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来源:知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陈友水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7年第10期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模式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我们要思考怎样在符合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其基础还比较的薄弱,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探讨解决方式和新的融合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成效,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就是指,在学科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总结阶段等各个阶段中运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思维,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技术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对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接受知识会更加的主动、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变得多元化起来、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也会多样化,衍生出一种现代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学习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其次这种融合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主动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具体做法 创新学习和教学模式

我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构想,智慧课堂主要包含了网络学习、预习效果检测、小组协作和巩固练习四大板块。网络学习是指,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将部分学习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解。预习效果检测是指,在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后,立刻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情况的检测,教师在检测的过程中要记录下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小组协作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是指,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让学生在检测的平台上进行课程巩固,一般使用的巩固方式是做练习题。 推广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小组协作是在教学课堂中使用的学习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表现模式,其一,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其它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二,组内成员之间相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协作进行问题的发现和对问题的研究解决;最后,当组内的成员对于某些问题难以解决时,可以与其它小组的成员进行沟通,在其他小组的成员帮助下解决问题。推广小组协作式的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

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要求我们加快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能力,不断的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資源的扩大,我们开发出了微课这种教学资源,微课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云端上对需要的课程进行自主的下载,这就大大的扩大了课程的延续性。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微课这种教学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不断的探索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效率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观念不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教学观念不管改进的作用下,国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技术的融合是多方面的,是全角度的,但是很多的人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技术的融合看作是教学手段的融合,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包括了教学思维和教学思想的角度。 小学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较低

在小学当中,部分老师没有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所以难以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这就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运用信息技术。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网路学习任务。因此,小学的老师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较低就导致了信息技术在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融合的目标难以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资源有限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来完成,如果这些设备缺乏的话,其融合将难以完成。但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于教学资源的分配也有不均的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资源就不叫的充足,而在经济落后的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设备就较少,所以就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资源的不足与经济的落后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难以融合的原因之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解决办法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的观念有偏差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是造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指导。要求教师既能充分的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又能掌握到足够的信息技术使用知识,只有在掌握了两种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两种知识的融合。 加大硬件资源投入

国家需要加强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给贫困地区分配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资金和优秀人才,减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差距,更好的实现贫困地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加大硬件资源投入是基础措施,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完善教材来加深融合。

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是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任务之一,于是国家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力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是非常的必要的,它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融合观念不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低、融合资源有限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探索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大硬件资源投入、完善教材等等的解决措施,在这些改进措施的帮助下,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将取得更加深入的融合。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城关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