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化学《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PH值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掌握正确的酸碱性检验方法,并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指示剂遇到酸、碱、中性溶液颜色的变化.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酸碱指示剂与溶液PH的测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

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引入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回归现实生活

五、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我们常听说醋酸、盐酸、果酸有酸性,是酸性溶液,还听说烧碱和熟石灰这些物质的溶液有碱性,是碱性溶液,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1溶液的酸碱性。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在学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我们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发生什么变化?

生: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并将旧知识恰当和当前问题结合,培养学

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讲解:由5.3我们得知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么中性和碱性溶液使它变什么色呢?现在就让我们用常见酸性和碱性溶液探究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的变色规律:

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1、请同学拿出一个点滴板,在上面分别滴加3滴盐酸、醋酸、果酸、烧碱溶液、石灰水、蒸馏水。

2、再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滴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3、填表,找出规律。

4、请同学拿出另一个点滴板,在上面分别滴加3滴盐酸、醋酸、果酸、烧碱溶液、石灰水、蒸馏水。

5、再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滴加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无色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

6、填表,找出规律。 盐酸 醋酸 果酸 烧碱溶液 酸性 碱性 石灰水 蒸馏水 碱性 中性 溶液的酸碱酸性 酸性 性 紫色石蕊试 液的颜色 无色酚酞试 液的颜色

结论: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中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色; 口诀: ------------------- 酸性和中性溶液-------使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色。 口诀: -------------

设计意图:a:在设计探究实验中,我没有用试管做实验,而用点滴板实验,

微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节约药品。

b:在药品的选择上,选择常见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和碱的性质做好铺垫。

c:实验的操作、观察都是学生在体会,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每组四位同学,一个同学负责根据实验步骤做实验,一个同学负责观察实验,一个同学负责填表,最后一个同学负责找规律补全结论。充分体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

讲解:像石蕊试液这种能跟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

过渡导入新问题:刚做实验果酸和盐酸都显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谁的酸性强呢?烧碱溶液、石灰水都显碱性,谁的碱性强呢?怎样表示呢?

生: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酸碱度来衡量,用溶液的PH表示。溶液的PH值范围一般在0-14之间)(学生预习过课文,在书上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都留给学生。 过渡:怎样用pH试纸测定PH值呢?

讲解:用pH试纸测定PH值的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或用胶头滴管滴加,待显色后(大约3S)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颜色最为接近的值即为pH值 。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值。

过渡:请同学们练习用PH试纸测定上述溶液的PH值、探究溶液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1、请同学撕取三条PH试纸,每条撕成两段,即6小段分别放在一个点滴板的六个凹陷处。

2、分别向上面滴加一滴盐酸、醋酸、果酸、烧碱溶液、石灰水、蒸馏水。 3、待大约3S后,读数填表,找出规律。 盐酸 醋酸 果酸 烧碱溶液 石灰水 蒸馏水 溶液的酸碱性 PH值 生:规律 常温时 pH=7, 溶液呈中性

pH<7, 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设计意图: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每组四位同学,一个同学负责根据实验步骤做实验,一个同学负责观察实验读数,一个同学负责填表,最后一个同学负责找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过渡引入新问题:盐酸、醋酸、果酸都显酸性,pH值都小于7,哪一种酸性更强呢?烧碱溶液、石灰水都显碱性,pH值都大于7,那一种碱性更强呢?它们的强弱又和pH值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个实验有点难度,我来做,大家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行。

教师实验:

实验步骤:1、取大约5毫升的盐酸溶液于大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用玻璃搅拌,观察现象(溶液变红)

2、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3)

3、向烧杯中加入约150毫升的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依然是红色,但变淡了)

4、再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5)

5、再向溶液中加入大约250毫升的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依然是红色,但已变的很淡很淡了)

6、再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值为6)

7、再向溶液中继续加蒸馏水,观察现象,(溶液的颜色会越来越淡) 8、测PH值,值会越来越大,但不会等于大于7。

讲解:由此我们得出: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酸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同样,用烧碱溶液做实验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设计意图:实验难度大,不易成功的实验设计成教师的演示实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问题讨论:做完上述三个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思考1:把PH试纸伸入待测液,会有怎样的恶果?用水湿润PH试纸,用有

水的玻璃棒蘸取,用有水的胶头滴管滴加,这样测得的结果会怎样?

思考2:酸性溶液稀释后PH值会怎样变化?碱性溶液稀释后PH值会怎样变化?

思考3:PH试纸比酸碱指示剂优越在哪里?

生:(学生讨论完问题后,各组派代表举手回答问题)

过渡:物质的PH值在现实生活中有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常见物质的PH值和PH与生命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看就懂的简单问题教师坚决不讲。给学生渗透了知识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点拨:在这里我们看一个有关波义耳的小故事,看看紫色石蕊的来历,那些物质还可以做指示剂。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小知识,增强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了解和学习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课堂检测:这节课学的怎样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了用PH试纸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PH值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过渡:大家自己把知识梳理下,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学生快速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以口头阐述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有说的不准确的地方,同学教师再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所学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即使不准确,也能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及时点拨。

提问:学完本节课,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你会吗? 生:会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 六、板书设计 8.1溶液的酸碱性

(一)、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酸红碱蓝中不变 无色酚酞: 酸无碱红中不变

(二)、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 常温时: pH=7,呈中性

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酸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再稀都不可能PH≤7 (三)、常见物质的PH (四)、PH与生命活动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中所授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理解上无太多障碍,由于设计了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但也存在下列问题:1、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参与探究实验比较费时,导致本节课拖堂。2、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探究过程中真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容尚不充分,存在较多的教师指导实验的成分。3、从批阅课堂作业的情况发现部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课堂上热衷于 对实验的好奇,好玩,缺少对实验的深度思考,出现了“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不了了之”的奇怪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