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期期中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共分I、II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请把I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II卷直接答在试卷上。交答题卡和第二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右图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图回答1~4题 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2.在a b c d四点中,能代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总体状况的是( ) A.a B.b C.c D.d 3.“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 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a B.b C.c D.d 4、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5.下列国家中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南非 D.日本
6.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7.1980年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8.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政府政策影响的结果 B.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生活水平高 C.南方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D.南方地区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轻,气候条件好
9.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10.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11.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第1页 共7页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1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1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14-15题。
0-5
0-5 0-5
%
% %
14.图中反映台湾省( )
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20岁人口比重现下降再上升 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5.预测到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人口增长速度快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16.促进潘帕斯草原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 )
A.气候温暖 B.地广人稀 C.距海港近 D.土地租金低
17.读兰州市的城市形态图,该城市的城市形态属( )
A.分散式 B.组团式 C.条带式 D.放射状
18.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1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20-21题。
20.甲城市周围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21.乙地区的有一种新颖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迁移农业
22.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南非
23.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是( )
第2页 共7页
A.干旱、半干旱地区 B.湿润、半湿润地区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24.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水源不足 B.土地资源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劳动力不足 2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交通条件的发展
C.各功能活动之间空间竞争和集聚的结果 D.民族信仰不同
26.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文化用地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据图完成27-28题。 27.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
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
A.a B.b C.c D.d
28.下列图中能够反映上图中沿“A→B”虚 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29.有关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的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显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具备
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30.主要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31.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经济规模 C.城市的用地规模 D.城市的地域位置 32.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界限分明,彼此相离 C.界限分明,偶有交错 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33.在中心地理论中,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
A.矩形 B.圆形 C.六边形 D.五边形 34.下列有关城市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C.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D.地形封闭的城市有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
35.在大城市提倡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第3页 共7页
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数量 36.下列属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生的现象是( ) A.环境污染 B.交通拥挤
C.绿地面积减少 D.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3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8. 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的国家有( )
① 澳大利亚 ② 南非 ③ 中国 ④ 美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9.水稻不能生长在( )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40.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A.交通便利 B.饮食习惯 C.靠近市场 D. 广阔的天然牧场
河南省实验中学-下期期中试卷
高一 地理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12分) (1)AB两条城市化进程的曲线代表发达国家是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曲线。 (2)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 阶段,发达国家处于 阶段。
(3)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 ___,水平___ ___;____ __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发展。
(4)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二十世纪后期,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座号 总分 第4页 共7页
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 , , ; 等环境污染问题。 4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ABCD四地 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A ; B ; C ; D ; (2).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 在美国的 (地形区)。 该地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 区位条件如下:
优越的自然条件; ; ;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此类型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
4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主要农业畜牧区为阿根廷的著名 草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 (畜产品)出口基地。 (2)、A城市的名称是 ; B是世界上最长的 山脉。 该大陆西侧是 洋; 大陆东侧是 洋。
(3)、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为我国内蒙古 牧区提供了那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 ; ; 。
4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8)
(1)、若右图表示“城市的付租能力随距离示意图”, 每一块土地的用于那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有: 和 两个方面。
第5页 共7页
则A表示 的付租能力; B表示 的付租能力; C表示 的付租能力。
(2)、若右图“表示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 则A、B、C斜线,表示粮食种植的是 ;
表示花卉园艺的是 ; 表示乳畜业的是 。
下期期中考试
高一 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5 CCDAD 6——10 BCDAA 11——15 CCDAA 16——20 CCCDD 21——25 BAAAC 26——30 BDBCA 31——35 AACCB 36——40 DACDD 二、综合题(40分)
41.(1)A;B;(2)加速;后期;(3)晚;较低;1950;(4)逆城市化现象;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体物污染; 42.(1)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中央(部)平原;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西北;东北。
43.(1)潘帕斯草原;牛肉;(2)布宜诺斯艾利斯;安第斯山脉;太平洋;大西洋;
第6页 共7页
(3)发展交通运输业、冷藏、保鲜技术;划区轮牧;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培育良种牛,研究牛群病害;(写出任意4条) 44.(1)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商业;住宅;工业; (2)C;A;B
第7页 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