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VT法"在湖南日语学习者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二语习得视角

来源:知库网
黑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013年10月) JOURNAL OF HEIHE UNIVERSnY 教育教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9499.2013.05.018 “VT法"在湖南日语学习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二语习得视角 吴娱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502) 摘要:语音是学好外语的基础,也是高校日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薄弱环节。“VT法”(Verbo—Tomal method) 是在“全身视听觉构造主义”理念下的国外先进教学方法。“VT法”强调利用全身的运动引导发音器官的调动,通过身 体律动更好地把握语音“紧张与松弛”。通过“VT法”语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以一种轻松有 趣的方式掌握日语语音难点(鼻音闪音、清浊音、r j音、促音、声调、音拍等)。 关键词:“VT法”;日语语音难点;二语习得;教学实践;湖南 中图分类号:H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3)05—0069-04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滥觞,日语学习对于绝大多 数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中文属于汉藏 语系,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日语的汉字源于中 国,和中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日语学习者容易 运动和发音器官的振动来进行发音指导。” 他首 次提出在语调指导中引入“vr法”的身体运动,让 各种不同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在手部、头部等运动 的同时发声,他认为,这种语音教学法可以让教师 通过自身的运动,体现发音器官的运动和松紧,是 可以让学生在物理上和心理上容易接受的练习。 木村政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指出“VT法”在日 语的发音指导上的作用 。铃木应用“VT法”进 行中文声调的发音指导 J。崔春福、吉田光演利用 “Ⅵ’法”对日语单一词的声调的指导作用进行了 研究 j。这一语音教学法在日本已经发展了20多 年,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遗憾的是知网上有关 这一理论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中的应用很少。在 产生兴趣,但即使相同汉字,写法、发音也相差甚 远。笔者在2013年4月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 系2010级ll4名本科学生采取日语语音学习的问 卷调查及语音测试。据该调查测试结果,明确了日 语学习的语音难点,主要包括元音难点、辅音难点、 促音、鼻音、声调等,依此确立了本文的问题点所 在。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日语语音进行了研究。 1950年,前南斯拉夫的语言学家彼得古伯里纳 (Petar Gurerina)将其自创的语调听觉法应用在听 力损失的儿童身上,效果显著。语调听觉法根据皮 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发展出包括听觉、本体感觉、身 体动作及触觉的多重感官教学。语调听觉法的学 者将语言分成7个参数,即强度、韵律、音调、紧张 对日语语音教学的先行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先行 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集中在“(1)起步晚,成果 少;(2)现有的研究成果,重理论轻实践;(3)语音 研究重共性轻个性。”_5 尤其是使用国外流行的 “VT法”指导湖南地区日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研 究较为少见,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度、停顿、持续时间、频率。这一理论后来被应用在 二语习得的语音教学中,并在日本得到发展。“VT 法”是“Verbo—Tomal method”的省略语,是在“全 身视听觉构造主义”或者说“SGAV”(Structuro globales audio—visuelles)视听总体结构理念下的 教学方法。川口指出,“Ⅵ、法”是“以语调听觉论 、关于语音难点的调查 (一)调查目标 本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语音测试,找出日语语音 为理论依据的语音指导方法。主要是运用身体的 收稿日期:2013—05—13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湘学研究专项《湘语与日语的比较研究》;2010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课题 《日语语音的物理表现与心理认知》(2010XYSIOS16) 作者简介:吴娱(1982一),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13语语言学、13语教育研究。 教学的难点,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意见,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善。 (二)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和语音测试是以上面的调查 目的为基础制作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了 学习 者的基本情况,日语语音学习的难点、日语语音 教学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重点设计的,共计l0 个问题,最后一问是请学生对语音教学提出开放 式的意见和建议。语音测试是提供清音、浊音、 半浊音、拗音、促音、长音、拨音等让学生朗读,然 后录音。录音材料交由东京籍的友人13本教师 判断给分。 (三)调查结果 调查班级:2010级英语7班8班(54课时) 调查问卷数量:发出114份,收回有效问卷 113份,有效率为99.1% 调查结果: 二外日语的学习目的(可复选): 期末考试(86.1%)、通过El语国际能力考试 (N1/N2/N3)(55.3%)、兴趣(52.2%)、求职(43. 7%)、看13本影视动漫作品(33.1%)、了解El本文化 (29.8%)、出国交流(7.4%)、其他(1.3%) 表1 学习者日语学习难点调查 学习难点 能完全掌握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的学生 二、“VT法”在教学实践当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语音难点,可使用多种日语语音 教学方法。笔者曾提出1O条对策:“(1)日本音 乐鉴赏(2)教唱日本歌曲(3)日本俳句鉴赏和创 作(4)日语绕口令练习(5)日本电视剧台词模仿 (6)日本戏剧表演(7)日本的新闻听说(8)日语 发音图表悬挂和绘制(9)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应 用(10)与13本人的互动交流用以解决13语语音 误读这一问题”_6 J。通过笔者阅读大量国外语 音研究资料,发现除了以上方法外,“VT”法是 国外语音教学最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川口指出,“VT”法是以言调听觉论为语言理论 依据的语音指导法。其特点是运用身体的运动 ・70・ 和发音器官的振动来进行发音指导【 。据笔者 的调查,湖南方言区的13语学习者产生母语负 迁移是造成发音错误的重要因素。因为学习者 在学习外语时,总会无意识地使用口、舌、鼻、 耳、脑等原母语先决使用器官接受信息形成发 音的条件。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日 语语音教学当中,以此解决湖南方言区学习者 的r j r岛j不分,r泰j发音错误,拨音缺失,促 音省略、长音发音困难,音拍不准,高低音不分 等难点问题。 (一)“VT”法用于r 行和r岛J行的发音 指导方法 湖南地区学习者学习日语、英语、普通话习 得都容易遇到习得难点,这是南方地区方言鼻 音、边音不分导致的发音困难。这一点在湖南湘 语区西南官话方言区日语学习者中体现得较为 突出。 首先,练习r j行的发音,发r岛j行音时注 意要有舌尖迅速弹出上齿龈的感觉。边用手模 仿舌尖的弹击边发音。习惯以后,逐步加快发音 节奏。 (1)力 才 (2)lJ灭卜 I)})}) (3), 一几一 几 几/,L/ (4)l一,灭I- ’/ L/ (5)口、/.夕 口口口E8] 接下来,练习r _J行的发音。发r J行发音 时舌尖位置与r岛j行相同,但是,发r j行发音 时,用手接触鼻子,会感觉鼻腔的振动,而发r岛j 行之时不会有振动感觉。 (二)“VT”法用于清浊音的发音指导方法 由于在连续发音中,为了适应发音器官的 活动,邻近音常因为相互影响而使得某个音发 生一些变化。语言学上把这种语音变化现象叫 做语流音变。在这种语流音变中,“作为弱辅音 的不送气音在浊音元音之间。特别是在轻声 中,因其读音较轻且发音时间较短,使声带形成 持续颤动,因而清音演化为浊音,发生浊化现 象”-8]。日语的清浊音的对立其实就是无声辅 音与有声辅音的对立。声带振动的短长是区别 清浊的重要标志。如“t”对“d”,“P”对“b”, “k”对“g”等。因为“汉语中的塞音和塞擦音, 没有有声和无声的区别,只有送气和不送气音 的区别”_9】,所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不易掌握 清浊音的区别。 首先,将手放在喉部,发r南.J的音,发音时可 以感觉到喉部振动,此为产生有声音的振动。再 将手置于喉部练习发r南南 务J的音或r南南 南 。发音时可以感觉到喉部的持续振动。这是 因为r J、r _J的辅音是浊音。然后,以较慢的 速度发r南南墨南_J或r南南 南J的音。喉部振 动会在r加 r允 的发音起始点暂时停滞。这是 因为r墨J和r J的辅音是清音。汉语也有浊化 现象,只不过不作为区分语意的标准。例如:果 果嘟嘟。第二个音发生了浊化。 (三)“VT”法用于r泰-J发音的指导方法 “在湖南方言区的湘语区,如长株潭小片的 湘潭方言,以及赣语区的岳阳方言,存在普通话 [h][f]不分的情况。这些地区的日语学习难点 是将r泰 的辅音发成/f/。”_l 究其原因,日语中 r泰 的辅音是双唇音,动用了上下嘴唇发出的, 而汉语中没有这样的发音,因此,学习者常常用 /f/或者/h/来代替r J的发音。发r 时,应按 照元音r 的口型从双唇的缝隙间呼气,发出无 声摩擦音。利用“VT法”可以很准确发出这个 音。发r泰 音时与吹灭蜡烛时唇形的舌位一致, 发该音时可想象利用双唇缝隙冲出的气流吹灭 蜡烛,从而准确发此音。 (四)“VT”法用于促音的发音指导方法 “促音本来日语里面没有。是在奈良时代 (公元7lO 84年)才出现,在日本元庆七年(公 元883年)的《地藏十轮经》里面才有确切的读点 促音记载。” 促音不是一个单独的发音,而是发 完上个音的元音以后停顿一拍再发下一个音。 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中文和学过的英语 都没有这个音,缺乏促音的认知。促音的教学宜 从r e 行假名开始练习。因为r c耋 行的元音和 口型的构造是一致的。r e土J行的辅音和其他的 辅音不同,会根据后面的元音灵活地改变发音部 位。所以,应用“VT法”可以很轻松地练习促音。 教学过程中,先发出“c耋c耋e耋, , 泰 , ,6王I I ”的笑声拟声拟态语。发这些 音的时候,可以掌握好口型相同的h音与不同元 音结合的特点。然后将之前的“c土e土e , , 泰泰, /、、,I 6王I至”停顿一拍,变成“e ,)c耋 c耋, 一) ,) ,泰,)泰,) , 7,、、 ^、,6王一) c王 }王”的拟声拟态语,通过反复练习,就能很轻 松掌握促音的停顿技巧了。 (五)“VT”法用于声调的发音指导方法 中日声调存在很大差异。中文普通话的声 调有四声。日语是升降调语言。其实只有升调、 降调、平调三种类型,声调的高低由发音时声带 松紧决定。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律动的示范,让学 生借着对身体大动作紧张度的控制,达到对发音 器官小动作紧张度的控制。例如,身体向上,因 为地心引力的作用,故紧张度较高,适宜在发高 音的时候应用。相反,在肢体动作向下之时,肌 肉放松,紧张度下降,适应发低音。还可以用音 乐中的1音(do)和2音(re)来表述,1是低音,2 是高音,平板型就是1,起伏型就是从1到2,或者 从2到1。升调型就是从1到2,教师可以示范双 手放下来,然后高高举起,降调型就是从2到1, 教师可以示范双手高举,然后放下来,让学生体 会高低音中声带的松紧控制度。 (六)“VT”法用于特殊音的音拍发音指导方法 中文汉字是一字一拍,没有长短音之分,日 语中有长音、拨音、促音、拗音等特殊音素,都是 占一拍。所以,“很多日语学习者无法准确把握 音拍,出现长音、拨音、促音的吞音,拗音的拖长 现象。” 教师可以应用打拍子的方法,读单词和 句子的时候像歌曲一样打拍子,例如,读单词湖 南第一师范学院(二 尢 、 岛L c耋 < 尢),可以一个音节打一次拍子,这个单词需要打 14下拍子,熟练以后可以在心里打节奏,这样可 保证不吞音、不拖长。 三、结语 从以上句子可以看出,“VT法”能广泛地应 用于日语学习者的各种语音难点习得当中。相 对于传统语音教学单一跟读的方式,“VT法”能 充分调动全身的发音器官和肢体动作,运用身体 的律动和发音器官的振动来进行发音指导。具 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富于变化、有趣味性等优 势,“VT法”在语音教学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 的,但传统的语音模仿,知识点讲解也有不可取 代的优势,如何在大学的日语学习者二语习得过 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是笔者以后关注的 课题。 参考文献: [1]川口羲一.新版日本豁教育事典[G].束京:大修馆鸯店, 2005:258—260. [2]夕12一 ・口 l,木村匡康.日本蔷 凳音指撙一VT 法 理输E寞隙一[M].柬京:凡人社,1990:158—162. [3]铃木羲昭.中圆藉餮音指尊 一方法一VT法老 用L 一 [J].中国文学研究,2012(22):67—76. ・71・ [4]崔春福,吉田光演.VT法忙土为日本鼯 单一 7'夕七、/ 指尊法 考察.废岛大学大学院鲶合科学研究科纪要.I [J].废岛:人蠲科学研究,2007(2):ll一21. [8]田代晃二.美L 、日本鼯 凳音[M].束京:劁元社,2009: 34—36. 【9]户田寅子.3兰 二 一 3、/ 允 日本裕凳音 y灭 [5]吴娱.针对湖南方言区Et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研究[D].长 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6]吴娱.湖南地区高校非专业日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 策——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 院学报,2011(2):4l一46.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89—9o. 【10]吴娱.湖南地区日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研究[J].考试周刊, 2011(791:86—87. [11]石川一成.日本语教育 夷际——凳音・凳声老中心 L ——[J].四J Jl ̄F语学院学报,1980(2):31—38. [7]川I口羲一.VT(--<;p水・ 十, )法I二上否13本捂音声指尊. 户田寅子(编)【M].柬京:<乃乙招出版,2008:117—136. [12]松琦宽,河野俊之.土<扣加为音声[M].束京:7,,L,夕出版 社。2007:175—177.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Verbo——tornal Method in Hunan Japanese Lealale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502,China) Abstract:Pronunciation is the basic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onunciation teaching is also a vulnera— ble point for Japanese learners in the universities.Verbo—tornal method is an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of Japanese pronuncia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audio—visua1.The verbo—tornal method emphazes physical ac— tivities in language learning,by which Japanese learners can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tension and relaxa— tion”through body rhythm.Depending on Verbo—Tornal method,students can master Japanese pronuncia。 tion difficulties in a funny and easy way at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learning. Key words:‘‘vT method”;Japanese pronunciation diiculfties;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each— ing practice [责任编辑:刘艳萍]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