许偏差(mm) 5 ±5 ±10 检查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允许偏差 3 3 5 +10,0 2 +10,0 10 +10,0 预留孔 2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不大于层垂直高5m 度 大于5m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8 2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 十五、支撑体系检查和验收

1、对使用的钢管检查以下内容:

查验钢管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检查钢管表面的平直度,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钢管表面锈蚀深度不得大于0.5mm。

钢管弯曲变形,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不得大于5mm,立杆钢管3-4m长度的弯曲不得大于12mm、4-6.5m长度的弯曲不得大于20mm。

检查扣件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有必要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内容

检查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检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验收

(1)基础:查看基础表面坚实平整,表面是否积水,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观察。

(2)立杆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6m高处,立杆偏差不得大

2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于±20mm。3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0mm。

(3)间距检查:脚手架步距不得大于±20mm、纵距不得大于±50mm、横距不得大于±20mm,用钢卷尺测量。

(4)纵向水平杆偏差,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10mm,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

(5)扣件检查;

扣件安装:a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大于500mm,用钢卷尺测量;

b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用扭力扳手检测; c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60°,用角尺检测。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 下表1确定。 表1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个)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51~90 连接横向水平杆2 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抽检数量 (个) 5 8 13 20 32 50 5 8 13 20 32 50 允许的不合格数 0 1 1 2 3 3 1 2 3 5 7 10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1 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6)梁、板底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全数检查。

2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7)拧紧扭力矩未达到要求的扣件必须重新拧紧,直至满足要求。 (8)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

十六、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材料准备

1、材料准备好60T千斤顶2只,

2、准备临时加固用的钢管2T,扣件1000只。 3、准备16﹟工字钢5根,长4M。 4、准备50厚300宽片子板1m³。 5、方木准备2m³。

(三)模板工程易发生事件及处理方法

1、扣件破坏或下滑导致梁板下沉。

处理方法:马上停止该部位砼浇筑,疏散上部人员和砼荷载,在下沉梁底部位加设横杆,用千斤顶把梁顶复位后把扣件更换和紧固螺丝。

2、梁柱炸模

马上停止该部位砼浇筑,清理梁柱内砼,模板缝内砼用水进行清洗干净后,重新贴好海棉条合模加固模板,继续浇筑混凝土。

十七、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计算钢管采用Φ48×3.0钢管)

(一)600×600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2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6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600mm,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400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500mm。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3.0mm。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70mm。 B方向竖楞4根,H方向竖楞4根。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600183183183 600

183183183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2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4.0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4.000m;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1.68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0.320=36.288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24.29kN/mA 183 183 183B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50m。

荷载计算值 q = 1.2×36.288×0.500+1.40×3.600×0.500=24.293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0×1.50×1.50/6 = 18.75cm3; I = 50.00×1.50×1.50×1.50/12 = 14.06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2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8.144+1.40×1.800)×0.183×0.183=0.08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2×1000×1000/18750=4.35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8.144+1.4×1.800)×0.183=2.67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672.0/(2×500.000×15.000)=0.53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8.144×1834/(100×6000×140625)=0.16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83.3/250,满足要求!

四、竖楞木方的计算

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8.91kN/mA 500 500 500B

竖楞木方计算简图

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 BH 两方向最大间距0.183m。

2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荷载计算值 q = 1.2×36.288×0.183+1.40×3.600×0.183=8.907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4.454/0.500=8.907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8.907×0.50×0.50=0.223kN.m 最大剪力 Q=0.6ql = 0.6×0.500×8.907=2.672kN 最大支座力 N=1.1ql = 1.1×0.500×8.907=4.899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23×106/40833.3=5.45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672/(2×50×70)=1.14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0.677ql4/100EI=0.677×6.653×500.04/(100×9000.00×1429167.0)=0.219mm

2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

五、B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1.2×36.29+1.40×3.60)×0.183 × 0.500 = 4.45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

2.23kNA 4.45kN 4.45kN 2.23kNB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000

6.686.684.451.652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4.450.000.004.454.456.686.68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66kNA 3.33kN 3.33kN 1.66kNB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2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0.000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1.651kN.m 最大变形 vmax=1.833mm 最大支座力 Qmax=6.681kN

1.833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651×106/8982.0=183.81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B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0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76.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2.92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6.681 B方向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七、H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3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P = (1.2×36.29+1.40×3.60)×0.183 × 0.500 = 4.45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

2.23kNA 4.45kN 4.45kN 2.23kNB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000

6.686.684.451.652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4.450.000.004.454.456.686.68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66kNA 3.33kN 3.33kN 1.66kNB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1.833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3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1.651kN.m 最大变形 vmax=1.833mm 最大支座力 Qmax=6.681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651×106/8982.0=183.81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八、H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0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76.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2.92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6.681 H方向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二)300mm厚墙模板计算书

一、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300mm,高度4900mm,两侧楼板厚度25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150mm,内龙骨采用50×7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3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对

10

15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2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0mm,直径14m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3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00mm4900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000155500500500500500500500250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3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4.9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4.900m;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5.06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4.630=40.167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4.65m。

荷载计算值 q = 1.2×40.167×4.650+1.40×3.600×4.650=247.568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65.00×1.50×1.50/6 = 174.38cm3; I = 465.00×1.50×1.50×1.50/12 = 130.78cm4;

3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47.57kN/mA 150 150 150B

计算简图

0.557

0.446

22.28 弯矩图(kN.m)

14.8518.57

22.2818.5714.85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86.78kN/mA 150 150 150B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6

0.082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4.854kN N2=40.849kN

3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N3=40.849kN N4=14.854kN 最大弯矩 M = 0.557kN.m 最大变形 V = 0.082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557×1000×1000/174375=3.19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22281.0/(2×4650.000×15.000)=0.47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8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250,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15×40.17+1.4×0.15×3.60=7.986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15×40.17=6.025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7.99kN/mAB 15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50 250

内龙骨计算简图

3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0.2500.114

内龙骨弯矩图(kN.m)

2.211.802.051.982.001.992.011.942.000.330.001.200.001.671.782.191.942.011.992.001.982.05

内龙骨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6.03kN/mAB 15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50 250

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

0.054

内龙骨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249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4.26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213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0.21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3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49×106/40833.3=6.10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08/(2×50×70)=0.946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2

(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213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

五、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 4.26kNAB 450 450 45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511

0.469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3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264.260.001.141.145.405.404.264.263.133.130.005.405.401.141.143.133.13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 3.22kNAB 450 450 45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7

0.126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511kN.m 最大变形 vmax=0.126mm 最大支座力 Qmax=13.924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511×106/8982.0=56.8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4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05.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3.924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三)500×9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900mm,

H方向对拉螺栓2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5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7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4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900m;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1.59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1.600=19.44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4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9.44+1.40×3.60)×0.90=25.531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00×1.50×1.50/6 = 33.75cm3; I = 90.00×1.50×1.50×1.50/12 = 25.31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7.496+1.40×3.240)×0.300×0.300=0.23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30×1000×1000/33750=6.80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7.496+1.4×3.240)×0.300=4.59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596.0/(2×900.000×15.000)=0.511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2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4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7.496×3004/(100×6000×253125)=0.63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19.44+1.40×3.60)×0.90×0.50/2=6.38kN 穿梁螺栓直径为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1.6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10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17.8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6.383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500mm。 每个截面布置2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六、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

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四)500×9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9m,

梁截面 B×D=500mm×9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杆的步距 h=1.80m,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1.0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4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500 9001800

4900

375250375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90+0.30)+1.40×2.50=31.40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0.90+0.7×1.40×2.50=33.432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4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900×0.400=9.18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00×0.400×(2×0.900+0.500)/0.500=0.552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500)×0.500×0.400=0.900kN 均布荷载 q = 1.35×9.180+1.35×0.552=13.138kN/m 集中荷载 P = 0.98×0.900=0.88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50×1.50/6 = 15.00cm3; I = 40.00×1.50×1.50×1.50/12 = 11.25cm4;

0.88kN13.14kN/mA 250 250B

计算简图

0.103

0.057

弯矩图(kN.m)

4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051.231.23

2.05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9.73kN/mA 250 250B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0.297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232kN N2=4.988kN N3=1.232kN 最大弯矩 M = 0.102kN.m 最大变形 V = 0.297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102×1000×1000/15000=6.8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4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2052.0/(2×400.000×15.000)=0.51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29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4.988/0.400=12.469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2.47×0.40×0.40=0.200kN.m 最大剪力 Q=0.6×0.400×12.469=2.993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12.469=5.486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00×106/40833.3=4.8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993/(2×50×70)=1.283N/mm2

4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7.603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7.603×400.04/(100×9000.00×1429167.0)=0.102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1.72kN 1.23kNA 4.99kN 1.23kN 1.72kNB 417 167 417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182

0.189

2.492.49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1.981.980.750.750.970.970.750.750.971.982.492.490.97

1.98

5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27kN 0.91kNA 3.04kN 0.91kN 1.27kNB 417 167 417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6

0.080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189kN.m 最大变形 vmax=0.080mm 最大支座力 Qmax=4.476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189×106/4491.0=42.1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16.7/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4.48kNA 4.48kN 4.48kN 4.48kN 4.48kN 4.48kN 4.48kN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5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0.537

0.627

2.912.91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1.571.572.242.24

2.912.912.242.241.571.57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2.98kNA 2.98kN 2.98kN 2.98kN 2.98kN 2.98kN 2.98kN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43

0.794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627kN.m 最大变形 vmax=0.794mm 最大支座力 Qmax=9.624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627×106/4491.0=139.5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5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62kN 采用双扣件!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62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564=0.761kN

顶部立杆段,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242=0.326kN 非顶部立杆段 N = 9.624+0.761=10.386kN 顶部立杆段 N = 9.624+0.326=9.950kN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5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432,l0=3.639m;λ=3639/16.0=228.132, φ=0.140

σ=9950/(0.140×423.9)=167.403N/mm2

a=0.5m时,u1=1.165,l0=3.768m;λ=3768/16.0=236.214, φ=0.131

σ=9950/(0.131×423.9)=178.733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71.18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10386/(0.149×423.9)=164.67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公式5.2.9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 0.250×1.000×1.040=0.260kN/m2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00m;

5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60×1.000×1.800×1.800/10=0.10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

Nw=9.624+1.350

×

0.242+0.9

×

0.980

×

0.106/0.800=10.067kN 非顶部立杆0.106/0.800=10.503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432,l0=3.639m;λ=3639/16.0=228.132, φ=0.140

σ=10067/(0.140×423.9)+106000/4491=193.006N/mm2

a=0.5m时,u1=1.165,l0=3.768m;λ=3768/16.0=236.214, φ=0.131

σ=10067/(0.131×423.9)+106000/4491=204.470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96.82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10503/(0.149×423.9)+106000/4491=190.16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Nw=9.624+1.350×0.564+0.9×0.980×

(五)300×6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600mm,

5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70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5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600m;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4.4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14.400=12.96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2.96+1.40×3.60)×0.60=12.355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0×1.50×1.50/6 = 22.50cm3; I = 60.00×1.50×1.50×1.50/12 = 16.8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5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7.776+1.40×2.160)×0.300×0.300=0.111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11×1000×1000/22500=4.94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7.776+1.4×2.160)×0.300=2.224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24.0/(2×600.000×15.000)=0.37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7.776×3004/(100×6000×168750)=0.42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计算 1.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

f = M/W < [f]

其中 f —— 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梁侧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梁侧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W = 4083.33cm3; [f] ——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 13N/mm2。 M = ql2 / 8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q = (1.2×12.96+1.40×3.60)×0.30=6.18kN/m

5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 600mm;

经计算得到,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计算值6.178×0.600×0.600/8/4083334.000=0.068N/mm2;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2.梁侧竖楞挠度计算

计算公式:

v = 5ql4 / 384EI < [v] = l/250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 = 12.960×0.300=3.888N/mm;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 600mm; E —— 梁侧竖楞弹性模量,E = 9500N/mm2; I —— 梁侧竖楞截面惯性矩,I = 142916.70cm4;

梁侧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5×3.888×600.04/(384×9500×1429167000.0)=0.000mm;

梁侧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2.400mm; 梁侧竖楞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3.穿梁螺栓强度计算

没有布置穿梁螺栓,无须计算!

六、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

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六)300×60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9m,

梁截面 B×D=300mm×6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杆的步距 h=1.80m,

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0.9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6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00490090018006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60+0.30)+1.40×2.50=22.22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0.60+0.7×1.40×2.50=23.105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6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600×0.400=6.12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00×0.400×(2×0.600+0.300)/0.300=0.6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500)×0.300×0.400=0.540kN 均布荷载 q = 1.35×6.120+1.35×0.600=9.072kN/m 集中荷载 P = 0.98×0.540=0.529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50×1.50/6 = 15.00cm3; I = 40.00×1.50×1.50×1.50/12 = 11.25cm4;

0.53kN 9.07kN/mA 300B

计算简图

0.000

0.142

弯矩图(kN.m)

6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630.260.26

剪力图(kN)

1.63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6.72kN/mA 300B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1.033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625kN N2=1.625kN 最大弯矩 M = 0.141kN.m 最大变形 V = 1.033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141×1000×1000/15000=9.4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1625.0/(2×400.000×15.000)=0.406N/mm2

6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03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625/0.400=4.064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4.06×0.40×0.40=0.065kN.m 最大剪力 Q=0.6×0.400×4.064=0.975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4.064=1.788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3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065×106/40833.3=1.5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75/(2×50×70)=0.41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6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2.520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2.520×400.04/(100×9000.00×1429167.0)=0.03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1.72kN 1.63kNA 1.63kN 1.72kNB 9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000

3.350.909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3.351.631.630.000.001.631.63

3.353.35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6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27kN 1.01kNA 1.01kN 1.27kNB 9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909kN.m 最大变形 vmax=2.443mm 最大支座力 Qmax=3.347kN

2.443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909×106/4491.0=202.4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3.35kNA 3.35kN 3.35kN 3.35kN 3.35kN 3.35kN 3.35kN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6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0.402

0.469

2.182.18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1.171.171.671.67

2.182.181.671.671.171.17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2.28kNA 2.28kN 2.28kN 2.28kN 2.28kN 2.28kN 2.28kN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33

0.609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469kN.m 最大变形 vmax=0.609mm 最大支座力 Qmax=7.195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469×106/4491.0=104.33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6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7.2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7.20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547=0.738kN

顶部立杆段,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234=0.316kN 非顶部立杆段 N = 7.195+0.738=7.934kN 顶部立杆段 N = 7.195+0.316=7.512kN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6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7512/(0.149×423.9)=119.108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7512/(0.139×423.9)=127.487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21.90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7934/(0.149×423.9)=125.79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公式5.2.9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 0.250×1.000×1.040=0.260kN/m2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6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60×0.900×1.800×1.800/10=0.09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

Nw=7.195+1.350

×

0.234+0.9

×

0.980

×

0.096/0.800=7.617kN 非顶部立杆0.096/0.800=8.039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7617/(0.149×423.9)+96000/4491=142.049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7617/(0.139×423.9)+96000/4491=150.545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44.88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8039/(0.149×423.9)+96000/4491=148.74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模板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

Nw=7.195+1.350×0.547+0.9×0.980×

(七)250×55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250mm,

7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梁截面高度 H=5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7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7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550m;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3.2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13.200=11.88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1.88+1.40×3.60)×0.55=10.613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5.00×1.50×1.50/6 = 20.63cm3; I = 55.00×1.50×1.50×1.50/12 = 15.47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72

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6.534+1.40×1.980)×0.300×0.300=0.09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96×1000×1000/20625=4.63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6.534+1.4×1.980)×0.300=1.91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10.0/(2×550.000×15.000)=0.34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534×3004/(100×6000×154688)=0.38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计算 1.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

f = M/W < [f]

其中 f —— 梁侧竖楞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梁侧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梁侧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W = 40.83cm3; [f] ——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 13N/mm2。 M = ql2 / 8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q = (1.2×11.88+1.40×3.60)×0.30=5.79kN/m

7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 550mm;

经计算得到,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计算值5.789×0.550×0.550/8/40833.340=5.361N/mm2;

梁侧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2.梁侧竖楞挠度计算

计算公式:

v = 5ql4 / 384EI < [v] = l/250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 = 11.880×0.300=3.564N/mm; l —— 计算跨度(梁板高度),l = 550mm; E —— 梁侧竖楞弹性模量,E = 9500N/mm2; I —— 梁侧竖楞截面惯性矩,I = 142.92cm4;

梁侧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5×3.564×550.04/(384×9500×1429167.0)=0.313mm;

梁侧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2.200mm; 梁侧竖楞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3.穿梁螺栓强度计算

没有布置穿梁螺栓,无须计算!

六、梁支撑脚手架的计算

支撑条件采用钢管脚手架形式,参见楼板模板支架计算内容。

(八)250×550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3.5m)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5m,

梁截面 B×D=250mm×55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90m,立杆的步距 h=1.80m,

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 0.8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7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503450800180055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55+0.30)+1.40×2.50=20.69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50×0.55+0.7×1.40×2.50=21.384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7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550×0.450=6.311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00×0.450×(2×0.550+0.250)/0.250=0.729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500)×0.250×0.450=0.506kN 均布荷载 q = 1.35×6.311+1.35×0.729=9.504kN/m 集中荷载 P = 0.98×0.506=0.496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5.00×1.50×1.50/6 = 16.88cm3; I = 45.00×1.50×1.50×1.50/12 = 12.66cm4;

0.50kN 9.50kN/mA 250B

计算简图

0.000

0.105

7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弯矩图(kN.m)

1.440.250.25

剪力图(kN)

1.44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7.04kN/mA 250B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0.464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436kN N2=1.436kN 最大弯矩 M = 0.105kN.m 最大变形 V = 0.464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105×1000×1000/16875=6.22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7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1436.0/(2×450.000×15.000)=0.31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46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436/0.450=3.191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3.19×0.45×0.45=0.065kN.m 最大剪力 Q=0.6×0.450×3.191=0.862kN 最大支座力 N=1.1×0.450×3.191=1.58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065×106/40833.3=1.58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862/(2×50×70)=0.369N/mm2

7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1.956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1.956×450.04/(100×9000.00×1429167.0)=0.042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1.01kN 1.44kNA 1.44kN 1.01kNB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000

2.440.616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2.441.441.440.000.001.441.442.442.44

8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0.75kN 0.88kNA 0.88kN 0.75kNB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616kN.m 最大变形 vmax=1.259mm 最大支座力 Qmax=2.443kN

1.259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616×106/4491.0=137.26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2.44kNA 2.44kN 2.44kN 2.44kN 2.44kN 2.44kN 2.44kNB 900 900 9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8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0.330

0.385

1.591.59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0.860.861.221.22

1.591.591.221.220.860.86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63kNA 1.63kN 1.63kN 1.63kN 1.63kN 1.63kN 1.63kNB 900 900 9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33

0.618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385kN.m 最大变形 vmax=0.618mm 最大支座力 Qmax=5.253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385×106/4491.0=85.6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8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5.25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5.25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385=0.520kN

顶部立杆段,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235=0.317kN 非顶部立杆段 N = 5.253+0.520=5.773kN 顶部立杆段 N = 5.253+0.317=5.569kN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8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5569/(0.149×423.9)=88.307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5569/(0.139×423.9)=94.519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90.37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5773/(0.149×423.9)=91.53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公式5.2.9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 0.250×1.000×1.040=0.260kN/m2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80m;

8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60×0.800×1.800×1.800/10=0.085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

Nw=5.253+1.350

×

0.235+0.9

×

0.980

×

0.085/0.900=5.652kN 非顶部立杆0.085/0.900=5.856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5652/(0.149×423.9)+85000/4491=108.534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5652/(0.139×423.9)+85000/4491=114.839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10.63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5856/(0.149×423.9)+85000/4491=111.76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Nw=5.253+1.350×0.385+0.9×0.980×

(九)250mm厚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4.9m)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8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9m,

立杆的纵距 b=0.8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8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2

图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8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图 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25+0.20)+1.40×2.00=10.57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10×0.25+0.7×1.40×2.00=10.431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250×0.800+0.200×0.800=5.18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800=3.6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00×1.50×1.50/6 = 30.00cm3; I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8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5.180+1.40×3.600)×0.300×0.300=0.101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01×1000×1000/30000=3.37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5.180+1.4×3.600)×0.300=2.02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26.0/(2×800.000×15.000)=0.25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5.180×3004/(100×6000×225000)=0.21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250×0.300=1.883kN/m

8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200×0.300=0.0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0×1.883+1.20×0.060=2.331kN/m 活荷载 q2 = 1.40×1.350=1.89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2.331)×0.800=3.377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377/0.800=4.221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4.22×0.80×0.80=0.270kN.m 最大剪力 Q=0.6×0.800×4.221=2.026kN 最大支座力 N=1.1×0.800×4.221=3.71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70×106/40833.3=6.62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26/(2×50×70)=0.868N/mm2

8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1.943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1.943×800.04/(100×9000.00×1429167.0)=0.419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3.71kN 3.71kN 3.71kN 3.71kN 3.71kN 3.71kN 3.71kN 3.71kN 3.71kNA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804

0.673

5.575.57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5.185.181.861.471.865.575.571.472.242.241.861.475.185.181.471.862.242.24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9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71kN 1.71kN 1.71kN 1.71kN 1.71kN 1.71kN 1.71kN 1.71kN 1.71kNAB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36

0.660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804kN.m 最大变形 vmax=0.660mm 最大支座力 Qmax=10.756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804×106/4491.0=179.12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76kN 采用双扣件!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9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 = 0.106×4.900=0.521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满堂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200×0.800×0.800=0.128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250×0.800×0.800=4.016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4.66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000+2.500)×0.800×0.800=2.8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9.63kN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9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9273/(0.149×423.9)=147.034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9273/(0.139×423.9)=157.377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50.48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9631/(0.149×423.9)=152.70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公式5.2.9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9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Wk=uz×us×w0 = 0.250×1.000×1.040=0.260kN/m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8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60×0.800×1.800×1.800/10=0.085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0.085/0.800=9.407kN

非顶部立杆Nw=1.200×4.665+1.400×2.880+0.9×1.400×0.085/0.800=9.764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9407/(0.149×423.9)+85000/4491=168.062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9407/(0.139×423.9)+85000/4491=178.554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71.55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9764/(0.149×423.9)+85000/4491=173.73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Nw=1.200×4.367+1.400×2.880+0.9×1.400×

2

94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十)130mm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支架高度3.5m)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5m,

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8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7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95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图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 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13+0.20)+1.40×2.00=6.956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10×0.13+0.7×1.40×2.00=6.365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96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30×0.900+0.200×0.900=3.117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900=4.0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00×1.50×1.50/6 = 33.75cm3; I = 90.00×1.50×1.50×1.50/12 = 25.31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117+1.40×4.050)×0.300×0.300=0.085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5×1000×1000/33750=2.50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3.117+1.4×4.050)×0.300=1.694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694.0/(2×900.000×15.000)=0.18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97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117×3004/(100×6000×253125)=0.11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30×0.300=0.979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200×0.300=0.0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0×0.979+1.20×0.060=1.247kN/m 活荷载 q2 = 1.40×1.350=1.89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1.247)×0.900=2.823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823/0.900=3.137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3.14×0.90×0.90=0.254kN.m 最大剪力 Q=0.6×0.900×3.137=1.694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0×3.137=3.105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7.00×7.00/6 = 40.83cm3;

98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I = 5.00×7.00×7.00×7.00/12 = 142.92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254×106/40833.3=6.22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694/(2×50×70)=0.72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1.039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1.039×900.04/(100×9000.00×1429167.0)=0.359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99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 3.11kNAB 900 900 9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0.745

0.683

3.933.930.830.83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2.282.283.113.110.830.833.933.930.000.003.113.112.282.28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 1.03kNAB 900 900 9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39

0.646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745kN.m 最大变形 vmax=0.646mm

100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最大支座力 Qmax=10.144kN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745×106/4491.0=165.95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14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 = 0.117×3.450=0.403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满堂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200×0.900×0.900=0.162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30×0.900×0.900=2.64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208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000+2.500)×0.900×0.900=3.64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101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8.95kN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l0 = 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8764/(0.149×423.9)=138.959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102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σ=8764/(0.139×423.9)=148.734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42.21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8953/(0.149×423.9)=141.96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扣件脚手架规范计算公式5.2.9 MW=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 0.250×1.000×1.040=0.260kN/m2 h —— 立杆的步距,1.8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60×0.900×1.800×1.800/10=0.09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0.096/0.900=8.897kN

非顶部立杆Nw=1.200×3.208+1.400×3.645+0.9×1.400×0.096/0.900=9.087kN

Nw=1.200×3.051+1.400×3.645+0.9×1.400×

103

普通模板及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顶部立杆段:a=0.2m时,u1=1.388,l0=3.527m;λ=3527/16.0=221.123, φ=0.149

σ=8897/(0.149×423.9)+96000/4491=162.351N/mm2

a=0.5m时,u1=1.131,l0=3.658m;λ=3658/16.0=229.320, φ=0.139

σ=8897/(0.139×423.9)+96000/4491=172.275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 a=0.300时,σ=165.659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1.697,l0=3.528m;λ=3528/16.0=221.195, φ=0.149 σ=9087/(0.149×423.9)+96000/4491=165.35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2

十八、附图

1、 2、 3、 4、 5、

柱模板支撑示意图 墙模板支撑示意图 地下室梁模板支撑示意图 地上结构梁模板支撑示意图 楼板模板支撑示意图

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