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结构#形考2 答案

来源:知库网
建筑结构#形考2-0001

1. 剪压破坏通常发生在剪跨比适中,配箍率适中时。

• •

√ ×

2. 剪跨比适中但腹筋配置过多时发生的往往是斜压破坏。

• •

√ ×

3.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 •

√ ×

4.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防止斜拉破坏的发生。

• •

√ ×

5. 剪跨比和配箍率是影响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

• •

√ ×

6. 适筋梁从加荷开始至破坏可分为三阶段,分别为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

• •

√ ×

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斜拉破坏为基础建立的。

• •

√ ×

8.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超过翼缘高度的为第二类T形截面。

• •

√ ×

9. 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发生斜拉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剪压破坏也基本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发生斜压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

√ ×

10. 适筋梁的受力第二阶段为带裂缝工作阶段,可作为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 •

√ ×

11. 布置有单排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其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取( )。

• • • •

h-60 h-35 h-20 h

12. 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的截面受力状态。

• • •

第I阶段末 第II阶段末 第III阶段末

• 第II阶段

13.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 • • •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14.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的截面受力状态。

• • • •

第I阶段末 第II阶段末 第III阶段末 第II阶段

15. 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均属脆性破坏,相比之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 )。

• • • • 16.

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 斜拉破坏 斜弯破坏

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关系是( )。

•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 • •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

当配筋率在某一范围内时,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没有关系

17. 一类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取( )。

• • • •

15mm 20mm 25mm 30mm

18.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 • • •

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19. 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

• • • •

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受拉钢筋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受拉钢筋没有屈服,压区混凝土已先被压碎

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钢筋即达到屈服强度甚至进入强化阶段,受压区混凝土暂未压碎

20.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

• 斜拉破坏

• • •

斜弯破坏 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

21. 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

• • • •

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 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增加 偏心距的大小为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唯一的判别依据 受压构件的轴力越大时,其斜截面承载力越小

当剪跨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增加而减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