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师生,共建文明校园》。我首先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仪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人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师生,尤其是对于我们江科附中的师生来说,都是经过努力参加各种考核和选拔后,才得以成为其中一员的。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小部分同学身上,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如:校园内、楼道上总能见到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这种情况周六、周日更为严重。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校园内还有部分同学之间互讲脏话、粗话,经常在教室走廊上大声喧哗、打闹,走路推推搡搡;有个别同学在墙壁、课桌上随意涂画,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有的同学在吃饭时到处插队,晚上吵闹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等。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高效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便会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习环境;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老师就教不好书,也教不出好学生。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师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良好的学
风、校风。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为我们共同创建一个宁静、有序、和谐、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文明校园,我在此呼吁:
一、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创建我有责,创建我参与”。每一位师生都要做文明校园创建的主人,踊跃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争做文明师生。自觉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为创建出力的良好格局。 二、传播礼仪,践行文明。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校。要摒弃各种不文明行为,主动劝阻不文明的人和事,自觉抵制和纠正不文明言行。
三、立足本职,热心公益。广大师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及公益活动,做勤于学习的表率、爱岗敬业的标兵、认真干事的先锋、甘于奉献的模范。师生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争做文明创建领头人。
四、遵纪守法,严以律已。每一位师生都应遵守各项行为守则,服从值周师生的指挥和管理。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乱穿公路,不践踏花草,不翻越交通护栏。做到对自己好、对他人好、对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亲爱的师生们,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师生,大家责任义不容辞!你
的每一次参与,都会为我们的学校增光添彩;你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美好。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为建设和谐美丽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
副校长 谢弘 2015年9月1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