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知库网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邯郸市第一财经学校 李庆太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教学;多媒体;信息化;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1 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信息时代召唤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水平。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所需要的将是善于应用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信息型人才,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的突破口在于发展计算机教育。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计算机将是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实施多媒体教学,能够改进教学手段,全面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可行的途

1

径。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⑴ 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力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建生动的表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会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⑵ 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象计算机课程,操作性比较强,以前在黑板上板书介绍,很难讲清操作过程及结果。因而,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不重视启发想象;重做题能力训练,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⑶ 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了提高。

⑷ 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借助多媒体教学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即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⑸ 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

2

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

3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各个学校逐年扩建多媒体教室,广大教师也纷纷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目前多媒体教学也还存在着主观或客观上的一些问题。

⑴ 要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生诱、贬值;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高度。

⑵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⑶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⑷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低级一些的课件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采取更高级的多媒体手段做课件,这样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高倍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

3

并不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

⑸ 增进交流,促成资源共享。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如果能加强校内、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元电. 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和解决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 [2]张振东,孙振. 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 [3]张机. 谈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发展与[J]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