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

来源:知库网
.

《数据库及其应用》 (课程编号:B0901000)

..

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实验成绩:

学 号: ********** * 名: *** 专业班级: 税收1302 课 堂 号: 10 任课教师: *** 完成日期: 2014-5-24

.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1 能熟练掌握 Access2010的启动、退出,以及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 1.2 能够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1.3 能够完成简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1.4 能够熟练建立数据库文件、表对象和关系。 1.5 能够熟练掌握基本SQL语言,能够在Access中进行一般的SQL 查询。 1.6 能够运用SQL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1.7 能够熟练掌握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PC机,Windows 7,Office 2010(主要是Access 2010) 实验参考教材: 《数据库及其应用(Access及Excel)学习与实验实训教程》(第二版)。 (以下简称《实验教程》) 三、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项目5:使用交互方式进行查询和操作 1.进入查询设计视图进行交互式选择查询设置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7,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选择查询。查看对应的SQL命令。 (1) 查询“专业”表,显示开设的所有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 通过“显示表”对话框将“专业”表加入设计视图。在设计网格中“字段”栏选择“专业类别”字段并勾选“显示”栏。因为该字段的值有重复,因此进入“属性表”对话框,选择“唯一值”属性”是” ..

.

转换成SQL视图 (2) 查询各专业学生的人数 将“专业”表和“学生”表加入设计视图。在“字段”栏选中“专业编号”和“专业名称”字段显示,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汇总”按钮增加“总计”栏。将“专业编号”和“专业名称”字段设置为“分组”,然后选择“学生”表的“学号”字段。设置其为“计数”,最后,在学号前面加上“人数:”,作为查询后的列名。 (3) 查询没有参与项目的男学生学号、姓名,即“项目分工”表中没有记录的学生。 设计过程如下图所示, ..

.

2.进行交叉表查询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7,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交叉表查询。查看对应的SQL命令。 将学生的“学号”和“姓名”作为行标题,“项目编号”作为列标题,“分工”作为交叉数据源,生成交叉表。 在查询设计图中。添加“学生”、“项目分工”表。在设计窗格中添加“学号、姓名、项目编号、分工”字段。 ..

.

单击“交叉表”按钮,添加“总计”栏和“交叉表”栏。在“交叉表”栏设置“学号”、“姓名”作为行标题,“项目编号”作为列标题,“分工”作为“值”,在“总计”栏设置分工为“first”。 这样交叉查询设计表就设计完毕。 3.生成表查询操作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8,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生成表查询。查看对应的SQL命令。 进入查询设计视图,添加“项目”和“项目分工”表。设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工号、学号、是否结项”等字段并设置相应条件,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运行查询,结果被保存到当前数据库中。 ..

.

4.删除、更新查询操作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8,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删除、更新查询。查看对应的SQL命令。 进入查询设计图,加入“已结项项目2”表。单击“删除”,这时设计窗格栏目发生变化,出现“删除”栏。 由于无条件删除数据,直接单击“运行”按钮即可。 将“校级”项目经费增加1000元的操作如下: 在设计视图中添加“项目”表。单击“更新”按钮,设计窗格增加“更新到”栏。 ..

.

添加“经费”字段,然后在“更新到”栏中输入“【项目】。【经费】+1000” 添加“项目类别”字段,在“条件”栏中输入“校级”,设计完成 #.回答问题 (1) 将本实验切换到SQL视图 见上述实验中的截图~ ..

.

(2) 深入体会交叉表查询的作用,简述交叉表查询的实质意义。为什么本实验的交叉表只添加了两个表? 交叉表事实上反映的就是对两种实体及其联系的关系表示,转换一种二维结构来表示。 本实验的交叉表反映的是“项目分工”表和“学生”表及其联系的关系表示,所以只添加了两个表。 (3) 在交叉表设置时,作为行标题的字段最多可以设置几个?作为列标题和交叉值的字段最多可以设置几个? 行标题的字段最多可以设置3个,列标题和交叉值的字段最多可以设置1个。 (4)删除查询或更新查询如果需要通过其他表的条件实现,如何在设计视图中实现? 在条件一栏中按照SQL语言的格式写出WHRER后的条件。 四、分析讨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在课程上碰到难懂的知识点,或在作业上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学会首先要自己看书,研究课本,自主的思考问题,如不能独立解决,就和老师或同学讨论研究,直至问题得到满意的回答。在独立思考和互助的过程中,我的学习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

.

五、教师评阅 1.按时完成实验: 是:□ 否:□ 2.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完整:□ 基本完整:□ 不完整:□ 3.回答问题完整、正确: 是:□ 一般:□ 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是:□ 否:□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是:□ 一般:□ 差:□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