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
1、记住以下记忆列举类知识:固、液、气态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质量及单位;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进行以下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密度概念的建构、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3、能运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式进行相关物理量计算,会写解题思路。
4、通过经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整体性认识。 重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构、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以及相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将所学过的知识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质量的概念 多彩 的物 质世 界 质 量 质量的测量 密度的概念 密 度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应用 本章知识体系 梳理本章考基要点
记忆类 略(见后面课前复习题部分)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和密度实验类 密度概念的建构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m=ρV V=m/ρ 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 课前预习,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请自主完成知识网络体系,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 一、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1.定义: 。它是表示 的物理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与物体的 、 、 和 变化无关。
2. 国际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 。 单位换算关系:1t= Kg= g= mg (二)、关于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 上, ,调节 使指针 ,这是横梁平衡。 (2)把被测物体放在 里,用 向 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记录m物=
二、密度
1、 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类 ρ=m/V及变形公式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变形公式有 , 。
3、密度的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是 。换算关系:1g/cm³= kg/m³ 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一物质密度的大小与 、 无关。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 的
三、体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使用前应该先观察量筒的 和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如果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该以 为准。
四、实验室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是 。即:用 和 测出物体的 和 ,根据公式 算出物质密度。 五、实验回顾:
1、如何测出一金属块的密度,写出测量的步骤和密度表达式。
2. 如何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写出测量的步骤和密度表达式。
课堂复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记忆类知识点
1、预习情况检查与点拨(结合投影) (1)质量的概念 (2)密度的概念 2、例题示范:
从俄罗斯带一块8kg的陨石标本到青岛后,标本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 反馈练习1
1、在青岛将质量为50kg的科考仪器装上大洋一号科考船,带到南极后它的质量是 g,合 t。一块废钢化成铁水后,其质量将____;一个空易拉罐被踩扁后,其质量将_____;给铁块使其温度升高,其质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些现象都是由于 。
33
2、ρ铜=8.9×10kg/m,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
3
_______________ g/cm
33
3、一金属块的体积是20cm,质量为54g,则该物质的密度为____ kg/m,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为________ g/cm。
二、复习实验探究类知识点 (一)密度概念的建构
1、实验过程回顾: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数据,观察表中的数据,回
m/g 答下列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物体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质量m/g 体积V/cm 质量/体积g/cm 27 54 81 6 12 18 10 20 30 10 20 30 2.7 2.7 2.7 0.6 0.6 0.6 O V/cm3
333
(1)、实验数据表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而不同物质的叫密度。
(2)、试根据以上数据,在上图(右)中的坐标系中做出铝块和木块的(3)、右图中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
m—V的关系图象。 密度大小关系为: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就是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
ρ甲 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该实验中采用了 法。 (5)、你来试试
(不定项选择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m-V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D.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 >ρc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 1、天平及量筒的用法(回顾)
2、实验室测量密度的原理 ,方法 。 3、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回顾
(1)器材: (2)原理: (3)步骤:
(4)表格及数据处理 量筒中水的体积金属块质量/g 3 V1 /cm 量筒中水和金属3 块总体积V2 /cm 金属块密度ρ3(g/cm) O V m a b c 金属块体积V/cm 3 (5)实验评估: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物体体积,再测物体的密度使得物体表面有 ,造成所测质量 ,密度 。 4、测量液体的密度 (1)器材: (2)原理: (3)步骤:
(4)表格及数据处理 烧杯和盐水的倒入量筒中盐水3 总质量m1/g 的体积V /cm 剩余的盐水和烧 杯的总质量 m2/ g 倒出的盐水质量 m/g 盐水的密度ρ3(g/cm) (5)实验评估: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然后求出密度,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反馈练习2 1.建构密度的概念
方 法 与 步 骤 1.取体积不同的若干正方体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______,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_______。 2.数据填入表格,在图1方格纸上根据下方表格描点作出m-V图像 图1 图2 (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 。即 表格 m/g V/cm3 10 20 30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结 (2)若用另一物质B实验,其质量为54kg,其 3论 体积10 cm,请根据所给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物质B图象。根据图象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
2.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③把过程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④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ρ;步骤 ⑤根据V1、V2算出石块的体积V。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 数据表格 m/g V1/ml 30 V2/ml 50 V/ml 20 ρ/(g/cm) 3 铝块1 27 铝块2 54 铝块3 81 50g 5g 0g 1 2 3 4 5 3.小明想测量一杯食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盐水、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打乱的实验步骤,则正确的顺序是 步骤 ①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m2 ②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③将m、V值代入公式ρ=m/V中算出ρ④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盐水体积V⑤天平和量筒的测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②中的测量情况 ④中的测量情况 烧杯和盐水总倒入量筒中盐水烧杯和剩余盐3质量m1/g 的体积V/cm 水总质量m2/g 情况 实验数据表格 三、复习计算类知识点 ①中的测量情况 盐水密度3(kg/m) 例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用这个瓶子来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kg?(ρ油=0.9×10kg/m)(请写出
解题思路再写出解题过程)
思路:m油=ρ油V油 → V油=V水 → V水=m水/ρ水
33-33
解:V水=m水/ρ水=2kg/1.0×10kg/m=2×10m
-33
V油=V水=2×10m
33-33
m油=ρ油V油=0.9×10kg/m×2×10m=1.8 kg 答:最多能装1.8 kg的食用油。 点拨:
写思路时,采用逆向思考法去分析,从要求解的物理量着手,联系运用的物理规律和公式,倒推直到公式中所有物理量为已知为止。 反馈练习3
1、一个质量为150g的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60g的水,求该石块的密度。(请先写出解题思路再计算)
2、一个玻璃瓶质量为5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13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46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请先写出解题思路,再计算)
总结回顾:
大家回顾一下本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达标检测
1、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的( )
A、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B、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2、对密度公式ρ= 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
3、在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平衡后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加一个50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g;将金属块放入盛有35cm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cm,那么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
4、一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m,为了知道这一车油里面取下30ml的样品,测得该样品的质量是24g,所装油的质量。(请写出解题思路)
作业设计:
1、张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5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
3
3
33
33
位置如图,则
的质量,从它求p 节油罐车
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2)另学的实是:先测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质量m2/g 33 盐水的密3 度ρkg/m 一位同验方法出空烧
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 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 1.75×103 kg/m3
D. 1.2×103 kg/m3
3、小明想知道他所喝的牛奶的密度。他身边没有量筒,只有一架天平、一个烧杯,还有水。请你用这些器材帮小明想出一个办法,测出牛奶的密度。
(1)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 (2)写出实验步骤。
甲
图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