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辛美玲
来源:《商情》2013年第23期
[摘要]:一物多玩从同一种玩器具出发,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新玩法、新创意,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引发幼儿对玩进行主动探索,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让玩变得更丰富更生动,不但有了锻炼的意义,更有了情感上的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教学 一物多玩
一物多玩从同一种玩器具出发,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新玩法、新创意,它培养了幼儿热爱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如何让孩子对同一种活动器械不断的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开发?一物多玩,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一物多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的,要依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幽默、方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起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运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要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创新,抓住教育契机,师生共创出单一器械的多种玩法。
如: 孩子们在玩塑圈时,大多是转一转、钻一钻。随着不断的探索,他们创新了不同的玩法。于是,在操场上,塑圈可以是“双人迷迷转”,即两个孩子在圈里不停转动:可以是“跳房子”,几个塑圈一起摆成“跳房子”的样子,单脚双脚跳动;可以是“绳子”,像跳绳那样甩动了钻过去;也可以是“球门”,和报纸球在一起组成了“班级足球队”,每一种玩法都对幼儿有着不同运动技能的发展与提高。
二、“一物多玩”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
当玩法不再受到思想的束缚而变得多种多样时,似乎更多积极向上的东西也能接踵而至。由于“一物多玩”对于所提供的活动器材本身没有过多的限制,幼儿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设置,在玩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需要人为的器械操控。而这就需要同伴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来让玩更别具一格,从而也发挥了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的才能。让他们自己尝试,自己去探索合作,达到他们所想要玩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户外活动时,大班幼儿初时探索竹竿的玩法时,无非是双脚跳、单脚跳、组合跳、障碍跑。当孩子的兴趣点下降后,他们会通过组合竹竿,变换形状来探索新的玩法,从而产生新的兴趣点。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要变换竹竿的想法需要幼儿共同商议、达成共识后进行,并产生分工合作,形成规则意识,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三、一物多玩引发幼儿对玩进行主动探索
孩子其实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相对于成人来说没有过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杂念,他们在相同情况下更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而这往往能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小的地拼被当作“河”里的石头相间隔地排成一排,老师请孩子们当小青蛙,踩着“石头”到河对岸去,在情境与新玩法的共同作用下,孩子们很认真也很有兴趣地学小青蛙跳在一块块“石头”上。但是,材质很轻的泡沫地拼在孩子们轮流跳过几次后逐渐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能连成一条直线的“石头”变得歪歪扭扭的,孩子们会去挪一挪位置移动的地拼,可随着孩子的跳跃,“石头”依旧调皮地偏离原来的位置,后来,孩子们索性不再移动它,直接进行跳跃,于是,一条笔直的石头小路变得有些七零八落,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因为提高了活动难度,激发了孩子们的斗志,从而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探索欲。
一物多玩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让玩变得更丰富、生动。不但充满着奇思妙想,也带着自己内心的小小成就。此时的玩不但有了锻炼和探索的意义,更有了情感上的升华。从玩中学,让我们共同探索一物多玩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