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提高审计效率的建议

来源:知库网


关于提高审计效率的建议

【摘 要】 “效率”的词义较为广泛,此文中要探讨“效率”是其一,即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而审计的效率,顾名思义也就是单位时间里完成审计工作的量。应该明确的是,本文就此探讨的“量”不仅仅是指数量,也包括质量的内涵。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一方面迫切要求提高审计效率,以满足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从审计工作的现状来看,要求审计提高效率,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于社会。审计实践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的总体原则。本文从分析当前审计工作的现状入手,继而提出提高审计效率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审计 提高 效率

效率一词有多种含义,在这里要探讨的是其“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这一含义。审计的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完成审计工作的量。应该明确的是,这里的量不仅仅是指数量,也包括质量的内涵。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一方面迫切要求提高审计效率,以满足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从审计工作的现状来看,也要求审计提高效率,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于社会当前审计工作现状。

审计效率的提高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的总体原则, 如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这是每个审计人员所务求的目标。在此就如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思路和途径,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审计工作现状

1.1人员少、任务重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审计人员相对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末我国已建立国家审计机关3千多个,配备的审计人员仅8万多人,其中还有相当数量非从事审计业务的行政管理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审计资源相对短缺。

然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频率显著提高,产权关系、经济活动呈现复杂化、多样性的特点,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审计的任务,并且审计工作的劳动强度也明显增加,项目审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都明显增加。同时,国有经济的改制、改革,以及国家民主政治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等等活动的展开,使得国家审计的审计类型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比如近几年才开展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环境保护及资金的审计等等,使得审计任务明显增加,在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审计资源的短缺。

1.2缺乏全新的审计思维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审计人员的许多思维方式、审计手段和做法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其中的主要表现有:

单纯的会计思维方式。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微观和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其结果是一些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重表面、轻实质,看问题、分析问题多带片面性,缺乏整体意识或大局观,工作思路狭窄,审计结果揭示的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习惯于行政手段和财政监察做法。在审计工作中往往注重行政权力,注重对微观问题的发现,过分依赖经济处罚,忽视宏观性问题的发现,然后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所在,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规范经济运行机制。

1.3工作效率低下

在审计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同时,审计工作大多还在沿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在我国,账项基础审计还是最主要的取证模式。所谓账项基础审计,是指将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作为取证工作的切入点,在规划和实施审计时,将工作重心直接放在会计账簿上,因此也叫簿记审计。在这种取证模式下,详细审查是最主要的审计方法,而这种审计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查找错弊,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

2.提高效率的对策

如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这是每个审计人员所务求的目标。笔者就如何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思路和途径,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2.1落实审计人才发展战略

效率的提高,人才是关键。当前,要大力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和科学配置人才、形成人才梯次。不断推进和落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要加强各级审计机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即建设“三支队伍”如审计领导人才队伍、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审计管理人才队伍。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充审计队伍,增加专业人员比例,调整基层审计干部队伍专业结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财税、外贸等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审计工作涉及的监督对象拓宽。而增加的专业人员应体现综合考虑、机动使用的原则,录用那些既懂基建工程专业或法律、外语、计算机类专业人员;充实财税、金融类专业人员,同时兼顾财会、审计类专业人员,达到专业结构比较合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人力资源是第一所需,必须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高效审计干部队伍。

2.2引进、推广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选择恰当的取证模式。随着工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详细检查的审计方法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广泛、科学、合理地应用抽样检查的测试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在账项基础审计的基础上,推广应用制度基础审计,并且积极探索先进的审计方法。先进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手段。做好审前调查。现代审计在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成为整个审计程序中重要的环节。在实施审计之前,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单位的生产、经营环节、初步了解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初步确定重在性水平及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将为实施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最大的节约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

2.3创新审计理念和开放审计思维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时代,封闭意味着落后、愚昧。我们要尽可能地敞开自己的大门,不仅要保证国内审计内部区域间的审计宣传和资源共享这条线畅通,而且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审计理念,把外面的先进审计文化引进来。今年4月中旬,南昌市审计局组织审计工作考察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考察就是一项引进先进审计文化的新举措。考察团成员通过考察学习,零距离交流、学习、体会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审计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开阔了视野、创新了理念、拓展了思路。同样,为我们从实际出发,借鉴学习发达国家审计立法体制以及重人才、重绩效、重评审、重服务的审计理念,完善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改进我们人才管理制度以及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审计计划管理、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我们不能就审计论审计,还必须具有一个开放的思维,要用开放的思维认识和实践审计工作。开放的思维就是把审计的立足点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把它作为审计服

务的重要对象,来研究它的运行规律,通过研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从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新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审计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