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奕静杨智勇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
摘
要:在国家政策的保障、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兴技术的支撑以及先进经验的借
鉴背景下,传统档案信息服务难以适用于智慧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智慧服务成为新时代档案馆服务功能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深入探讨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功能定位,即智能化交互服务、知识共享创新服务、个性化自助服务,并针对新时代、新技术、新政策的发展趋势,总结出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功能的实现路径: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引入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嵌入智慧档案数据库、注入协同共治机制以及深入建设智慧服务系统,将有助于推进智慧档案馆的深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知识服务;协同共治分类号:G270.7
台,其更加重视档案服务的智能化
水平。
1智慧服务:新时代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大势所趋
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是指档案馆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借助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充分挖掘档案馆特有的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泛在化、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且随时、随地、随心的利用服务[1]。
国家政策的长远规划、用户需求的变革刺激、新兴技术的支持推动以及先进经验的消化吸收使得现有档案馆服务势必向档案智慧服务进行转型。
1.1国家政策保障
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法律政策手段来促进、协调、规范和保障信息服务的开展[2],档案馆的转型升级和档案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采用大数据、智慧管理、智能楼宇管理等技术,提高档案馆业务信息化和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服务水平”;要“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国家数字档案
WisdomArchives'SmartServiceFunctionandItsImplementation
HeYijing,YangZhiyong
(DepartmentofLibrary,InformationandArchivesof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nationalpolicyguarantee,changesinuserdemand,supportofemergingtechnologiesandadvancedexperience,traditionalarchiveinformationservicesaredifficulttoapplytothefuturedevelopmentofsmartarchives.Smartservicehasbecomeaninevitablerequirementfor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theservicefunctionofthearchivesinthenewera.Thispaperdeeplyexploresthefunctionalpositioningofsmartserviceofsmartarchives,namelyintelligentinteractiveservice,knowledgesharinginnovationservice,personalizedself-service,andforthedevelopmenttrendofthenewera,newtechnologiesandnewpolicies,therealizationpathoftheintelligentservicefunctionoftheintelligentarchivesissummarized:theintegrationofthe\"people-oriented\"concept,theintroductionofdiversifiedcompositeprofessionals,theembeddedintelligencedatabase,theinjectionofthemainbodycoordinationmechanismandthein-depthconstructionoftheintelligentservicesystemwillhelppromotethein-depthconstruc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archives.
Keywords:WisdomArchives;SmartService;KnowledgeService;SynergisticCo-treatment
“智
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
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随
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智慧银行”等概念不断涌现。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和信息服务机构,其建设实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工业时代,实体档案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功能侧重于传统档案的保管;进入信息时代,数字信息资源
28
ARCHIVES&CONSTRUCTION
快速增长,数字档案馆也随之产
生,其功能更加注重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到了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新业态呼之欲出,智慧档案馆是档案馆利用新兴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分析、保存、利用等,并以此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档案共享服务体系,以满足用户利用需求的智能化系统和平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园地栏目主持:陈思佳[3]资源融合共享服务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动大数据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创造新机遇,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开辟新途径,是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4]。可以看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智能管理、集成共享和智慧服务正是档案馆利用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1.2用户需求变化较之传统档案馆的“重管轻用”和数字档案馆的“管用并重”,智慧档案馆则更加侧重于服务。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公民在物质基础有保障的前提下,信息需求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也迫使档案馆提供更加智能、个性、精准的信息服务。社会大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互联网虚拟社会中,用户将更重视档案信息服务的范围、方式和质量。从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定义及其内涵可以看出,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适时适当地适应了用户需求的变化。
1.3新兴技术支撑“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
[5]
世界发展的前景。”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实现必须借助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技术[6],智慧档案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起馆藏资源、服务设备、档案工作和
AcademicField2019.11档案与建设档案用户之间的网状联系,使用户能有效感知馆藏资源的内容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智慧服务。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将有效解决智慧档案馆海量数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云服务功能可以把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集中起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大数据技术通过挖掘档案数据价值来为用户提供便捷和高效的信息利用服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智慧档案馆能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检索高质量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机会。在实现依靠海量数据、建立以数据驱动的模型学习能力后,基于认知仿生驱动的类脑计算已逐步成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力[7]。
1.4先进经验借鉴目前,青岛市、丽水市、珠海市、张家港市以及阳泉矿区等地的档案部门已经开展了智慧档案馆建设实践探索。整体来看,这些地区的智慧档案馆在技术应用、平台搭建、系统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建设上已卓有成效。青岛市智慧档案馆注重于全方位建设,主要围绕档案智慧管理、智能数据管理、智能检索和共享服务、智能感知管理、综合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与控制等六大平台展开,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高度智慧化[8]。其他地区都根据自身相关情况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有侧重的智慧档案馆。如丽水市智慧档案馆开发了“1+9+N档案协同管理系统”,主要侧重于档案智慧服务功能的实现;珠海市档案馆积极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安全以及共享体系的建设;张家港市智慧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安全和档案资源民生服务两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阳泉矿区智慧档案馆利用电子档案自助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
服务。
综上所述,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产生是在时代潮流的千呼万唤之下应运而生的。
2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功能定位
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朝着智能化、知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智慧服务。
2.1智能化交互服务
智能化交互服务指的是智慧档案馆将智能技术手段融入智慧档案馆服务的方方面面,活化档案实体与虚拟资源,使其成为用户利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实现用户与档案信息之间的双向互动。构建智慧档案馆智能化交互服务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作用,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慧档案馆应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增强智慧档案馆服务的个性化和互动性,为用户打造一个信息交互环境。一方面,鉴于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智慧档案馆可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对档案实体信息和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生动逼真且全面翔实的一体化、交互式档案信息。另一方面,就用户体验角度来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慧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服务系统检索、咨询、获取相关档案。例如,青岛市智慧档案馆的档案智慧服务平台重点研究建立移动数字档案馆信息查阅中心和基于“三网融合”的档案馆信息服务体系[9]。
2.2知识共享创新服务特里·库克提出“档案工作者
ARCHIVES&CONSTRUCTION
2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档案与建设学术园地2019.11AcademicField栏目主持:陈思佳由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的过
[10]渡”。在大数据时代,不仅档案工作者要转变服务理念,同时档案馆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即为档案用户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档案查询、借阅等基础服务和简易的信息获取方式,而是运用高新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及整合,关注信息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提取有用信息进而转化为知识提供给全体档案用户,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增值和共享。
“知识服务的内核是知识创新,因此创新性是知识服务的本质
[11]
特征”。创新智慧档案馆知识服务是以共享的思维为前提,关键在于创新知识服务内容和模式,也就是要求智慧档案馆在为利用者提供服务时,应突破传统档案服务的机械程序和固定方式拘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对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分析、挖掘、传递,为用户提供科学、新颖的知识共享服务。例如,珠海市档案馆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和智慧珠海服务平台,通过智慧城市“一张图”模式,将馆藏近3万条开放档案通过“数字政府”和智慧珠海平台实时共享,构建了一个覆盖珠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并面向社会有序开放的智慧档案服务平台[12]。
2.3个性化自助服务大数据时代,单一检索方式和被动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与传统的“重藏轻用”服务理念不同,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宗旨是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档案用户对不同类型档案信息的需求,换言之,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要实现用户对服务方式、内容、时空的个性化诉求。个性化自助服务是指智慧档案馆充分关注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利用特点,自动利用智能技术手段
30
ARCHIVES&CONSTRUCTION
充分挖掘获取档案用户的背景信
息、活动轨迹等元数据,同时对获取的元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用户的习惯偏好、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合理配置和集成馆藏档案资源,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无障碍、有针对性的服务。
先进的服务理念和高新的技术结合给智慧档案馆的个性化自助服务带来活力和生机,有效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和亲民化,极大地增强了智慧档案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的服务价值。例如,丽水市构建了一市九县分布式部署的“智慧档案”系统,建设全市可获取资源进馆、全市可查阅信息的分布式服务网络,构建的三个应用模式为云档案智能模式、档案超市智能模式和百姓档案智能模式,与之相配套的档案查阅方式主要有百度式检索方式、自助式查询方式、一站式查询方式、移动式查询方式
[14]
和并联式查询方式[13]。
3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功能实现
在明确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智慧档案馆若想实现对传统档案服务环节的“智慧化”,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3.1融入:“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应融入档案馆服务的各个环节,档案馆服务体系设计时要注重人性化原则,突出实用性、便捷性和无障碍性。
一方面,智慧档案馆应秉持“以档案人员为本”的理念。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从档案的保管者转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和提供者。智慧档案馆应重视对档案工作者全新形象的塑造,巩固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服务理念,培养档案人员主动积极、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转变公众对
档案工作者的负面印象。
另一方面,突出“以用户为本”的理念。智慧档案馆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用户体验。对全体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进行深入和细致地挖掘,分析其需求差异,为其量身定做信息资源,通过多种检索方式和各种自助设备主动向用户提供灵活多样且内容翔实的信息服务,方便用户自助、便捷高效地获取相关资源和服务。同时,档案人员要树立为特殊群体优先服务的意识,对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并建立专属档案信息数据库,在全面系统了解该群体所需信息的基础上,帮助并指导他们使用专业性较强的电子设备获取相关的档案材料。
3.2引入: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智慧档案馆应结合智慧服务的功能定位和档案人才的现实需求,有计划地引进多元化复合型档案人才。这些档案服务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能力,一方面既可以对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分析出档案所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能对收集到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用户使用档案馆服务的数据、用户反馈数据等进行挖掘,帮助智慧档案馆工作人员分析出用户的浏览习惯及阅览喜好,辅助档案馆馆员有的放矢地策划智慧档案馆服务的手段、方式以及内容,帮助智慧档案馆开展更准确的服务,并根据用户行为的变化调整服务策略。二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针对用户的利用需求,对海量的档案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提炼,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发出“图、文、声、像、动画、视频”等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术园地栏目主持:陈思佳AcademicField2019.11档案与建设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服务,把“档多渠道采集数字化后的结构化、半案库”变成“智慧库”,提高档案利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数据。用率。三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3.4注入:协同共治机制既要有作为档案资源开发者的使智慧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建命感,也要有实现档案“服务社会”设的高阶形式,其智慧服务功能的的责任意识,不断吸纳新知识和新实现需要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具技术,努力提高智慧档案馆服务水体包括主体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平。的紧密衔接。主体内部协同是指
3.3嵌入:智慧档案数据库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主体内部应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行内部因素的统一整合,从智慧档类型的数据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案馆全局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合源,一个重要的概念“智慧数据”应理规划做好智慧服务的顶层设计、运而生。目前,关于智慧数据还没平台建设等上下互通的协调工作,有较权威的定义,但已有学者指出既与智慧档案馆发展方向一致,又“智慧数据”是有语义的、可计算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的、能够行动的信息单元[15]。智慧“内部协同机制主要体现在观念协数据是智慧档案馆实现智慧服务同、制度协同和组织协同这三个方
[17]
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数据库或数面。”主体外部协同是指随着社据平台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新政策会公众档案需求的变化以及档案和新技术带来了新契机,智慧档案事务的日益繁杂,智慧档案馆作为馆应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建智慧城市的子系统,智慧服务建设设智慧档案数据库。项目离不开智慧城市中政府的统
智慧数据的基本特点包括:具筹规划,也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协同有可解释性;带有自描述机制;具合作。有可溯源性,能够满足意义上和证智慧档案馆不是孤立的存在,据上追踪溯源,以及演化过程表示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要[16]。智慧档案数据库的建以及公众等多层次、多元化相关主设就是将智慧数据集中采集起来体的共同参与。政府提供政策支进行智慧管理并最终向用户提供持以及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配合,智慧服务。因此,智慧档案数据库企事业单位提供理论人才与实践中的数据之间也具有关联性、可描经验,社会组织与公众提供实时监述、可预测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督和发展动力。用户能更加快捷方便、直接高效地3.5深入:智慧档案服务系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智慧服务的效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实现率与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系统。智慧
智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应从服务系统的建立是“为档案的长期两方面入手:一是制定智慧档案馆保存、档案资源的聚合、档案知识智慧档案数据库的标准规范。保的发现、管理过程的监管、档案信
[18]
证智慧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息的检索提供技术手段”。“通过确保智慧数据在管理应用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安全和有效。二是确保档案数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智能据来源。智慧档案数据来源于数档案服务系统,实现档案馆、档案字档案资源,需要经历数字化、数资源、档案用户的全面感知、泛在
[19]
据化、智慧化三个阶段,应全方位互联和实时交流。”
智慧档案服务系统主要包括
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以及智能利用系统的建设,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是档案馆利用智能处理技术对智慧档案馆中存储的海量档案信息以及收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整合,使其从杂乱无章变得井然有序,最后形成智慧档案数据库(包括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目录数据库、用户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等)。智能感知系统是指智慧档案馆需要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Web3.0等智能技术的支撑来实现对馆藏档案资源的全面感知及应用。智能利用系统是指利用新兴技术将移动数据终端与智能数据管理系统和智能感知系统结合,帮助用户实现档案信息检索、异地查档、在线服务、服务预约等一系列操作,提高档案馆服务效率,节约人力、物力。
服务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对接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自动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的档案服务。由于档案资源分散保存在全国各独立档案馆中,形成了许多“档案信息孤岛”,智慧档案馆要做的就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包括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移动智慧档案馆等。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档案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应充分借鉴成功的实践经验,努力探索实现路径,强化智慧服务角色,凸显智慧档案馆与时俱进的社会价值,朝着更加智能化、创新化与自助化的方向迈进。
ARCHIVES&CONSTRUCTION
3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档案与建设学术园地2019.11AcademicField栏目主持:陈思佳注释与参考文献
[1]杨智勇,周枫.试析智慧档案馆的兴起与未来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5(4):45-50.
[2]查先进.信息政策与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网站[EB/OL][.2019-06-26].http://61.135.203.70/news/2016-04/07/content_136280.htm.
[4]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2019-06-26].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6/[5]*纵论互联网[EB/OL][.2019-06-27].http://it.peo-ple.com.cn/n1/2015/1216/c1009-27935527.html.
[6]物联网技术[EB/OL].[2019-06-28].http://baike.baidu.com/view/2818115.html.
[7]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7-02].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8]档案馆投入试运行[EB/OL][.2019-07-13].http://www.qingdao.gov.cn/n172/n24624151/n24631595/n24631609/n24631637/150605161439540514.html.
[9][13]刘迁.智慧城市视域下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63-64.
[10][加]特里·库克,刘越男.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t20170622_852127.html.
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J].山西档案,1997(2):7-13.
[11]马玉杰,郑悦,白石.档案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可行性与服务模式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9(6):42-45.
[12]珠海市档案局(馆)创新智慧档案服务理念,助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EB/OL][.2019-07-15].http://www.zhda.gov.cn/xxgk/tpxw/201810/t20181010_48643117.htm.
[14]朱悦华,王正媛.服务至上:科技撑起智慧档案[J].中国档案,2014(9):27-28.
[15]“面向数字人文的智慧数据建设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EB/OL].[2019-07-17].http://csir.whu.edu.cn/xinwendongtai/2017-12-05/1609.html.
[16]王晓光.数字人文与智慧数据[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2):25+24.
[17]李璐.智慧档案馆建设主体因素分析及协同机制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7):8-11.
[18]席畅.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服务工作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54.
[19]杨智勇.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9(1):97-99.
(上接第36页)
注释与参考文献
dustries,2015(6):724-739.
[10]丁美元.基于用户体验的浏览器产品定位与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4):183-184.
[11]王慧.基于用户价值的学术期刊App发展策略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14):49-51+60.
[12]杨菊洪.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档案馆服务创新[J].浙江档案,2010(11):32-33.
[13]李绪蓉,徐焕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PAYNEAF,STORBACKAK,FROWP.Managingthe-cocreationofvalue[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08(1):83-96.
[15]谢晓萍,胡燕.国外“档案众包”项目及启示[J].档案天地,2015(9):48-51.
[16]武春福.用户价值战略与图书馆竞争优势[J].现代情报,2003(2):160-161+163.
[17]魏如清,唐方成“互联网.+”背景下用户价值创新的挖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4-141.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9]吕元智.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3):24-31.
[1]李财富,杨静.档案“潜在用户”转化[J].浙江档案,2011(9):32-34.
[2]马仁杰,程亚萍.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用户研究综述[J].山西档案,2014(1):85-89.
[3]齐虹.我国档案用户研究中的方法应用现状、问题及策略——基于CNKI档案用户研究文献的数据统计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7(5):61-65.
[4]鞠晓伟,邓君,孟欣欣.公共档案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20):63-70.
[5]Woodruff,R.B.CustomerValue:TheNextSourcefor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97(2):139-153.
[6]汪同三,王成璋.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五卷)[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5.
[7]Sheth,J.Newman,B.andGross,B.ConsumptionValuesandMarketChoices:TheoryandApplications[M].Cincinnati:South-WesternPublishingCompany,1991.
[8]ChandonP,WansinkB,LaurentG.Abenefitcongruencyframeworkofsalespromotioneffectiveness[J].Journalofmarket-ing,2000(4):65-81.
[9]ParkJ,HanSH,KimHK,etal.Developingandverifyingaquestionnaireforevaluatinguservalueofamobiledevice[J].HumanFactorsandErgonomicsinManufacturing&ServiceIn-
32
ARCHIVES&CONSTRUCTION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